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稍微不注意,就能捅出天大的篓子-《男主登基后,盯上了反派幕僚的我》

  “林大人,属下并未寻到。”陈冬抱拳禀报,他们没有在树梢第二根桂树枝上找到香囊。

  夜色朦胧,

  林风竹秉烛,陈冬等人满身狼狈进入书房。

  他们没有睡,而是奉命去取香囊,却没有找到。

  林风竹低眸沉思,

  香囊不见了?

  或许被风吹走了,掉进水渠里。

  也可能掉在草丛里。过几日若是下雨。

  字迹墨痕被雨水浸泡,

  继续去找,浪费人力物力,多此一举。

  “寻不着便算了,不过是无关紧要之事。”

  林风竹释然笑了笑,望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几位属下,“今夜你们辛苦了,我给你们批假,你们带薪歇息两日。”

  “多谢大人!”陈冬等人很是高兴地告退。

  .....

  某日,

  林风竹按往常整理册子,有喧闹声并着尖细声响起,“林风竹接旨!”

  众人纷纷跪地。

  林风竹望着白眉公公声势浩大地走来,赶紧跪地接旨,耳边是熟悉的宣旨流程。

  “....户部员外郎,林风竹才思敏捷,先献大食数记账之法,又制蜂窝煤之器……实乃利国利民之举,特擢升其为工部侍郎!钦此!”

  林风竹谢恩后接过圣旨,双手捧着圣旨心思百转。

  他竟然升官了,

  还是跨部门升官。

  太匪夷所思了!

  是老板帮他运作的,还是男主?

  以男主的行事风格,不会在朝堂上做不合规矩之事。

  应该是老板帮他的。

  “恭喜林侍郎了!”同僚纷纷过来道喜,林风竹也客套着接受。

  等众人离开后,

  “若闲呀,不错!”严尚书老脸欣慰,他拍了拍林风竹的肩膀,“本官原本奏请你为户部侍郎....”

  没想到,圣上却让这个年轻人去工部。

  想到这位青年懂格物,也就不奇怪了。

  林风竹感激地笑着拱手,“这些时日,也多亏严尚书的关照。”

  有老板和男主这层关系,严尚书从不为难他。

  甚至还会呵护关照,如同男性长辈般。

  这份情谊,林风竹也记得。

  “有空来户部喝茶。”

  严尚书欣慰颔首,便催促着,“快去工部交接吧。”

  他越看越是满意这位青年,简直是他梦中期盼的侄女婿。

  可惜,对方已经有主了。

  .....

  “你便是林若闲?”工部尚书是位八字胡不苟言笑的男人,姓陈。

  此时,

  陈尚书正用古怪的眼神上下打量着青年。

  似乎没想到传说中俊美的林大人,竟然比传言中更亮眼,他忍不住皱眉不客气说道:“这里是工部,一切都以功绩论英雄,可别将户部那一套谄媚用在这儿....”

  这是陈尚书的敲打,也是给属下立威。

  “风竹明白,定会以功绩为先。”林风竹乖顺地拱手,他瞥了眼周围的官员都往这儿瞧着,随即语气疑惑,“只是不知陈尚书,可有何大功绩?想必是比风竹制作的蜂窝煤,和献上的大食字还要大吧....”

  “你!”陈尚书被噎住脸色涨红,想着这人身后有靠山,明面上实在是得罪不起。

  他梗着脖子,瞪着那群发呆倒吸寒气的属下们,颤抖指了几个吃白饭的混子,“你们几个,跟着林大人好好当差!”

  等陈尚书离开,众位官员各忙各的事。

  “侍..侍郎大人....咱们现在该干什么?”工部三位混子端茶倒水,小心翼翼地开口。

  他们可是亲耳听见这位林侍郎,一言不合就开怼陈尚书。

  估计又是个脾气臭的上官,得小心伺候着。

  林风竹被贴心地伺候着坐下,端着茶水喝了口,瞥见四周地官员虽然忙碌着,但小眼神总若有若无地往他这儿飘来。

  又怂又好奇心重,偷感十足。

  林风竹轻笑,这群新同僚们还挺有趣的。

  “马上就是秋收了。”林风竹搁下茶碗感慨一句,想着小时候跟着母亲割稻子。

  只是弯腰割稻谷,就被稻草割伤皮肤,稻尘混着汗液瘙痒疼痛。

  可想而知其他的农业劳作,必然更苦累。

  若是,

  他们能制作些便捷农具,也能减轻些劳累。

  思索过后,

  就见三位新属下们正大眼瞪小眼,如同三只呆头鹅,围在他身边一言不发。

  \"......\"林风竹无奈半晌,稍作咳嗽后直接吩咐,“调集以往秋收的工具图纸....我们来改良农具。”

  果然,

  三位属下听懂了,“是!”。

  见着三位风风火火的背影,林风竹欣慰地点头。

  下属们虽然脑子不容易转弯,但好在都是听话的。

  .....

  “听说,你将陈尚书气哭了?”

  赵成宴漫不经心地开口,随手将黑色棋子落入棋盘,“昨日,陈尚书在御书房痛哭,参你不敬尊长,桀骜不驯....”

  林风竹捏着白棋子,盯着走投无路的棋局,兀自将手中的棋子放下。

  自从他将琴学得差不多,男主又要教他下棋。

  如今,

  在对弈的时候,男主又开始夹带私货地问责他。

  好无趣!

  林风竹凤眸微垂,含糊其辞地辩解,“风竹只是问了个问题而已。”

  是陈尚书自己没功绩,才被问破防的。

  可怪不了他。

  谁让陈尚书先招惹他呢?

  反正,

  老皇帝也不会重罚他。

  毕竟,

  比起毫无作为的工部尚书,他这个能带朝廷发财的侍郎,更值得老皇帝迁就。

  因为,老皇帝真的很想建望仙台。

  赵成宴平静地看他,“陛下对你罚俸半年,乃是小惩大诫.....以后切莫冲动行事。”

  眼前之人看着温和谦逊,却不是个任人欺凌的主儿。

  有脾气有血性固然可贵,但也需要敲打。

  否则,

  稍微不注意,就能捅出天大的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