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薅羊毛-《重生2015从甩了初恋开始搞钱》

  这时学生会副主席王云明恰好经过。

  他看见宋颜颜时眼睛明显亮起,却在发现李伟时嘴角微沉。

  他暗自挺直腰板整理衬衫领口。

  今天特意穿的定制西装,应该比那个穿卫衣的大一新生成熟得多。

  颜颜也来考察商业街?

  王云明挂上标准微笑,刻意用上学生会口吻,

  我们正在调研校园周边业态。

  他说话时始终朝向宋颜颜,仿佛旁边两人只是布景板。

  夏知秋突然扯了扯李伟袖口:

  你看那个抓爪是不是装歪了?

  李伟顺着她指的方向弯腰检查时,王云明终于注意到这个穿牛仔服的男生侧脸。

  他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确实不需要西装加持也能吸引视线。

  宋颜颜突然开口打断他的思绪:王副主席的调研报告记得抄送我一份。

  她转身时发梢掠过李伟肩头,毕竟是我的物业。

  王云明远远看见宋颜颜和夏知秋站在娃娃机店外,快步上前打招呼。

  他先对宋颜颜笑了笑,才转向夏知秋:“这么巧,你们在这边做什么?”

  夏知秋指了指玻璃窗内的娃娃机:“看看这家新店,装修得挺有意思。”

  王云明顺势接话:“确实,这些娃娃机的造型很别致,比电玩城的款式新颖。”

  这时李伟从店里走出来,对王云明点头致谢:“刚才听到你夸我的店。”

  他语气平淡地补充道,“正式介绍一下,我是这家店的老板。”

  王云明表情瞬间凝固。

  他原本打算借讨论店铺的机会,约宋颜颜周末一起来玩,被李伟这么一打岔,计划全落空了。

  他暗自吐槽:这人说话怎么这么直接,连个过渡都没有?

  重新打量李伟时,王云明注意到他手腕上的表价值不菲,心里嘀咕着这人家境应该不错。

  作为学生会副主席,王云明迅速换上官方笑容:

  “既然是你开的店,我们学生会可以自上而下帮你宣传一下。”

  李伟只是轻轻点头,连客套话都没回。

  王云明感觉像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心里憋着火却还得保持风度:

  “那我先走了,改天让外联部同学来对接。”

  转身时他想起上周倒闭的电玩城,暗自不看好这家店的前景。

  等王云明走远,李伟侧头问宋颜颜:“他是不是在追你?”

  夏知秋噗嗤笑出声,宋颜颜只是淡淡挑眉:“你倒是观察得仔细。”

  李伟靠在娃娃机店门口,看着夏知秋和宋颜颜并肩走来。

  他半开玩笑地朝宋颜颜抬了抬下巴:“刚才那个王云明,是不是在追你?”

  夏知秋抢先一步撇嘴:“别提他,说话总端着架子,难受。”

  宋颜颜轻轻点头,眼神里带着同样的淡然。

  李伟心里清楚,闺蜜的态度对女生的判断影响很大。

  夏知秋和宋颜秋对王云明的一致排斥,让他无需单独应对潜在麻烦。

  三人走进店里,夏知秋摸了摸空着的娃娃货架:“这些什么时候能到货?”

  李伟看了眼手机物流:“明天陆续到,我翻了黄历,周六宜开业,就定那天。”

  “你还信这个?”夏知秋笑着挑眉。

  李伟耸耸肩:“生意人图个吉利。”他其实因为重生经历,对时机多了一份敬畏,这份独特认知让他做决策时更有底气。

  “明天我过来帮你摆娃娃吧!”夏知秋跃跃欲试。

  李伟却摇头:“摆娃娃是体力活,你来玩就行。脏活累活我喊室友干。”

  他顿了顿,眼里闪过算计,

  “趁他们还没发现这儿妹子多、却都跟我更熟之前,得抓紧使唤。”

  他精准捕捉到室友们对异性关注点的兴趣,巧妙利用这一点让他们主动承担繁琐工作。

  夏知秋闻言忍不住笑出声,心里却是一暖。

  李伟不让她干累活,只要她参与有趣的部分,这种被偏爱的感觉让她很受用。

  王云明推开韩料店门时,董军和李美玲已经坐在靠窗位置。

  他一边脱外套一边解释:“路上碰到宋颜颜了,在李伟那个娃娃机店门口聊了几句。”

  董军听到“李伟的店”时,手指在杯沿停顿了一下:“就原来我们吃寿司那家店?”

  见王云明点头,他扯了扯嘴角:“那地方倒是热闹过一阵。”

  “学长认识李伟?”

  “见过两次。”董军语气平淡,“不太对路。”

  王云明眼睛一亮,身体不自觉地往前倾:“巧了!我也觉得那人做事太张扬。”

  他像是找到知音,语速都快了些。

  董军晃着冰咖啡,目光转向窗外:“前年我投过五万给十字街那家大型电玩城,规模抵他十个店。”

  玻璃上映出他略带嘲弄的表情,“结果呢?连跳舞机的灯都没修全就倒闭了。”

  李美玲正用吸管搅着柠檬水里的冰块,闻言抬头看了眼董军,又低头继续划手机。

  董军很自然地伸手搭在她椅背上,像是代表两人发言:“这种小打小闹的店,撑不过半年。”

  王云明兴奋地接话:“我就说嘛!他那套网红打卡的玩法......”

  “娃娃墙再花哨,”董军打断他,“也比不过正规电玩城的设备。我们当年光太鼓达人就摆了四台。”

  李美玲突然把吸管咬得咯吱响。

  她想起上周经过娃娃机店时,霓虹灯映得夏知秋侧脸发亮,

  而此刻董军说话的神态,像极了去年预测她直播带货会失败时的样子。

  服务生来点单时,王云明还在追问电玩城倒闭的细节。

  李美玲将菜单推给董军:“帮我点个拌饭吧。”

  转头对王云明笑笑:“你们聊得这么投契,不如再加份炸鸡?”

  炭火噼啪作响,董军翻动着烤架上的肉片,

  眼神专注地将烤得恰到好处的牛小排,夹到李美玲的盘子里。

  “尝尝这个,火候刚好。”他语气温和。

  接着,他面不改色地将几片边缘微焦,带点肥油的肉拨到王云明那边,“这些也不错。”

  王云明没动手烤肉,分到品相差的肉,也只能默默接受。

  王云明嚼着有些干柴的肉,岔开话题:“说真的,我不太看好李伟那家娃娃机店。”

  董军立刻点头附和:“学生开店,九成撑不过半年。”

  他顿了顿,看向曾经是他们第一次吃饭的寿司店旧址,

  “等他那店做不下去了,我倒想低价把那位置租下来。”

  然后他转向李美玲:“到时候你想开什么店?我对那块地方还是有感情的。”

  李美玲拨弄着盘中的肉,轻声回了句“到时候再想”,

  心里却盼着董军把她开店的事在校园里传开,她渴望那种被众人羡慕和“神话”的感觉。

  尽管李美玲对李伟本人有些好奇,但她也觉得他的店前景堪忧,甚至暗想那店铺未来说不定真会被董军接手。

  董军则沉浸在这种“预判”他人失败,并规划后续行动的优越感中。

  王云明突然眼睛一亮:“对了,得让李伟给学校外联部做点‘贡献’。”

  董军瞬间领会,外联部那帮人最擅长找在校外开店的学生“拉赞助”。

  年轻人脸皮薄、好面子,经不起软磨硬泡。

  两人都觉得抓住了李伟这类“学生创业者”的经验少、重脸面的弱点,仿佛找到了可以轻松拿捏的“肥羊”。

  王云明还想起,外联部里那位有名的“李校花”,可是他们的王牌,几乎没有她谈不下来的赞助。

  想到有李校花这样有实力的人物出马,他们对“薅羊毛”的计划更是信心倍增。

  两人因目标一致,迅速达成共识,这种协同感让他们觉得计划推进起来会顺利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