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天枢升级、量子飞跃-《超神之自研战锤40K科技》

  刺耳的警报声划破起源岛地下能源中心的死寂。

  凤凰一号聚变原型堆的主控屏幕上,

  磁场约束稳定性曲线疯狂跃动,危险地逼近那条鲜红的安全底线。

  “爸爸!是此前未充分模拟的等离子体边界层湍流效应!

  预测模型出现偏差!”

  嫦娥的声音尖锐急切,直接在何强化身的神经接口中炸响。

  何强盯着跳动的数据流,视野中每一串符文都像灼热的烙铁。

  “具体偏差参数?”

  “磁流体动力学稳定性降低47%,边界层粒子逃逸率上升至危险阈值!”

  嫦娥快速回应,“托卡马克内壁温度急剧上升,第一壁材料接近熔点!”

  高温等离子体内部翻滚着尚未被完全理解的复杂规律。

  何强的大脑以超常速度运转,同时与远在主控室的嫦娥进行高速指令交互。

  “数据反馈!实时分析湍流模式和能量溢出速率!”

  “正在进行!但计算速度跟不上波动频率!”

  嫦娥罕见的紧张,“我需要至少87%的天枢V2算力才能跟上等离子体演变速度!”

  “启动紧急预案b,调配算力!”何强立刻决断。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警报声越发刺耳急促。

  “还有一分钟!”嫦娥警告,

  “按照当前演变趋势,磁场将在53秒后完全崩溃,

  高温等离子体将溢出并导致系统级损毁!”

  何强眼神一凝,调出273号到279号边界层监测器的原始波形图。

  “重点分析那段0.3纳秒的异常高频振荡!

  这和我们解析‘恶魔基因’时遇到的某种高维干涉现象类似!”

  “爸爸,您的意思是……”

  “调出磁体线圈控制矩阵!准备非对称动态调整!

  以那段高频振荡为锚点,逆向抑制!”

  “风险极高!模拟显示有72.5%的可能性引发级联失效,

  比标准预案b高出4.7%!”嫦娥立刻反馈。

  “没时间了!按我说的做,这是唯一的机会。”

  何强咬牙,“根据实时数据,强制修改核心控制参数!

  以亚皮秒级精度,对数千个磁体线圈进行非对称电流注入!”

  “但爸爸,这完全超出了安全操作范围!

  您的冒险倾向数据库又该更新了!”

  “信任我,嫦娥。执行!”

  “指令确认!执行!

  调整2749个线圈电流分布,启动量子反馈环路……”

  剧烈的能量轰鸣伴随观察窗的震颤,狂暴的等离子体在强行干预下发出不稳定的咆哮。

  那疯狂跳动的参数曲线在最后一刻,

  警报声戛然而止,现场只剩下设备运行的低沉嗡鸣。

  何强化身靠在墙壁上,精神上的高度紧张让他仿佛真实体验了一场生死考验。

  “危机解除。”嫦娥的声音恢复了冷静,“凤凰一号成功稳定。

  本次调试为后续优化积累了宝贵数据。”

  “有惊无险。”何强吐出一口气,

  “这次暴露的问题,说明我们对超高能量密度的等离子体行为,

  尤其是在非线性边界条件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爸爸的直觉,或者说您从‘恶魔基因’中获得的某种洞察力,相当惊人,”

  嫦娥评价,“您的临时方案效率比我计算出的最优解还高出12.3%。”

  何强笑了笑:“这就是人类的直觉和经验价值。

  记得将本次事件的完整数据加入到以后的模拟中。”

  “已经执行。

  这次经验将大幅提升我们的预测模型精度。”

  时间来到2008年10月底。

  起源岛的能源问题,随着“金乌”系列裂变堆的稳定高效运行,

  以及“凤凰一号”聚变原型堆的初步成功点火,已获得根本性解决。

  虽然聚变堆距离稳定输出高功率还有很长的路,

  但至少证明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何强在主控室的全息投影前踱步。

  “能源问题解决了,但我们的发展仍有瓶颈。”

  嫦娥的全息形象点头:“计算能力。目前的天枢V2已达极限,

  很多关键计算仍需排队数日才能完成。

  基因解析项目,新材料模拟,‘创世纪’化身迭代,都因算力不足而进展缓慢。”

  “正是如此。我终于可以不再为那该死的‘续航’而束手束脚。”

  何强双眼一闪,“是时候让天枢平台迎来真正的革命性升级!”

  何强回顾着自己的知识储备,一个被他一度忽略的“宝藏”浮现眼前。

  “嫦娥,记得我们对那401个恶魔基因模块进行反向推演时的意外发现吗?”

  嫦娥立刻回应:

  “当然,那些高维量子信息处理原理和超高密度计算单元的理论碎片。

  我已将相关数据整理成专项档案。”

  那些碎片,与其说是理论,

  不如说是一份来自更高文明的‘量子比特制造说明书’的残页。

  “是时候重新审视它们了。”

  “这些如同神器般的碎片,可能是我们实现真正量子计算的关键。”

  “但这些只是零散的理论片段,”嫦娥提醒,“从理论到实用的量子计算平台,

  中间还有巨大鸿沟。”

  “正因为困难,才值得一试!”

  何强斩钉截铁,“我们现在拥有了充足的能源,先进的材料制造能力,

  以及足够的基础理论突破。时机已经成熟!”

  “我会全力支持,”嫦娥的语调也变了,“天枢V3,我们来了。”

  何强与嫦娥,正式启动了“天枢”V3的升级计划。

  “核心目标是什么?”

  “将大规模量子计算单元无缝集成到现有异构计算集群中,”

  何强迅速回答,“打造经典计算与量子计算高效协同的全新一代超算!

  这不仅是简单的并行,而是两种根本不同计算范式的融合。”

  这是一个比设计“皓月”芯片本身更具挑战性的理论攻坚过程。

  “首要问题,稳定的量子比特制备与长时间相干。”

  嫦娥点出。

  嫦娥调用天枢V2的全部算力,对数百种可能的材料和结构进行海量模拟。

  何强则基于那些零散的量子理论和自身深厚的物理学功底进行推演。

  一周后,何强提出:“利用‘物质融合’功能,

  参照‘碎片’中的某种晶格结构,制造特殊量子阱。

  搭配起源岛的超低温环境和‘皓月’控制的超稳定电磁场。”

  “理论上可以将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延长到毫秒级。”

  嫦娥迅速接上。 两个月的理论探索和材料测试,攻克了量子比特的相干难题。

  紧接着是高精度量子逻辑门的实现。

  何强展示了一种基于飞秒级超短激光脉冲阵列的控制方案,对控制精度要求极高。

  嫦娥为此设计了专门的控制算法。

  最后,是量子算法与经典算法的混合调度。

  嫦娥创造性地设计出一套全新的智能识别计算任务特性、并将其动态分解、

  分别派发给量子核心和经典核心的混合调度算法。

  理论突破之后,便是更考验工艺和耐心的硬件制造阶段。

  在起源岛最深处、拥有最高级别洁净度和环境控制的核心实验室内,

  自动化生产线和“物质融合”功能再次全力运转。

  “第一批量子比特生产失败,晶格结构在最后阶段崩塌。”

  嫦娥汇报道。 “调整参数重试,增加量子阱边界稳定性。”

  何强不气馁。

  这个过程充满了无数次失败和令人心痛的资源消耗。

  尤其在一次关键的“量子纠缠态稳定”实验中,因一个参数的微小偏差,

  导致价值数百斤稀有元素的整批量子芯片原型瞬间化为齑粉。

  实验室内的气氛一度降到冰点。

  何强看着报废的材料,沉默了许久,

  随后下令:“所有失败数据全部记录,重新建模分析。

  我们离成功只差捅破一层窗户纸。”

  “第十九批样品!”在又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后,

  嫦娥的声音中终于带上了兴奋,“量子比特阵列稳定性达标!

  相干时间突破5毫秒!”

  “终于!”何强长舒一口气,“立即开始批量生产,

  同时启动量子逻辑门控制系统的研发。”

  全新的混合计算架构和“天枢oS3.0”操作系统也同步设计完成。

  时间在紧张而高效的研发中飞速流逝。

  整整一个月!

  2008年11月底的一天,起源岛主控室内,

  全新的“天枢”V3.0计算集群,在经过无数次调试和优化后,

  第一次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 “系统启动序列开始,”

  嫦娥的声音庄重而充满期待,“经典计算核心已上线,

  量子计算核心激活中……”

  “量子态初始化完成。”

  何强盯着监控屏幕。 “开始第一次系统级自检。”

  “自检通过!所有子系统正常!天枢V3.0正式上线!”

  何强和嫦娥同时“感知”到了那股源自计算核心深处、

  如同宇宙初生般磅礴浩瀚的恐怖算力!

  何强通过神经接口感受着数据流的奔涌,

  他的意识仿佛瞬间扩展到能同时并行处理数百万个高维宇宙模型,

  每一个模型的细节都清晰无比。

  “系统性能测试开始,”

  嫦娥宣布,“第一个测试:

  模拟宇宙大爆炸后第一个普朗克时间内的弦振动模式!”

  这是一个天枢V2连输入参数都无法完成的课题。

  屏幕上,无法用人类语言描述的数据洪流疯狂涌动。

  “计算完成!”嫦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可思议,

  “用时3分11秒!”

  “第二个测试:模拟太阳系未来1000年内所有已知天体轨道运动,

  包括每一颗编号小行星,精度至米。”

  “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要数年,”何强注视着计算进度。

  “计算完成!”嫦娥再次宣布,“用时7分钟23秒!”

  “难以置信!”何强也被震撼了。

  一个接一个的测试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其展现出的理论峰值算力,在处理特定类型的高度并行复杂问题时,

  相比之前的V2.0版本,提升了数万倍!

  “嫦娥,”何强用意念发问,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与德诺三号相比,如何?”

  “报告爸爸。”

  嫦娥的声音中也带着一丝数据流高速运转的“兴奋”颤音,

  “根据已知的德诺三号公开参数和我们的模拟推演,‘

  天枢’V3.0在通用计算能力上已基本持平,

  在特定量子优势领域的理论峰值算力,已超越德诺三号约30%!”

  “你确定吗?”

  “是的,爸爸。

  我们的综合算力水平,已经正式达到了可以与诺德的德诺三号相媲美,

  甚至在某些关键应用领域有所超越的程度!”

  何强站在起源岛主控室的落地窗前,窗外是起源岛基地内部机器人穿梭其间的景象。

  感觉如何,爸爸?嫦娥轻声问道。

  透过神经接口,他能清晰感受到V3的恐怖算力,

  每一个计算单元都如同繁星般在他的意识中闪烁

  何强嘴角扬起,“德诺三号号称谁都可以的进“公厕”,咱们有机会也去方便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