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像前几次那样下意识地僵硬推开,而是缓缓地、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迟疑与探寻,伸出了手臂,将那个温软的小身体,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
在抱住明远的一刹那,那小小的重量和温度,仿佛是一把钥匙,猛地撬开了记忆深处某个被封锁的角落。
一段极其模糊、却带着强烈情感的碎片,如同溺水者浮出水面瞬间捕捉到的光影,猛地撞入他的脑海——猎猎飘扬的“洛”字旌旗,边关裹挟着黄沙的烈风,还有……还有一个女子温柔的身影,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依偎在他的胸前,那女子的面容模糊,却让他感到一种刻骨的熟悉与安宁……
“兮……梦……”他无意识地,喃喃吐出了这两个仿佛在灵魂深处镌刻了千万遍的字眼。
沈兮梦浑身剧烈一震,难以置信地捂住嘴,滚烫的泪水瞬间决堤,夺眶而出。
他……他想起来了吗?哪怕只是一点点?
洛九曦那声无意识的低喃,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沈兮梦心中激荡起巨大的涟漪。
她颤抖的手抓住洛九曦的衣袖,泪眼朦胧地望进他依旧带着茫然的眼底。
“九曦……你,你叫我什么?你再叫一次?”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不敢置信的期盼。
然而,那瞬间的灵光似乎只是昙花一现。
洛九曦皱了皱眉,怀中的孩子带来的温暖触感与脑海中闪过的碎片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与头痛。
他下意识地想把孩子递回去,手臂却有些僵硬。
“我……”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疲惫地闭上眼,“头很痛。”
沈兮梦见状,连忙小心翼翼地将明远接回来,心底刚燃起的希望火苗仿佛被冷水浇淋,摇曳欲熄,却并未完全熄灭。
他能叫出她的名字,这就是天大的进展!
她不能急,不能再刺激他。
“好,好,不想了,我们不想了。”她柔声安抚,将脸颊轻轻贴在明远软软的头发上,“祁大夫说需要时间,慢慢来,我和明远陪着你。”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洛川刻意加重的声音:“大爷。”
沈兮梦心中一凛,迅速擦干眼泪,恢复了镇定。
她抱着孩子起身,对着进来的洛元春微微颔首:“大哥。”
洛元春的目光先是在洛九曦身上停留一瞬,见他虽依旧神情恍惚,但气息似乎比前几日平稳些许,随即看向沈兮梦,眼神深邃,带着沈兮梦看不懂的沉重与急迫。
“兮梦,”他的声音压得很低,确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九曦的情况,祁大夫怎么说?最快……需要多久?”
沈兮梦敏锐地察觉到洛元春语气中的异常,那不仅仅是关心弟弟的焦虑,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
她看了一眼又陷入沉默的洛九曦,轻声回道:“祁大夫说蛊毒顽固,需循序渐进。今日他能有所反应,已是意外之喜,但若要彻底清醒……恐怕还需契机和更多时间。”
洛元春的眉头锁得更紧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北狄的铁骑不会等到春暖花开,朝中的暗流也不会停止涌动。
“想办法,用尽一切办法!”洛元春的声音带着一丝紧迫,“需要什么药材,什么人,直接告诉洛川,务必,尽快让九曦恢复!”
他不能明说边境的危急,更不能透露北狄公主的巨大阴谋,只能将所有的希望与压力,寄托在沈兮梦和祁大夫身上。
沈兮梦从他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心知必有大事发生,而且必然与北狄、与阿史那云有关。
她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大哥放心。”
洛元春不再多言,深深看了弟弟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他的背影在冬日惨淡的光线下,显得挺拔却又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决然。
流芳苑内,阿史那云也得到了洛元春去探望洛九曦的消息。
阿依低声道:“公主,洛元春行色匆匆,似乎在沈氏那里并未停留太久。我们安插在附近的人汇报,并未听到什么特别的内容。”
阿史那云美丽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疑虑:“洛元春不是沉不住气的人,他刚刚审了我们的人,转头又去紧盯着洛九曦……他在怕什么?或者说,他在急什么?”
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在悄然收紧。
“让我们的人再谨慎些,尤其是与皇子那边的联系,暂时全部切断。还有,”她看向阿依,“想办法探听一下,最近朝中,或者边境,是否有特别的消息传来。”
夜幕降临,洛元春的书房,他面前摊开着巨大的边境舆图,黑水河对岸那片广袤的区域,此刻在他眼中仿佛潜伏着无数择人而噬的猛兽。
洛八带回的消息被他反复咀嚼,与密探从各方汇集来的零碎信息相互印证。
北狄的拖延,三公主的活跃,皇子们的异动,以及对洛九曦的控制……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和谈是假的,战争是真的,而且迫在眉睫!
他必须做两手准备。
一手,继续在内部挖出阿史那云的罪证,争取在皇帝面前彻底揭穿其真面目,粉碎北狄在帝都的阴谋;另一手,必须立刻加强边境预警,即便不能明着调动大军,也要让边军提高警惕,暗中进行部署。
然而,李牧的态度让他心寒。
直接上奏?他的密信或许已经引起陛下警惕,但若无确凿证据指向北狄公主,仅凭边境军报和猜测,恐怕难以在朝堂上形成共识,反而可能打草惊蛇。
就在他心绪纷乱之际,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叩响。
“进。”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闪入,是另一名负责监视阿史那云的暗卫洛十三。
“大爷,流芳苑那边有异动。半个时辰前,一只信鸽落在了流芳苑,阿史那云贴身侍女阿依通过它向外传递消息,被我们的人截获。”洛十三呈上一枚小小的、用特殊蜡丸封存的纸条。
洛元春眼神一厉,迅速捏碎蜡丸,展开纸条。
上面只有寥寥数语,用的是北狄文字,翻译过来便是:“风紧,暂缓。疑有变,查朝野动向。”
果然!阿史那云已经起了疑心,正在试图探查外界消息!
在抱住明远的一刹那,那小小的重量和温度,仿佛是一把钥匙,猛地撬开了记忆深处某个被封锁的角落。
一段极其模糊、却带着强烈情感的碎片,如同溺水者浮出水面瞬间捕捉到的光影,猛地撞入他的脑海——猎猎飘扬的“洛”字旌旗,边关裹挟着黄沙的烈风,还有……还有一个女子温柔的身影,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依偎在他的胸前,那女子的面容模糊,却让他感到一种刻骨的熟悉与安宁……
“兮……梦……”他无意识地,喃喃吐出了这两个仿佛在灵魂深处镌刻了千万遍的字眼。
沈兮梦浑身剧烈一震,难以置信地捂住嘴,滚烫的泪水瞬间决堤,夺眶而出。
他……他想起来了吗?哪怕只是一点点?
洛九曦那声无意识的低喃,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沈兮梦心中激荡起巨大的涟漪。
她颤抖的手抓住洛九曦的衣袖,泪眼朦胧地望进他依旧带着茫然的眼底。
“九曦……你,你叫我什么?你再叫一次?”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不敢置信的期盼。
然而,那瞬间的灵光似乎只是昙花一现。
洛九曦皱了皱眉,怀中的孩子带来的温暖触感与脑海中闪过的碎片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与头痛。
他下意识地想把孩子递回去,手臂却有些僵硬。
“我……”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疲惫地闭上眼,“头很痛。”
沈兮梦见状,连忙小心翼翼地将明远接回来,心底刚燃起的希望火苗仿佛被冷水浇淋,摇曳欲熄,却并未完全熄灭。
他能叫出她的名字,这就是天大的进展!
她不能急,不能再刺激他。
“好,好,不想了,我们不想了。”她柔声安抚,将脸颊轻轻贴在明远软软的头发上,“祁大夫说需要时间,慢慢来,我和明远陪着你。”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洛川刻意加重的声音:“大爷。”
沈兮梦心中一凛,迅速擦干眼泪,恢复了镇定。
她抱着孩子起身,对着进来的洛元春微微颔首:“大哥。”
洛元春的目光先是在洛九曦身上停留一瞬,见他虽依旧神情恍惚,但气息似乎比前几日平稳些许,随即看向沈兮梦,眼神深邃,带着沈兮梦看不懂的沉重与急迫。
“兮梦,”他的声音压得很低,确保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清,“九曦的情况,祁大夫怎么说?最快……需要多久?”
沈兮梦敏锐地察觉到洛元春语气中的异常,那不仅仅是关心弟弟的焦虑,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
她看了一眼又陷入沉默的洛九曦,轻声回道:“祁大夫说蛊毒顽固,需循序渐进。今日他能有所反应,已是意外之喜,但若要彻底清醒……恐怕还需契机和更多时间。”
洛元春的眉头锁得更紧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北狄的铁骑不会等到春暖花开,朝中的暗流也不会停止涌动。
“想办法,用尽一切办法!”洛元春的声音带着一丝紧迫,“需要什么药材,什么人,直接告诉洛川,务必,尽快让九曦恢复!”
他不能明说边境的危急,更不能透露北狄公主的巨大阴谋,只能将所有的希望与压力,寄托在沈兮梦和祁大夫身上。
沈兮梦从他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心知必有大事发生,而且必然与北狄、与阿史那云有关。
她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大哥放心。”
洛元春不再多言,深深看了弟弟一眼,转身大步离去。
他的背影在冬日惨淡的光线下,显得挺拔却又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决然。
流芳苑内,阿史那云也得到了洛元春去探望洛九曦的消息。
阿依低声道:“公主,洛元春行色匆匆,似乎在沈氏那里并未停留太久。我们安插在附近的人汇报,并未听到什么特别的内容。”
阿史那云美丽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疑虑:“洛元春不是沉不住气的人,他刚刚审了我们的人,转头又去紧盯着洛九曦……他在怕什么?或者说,他在急什么?”
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在悄然收紧。
“让我们的人再谨慎些,尤其是与皇子那边的联系,暂时全部切断。还有,”她看向阿依,“想办法探听一下,最近朝中,或者边境,是否有特别的消息传来。”
夜幕降临,洛元春的书房,他面前摊开着巨大的边境舆图,黑水河对岸那片广袤的区域,此刻在他眼中仿佛潜伏着无数择人而噬的猛兽。
洛八带回的消息被他反复咀嚼,与密探从各方汇集来的零碎信息相互印证。
北狄的拖延,三公主的活跃,皇子们的异动,以及对洛九曦的控制……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和谈是假的,战争是真的,而且迫在眉睫!
他必须做两手准备。
一手,继续在内部挖出阿史那云的罪证,争取在皇帝面前彻底揭穿其真面目,粉碎北狄在帝都的阴谋;另一手,必须立刻加强边境预警,即便不能明着调动大军,也要让边军提高警惕,暗中进行部署。
然而,李牧的态度让他心寒。
直接上奏?他的密信或许已经引起陛下警惕,但若无确凿证据指向北狄公主,仅凭边境军报和猜测,恐怕难以在朝堂上形成共识,反而可能打草惊蛇。
就在他心绪纷乱之际,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叩响。
“进。”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闪入,是另一名负责监视阿史那云的暗卫洛十三。
“大爷,流芳苑那边有异动。半个时辰前,一只信鸽落在了流芳苑,阿史那云贴身侍女阿依通过它向外传递消息,被我们的人截获。”洛十三呈上一枚小小的、用特殊蜡丸封存的纸条。
洛元春眼神一厉,迅速捏碎蜡丸,展开纸条。
上面只有寥寥数语,用的是北狄文字,翻译过来便是:“风紧,暂缓。疑有变,查朝野动向。”
果然!阿史那云已经起了疑心,正在试图探查外界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