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自作主张改了说法-《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

  “铛铛铛!”

  午饭的钟声响起,俞红梅摘下眼镜,从口袋里掏出手绢擦拭良久,抬头看了看众人:“今天上午就先到这里吧,各组回去再好好想想。我们推进的速度必须加快了。”

  王教授身形不高,但脊背挺得很直,离开前他拍了拍江星月的肩膀:“后生可畏啊。”

  迷迷糊糊的江星月“啊”了一声,胡乱的点了点头,她一饿就容易困,再加上一开会就困,双重buff叠加,脑子已经有点混沌了。

  “哈哈。”

  看江星月迷糊的样子,彭远也笑出了声,这江同志还挺有意思的。

  俞红梅刚想开口说江星月几句,听到两人的话之后,嗓子里的话被硬咽了回去。

  算了,江同志年龄还小,慢慢打磨吧。

  “俞院长,那我也先去饭了。”

  江星月饿的有些腿软,昨天晚上一直在想怎么把空间里的物资合情合理的弄出来,都没有睡好,结果起的晚了,饭都没吃几口。

  “嗯,去吧,下次开会注意不能这么散漫。”俞红梅语气有些严厉。

  江星月临走之际低低的说了一声:“知道了”。

  然后就耷拉着脑袋游魂一般从会议室飘走了。

  看着她轻飘飘的脚步,还有那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俞红梅自我反思:难道是自己太严厉,把小家伙打击到了?

  “嗝”

  咽下最后一口汤,江星月忍不住打了一个饱嗝,要不是肚子真的装不下了,她还想着再吃一点。

  “看来以后可不能熬夜了,挨饿上班的滋味真难受。”

  俞院长的动作很快,下午江星月上班的时候,清单上的东西就已经放到了她的实验室。

  星斗项目每个组负责的事情都不一样,毕竟开始三年了,就算没什么进度那也是卡在创新这一块儿,但基本能力和经验肯定够了。

  “照目前的进度估计还要两到三年星斗项目才能全面实现,那我的手机和互联网岂不是要更久?”

  “算了,我还是先研究一下推动系统。”

  早上的会议提到了目前的推进系统主要依赖化学推动,那自己就研究电推动系统好了,到时候合二为一就更加完美了。

  因为是在地下,所以实验室里只有换气扇,没有窗户,更没有阳光,等“铛铛铛”的铃声响起时,江星月才发现自己的腰有些酸了。

  “江同志,去吃饭啊。”

  王同教授刚准备出门,就看到从旁边实验室揉着后脖子出来的江星月。

  “啊,是啊,去吃饭。”

  江星月扬起笑脸,抬手和王教授打了个招呼。

  “咱们离得这么近,有时间过来看看我们这边的进度,指导一下吧。”

  王同教授阅人无数,虽然还不知道这位江同志的深浅,但就凭今早的一番回答,他就能肯定对方是个有实力的。

  “呵呵,谈不上,互相交流。”

  除了尬笑,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王教授这话。

  王教授人确实不错,但他实验室那个年轻人傲着呢,自己何必自讨没趣。

  看着老者的背影消失在另一间实验室,又看了看几乎没有什么人的楼道,江星月摇头:这些人都不需要吃饭的吗,难道都不饿?

  连续两天,江星月都是最早一批来吃晚饭的人,这让厨师都记住了这个年轻的小同志。

  毕竟晚上这一顿正点吃饭的科研人员几乎没有,他们都习惯了,这出了一个另类,没印象才怪。

  “江同志,今天是排骨冬瓜汤,来一碗吗。”

  食堂的饭是自助模式,想吃哪个吃多少自己盛就可以,但是汤一般都比较烫,厨师会派人看着。

  “好啊,来一碗,谢谢。”

  江星月把自己饭盆上的碗递过去,随着厨师搅动汤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真香。”

  “哈哈,喜欢就多喝点,多吃肉多喝汤,长个大高个。”

  闻言,江星月额头黑线直掉: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知道身高是她的硬伤啊。

  等她都吃完饭了,才有几个人陆陆续续的往食堂来,江星月表示佩服,但做不到。

  她长这么大,哪怕是在江家村,就算吃的不好,可也没怎么挨饿。

  晚上,洗漱完,江星月看了看时间,刚刚八点。

  想起今天在实验室写下的关于电推进器的计划,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

  嘴里开始嘀嘀咕咕:“电推进是通过电场加速带电粒子产生推力,效率比化学推进高十倍以上,燃料消耗少,可以延长卫星寿命。霍尔电推进器虽然不错,但要是普通电池板只能支持几十或者几百瓦的霍尔电推进器。”

  “要是这样,十几年后自己不还是在岗吗,还不如直接造一千瓦或者一百千瓦的推进器,一劳永逸,到时候登月也用得上。”

  “对,就这样办!”

  “我想想,千瓦霍尔推进器比较难,要么增加离子停留时间或者增加与氙的对冲速度,要么增加磁能......”

  想着想着江星月就睡着了。

  在这分不清白天与黑夜的地方,待了不到一周,江星月就把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好了。

  “扣扣”

  “请进。”

  听到敲门声,江星月第一时间将减压阀关闭,断掉电源,才开口让人进来。

  推门进来的费任看到江星月桌上的高压瓶、真空系统还有护目镜,对她的研究内容产生了丝丝好奇。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江同志,我们的实验遇到了一点困难,王教授说想请您帮忙看看。”

  当然王教授是让他来请教江星月,可费任觉得说请教有点过了,就自作主张改了说法。

  “好,我马上过去。”

  将桌上需要断掉开关的的机器设备全部断电,再次检查气体阀门确认没有问题江星月才抬脚往外走。

  站在一边的费任,看到如此小心谨慎的江星月心里痒痒的,很想知道她到底在做什么实验,瓶子里装的又是什么。

  “不是要去实验室吗?”江星月看着门口站着不动的费任疑惑出声。

  “嗯,走吧。”

  两间实验室相邻,开门两步路的事情,等江星月跟着费任进了王教授所在的实验室看到里面的各种设备还有七八个人,瞬间感觉空气都稀薄了。

  “江同志,你过来了,来看看这个,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江星月上次在会上的发言给他带来了新思路,可他的团队尝试了不同波段,好不容易找到了选定了最合适的红外线波段,可面对波束衰减及卫星抖动问题,尝试了很多次,误差太大难以做到同步。

  这几天学生都劝他放弃这条路,可他还想坚持。

  听完王教授遇到的问题,又翻看了他们的设计方案还有实验数据,江星月就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