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余波荡漾,明远的“助攻”-《平凡机务:我的女友都是豪门贵女》

  柳家家宴结束后的几天,刘亚豪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轨道,忙于“星火2.0”的研发,应对日常事务。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那晚柳父深沉的话语和审视的目光,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上,时刻提醒着他横亘在前的巨大鸿沟。

  他不再天真地认为那只是一次简单的朋友聚会,而是清晰地认识到,那是来自一个古老世家对他个人、家庭乃至情感状况的全面评估。结果似乎并不乐观,柳父那句“有些门槛,不是光靠努力就能跨过去的”言犹在耳。

  这种认知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一丝隐晦的动力。他必须更快地变得强大,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更要厘清自身那些“理不清”的麻烦,让自己变得更加“清白”和“稳定”。他知道,这很难,甚至可能徒劳,但他别无选择。

  就在刘亚豪默默消化着家宴带来的压力,并以此鞭策自己时,柳明远这位“表面恶人”的考验,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只是这一次,形式有些出乎意料。

  这天,柳明远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参与“星火2.0”项目核心算法评审会。会议上,他依旧言辞犀利,对几个关键模块的设计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质疑,尤其针对刘亚豪主导开发的、用于提升系统“动机理解”能力的核心算法。

  “这个推理模型的逻辑链条还是太理想化,缺乏对现实世界中用户行为矛盾性和非理性一面的考量。”柳明远指着投影上的架构图,语气冷淡,“比如,用户嘴上说想要健康作息,实际行动却是熬夜刷剧。你的模型如何识别并处理这种‘知行不一’的情况?如果单纯依赖历史数据,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甚至提供南辕北辙的服务。”

  这个问题确实切中了当前模型的弱点。团队其他成员面面相觑,一时难以给出完美的解答。刘亚豪也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

  然而,就在会议气氛有些凝滞的时候,柳明远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提及:“我在mIt参与过一个关于行为经济学与AI决策的交叉研究项目,里面有几个模型,或许可以借鉴一下思路。特别是关于‘承诺机制’和‘即时反馈’在引导用户行为中的应用……”

  他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点明了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甚至提到了几个关键的理论名词和一篇核心参考文献。这对于视技术如生命的刘亚豪和研发团队而言,无异于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塔。

  会议结束后,刘亚豪立刻带着团队,按照柳明远提示的方向,开始了新一轮的文献查阅和模型重构尝试。几天后,他们惊喜地发现,引入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后,新的算法模型在模拟测试中,对用户“矛盾行为”的识别和应对策略,果然有了显着的提升!

  这简直就像是柳明远在严厉批评之后,又悄悄递过来一把打开难题的钥匙。

  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两次。一次是在讨论多设备协同的功耗优化时,柳明远在否定了现有方案后,“顺便”提到了国外某个顶尖实验室在异构计算资源调度上的最新进展;另一次是在评估系统安全性时,他“无意间”透露了某个即将被披露的、可能影响所有物联网设备的底层协议漏洞,让“星火”团队得以提前防范。

  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提点”,每一次都精准地命中了“星火”研发过程中的痛点或盲区,其价值远超普通顾问的范畴。

  “夜哥,北辰哥,你们不觉得……柳明远最近有点奇怪吗?”一次私下小聚,刘亚豪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他挑毛病挑得比谁都狠,但有时候……又好像在暗中帮我们?”

  韩夜闻言,和顾北辰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随即嗤笑一声,用力拍了拍刘亚豪的后背:“傻小子,现在才看出来?你以为柳明远真是闲得蛋疼,跑来给我们当免费的高级技术挑刺员?”

  顾北辰也微微一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带着洞察一切的淡然:“他这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助攻’。表面上是在考验你,给你制造压力,实际上是在帮你扫清技术上的障碍,让你能更快地成长,拿出更过硬的产品。只有‘星火’足够强大,你刘亚豪的地位才能更加稳固,他妹妹将来……嗯,未来的事情才能更有保障。”

  刘亚豪恍然大悟,心中百感交集。原来柳明远的“恶人”角色背后,竟然藏着这样一层深意。他是在用这种近乎严苛的方式,逼迫自己变得更好,同时也暗中为“星火”保驾护航。这种别扭的、属于柳明远式的认可和支持,让刘亚豪在感到压力的同时,也生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激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