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夸赞-《再陪刘天仙度过漫长岁月》

  有奖就好吹牛!

  亚当当天就收到了叔叔布莱恩的电话。

  “哥伦比亚公司高管想要和Li谈合作。”

  “什么合作?”

  “高管开价五千万美金,想要买断Crystal影业未来五年内所有电影的发行权。”

  亚当当即就兴奋起来。

  这项合作若是谈成,发行费就不用掏了,还能在五年内随意使用哥伦比亚公司的发行渠道。

  “叔叔,这么大的事情。

  我必须要和Li商量一下。”

  “我知道,Crystal影业做主的人是Li。

  等他回到蒙特利尔,你就赶紧跟他把这项合作告诉他。

  八大其他公司估计也有想法。

  晚了,你叔叔可就错过一笔利益了。”

  “OK,放心吧,叔叔。

  我一定尽可能促成这项合作。”

  国内张昭凭借李元青拿奥斯卡的消息顺利从九州音像拿到一笔投资,分担了《少年天子》的制作压力。

  还与光线达成战略合作,至少《天下第一》的销路不需要担心。

  各个电视台都能联系到主事的制片主任,大把公司愿意承担发行。

  王晶已经带着团队入驻无锡影视基地。

  面对前来探班的记者们。

  王晶毫不吝啬的夸赞李元青。

  “你们别看李导这么年轻,但他应该是目前国内最具有国际视野的导演之一。

  香江比他强的人应该只有吴白鸽。

  宝岛你们也知道,李安导演嘛。

  唯一的奥斯卡最佳外语。

  但李安导演他其实是美利坚人。

  只有李元青导演,户籍在内地,年纪也最小。

  取得成就可能不是最高,但是最有潜力。”

  王晶指了指剧组的横幅。

  “我们系也是他公司投资的。

  当时李导把剧本发给我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个剧本很棒!

  融会贯通,百家精粹!

  当时我就看出了李元青导演的特点,他很擅长学习也懂得学以致用。

  我相信他能走得更远。”

  记者问道。

  “请问王晶导演,《天下第一》的选角,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会启用自己曾经的一些老搭档吗?”

  “看缘分吧,如果有老搭档们感兴趣,我也举贤不避亲。

  其实我们之前就有过讨论。

  李导就说了,一定要照顾到两岸三地。

  我们是一家人,最好是每个地方都出了几位明星在一起来。

  毕竟主角团人数很多,我们选择的余地也不少。

  所以我们这段时间也在联系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明星,很多朋友都表达了兴趣。

  我想我们会很顺利的。”

  “请问李导会来探班吗?或者什么时候来探班?”

  王晶摆摆手道。

  “那我们就不清楚了。

  李导在美利坚还有很多任务,我们也不好去打扰他。

  但我们会尝试联系一下,最好是有个角色来给他客串,那就更好了。

  李导很帅的,你应该看到他的照片,真人形象很不错。

  他要是不当导演,当个演员,比黎明还红!”

  夸金主,王晶很擅长。

  当天,光线《娱乐现场》在报道李元青获奖新闻时就借用了王晶导演的采访内容。

  从各个角度把李元青捧上天。

  另一边。

  催着老谋子抓紧时间做后期的张伟平。

  看到李元青的新闻眼里多了几丝精光。

  经过张昭这么一番宣传。

  李元青在国内的名气又上涨一个台阶。

  这么搞下去,李元青哪怕在国内一部电影没拍过。

  怕是在观众心里能和老谋子、陈诗人等人并列。

  而张昭的抓手正是奥斯卡。

  张伟平觉得,可以给《英雄》也加上一圈奥斯卡光环。

  “一谋,你觉得怎么样?

  《卧虎藏龙》能拿奖,这个年轻人李元青能拿奖。

  没道理你拿不了。

  而且,李元青可是说过了。

  只要你把电影制作完,美利坚发行商就肯花几千万美金买发行权。

  国内票房都能超两亿华币。

  这在国内,还没有哪个导演能做到。

  你在创造历史!”

  老谋子听到张伟平的话有些晕乎乎。

  自己连电影都还没整完呢,这就创造历史了?

  不行,得缓缓。

  毕竟不是年轻人,很快便从张伟平的夸大其词里回过味来。

  “万一,没拿到奖呢?”

  张伟平毫不在意。

  “那也没关系。

  国人是真爱看这些海外荣誉。

  李元青拿个奖,都有编辑在鼓吹要把《朱诺》引进国内。

  那片子你我都看了。

  小孩子偷尝禁果,还不将其打掉,生下来送给别人养。

  这跟过家家有什么区别?

  我虽然不是学导演的,可跟着你也提高了一点艺术鉴赏水平。

  这电影里有独特的镜头语言、创新的拍摄手法吗?

  通通没有!

  不还是不耽误李元青领奖。

  所以,你担心什么呢?

  我冲锋在前,你坐享其成就好。”

  眼见张伟平说道这个份上。

  张一谋轻轻点了点头。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吧,我配合你就是了。”

  “诶,这就对了。

  你等着看吧,李安、李元青铺垫的星光都会加在你身上。

  我对我说的话负责!”

  —

  刘奕菲看着电影频道转播报道的新闻。

  李元青站在台上意气风发的样子真令人着迷。

  “我就知道元青哥哥一定可以!”

  刘晓丽笑道。

  “你的元青哥哥一直在进步。

  等你们下次见面,他要是不满意你的学习成果怎么办?”

  “妈妈,我...

  我一直在努力,元青哥哥是知道的。”

  李元青最近很忙,两人联系的频率也不高。

  但李元青确实每次都会夸刘奕菲唱的水平有提高。

  至少能听出来吗,气息越来越长。

  “好吧,反正这是你俩的事情。

  对了,我看娱乐报纸说,张子怡去了元青的剧组。

  这事儿你知道吗?”

  张子怡国外没有媒体渠道,国内买新闻倒是方便。

  <巨星求合作、小李导频登门。>

  文章写得好似李元青硬求着张子怡加入剧组。

  刘奕菲对这件事一清二楚。

  “我知道,张子怡就是个客串。

  演一位印第安少女。

  最快四月份就拍完。

  张子怡也很忙,她自己说,国内有部电影在等着她呢。”

  刘晓丽感慨道。

  “张子怡的资源还真是不断,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达到她的水平。”

  刘奕菲笑道。

  “元青哥哥说,以后出名了也少拍点作品,保证质量更重要。”

  “呵,你连数量都还没有呢,哪里来的质量。

  这回还有时间,去多练练唱歌吧。”

  刘奕菲没动,直到电视机里的节目彻底结束,她才起身回到琴房。

  可她第一时间不是翻起曲谱,而是给李元欣打去电话。

  “元欣姐姐,记得要来接我哦。

  我东西收拾好了。”

  “没问题,等我回国接你,咱们一起给元青准备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