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声音清晰,掷地有声,“三公主殿下与驸马洛九曦夫妻情深,自愿在夫君病榻前悉心照料,此乃人间美德,何来‘控制’一说?所谓‘中毒’,纯属子虚乌有,不过是北狄王为了在谈判中攫取不当利益而编造的谎言!企图以此混淆视听,掩盖真正的罪行!”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厉:“反倒是北狄,派公主假借和亲之名,行蛊惑、下毒之实,意图操控我南月将领,祸乱朝纲!此等包藏祸心、背信弃义之举,才是真正令人发指!陛下与臣等尚未向北狄追究此等大罪,北狄王反倒恶人先告状,岂非可笑?!”
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
南月咬定北狄下蛊阴谋,北狄死死抓住公主“中毒”一事不放。
一方证据不足但占据道德指控的高地,另一方手握“人证”却动机不纯。
谈判陷入了激烈的拉锯战,数次不欢而散,气氛一次比一次紧张僵持。
阿史那顿倚仗着“中毒”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步步紧逼;而南月君臣则寸土不让,坚决否认,并不断反诉北狄的阴谋。
这场和谈,已然变成了一场围绕“真相”与“利益”的残酷角力,谁先退让,谁就可能满盘皆输。
谈判厅内,气氛已如同拉满的弓弦,紧绷到了极致。
双方各持己见,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
北狄王阿史那顿依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置于腹前,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倨傲与不耐烦的神情,他斜睨着南月皇帝与洛元春,声音带着刻意的嘲弄:“南月陛下,洛大人,你们口口声声说我北狄行那阴损的蛊毒之事,指控可谓严重。但空口无凭,岂能由你们红口白牙一说便定我北狄之罪?”
他摊了摊手,做出一个无辜的姿态,“证据呢?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若拿不出,便是污蔑!是蓄意破坏两国邦交!”
他将“证据”二字咬得极重,显然认准了南月方面无法提供铁证。
洛元春面色沉静,似乎早已料到对方会有此一问。
他缓缓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用特殊蜡封密封的白色小瓷瓶,瓶身不过拇指大小,看起来毫不起眼。
“北狄王陛下要证据,这便是证据。”洛元春将瓷瓶托于掌心,声音清晰而平稳,“此瓶中,便是从贵国侍女阿兰体内取出的母蛊,亦是操控我朝将领洛九曦体内子蛊的根源!此蛊阴毒,子母相连,母蛊一动,子蛊宿主便痛不欲生,形同傀儡!此等邪术,若非北狄王室授意,一个侍女如何能有?又如何会用在我南月将领身上?”
他将瓷瓶示于众人,却并未直接递给北狄王。
阿史那顿看着那瓷瓶,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色,但他立刻恢复了镇定,甚至嗤笑一声,并未亲手去接,而是侧头对身后一名穿着蓝色北狄服饰、面容精干的中年男子示意了一下。
那蓝衣男子会意,上前一步,先是向南北两方首领微微躬身,然后才从洛元春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了瓷瓶。他拔开瓶塞,并未将蛊虫倒出,只是凑近瓶口,仔细嗅了嗅气味,又借着光线朝瓶内仔细观察了片刻。
随即,他脸色微变,迅速塞好瓶塞,俯身到阿史那顿耳边,用极低的声音急促地禀报了几句。
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众人明显看到阿史那顿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虽然他脸上的表情依旧维持着不屑一顾。
听完禀报,阿史那顿猛地抬起头,发出一声更大的冷笑,语气充满了讥讽与蛮横:
“哼!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洛大人,你拿这么一只莫名其妙的小虫子,就想定我北狄的罪?”他指着那瓷瓶,声音扬高,“这等蛊虫,莫说在我们北狄草原,便是在南疆瘴疠之地,也是随处可见!谁知道是不是你们南月自己从哪个旮旯角落里找来的玩意儿,故意栽赃陷害我们北狄?仅凭此物,就想让我们认下这莫须有的罪名?绝无可能!我们北狄,不认!”
他这番颠倒黑白、强词夺理的言论,让在场的南月官员皆面露愤慨。
洛元春却并未动怒,他收回瓷瓶,妥善放好,目光锐利地迎上阿史那顿,立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将一军:
“好!既然北狄王陛下认为这蛊虫之证据不足为凭,那么请问,贵国口口声声指控我洛家对三公主下毒,证据又在何处?莫非仅凭公主殿下几句说辞?这岂不是更加无稽之谈,更是欲加之罪?!”
阿史那顿似乎就等着他这句话,他身体前倾,脸上露出一抹带着算计的、看似坦荡的笑容,朗声道:“既然各执一词,真假难辨,那简单!为避免有人说是我们北狄信口雌黄,我们愿意当场验证!不妨就请三公主即刻上殿,当着陛下和诸位大臣的面,由我们双方指定的大夫,共同为她诊脉!她是否身中奇毒,脉象一试便知,做不得假!如何?南月陛下,洛大人,可敢当庭对质验看?!”
他这一招极为狠辣,直接将了南月一军。
阿史那云确实身中祁大夫配制的奇毒,脉象必有异常。
若当庭验出,南月之前的所有否认都将不攻自破,瞬间陷入极端被动的局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南月皇帝和洛元春,等待着他们的回应。
是接受这看似“公平”实则凶险的验证,还是另寻他法推脱?
一旦选择错误,必将给北狄留下更大的攻击口实。
谈判的天平,似乎在这一刻,向着北狄的方向,危险地倾斜而去。
面对北狄王提出的当庭验毒,南月方面无法再推拒。
洛元春举荐了祁大夫,南月皇帝则指定了太医院院判共同参与,以示公允。
北狄王那边,则只派出了方才验看蛊虫的那名蓝衣男子。
“去请三公主上殿。”南月皇帝沉声吩咐。
内侍领命而去。
“且慢!”北狄王阿史那顿忽然抬手,补充道,“既然要验看,不如将驸马也一并请来。本王听闻驸马久病缠身,恰巧,本王带来的这位,乃是我北狄最好的医师,行医数十载,还未曾遇到他治不了的病症。或许可借此机会,为驸马一同诊治一番,以示我北狄的诚意与关切。”
他指向那蓝衣男子,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厉:“反倒是北狄,派公主假借和亲之名,行蛊惑、下毒之实,意图操控我南月将领,祸乱朝纲!此等包藏祸心、背信弃义之举,才是真正令人发指!陛下与臣等尚未向北狄追究此等大罪,北狄王反倒恶人先告状,岂非可笑?!”
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
南月咬定北狄下蛊阴谋,北狄死死抓住公主“中毒”一事不放。
一方证据不足但占据道德指控的高地,另一方手握“人证”却动机不纯。
谈判陷入了激烈的拉锯战,数次不欢而散,气氛一次比一次紧张僵持。
阿史那顿倚仗着“中毒”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步步紧逼;而南月君臣则寸土不让,坚决否认,并不断反诉北狄的阴谋。
这场和谈,已然变成了一场围绕“真相”与“利益”的残酷角力,谁先退让,谁就可能满盘皆输。
谈判厅内,气氛已如同拉满的弓弦,紧绷到了极致。
双方各持己见,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
北狄王阿史那顿依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置于腹前,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倨傲与不耐烦的神情,他斜睨着南月皇帝与洛元春,声音带着刻意的嘲弄:“南月陛下,洛大人,你们口口声声说我北狄行那阴损的蛊毒之事,指控可谓严重。但空口无凭,岂能由你们红口白牙一说便定我北狄之罪?”
他摊了摊手,做出一个无辜的姿态,“证据呢?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若拿不出,便是污蔑!是蓄意破坏两国邦交!”
他将“证据”二字咬得极重,显然认准了南月方面无法提供铁证。
洛元春面色沉静,似乎早已料到对方会有此一问。
他缓缓起身,从怀中取出一个用特殊蜡封密封的白色小瓷瓶,瓶身不过拇指大小,看起来毫不起眼。
“北狄王陛下要证据,这便是证据。”洛元春将瓷瓶托于掌心,声音清晰而平稳,“此瓶中,便是从贵国侍女阿兰体内取出的母蛊,亦是操控我朝将领洛九曦体内子蛊的根源!此蛊阴毒,子母相连,母蛊一动,子蛊宿主便痛不欲生,形同傀儡!此等邪术,若非北狄王室授意,一个侍女如何能有?又如何会用在我南月将领身上?”
他将瓷瓶示于众人,却并未直接递给北狄王。
阿史那顿看着那瓷瓶,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色,但他立刻恢复了镇定,甚至嗤笑一声,并未亲手去接,而是侧头对身后一名穿着蓝色北狄服饰、面容精干的中年男子示意了一下。
那蓝衣男子会意,上前一步,先是向南北两方首领微微躬身,然后才从洛元春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了瓷瓶。他拔开瓶塞,并未将蛊虫倒出,只是凑近瓶口,仔细嗅了嗅气味,又借着光线朝瓶内仔细观察了片刻。
随即,他脸色微变,迅速塞好瓶塞,俯身到阿史那顿耳边,用极低的声音急促地禀报了几句。
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众人明显看到阿史那顿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虽然他脸上的表情依旧维持着不屑一顾。
听完禀报,阿史那顿猛地抬起头,发出一声更大的冷笑,语气充满了讥讽与蛮横:
“哼!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洛大人,你拿这么一只莫名其妙的小虫子,就想定我北狄的罪?”他指着那瓷瓶,声音扬高,“这等蛊虫,莫说在我们北狄草原,便是在南疆瘴疠之地,也是随处可见!谁知道是不是你们南月自己从哪个旮旯角落里找来的玩意儿,故意栽赃陷害我们北狄?仅凭此物,就想让我们认下这莫须有的罪名?绝无可能!我们北狄,不认!”
他这番颠倒黑白、强词夺理的言论,让在场的南月官员皆面露愤慨。
洛元春却并未动怒,他收回瓷瓶,妥善放好,目光锐利地迎上阿史那顿,立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将一军:
“好!既然北狄王陛下认为这蛊虫之证据不足为凭,那么请问,贵国口口声声指控我洛家对三公主下毒,证据又在何处?莫非仅凭公主殿下几句说辞?这岂不是更加无稽之谈,更是欲加之罪?!”
阿史那顿似乎就等着他这句话,他身体前倾,脸上露出一抹带着算计的、看似坦荡的笑容,朗声道:“既然各执一词,真假难辨,那简单!为避免有人说是我们北狄信口雌黄,我们愿意当场验证!不妨就请三公主即刻上殿,当着陛下和诸位大臣的面,由我们双方指定的大夫,共同为她诊脉!她是否身中奇毒,脉象一试便知,做不得假!如何?南月陛下,洛大人,可敢当庭对质验看?!”
他这一招极为狠辣,直接将了南月一军。
阿史那云确实身中祁大夫配制的奇毒,脉象必有异常。
若当庭验出,南月之前的所有否认都将不攻自破,瞬间陷入极端被动的局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南月皇帝和洛元春,等待着他们的回应。
是接受这看似“公平”实则凶险的验证,还是另寻他法推脱?
一旦选择错误,必将给北狄留下更大的攻击口实。
谈判的天平,似乎在这一刻,向着北狄的方向,危险地倾斜而去。
面对北狄王提出的当庭验毒,南月方面无法再推拒。
洛元春举荐了祁大夫,南月皇帝则指定了太医院院判共同参与,以示公允。
北狄王那边,则只派出了方才验看蛊虫的那名蓝衣男子。
“去请三公主上殿。”南月皇帝沉声吩咐。
内侍领命而去。
“且慢!”北狄王阿史那顿忽然抬手,补充道,“既然要验看,不如将驸马也一并请来。本王听闻驸马久病缠身,恰巧,本王带来的这位,乃是我北狄最好的医师,行医数十载,还未曾遇到他治不了的病症。或许可借此机会,为驸马一同诊治一番,以示我北狄的诚意与关切。”
他指向那蓝衣男子,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