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刁难-《三国之青龙镇世》

  马蹄声渐渐远了,矮树林后的雪路终于透出光亮。

  叶青山眯起眼,最先看到的是郡城的轮廓。

  那城墙比赵老栓描述的还要高。

  青灰色的砖面上爬着金属加固的纹路,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泛着冷硬的光。

  “我的娘咧!这墙比卧牛村的老槐树还高两丈!”

  黑牛猛地停住脚,手里的木矛差点掉在地上,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他长到十五岁,只见过邻村三尺高的土墙。

  此刻望着近十丈高的郡城城墙,嘴巴张得能塞进个拳头。

  小石头也忘了走路,攥着半截柴刀的手松了松,柴刀差点滑落在雪地里。

  他盯着城门口那两扇金属城门。

  门上铸着狰狞的兽首,门环是铜制的,比他的脑袋还大。

  守军穿着掺了生铁的铠甲,甲片碰撞发出“叮当”声,比黄巾军的破铁片子亮堂百倍。

  “走,去城门。”

  叶青山压下心里的震撼,把赵云的弓又紧了紧。

  弓梢的牛皮被雪水浸得发软,他怕在城里磕碰到,特意用布包了边角。

  三人踩着融雪的泥路,朝着城门走去,越靠近,越能感觉到郡城的气势。

  城墙上的守军背着长弓,箭囊里的箭羽整齐排列。

  城门两侧的告示牌上写着黑字。

  小石头只认识“征兵”两个字,其余的都看不懂,只能跟着叶青山的脚步往前挪。

  刚到城门口,两个守军就横过长枪,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左边的守军满脸络腮胡,眼神扫过三人身上的破衣和简陋武器,嘴角撇了撇:“站住!乡下娃子,来郡城做什么?”

  “我们找李彦太守,是童渊大叔推荐来的。”

  叶青山往前一步,声音沉稳,没有丝毫怯意。

  他知道,越是在这种地方,越不能露怯,不然连城门都进不去。

  “太守?”

  络腮胡守军嗤笑一声,用长枪杆拨了拨叶青山背上的木弓,“就你们这模样,还认识太守大人?

  童渊是谁?我怎么没听过?怕不是来混吃混喝的吧!”

  右边的守军也跟着起哄:“就是!看你们穿的跟乞丐似的,手里的刀矛都快锈成废铁了。

  还想找太守大人?赶紧滚,别在这儿耽误我们当值!”

  黑牛顿时急了,攥着木矛就要往前冲:“你怎么说话呢!我们真是童渊大叔推荐的。

  他是北境长城的守卫者,跟李太守是兄弟。”

  “北境守卫者?”

  络腮胡守军笑得更凶了,“我还说我是将军呢!再敢闹事,别怪我们不客气!”

  说着就举起长枪,枪尖对着黑牛的胸口,眼神狠厉。

  小石头吓得往叶青山身后缩,手紧紧抓住叶青山的衣角,声音发颤:“青山哥……”

  叶青山按住黑牛的肩膀,示意他别冲动,然后转头看向络腮胡守军,指尖无意识蹭过胸口。

  体内的暖流又开始轻微跳动,却被他强行压了下去。

  “我们有童渊大叔给的信物。”

  他从怀里掏出童渊塞给他的布包,打开一角,露出里面的半块青铜令牌。

  令牌上刻着一道白色长城纹,跟童渊肩甲上的标识一模一样。

  络腮胡守军的笑容僵住了,凑过去看了眼令牌,脸色变了变。

  北境长城守卫军的令牌他见过,确实是这个模样。

  可他还是不甘心,又打量了叶青山一眼:“就算有令牌,也得等我们通报。

  你们在这儿等着,要是太守大人不见,你们还是得滚。”

  说完,他对着旁边的小兵使了个眼色,小兵一溜烟跑进了城门。

  三人在城门口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

  黑牛冻得直跺脚,却还是紧紧攥着木矛,生怕有人再嘲笑他们。

  小石头把叶青山的外衫裹得更紧了,眼睛却好奇地打量着进城的人。

  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商人,马车上堆着布匹和粮食。

  有背着药箱的郎中,手里摇着铜铃。

  还有穿着儒衫的读书人,手里拿着书卷,跟他们这些乡下孩子截然不同。

  “让他们进来。”

  城门后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接着就见一个穿着黑色铠甲的汉子走了出来。

  汉子约莫四十来岁,身高七尺,脸上没什么表情。

  腰间别着一把长刀,刀柄上刻着“李”字。

  正是童渊提到的李彦。

  络腮胡守军赶紧收起长枪,躬身行礼:“大人!”

  李彦没理他,目光落在叶青山身上,尤其在他背上的木弓和手里的猎刀上顿了顿。

  最后看向那半块青铜令牌:“童大哥让你们来的?”

  “是。”

  叶青山点头,把令牌递过去,“童渊大叔说,您是他的兄弟,让我们来郡城参军,跟着您练本事。”

  李彦接过令牌,摸了摸上面的长城纹,眼神软了些:“你们跟我来。”

  说完,他转身往城里走,步伐沉稳,铠甲的甲片碰撞声很有节奏。

  三人赶紧跟上,黑牛边走边好奇地打量着城里的景象。

  街道两旁的商铺挂着布幡,有卖包子的、打铁的、缝补的。

  包子铺飘出的香味勾得他肚子“咕咕”叫,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却没敢多闻。

  小石头紧紧跟着叶青山,眼睛里满是新奇,连脚步都轻快了些。

  城里没有烧着的房子,没有尸体,只有来来往往的人,比他想象中热闹多了。

  走了约莫半柱香的时间,他们来到一处大院前。

  院门上挂着“太守府”的牌匾,门口有两个守军站岗。

  进了院子,李彦让他们在堂屋坐下,又让人端来三碗热粥和几个馒头。

  “先吃点东西,赶路累了吧。”

  李彦坐在主位上,看着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从乡下出来,第一次见这么多吃的,差点噎着。

  黑牛一口气吃了两个馒头,喝了两碗热粥,才摸了摸肚子,不好意思地笑了:“谢谢太守大人,这馒头真好吃!”

  小石头也吃了一个馒头,热粥暖了肚子。

  他也不那么紧张了,小声说:“谢谢李大叔。”

  叶青山吃的最慢,他一边吃,一边观察着堂屋的布置。

  墙上挂着一把方天画戟,枪杆是玄铁的,散发出强大的气场。

  桌上放着一张地图,上面画着郡城的地形,还有几个红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你们想参军,我可以收下你们。”

  李彦放下手里的茶杯,语气严肃起来,“但郡城的守军不是乡下的庄稼汉,每天要练体术、学招式,很辛苦,你们能坚持吗?”

  “能!”

  黑牛立刻站起来,拍着胸脯说,“我不怕辛苦!我要练体术,变强,杀黄巾军,给村里的人报仇。”

  小石头也跟着点头,攥紧了拳头:“我也能坚持。”

  叶青山放下碗,看着李彦:“我们能坚持。

  只是……我们想跟着您练真本事,以后能去北境找童渊大叔和小云。”

  李彦愣了愣,随即笑了:“行,只要你们好好练,以后去北境不是问题。”

  就在这时,堂屋的门被推开,一个穿着银色铠甲的小兵走了进来。

  他约莫十五来岁,眼神倨傲,扫过叶青山三人,嘴角撇了撇:“师父,这三个乡下娃子就是您说的人?

  看他们手里的武器,跟烧火棍似的,能练出什么本事?别到时候拖我们后腿。”

  黑牛顿时怒了,站起来就要跟小兵理论:“你说谁是烧火棍!这是我的木矛,能打黄巾军!”

  “黄巾军?”

  小兵嗤笑一声,走到黑牛面前,比黑牛高半个头,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就你这力气,连我一拳都接不住,还想打黄巾军?别做梦了!”

  “你别太过分!”

  叶青山也站了起来,挡在黑牛面前,眼神冷了下来。

  他能容忍别人嘲笑自己,但不能容忍别人欺负兄弟。

  “怎么?想打架?”

  小兵活动了一下手腕,指节“咔咔”响,“我劝你们还是别自不量力,不然输了可别哭鼻子。”

  李彦皱了皱眉,却没有阻止。

  他想看看这三个孩子的性子,要是连这点挑衅都受不了,以后在战场上也成不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