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本王第一次见你时,便知你是个聪明人-《男主登基后,盯上了反派幕僚的我》

  九月十五,月满之宴。

  亭台水榭,屋檐下宫灯鳞次栉比,丝竹声高山流水。

  京城有名望的大儒和才子,皆被邀请而来,谈经颂纬。

  “雪楼办事周到细致,秋夜宴过后,天下定皆知你常雪楼。”常雪楼被众客卿恭维,杨客卿依旧跳脱,“不像某些人,不思进取,整日窝在院子里...”

  常雪楼满脸笑意,谦逊道:“雪楼嘴笨,哪敢与之相比。”

  众位客卿互视一笑,意味深长的不再提及,但站队已经形成。

  被奚落嘲笑,林风竹微笑不语。

  他目送众位同僚离去,转身径直步入花园小径。

  不得不说杨客卿有点本事,居然还真被他说中一半。

  按原剧情发展,秋夜宴并没有完美谢幕。

  夜宴出了件惊天大案。

  常雪楼确实天下皆知,不过不是美名。

  而是骂名。

  林风竹不会发善心的帮忙掩盖,甚至想借此事达成目的。

  他走到了王府大门处,请帖收礼的宫人正在检查物品,以及登记造册。

  趁人不备,林风竹将木盒打开。

  随即他用丝帕擦拭双手,他对着宫人吩咐道:“此次夜宴事关王府脸面,须得谨慎核实身份。”

  吩咐完后离开。

  “若闲,是你麽?”身后传来熟悉的呼喊。

  林风竹脚步顿住,他笑着缓缓转身,“孙举人,好久不见。”

  孙公义站在灯火里,神情藏在阴影之下,“之前之事....抱歉。”

  之前之事.....

  或许是指原主被栽赃陷害时袖手旁观。

  亦或许是在清词阁外的断人前程。

  林风竹笑得云淡风轻,只道了句道:“夜宴快开始了。”

  孙公义神色微变告退,身后匆匆跟着两位佝偻仆人,搂着木匣子。

  看着三人急切的背影,林风竹微笑目送。

  “你在寻本王。”

  林风竹回头,就见赵玦站在宫灯下。

  黑漆鬼面下唇红肤白,披风下蟒龙袍散着金光,整个人矜贵又神秘。

  “明夜....”

  林风竹下意识脱口而出,却惊慌低头拱手道:“王爷,风竹有要事禀报。”

  赵玦顿了顿,“说。”

  “风竹前段时日发现,京城来了三五个蜀地流民,听闻是家乡发洪水,家妹心善送了几碗粥....对方才告知身世。”

  林风竹低眸盯着地上影子,眼底染上些许寒意道:“原是六月蜀地多县爆发山洪,死者过万人,数万流民被官府围堵山上等死...只有少数流民走到京城!”

  当初他看小说时,看到这段剧情描述时还没有太多感觉。

  等到生活在这方世界,又真实见到那几个瘦骨嶙峋的流民时。

  他才惊觉史书一句灾变,便写尽了人间疾苦。

  “继续!”赵玦神情莫测。

  “风竹曾有一同窗好友,名唤孙公义,听说已入了清词阁。”林风竹莫名觉得有些冷,语气不急不缓缓徐徐道来,“刚才看他带来的仆从古怪,其姿容老态如流民....怕是来者不善!”

  原剧情中,这两流民不知是何人带进来的。

  他们当着大儒和才子面,将蜀地官员草菅人命之事曝出,最后拔刀自尽。

  若是只一件寻常的官员犯事,顶多杀了了事。

  可后续钦差查出,那些蜀地官员与荣王府客卿勾结。

  荣王早已有任职,其客卿也能代为处理些事,尤其是常雪楼也参与其中。

  他们将一些讯息拦截,甚至设下关卡阻拦流民。

  至此!

  荣王府客卿草菅人命,骇人听闻!

  “为了王府声誉,为了黎明百姓,还当早日将国之蛀虫拔除!”林风竹跪地叩首,那双浅茶色的瞳孔眯了眯,“风竹有办法,可替王爷分忧!”

  这是他的阳谋。

  一边是闯下大祸的下属,一边是能帮忙善后的下属。

  箭在弦上,老板会选谁呢?

  沉默许久。

  “林风竹。”

  赵玦第一次喊了他的名字,俯身凑近林风竹耳边道:“本王第一次见你时,便知你是个聪明人。”

  “此事与你无关,本王许诺你锦衣玉食,各色美人,甚至官职厚禄.....何必扎进这泥潭之中?”

  炙热的气息扑耳,林风竹耳朵有些发烫,不觉往身侧缩了缩。

  两个男人靠的太近,确实有些奇怪。

  虽然有些尴尬,但他更诧异。

  老板似乎并不想让他插手。

  难道要让他袖手旁观?

  扪心自问,他做不到!

  或许,这对于赵玦来说是不值一提的小恩小惠。

  但对林风竹来说,却是大恩大德。

  他所做目的。

  一方面,老板对他恩重如山。

  他应该报恩。

  另一方面,他突然还想往上爬。

  或许是受不了府宴时的冷待,也或许是这半个月被同僚上司的排挤。

  他并非草木菩萨,能一直心平气和。

  为自己谋利和报恩。

  这两者并不冲突。

  林风竹那双凤眸微敛,轻声道了句:“风竹别无他求。”

  秋风微拂,裹挟着丝丝寒意。

  宽大的披风落在林风竹肩上,蕴着那人炙热气息。

  赵玦将他扶起,直直看他,“莫让本王失望!”

  .....

  “他们将我们困在山上,我家娘子高热不止,他们将我娘子活活烧死.....我胸口的鞭伤,就是官差留下的!”佝偻男子扒开衣裳,露出道道伤疤,字字啼血,控诉人间不公事。

  “我们逃出去,府衙在后面紧追不舍,只能翻山越岭....我儿阿牛被大虫咬死!”同样佝偻的妇人,托起脏污的泛黄绸布,“死者在天有灵,让这万民书终见天日!”

  妇人将万民书打开,俯瞰惊恐的人群。

  有位自称徐大儒带头,神色担忧劝解道:“大家都会替你们讨回公道,还请坐下慢慢说。”

  站在阁楼的两人互视一眼,想着那位大人物所言。

  两人决绝地点头。

  他们打开木盒,脸色一变。

  匕首不见了!

  很快,他们咬牙冲向石柱。

  侍卫们突然冲进来。

  人群自动让开路,在挎刀甲卫拥护之下,林风竹把玩着把匕首走出。

  他淡然扫看众人。

  躲在暗处皱眉的孙公义,以及脸色惨白又庆幸的常雪楼。神色各异的客卿,亦或者义愤填膺的文士,愤世嫉俗的当代大儒....

  “奉王爷口谕,将事关人等羁押待审!”林风竹微微抬手,挎刀甲卫将人群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