沈兮梦轻轻打开盒盖,只见黑色丝绒衬底上,静静躺着一支赤金累丝凤簪。
那凤凰造型灵动非凡,羽翼以极细的金丝层层累叠,纤毫毕现,凤口衔着一颗圆润饱满、光泽莹润的东珠,典雅华贵,匠心独运。
“这……”沈兮梦眼中闪过惊艳。
“我画的图样,找内务府退下来的老匠人订做的,世间只此一件。”洛九曦走到她身后,见她今日梳着端庄的牡丹髻,便顺手拿起簪子,轻轻簪在她的发间。
金珠辉映,更衬得她云鬓花颜,雍容大气。
沈兮梦忙走到镜前,左右端详,指尖轻轻触碰那冰凉的凤簪,眼底漾开真实的欢喜:“真好看。”
这不仅仅是一件首饰,更是丈夫的心意,是对她这些日来委屈的无声抚慰。
洛九曦见她眉宇间的愁绪散了不少,心里也高兴,拉起她的手道:“整日在府里也闷得慌,走吧,我带你去得月楼吃饭,听说那里新来了个说书先生,讲得极好。”
沈兮梦自嫁入洛府,尤其是经历了诸多风波后,确实许久未曾在外用餐了,闻言杏眸顿时闪闪发亮,如同缀满了星辰:“真的?现在就去?”
“当然!”洛九曦爱极了她这鲜活的模样,忍不住低头亲了亲她的唇角,“你身上这件浅紫色的衣裙就很好,再配上前几天新做的那件银紫色绣缠枝莲的斗篷。来人,去把我那件黛紫色的直裰也找出来。”
夫妻二人换上相得益彰的紫色系衣裳,宛如一对璧人,乘着马车去了京城有名的得月楼。
包房雅致,推开窗,正好能清晰看到一楼大厅说书先生的身影。
菜肴精美,说书先生口若悬河,故事引人入胜,沈兮梦暂时抛开了烦恼,听得津津有味,唇角一直带着轻松的笑意。
然而,这难得的惬意时光并未持续太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有那不长眼、想攀附洛九曦的官员,不知从何处得知他们在此,腆着脸过来敬酒问安。
寒暄几句倒也罢了,偏偏那人还哪壶不开提哪壶,满脸堆笑地恭贺道:“洛尚书,恭喜恭喜啊!贵府二小姐入选宫廷,荣封惜嫔,真是光耀门楣,可喜可贺!下官在此预祝惜嫔娘娘圣宠不衰!”
此言一出,沈兮梦脸上的笑容瞬间淡了下去,拿着筷子的手也顿了顿。
洛九曦脸色微沉,勉强应付了两句,便将人打发走了。
经此一扰,夫妻二人皆是兴致全无,草草吃了几口,便结账离开了酒楼。
出了得月楼,华灯初上。
洛九曦见沈兮梦情绪又低落下来,心中怜惜,索性拉着她的手,道:“带你去个热闹的地方散散心。”
他吩咐车夫先行回府,自己则带着沈兮梦,信步朝着与勋贵高官聚居地截然相反的北大街走去。
京城的勋贵都住在铜门大街,高官都住在南锣大街,这两条街离皇宫最近,有钱的商户都住在东大街,那里最繁华。
而北大街是寻常百姓的市井天地,街道狭窄,铺面林立,人声鼎沸,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小吃的香气。
这里没有南锣大街的肃穆,也没有东大街的奢华,却充满了鲜活蓬勃的烟火气。
两人看了惊险刺激的打铁花,看了艺人吞火吐焰的绝活,沿着路边摊,将糖葫芦、炸鹌鹑、小馄饨、羊肉串吃了个遍。
沈兮梦渐渐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仿佛又回到了未出阁时那般轻松自在。
直到天色彻底黑透,万家灯火点亮,两人才心满意足地往回走。
他们先去了洛老太太的院子,送上在北大街买的几样软糯好消化的点心,又给早已睡下的明远留了一盏憨态可掬的小兔灯。
洛老太太看着金童玉女般的两人,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没有什么事,你们就只管出去逛去,明远由我看着,你们不用担心他。只要回来的时候,给我们这一老一小带点好吃的,我们就高兴。”
洛九曦笑道:“今天我是带着兮梦去探探路,等明天,我带着您和明远也一起去逛逛。”
沈兮梦笑着说“好”,还给老太太讲起了北街那精彩震撼的打铁花。
老太太听的眼睛闪闪发光,“是吗?那我可得去看看。”
洛九曦夫妻二人在洛老太太院子里坐了好一会儿,才手牵着手,一边回味着北大街的趣事,一边说笑着往听风苑走。
月色如水,洒在静谧的回廊上。
然而,这份温馨宁静,在快到听风苑院门时,被不期然地打破了。
只见洛惜颜带着两个小丫鬟和一个婆子,正从另一条小径上拐过来,迎面遇上。
几日不见,洛惜颜似乎更加精心打扮过了,穿着也比往日更加鲜亮,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近乎轻浮的得意笑容,走起路来环佩叮当,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即将飞上枝头。
沈兮梦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挽着洛九曦胳膊的手也微微收紧。
洛九曦清晰地感受到了妻子的情绪变化,他面上不动声色,甚至抢先一步,带着一丝看似温和、实则疏离的笑意,开口问道:“惜颜妹妹这是要去哪儿?天色已晚,宫规森严,妹妹还是早些回房歇息,安心准备为宜。”
他特意强调了“宫规”和“准备”,既是提醒,也是划清界限。
月光下,洛惜颜的笑容似乎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甚至带着点炫耀的意味,娇声道:“多谢九哥关心。妹妹只是觉得屋里闷,出来随便走走。九哥和九嫂这是刚从外面回来?真是好兴致呢。”
洛惜颜的目光如同带着细小的钩子,在沈兮梦身上那件崭新华美的银紫色斗篷上流连不去
这料子她认得,是今秋京城最时兴的“月光锦”,在日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夜间在灯月映照下更是流光溢彩。
前几日她随母亲去绸缎庄,亲眼见过,一匹便要价十金,且供不应求。
当时她们只能艳羡地看着,却舍不得也拿不出这笔巨款。
此刻见沈兮梦随意便穿在身上,衬得她雍容清雅,再想到自己虽即将入宫,但初入宫廷,份例有限,穿戴用度恐怕一时还比不上在洛府的沈兮梦,一股酸涩嫉恨如同毒藤般瞬间缠绕上她的心。
那凤凰造型灵动非凡,羽翼以极细的金丝层层累叠,纤毫毕现,凤口衔着一颗圆润饱满、光泽莹润的东珠,典雅华贵,匠心独运。
“这……”沈兮梦眼中闪过惊艳。
“我画的图样,找内务府退下来的老匠人订做的,世间只此一件。”洛九曦走到她身后,见她今日梳着端庄的牡丹髻,便顺手拿起簪子,轻轻簪在她的发间。
金珠辉映,更衬得她云鬓花颜,雍容大气。
沈兮梦忙走到镜前,左右端详,指尖轻轻触碰那冰凉的凤簪,眼底漾开真实的欢喜:“真好看。”
这不仅仅是一件首饰,更是丈夫的心意,是对她这些日来委屈的无声抚慰。
洛九曦见她眉宇间的愁绪散了不少,心里也高兴,拉起她的手道:“整日在府里也闷得慌,走吧,我带你去得月楼吃饭,听说那里新来了个说书先生,讲得极好。”
沈兮梦自嫁入洛府,尤其是经历了诸多风波后,确实许久未曾在外用餐了,闻言杏眸顿时闪闪发亮,如同缀满了星辰:“真的?现在就去?”
“当然!”洛九曦爱极了她这鲜活的模样,忍不住低头亲了亲她的唇角,“你身上这件浅紫色的衣裙就很好,再配上前几天新做的那件银紫色绣缠枝莲的斗篷。来人,去把我那件黛紫色的直裰也找出来。”
夫妻二人换上相得益彰的紫色系衣裳,宛如一对璧人,乘着马车去了京城有名的得月楼。
包房雅致,推开窗,正好能清晰看到一楼大厅说书先生的身影。
菜肴精美,说书先生口若悬河,故事引人入胜,沈兮梦暂时抛开了烦恼,听得津津有味,唇角一直带着轻松的笑意。
然而,这难得的惬意时光并未持续太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有那不长眼、想攀附洛九曦的官员,不知从何处得知他们在此,腆着脸过来敬酒问安。
寒暄几句倒也罢了,偏偏那人还哪壶不开提哪壶,满脸堆笑地恭贺道:“洛尚书,恭喜恭喜啊!贵府二小姐入选宫廷,荣封惜嫔,真是光耀门楣,可喜可贺!下官在此预祝惜嫔娘娘圣宠不衰!”
此言一出,沈兮梦脸上的笑容瞬间淡了下去,拿着筷子的手也顿了顿。
洛九曦脸色微沉,勉强应付了两句,便将人打发走了。
经此一扰,夫妻二人皆是兴致全无,草草吃了几口,便结账离开了酒楼。
出了得月楼,华灯初上。
洛九曦见沈兮梦情绪又低落下来,心中怜惜,索性拉着她的手,道:“带你去个热闹的地方散散心。”
他吩咐车夫先行回府,自己则带着沈兮梦,信步朝着与勋贵高官聚居地截然相反的北大街走去。
京城的勋贵都住在铜门大街,高官都住在南锣大街,这两条街离皇宫最近,有钱的商户都住在东大街,那里最繁华。
而北大街是寻常百姓的市井天地,街道狭窄,铺面林立,人声鼎沸,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小吃的香气。
这里没有南锣大街的肃穆,也没有东大街的奢华,却充满了鲜活蓬勃的烟火气。
两人看了惊险刺激的打铁花,看了艺人吞火吐焰的绝活,沿着路边摊,将糖葫芦、炸鹌鹑、小馄饨、羊肉串吃了个遍。
沈兮梦渐渐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仿佛又回到了未出阁时那般轻松自在。
直到天色彻底黑透,万家灯火点亮,两人才心满意足地往回走。
他们先去了洛老太太的院子,送上在北大街买的几样软糯好消化的点心,又给早已睡下的明远留了一盏憨态可掬的小兔灯。
洛老太太看着金童玉女般的两人,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没有什么事,你们就只管出去逛去,明远由我看着,你们不用担心他。只要回来的时候,给我们这一老一小带点好吃的,我们就高兴。”
洛九曦笑道:“今天我是带着兮梦去探探路,等明天,我带着您和明远也一起去逛逛。”
沈兮梦笑着说“好”,还给老太太讲起了北街那精彩震撼的打铁花。
老太太听的眼睛闪闪发光,“是吗?那我可得去看看。”
洛九曦夫妻二人在洛老太太院子里坐了好一会儿,才手牵着手,一边回味着北大街的趣事,一边说笑着往听风苑走。
月色如水,洒在静谧的回廊上。
然而,这份温馨宁静,在快到听风苑院门时,被不期然地打破了。
只见洛惜颜带着两个小丫鬟和一个婆子,正从另一条小径上拐过来,迎面遇上。
几日不见,洛惜颜似乎更加精心打扮过了,穿着也比往日更加鲜亮,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近乎轻浮的得意笑容,走起路来环佩叮当,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即将飞上枝头。
沈兮梦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挽着洛九曦胳膊的手也微微收紧。
洛九曦清晰地感受到了妻子的情绪变化,他面上不动声色,甚至抢先一步,带着一丝看似温和、实则疏离的笑意,开口问道:“惜颜妹妹这是要去哪儿?天色已晚,宫规森严,妹妹还是早些回房歇息,安心准备为宜。”
他特意强调了“宫规”和“准备”,既是提醒,也是划清界限。
月光下,洛惜颜的笑容似乎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甚至带着点炫耀的意味,娇声道:“多谢九哥关心。妹妹只是觉得屋里闷,出来随便走走。九哥和九嫂这是刚从外面回来?真是好兴致呢。”
洛惜颜的目光如同带着细小的钩子,在沈兮梦身上那件崭新华美的银紫色斗篷上流连不去
这料子她认得,是今秋京城最时兴的“月光锦”,在日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夜间在灯月映照下更是流光溢彩。
前几日她随母亲去绸缎庄,亲眼见过,一匹便要价十金,且供不应求。
当时她们只能艳羡地看着,却舍不得也拿不出这笔巨款。
此刻见沈兮梦随意便穿在身上,衬得她雍容清雅,再想到自己虽即将入宫,但初入宫廷,份例有限,穿戴用度恐怕一时还比不上在洛府的沈兮梦,一股酸涩嫉恨如同毒藤般瞬间缠绕上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