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内,烛火摇曳,将人影拉得忽长忽短。
男子压抑的闷哼与太监带着哭腔的劝慰交织在一起:“殿下,您受累了,快些喝了这碗补血汤吧,奴才求您了!”
珠帘哗啦一响,太监李德全躬身而入。
他手中朱红色的托盘上,一只白瓷碗格外刺眼。
那小半碗暗红色的血液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在烛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泽,仿佛还蒸腾着一丝生命的热气。
珠帘后,瑾王夜枳刚落出半边身子,白贵妃便像一只受惊的蝶,扑过去搀住那踉跄的身影,保养得宜的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我儿,你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母妃慎言。”
夜枳抬起头,脸色苍白如纸,唯有一双眸子幽深得不见底,“为父皇康健,儿臣……万死不辞。”
“好!好!”白贵妃连道两声好,猛地转向一旁静立的苏蔓蔓,目光如淬了毒的针,“安澜郡主,我儿已剜心取血,陛下的龙体就系于你一身。若有何闪失,这欺君之罪、谋害皇子之罪,你和你身后之人,可承担得起?”
这顶大帽子,尚未施救,便已沉沉扣下。
苏蔓蔓闻言,只是极淡地勾了勾唇角,“贵妃娘娘放心。”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医者父母心,瑾王殿下既舍得一身血,我必当竭尽全力。现在,请诸位暂且回避。”
“不行!”白贵妃断然拒绝,指甲几乎掐进掌心,“陛下性命攸关,岂能交给你一人在此?邬太医施针时,我等皆在旁守候,为何到你便不行?”
苏蔓蔓目光扫过一旁面色凝重的邬太医,重新落回白贵妃脸上:“邬太医仁心,不忍拂逆诸位。但我行针,需绝对凝神静气。这病,既然交给我治,这便是我的规矩。”
一时间,满室寂静。
这少女身姿单薄,立于满堂贵人之中,身份可谓最低微。
然而,她周身散发出的那种沉静而强大的气场,竟压得所有人都有些喘不过气。
那是一种久居上位的威压,绝不该出现在一个寄养乡野的女子身上。
太后眼神微变,萧贵妃心底发怵,而白贵妃更是面色陡变!
她像是瞬间想通了什么关窍,惊恐地看向夜枳,又猛地盯住苏蔓蔓,脚下一软,若非嬷嬷死死扶住,几乎瘫倒在地。
她嘴唇哆嗦着,望着苏蔓蔓的眼神,如同见了鬼。
“安澜郡主,”太后缓缓起身,深深看了苏蔓蔓一眼,“皇帝的命,就托付给你了。莫要让哀家失望。”
“安澜,定不负太后所托。”
太后离去,众人各怀心思地跟上。
顷刻间,内室只余苏蔓蔓与李德全。
“李公公,劳烦您守好门户,请邬太医助我。”
“奴才遵命。”李德全在大乾帝身边伺候多年,最会看人。
他心知眼前这位郡主绝不简单,态度愈发恭敬。
邬太医快步上前,看着那碗血,眉头紧锁:“郡主,这心头血入药,当真可行?”
他行医数十载,对此等玄乎之说向来存疑。
“此法并非我所提,乃是瑾王殿下孝感天地,陛下亲自首肯的。”
苏蔓蔓瞥了一眼那碗血,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嘲弄,“既然众望所归,我们试试又何妨?”
“试……试试?”
邬太医喉头一哽,背后瞬间冒出冷汗。
他原以为她胸有成竹,谁知竟是抱着“试试”的心思?
这可是九五之尊,稍有差池,便是诛九族的大罪!
他强压心惊,低声道:“还是让老臣再试一次家传针法,郡主从旁指点即可……”说着便要取针。
“邬大人,”苏蔓蔓抬手拦住他,声音清冷,“您觉得,若是用全了《灵枢·逆命十二针》中的‘回阳救逆’之法,陛下能否转醒?”
邬太医浑身一震,失声道:“那……那是失传已久的秘术!老臣只机缘巧合习得六针,便已受用无穷!十二针齐出,只是传说!”
“我会。”苏蔓蔓不再多言,摊开针囊。
玉指拈起一根三寸毫针,指尖在烛火上一掠而过,动作行云流水。
下针时,她眼神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与病人。
手法之精准,认穴之老辣,速度之快,看得邬太医目瞪口呆,连门边的李德全也屏住了呼吸。
施针完毕,苏蔓蔓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她沉稳收针,道:“李公公,将备好的汤药,混入那碗‘药引’,喂陛下服下。”
“是。”李德全不敢怠慢,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混合着鲜血的汤药一勺勺喂入皇帝口中。
邬太医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
以他的见识,那十二神针已然吊住陛下生机,汤药不过是辅助调理,这所谓“心头血”分明是画蛇添足,甚至可能……
他偷眼去看苏蔓蔓,却见她面色平静无波,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一碗药刚刚见底,龙榻上,大乾帝搭在锦被外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动弹了一下。
“陛下!”李德全时刻关注着,激动得声音发颤,“陛下,您醒了吗?”
皇帝眼皮微动,似乎想睁开。
“李公公,”苏蔓蔓适时开口,“陛下神魄初归,需要静养以融合药力。此刻惊扰,于龙体无益。让陛下再睡一会儿吧。”
“是是是!奴才糊涂!”李德全喜不自胜,“杂家这就去禀报太后!”
待他离去,邬太医对着苏蔓蔓深深一揖:“郡主针法通神,老朽佩服得五体投地!”
“邬大人过谦。您所习六针,火候已至化境,根基深厚。”苏蔓蔓语气诚恳,“若能窥得全豹,习成十二针,并非难事。”
邬太医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郡主的意思是……?”
“往后每日施针,大人可在一旁观摩。能领悟多少,全看大人自己了。”苏蔓蔓淡淡道。
“多谢郡主!此恩如同再造,下官没齿难忘!”邬太医激动得长揖。
……
外厅众人得了李德全的报信,神色各异,但面上都添了几分喜色。
待苏蔓蔓出去时,太后拉着她的手,笑容愈发慈爱,赞语连连,连带着夜墨和萧贵妃也被夸了一番。
轮到夜枳告退时,苏蔓蔓却抢先一步开口:“太后,瑾王殿下每日取血,车马劳顿恐不利于伤口愈合。若能在陛下偏殿暂住,既全了孝心,也便于休养。”
“不可!”白贵妃声音尖锐,反驳道:“陛下卧病,皇子宿于寝殿之侧,于礼不合!”
“礼法,岂能凌驾于陛下龙体与殿下孝心之上?”
苏蔓蔓眸光清亮,直视白贵妃,“陛下醒来,若知瑾王殿下为他受此苦楚,必是心疼不已,又怎会怪罪?太后娘娘,您说呢?”
男子压抑的闷哼与太监带着哭腔的劝慰交织在一起:“殿下,您受累了,快些喝了这碗补血汤吧,奴才求您了!”
珠帘哗啦一响,太监李德全躬身而入。
他手中朱红色的托盘上,一只白瓷碗格外刺眼。
那小半碗暗红色的血液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在烛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泽,仿佛还蒸腾着一丝生命的热气。
珠帘后,瑾王夜枳刚落出半边身子,白贵妃便像一只受惊的蝶,扑过去搀住那踉跄的身影,保养得宜的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我儿,你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母妃慎言。”
夜枳抬起头,脸色苍白如纸,唯有一双眸子幽深得不见底,“为父皇康健,儿臣……万死不辞。”
“好!好!”白贵妃连道两声好,猛地转向一旁静立的苏蔓蔓,目光如淬了毒的针,“安澜郡主,我儿已剜心取血,陛下的龙体就系于你一身。若有何闪失,这欺君之罪、谋害皇子之罪,你和你身后之人,可承担得起?”
这顶大帽子,尚未施救,便已沉沉扣下。
苏蔓蔓闻言,只是极淡地勾了勾唇角,“贵妃娘娘放心。”
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医者父母心,瑾王殿下既舍得一身血,我必当竭尽全力。现在,请诸位暂且回避。”
“不行!”白贵妃断然拒绝,指甲几乎掐进掌心,“陛下性命攸关,岂能交给你一人在此?邬太医施针时,我等皆在旁守候,为何到你便不行?”
苏蔓蔓目光扫过一旁面色凝重的邬太医,重新落回白贵妃脸上:“邬太医仁心,不忍拂逆诸位。但我行针,需绝对凝神静气。这病,既然交给我治,这便是我的规矩。”
一时间,满室寂静。
这少女身姿单薄,立于满堂贵人之中,身份可谓最低微。
然而,她周身散发出的那种沉静而强大的气场,竟压得所有人都有些喘不过气。
那是一种久居上位的威压,绝不该出现在一个寄养乡野的女子身上。
太后眼神微变,萧贵妃心底发怵,而白贵妃更是面色陡变!
她像是瞬间想通了什么关窍,惊恐地看向夜枳,又猛地盯住苏蔓蔓,脚下一软,若非嬷嬷死死扶住,几乎瘫倒在地。
她嘴唇哆嗦着,望着苏蔓蔓的眼神,如同见了鬼。
“安澜郡主,”太后缓缓起身,深深看了苏蔓蔓一眼,“皇帝的命,就托付给你了。莫要让哀家失望。”
“安澜,定不负太后所托。”
太后离去,众人各怀心思地跟上。
顷刻间,内室只余苏蔓蔓与李德全。
“李公公,劳烦您守好门户,请邬太医助我。”
“奴才遵命。”李德全在大乾帝身边伺候多年,最会看人。
他心知眼前这位郡主绝不简单,态度愈发恭敬。
邬太医快步上前,看着那碗血,眉头紧锁:“郡主,这心头血入药,当真可行?”
他行医数十载,对此等玄乎之说向来存疑。
“此法并非我所提,乃是瑾王殿下孝感天地,陛下亲自首肯的。”
苏蔓蔓瞥了一眼那碗血,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嘲弄,“既然众望所归,我们试试又何妨?”
“试……试试?”
邬太医喉头一哽,背后瞬间冒出冷汗。
他原以为她胸有成竹,谁知竟是抱着“试试”的心思?
这可是九五之尊,稍有差池,便是诛九族的大罪!
他强压心惊,低声道:“还是让老臣再试一次家传针法,郡主从旁指点即可……”说着便要取针。
“邬大人,”苏蔓蔓抬手拦住他,声音清冷,“您觉得,若是用全了《灵枢·逆命十二针》中的‘回阳救逆’之法,陛下能否转醒?”
邬太医浑身一震,失声道:“那……那是失传已久的秘术!老臣只机缘巧合习得六针,便已受用无穷!十二针齐出,只是传说!”
“我会。”苏蔓蔓不再多言,摊开针囊。
玉指拈起一根三寸毫针,指尖在烛火上一掠而过,动作行云流水。
下针时,她眼神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与病人。
手法之精准,认穴之老辣,速度之快,看得邬太医目瞪口呆,连门边的李德全也屏住了呼吸。
施针完毕,苏蔓蔓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她沉稳收针,道:“李公公,将备好的汤药,混入那碗‘药引’,喂陛下服下。”
“是。”李德全不敢怠慢,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混合着鲜血的汤药一勺勺喂入皇帝口中。
邬太医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
以他的见识,那十二神针已然吊住陛下生机,汤药不过是辅助调理,这所谓“心头血”分明是画蛇添足,甚至可能……
他偷眼去看苏蔓蔓,却见她面色平静无波,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一碗药刚刚见底,龙榻上,大乾帝搭在锦被外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动弹了一下。
“陛下!”李德全时刻关注着,激动得声音发颤,“陛下,您醒了吗?”
皇帝眼皮微动,似乎想睁开。
“李公公,”苏蔓蔓适时开口,“陛下神魄初归,需要静养以融合药力。此刻惊扰,于龙体无益。让陛下再睡一会儿吧。”
“是是是!奴才糊涂!”李德全喜不自胜,“杂家这就去禀报太后!”
待他离去,邬太医对着苏蔓蔓深深一揖:“郡主针法通神,老朽佩服得五体投地!”
“邬大人过谦。您所习六针,火候已至化境,根基深厚。”苏蔓蔓语气诚恳,“若能窥得全豹,习成十二针,并非难事。”
邬太医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郡主的意思是……?”
“往后每日施针,大人可在一旁观摩。能领悟多少,全看大人自己了。”苏蔓蔓淡淡道。
“多谢郡主!此恩如同再造,下官没齿难忘!”邬太医激动得长揖。
……
外厅众人得了李德全的报信,神色各异,但面上都添了几分喜色。
待苏蔓蔓出去时,太后拉着她的手,笑容愈发慈爱,赞语连连,连带着夜墨和萧贵妃也被夸了一番。
轮到夜枳告退时,苏蔓蔓却抢先一步开口:“太后,瑾王殿下每日取血,车马劳顿恐不利于伤口愈合。若能在陛下偏殿暂住,既全了孝心,也便于休养。”
“不可!”白贵妃声音尖锐,反驳道:“陛下卧病,皇子宿于寝殿之侧,于礼不合!”
“礼法,岂能凌驾于陛下龙体与殿下孝心之上?”
苏蔓蔓眸光清亮,直视白贵妃,“陛下醒来,若知瑾王殿下为他受此苦楚,必是心疼不已,又怎会怪罪?太后娘娘,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