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云衣将公寓里间隔音和电磁屏蔽效果最好的那间储物室彻底改造了一番。室内空旷,只在中央放置了一张光洁的金属桌。墙壁四周贴满了吸波材料,头顶是均匀分布的无影灯源,确保没有任何阴影或外部信号能干扰实验。六台不同角度的高速摄像机对准桌面,传感器监测着空气流动、温度、湿度乃至地磁的微小变化。
桌面上,孤零零地放着一枚特制的骰子。通体由高密度合金打造,内部灌铅确保重心绝对均匀,每一个面都经过纳米级抛光,确保没有任何视觉或触觉上的偏差。这是一枚理论上绝对公正的骰子。
林星澜站在桌前,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她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赤着脚,试图让自己最大限度地放松,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叶晚晴在她手腕和太阳穴贴上了几个微小的生物电传感器,连接着外面的便携式监测仪。
“心率七十六,血压正常,脑波处于放松警戒状态。”叶晚晴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轻声汇报。
陈默、苏清月和其他姐姐们都安静地站在观察区,透过单向玻璃关注着室内的情况。气氛有些凝重,又带着难以抑制的期待。
“第一次基线测试,一百次投掷,无干预。”秦云衣的声音通过室内音响传来,冷静得不带一丝感情。
一个经过编程、力道和角度完全随机的机械臂,开始抓起骰子,抬起,掷下。
骰子在金属桌面上清脆地弹跳、旋转,最终静止。
“点数,三。”
“点数,一。”
“点数,五。”
……
秦云衣快速记录着结果。一百次投掷结束,统计分布几乎完美符合随机概率,每个点数出现的次数相差无几。
“基线数据采集完毕。星澜,准备开始。”秦云衣说道。
林星澜点了点头。她闭上眼睛,双手轻轻搭在桌沿,指尖微微发凉。她没有去看那枚骰子,而是将全部精神集中起来,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清晰的、旋转着的“6”点图案。
她努力回忆着之前“看”到的那些代表着“偶然”和“可能”的纤细丝线。它们无处不在,缥缈而难以捉摸。此刻,她尝试着不再只是旁观,而是伸出无形的意念触须,极其轻柔地、小心翼翼地去拨动那些与“数字6”相关的丝线。
“想象你在推一杯水,”她对自己低语,“非常轻,非常轻地推一下……”
机械臂再次启动,抓起骰子,掷出。
林星澜的意念紧随而至,如同最细微的风,试图在那骰子翻滚的混沌轨迹中,注入一丝微不足道的、偏向于“6”的“力”。
骰子落下。
“点数,二。”
失败。
林星澜抿了抿嘴唇,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叶晚晴注意到她脑电波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异常的波动峰值。
“没关系,继续。”秦云衣的声音依旧平稳。
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
结果依旧杂乱无章,仿佛她的意念只是徒劳地撞在无形的墙壁上。
林星澜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脸色也开始发白。这种高度的精神集中和意念输出,消耗远比她想象的要大。
“星澜,如果太累就休息。”叶晚晴关切地提醒。
“再试几次……”林星澜倔强地摇头,重新闭上眼睛,更加努力地去感知,去“推动”。
第二十次投掷。
骰子翻滚着,速度渐缓,似乎要停在“4”上。
就在那一刹那,它仿佛被一股极其微弱的、来自侧面的力量轻轻碰了一下,又翻滚了小半圈。
“点数,六。”
成功了!
观察区里,陈默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苏清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叶墨染轻轻“啊”了一声。
林星澜自己也感觉到了那瞬间微妙的“契合感”,她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容。
实验继续。
一百次干预投掷。
两百次。
三百次……
林星澜的脸色越来越苍白,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但她依旧坚持着。叶晚晴监测到她的脑波活跃度持续维持在一个异常高的水平,身体消耗巨大。
当第五百次干预投掷完成后,林星澜几乎虚脱,被叶晚晴扶着坐到了一旁休息。
秦云衣面前的光屏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奔腾。她快速地进行着统计分析,将干预组的数据与基线组进行严格比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服务器散热风扇的嗡鸣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终于,秦云衣敲下最后一个指令,抬起头,看向单向玻璃后的众人,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罕见地出现了一丝动容。
“统计结果出来了。”她的声音透过音响传来,清晰而肯定,“在排除了所有已知物理干扰因素后,干预组骰子出现‘6’点的频率,比基线组高出百分之三点七。p值小于零点零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意义。”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意味着,星澜的意念干预,确实对随机事件的概率产生了可观测的、超越偶然的影响。”
观察区内,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低低的、充满振奋的议论声。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叶诗涵忍不住轻呼。
苏清月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那是对新武器诞生的满意。
陈默感受着体内【命运洞察】那持续不断的共鸣震颤,看着疲惫却眼神发亮的林星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们做到了。
第一次,用人自身的意志,在这片由概率和偶然构成的混沌之海上,留下了一道清晰可见的、属于自己的涟漪。
这涟漪虽小,却照亮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桌面上,孤零零地放着一枚特制的骰子。通体由高密度合金打造,内部灌铅确保重心绝对均匀,每一个面都经过纳米级抛光,确保没有任何视觉或触觉上的偏差。这是一枚理论上绝对公正的骰子。
林星澜站在桌前,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她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赤着脚,试图让自己最大限度地放松,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叶晚晴在她手腕和太阳穴贴上了几个微小的生物电传感器,连接着外面的便携式监测仪。
“心率七十六,血压正常,脑波处于放松警戒状态。”叶晚晴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轻声汇报。
陈默、苏清月和其他姐姐们都安静地站在观察区,透过单向玻璃关注着室内的情况。气氛有些凝重,又带着难以抑制的期待。
“第一次基线测试,一百次投掷,无干预。”秦云衣的声音通过室内音响传来,冷静得不带一丝感情。
一个经过编程、力道和角度完全随机的机械臂,开始抓起骰子,抬起,掷下。
骰子在金属桌面上清脆地弹跳、旋转,最终静止。
“点数,三。”
“点数,一。”
“点数,五。”
……
秦云衣快速记录着结果。一百次投掷结束,统计分布几乎完美符合随机概率,每个点数出现的次数相差无几。
“基线数据采集完毕。星澜,准备开始。”秦云衣说道。
林星澜点了点头。她闭上眼睛,双手轻轻搭在桌沿,指尖微微发凉。她没有去看那枚骰子,而是将全部精神集中起来,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清晰的、旋转着的“6”点图案。
她努力回忆着之前“看”到的那些代表着“偶然”和“可能”的纤细丝线。它们无处不在,缥缈而难以捉摸。此刻,她尝试着不再只是旁观,而是伸出无形的意念触须,极其轻柔地、小心翼翼地去拨动那些与“数字6”相关的丝线。
“想象你在推一杯水,”她对自己低语,“非常轻,非常轻地推一下……”
机械臂再次启动,抓起骰子,掷出。
林星澜的意念紧随而至,如同最细微的风,试图在那骰子翻滚的混沌轨迹中,注入一丝微不足道的、偏向于“6”的“力”。
骰子落下。
“点数,二。”
失败。
林星澜抿了抿嘴唇,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叶晚晴注意到她脑电波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异常的波动峰值。
“没关系,继续。”秦云衣的声音依旧平稳。
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
结果依旧杂乱无章,仿佛她的意念只是徒劳地撞在无形的墙壁上。
林星澜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脸色也开始发白。这种高度的精神集中和意念输出,消耗远比她想象的要大。
“星澜,如果太累就休息。”叶晚晴关切地提醒。
“再试几次……”林星澜倔强地摇头,重新闭上眼睛,更加努力地去感知,去“推动”。
第二十次投掷。
骰子翻滚着,速度渐缓,似乎要停在“4”上。
就在那一刹那,它仿佛被一股极其微弱的、来自侧面的力量轻轻碰了一下,又翻滚了小半圈。
“点数,六。”
成功了!
观察区里,陈默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苏清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叶墨染轻轻“啊”了一声。
林星澜自己也感觉到了那瞬间微妙的“契合感”,她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容。
实验继续。
一百次干预投掷。
两百次。
三百次……
林星澜的脸色越来越苍白,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但她依旧坚持着。叶晚晴监测到她的脑波活跃度持续维持在一个异常高的水平,身体消耗巨大。
当第五百次干预投掷完成后,林星澜几乎虚脱,被叶晚晴扶着坐到了一旁休息。
秦云衣面前的光屏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奔腾。她快速地进行着统计分析,将干预组的数据与基线组进行严格比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服务器散热风扇的嗡鸣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终于,秦云衣敲下最后一个指令,抬起头,看向单向玻璃后的众人,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罕见地出现了一丝动容。
“统计结果出来了。”她的声音透过音响传来,清晰而肯定,“在排除了所有已知物理干扰因素后,干预组骰子出现‘6’点的频率,比基线组高出百分之三点七。p值小于零点零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意义。”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意味着,星澜的意念干预,确实对随机事件的概率产生了可观测的、超越偶然的影响。”
观察区内,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低低的、充满振奋的议论声。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叶诗涵忍不住轻呼。
苏清月嘴角勾起一抹弧度,那是对新武器诞生的满意。
陈默感受着体内【命运洞察】那持续不断的共鸣震颤,看着疲惫却眼神发亮的林星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他们做到了。
第一次,用人自身的意志,在这片由概率和偶然构成的混沌之海上,留下了一道清晰可见的、属于自己的涟漪。
这涟漪虽小,却照亮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