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沉吟片刻:“王氏确是不错,门第够高,家风清正,不涉兵权是优点。然…”他话锋一转,看向长孙皇后,眼神带着一丝深意,“观音婢,你我夫妻多年,当知这后宫之事,绝非表面那般平静。太子妃若无足够的手腕和心性,如何能在东宫立足?如何能替你分担,管理好那一众妃嫔媵嫱?如何能在将来…母仪天下,统领六宫?温婉有余,魄力不足,恐难当大任。”他想起自己后宫那些明争暗斗,深知一个柔弱的主母只会让局面更加混乱。
长孙皇后心中微动,明白丈夫的顾虑。她又拿起最后一幅画像。画中女子穿着素雅的鹅黄色衣裙,容貌并非最出挑,却胜在眉目清朗,眼神沉静,透着一股温婉中隐含坚韧的气质。“陛下请看,此乃秘书丞苏亶之女,苏晨。苏氏虽非五姓七宗那等顶级门阀,亦是武功望族,累世官宦。苏亶本人性情耿介忠直,官声颇佳。其女苏晨,臣妾暗中使人多方查访过,性情端方,行事稳重,待人接物颇有章法,尤善理家。虽年少,却已显露出主事之能。更难得的是,其心胸开阔,遇事有主见,非一味柔顺之辈。”长孙皇后显然对苏晨颇为欣赏。
“苏亶之女?”李世民仔细看着画像和旁边的小传,“苏亶此人,朕记得,是个实心用事的。苏氏门第…倒也清贵适中。”他反复权衡着。顶级门阀牵扯太大,寒门小户又不足以服众。苏家这样的中等世族,根基不深不浅,外戚力量可控,反而是最稳妥的选择。苏晨的性情和能力,似乎也符合要求。
“还有一事,”长孙皇后补充道,声音压低了些,“臣妾…私下请了太史局的李淳风,合了太子与几位最终人选姑娘的生辰八字…”
李世民挑眉:“哦?如何?”他虽然不迷信,但关乎储君婚姻,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也是一种重要的参考和…对外说辞。
长孙皇后将一张写着批语的纸笺递给李世民:“李太史推算,太子与苏氏女八字最为相合。批语有‘凤凰于飞,和鸣铿锵’、‘天作之合,福泽绵长’之语。且苏女命中带‘天医’‘福德’,主旺夫益子,家宅安宁。”这些玄妙的批语,无疑为选择苏晨增添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李世民看着那“天医”、“福德”的字样,又想到太子之前坠马受伤,身体尚未完全复原,心中最后一点犹豫也消散了。他合上纸笺,拍板定案:“好!苏氏女苏晨,性情端方,门第适中,八字相合,乃太子良配!传旨:册秘书丞苏亶之女苏晨,为太子妃!”
尘埃落定!一道明黄的册封诏书从两仪殿发出,宣告了未来大唐皇后的归属。武功苏氏,一时门庭若市,荣耀备至。
接下来的日子,东宫乃至整个朝廷都围绕着太子大婚高速运转起来。这场婚礼,不仅仅是一场庆典,更是国家礼制与皇家威仪的盛大展示,必须严格按照古礼“六礼”进行,不容丝毫差池。
纳采:由皇帝钦点的正使(宰相房玄龄)、副使(礼部尚书),携带象征吉祥的活雁以及丰厚的礼物,浩浩荡荡地前往苏府,正式向女方提亲,宣告皇家选定苏晨为太子妃。苏亶率合族跪迎天使,激动得老泪纵横,恭敬地收下奠雁和礼物,表示“不敢辞”。
问名:使者再次登门,恭敬地询问待嫁女子的正式姓名及生辰八字,与太子的生辰一同交由太史局进行最后的“合婚”确认,得到“大吉”的回复。
纳吉:太史局卜得吉兆后,皇家正式派使者将这一“吉兆”通知苏家,并再次送上厚礼,象征婚事已定,天意允可。
纳征:亦称“纳币”,是整个“六礼”中最为隆重的一环。皇家准备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聘礼:玄纁束帛各五匹,金五百斤,银五千斤,钱五十万贯,上等锦缎千匹,珠宝首饰无数,御马十匹,以及象征着“守节安家”的玉雁一对。礼单之长,聘礼之丰厚,尽显皇家气派和对此婚事的重视。这些聘礼由庞大的仪仗队伍护送,穿越大半个长安城,送入苏府,引得万人空巷,百姓争睹。苏府则需备好嫁妆单子,并设宴款待天使。
请期:皇家择定吉日后,由使者携礼物前往苏府,告知成婚的具体日期,并征询女方意见。
最后一步,亲迎。按古礼,新郎需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但太子身份特殊,国之储君,万金之躯,岂能轻易离宫?于是,便由“摄迎”之礼替代。
大婚当日,长安城张灯结彩,朱雀大街清水洒道,黄土垫地。东宫内外,更是装饰得如同琼楼玉宇,红绸锦缎,喜气冲天。
吉时将至,东宫正殿显德殿前,百官按品阶肃立。太子李承乾身着庄重的玄色金绣衮冕礼服,头戴九旒冕冠,在礼官的引导下,于殿内主位就坐,神情肃穆,带着一种被礼制包裹的、近乎木然的平静。他不需要亲自去接,只需在这里等待。
代替他履行“亲迎”之责的,是吴王李恪。李恪今日也穿着亲王品级的隆重礼服,气宇轩昂。他作为“摄迎使”,代表着太子的身份,率领着规模庞大、极尽奢华的皇家迎亲仪仗,浩浩荡荡,旌旗招展,鼓乐喧天,前往苏府迎娶太子妃苏晨。
当那顶由八匹纯白骏马拉着的、装饰着金凤和珠宝的翟舆在震天的鼓乐和仪仗簇拥下,缓缓驶入东宫正门承天门时,整个婚礼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李承乾在礼官的唱喏声中起身,步下丹陛。他看到了那顶象征着未来国母的华丽翟舆停下,看到了身着青色深衣、头戴繁复珠翠花钗礼冠、以团扇遮面的新娘,在两位盛装命妇的搀扶下,仪态万方地走下翟舆。
红毯铺地,礼乐庄严。在文武百官、皇室宗亲、内外命妇的注视下,李承乾依照古礼,向代表着天地宗庙的方向行揖礼,然后转身,面向他的新娘。
隔着珠帘和团扇,他看不清苏晨的容貌,只看到一个被厚重礼服包裹的、身姿挺拔的轮廓。他依照礼官的指引,对着新娘揖礼。
苏晨在命妇的引导下,盈盈还礼。
没有言语,没有眼神交流。所有的情感和期待,都被淹没在繁复到极致的礼仪流程之中。随后,便是拜天地、谒宗庙、行合卺之礼、结发之礼……
每一个步骤,都伴随着礼官洪亮悠长的唱喏,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进行。李承乾像个提线木偶,机械而精准地完成着每一个动作。他感觉自己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礼制华服之下,几乎透不过气。唯有在行合卺礼,两人靠得极近时,他透过珠帘的缝隙,隐约看到了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眸,带着一丝紧张,也带着一种与他相似的、努力维持的平静。
繁琐的礼仪终于结束。新娘被送入精心布置的洞房——东宫丽正殿的寝宫。
长孙皇后心中微动,明白丈夫的顾虑。她又拿起最后一幅画像。画中女子穿着素雅的鹅黄色衣裙,容貌并非最出挑,却胜在眉目清朗,眼神沉静,透着一股温婉中隐含坚韧的气质。“陛下请看,此乃秘书丞苏亶之女,苏晨。苏氏虽非五姓七宗那等顶级门阀,亦是武功望族,累世官宦。苏亶本人性情耿介忠直,官声颇佳。其女苏晨,臣妾暗中使人多方查访过,性情端方,行事稳重,待人接物颇有章法,尤善理家。虽年少,却已显露出主事之能。更难得的是,其心胸开阔,遇事有主见,非一味柔顺之辈。”长孙皇后显然对苏晨颇为欣赏。
“苏亶之女?”李世民仔细看着画像和旁边的小传,“苏亶此人,朕记得,是个实心用事的。苏氏门第…倒也清贵适中。”他反复权衡着。顶级门阀牵扯太大,寒门小户又不足以服众。苏家这样的中等世族,根基不深不浅,外戚力量可控,反而是最稳妥的选择。苏晨的性情和能力,似乎也符合要求。
“还有一事,”长孙皇后补充道,声音压低了些,“臣妾…私下请了太史局的李淳风,合了太子与几位最终人选姑娘的生辰八字…”
李世民挑眉:“哦?如何?”他虽然不迷信,但关乎储君婚姻,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也是一种重要的参考和…对外说辞。
长孙皇后将一张写着批语的纸笺递给李世民:“李太史推算,太子与苏氏女八字最为相合。批语有‘凤凰于飞,和鸣铿锵’、‘天作之合,福泽绵长’之语。且苏女命中带‘天医’‘福德’,主旺夫益子,家宅安宁。”这些玄妙的批语,无疑为选择苏晨增添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李世民看着那“天医”、“福德”的字样,又想到太子之前坠马受伤,身体尚未完全复原,心中最后一点犹豫也消散了。他合上纸笺,拍板定案:“好!苏氏女苏晨,性情端方,门第适中,八字相合,乃太子良配!传旨:册秘书丞苏亶之女苏晨,为太子妃!”
尘埃落定!一道明黄的册封诏书从两仪殿发出,宣告了未来大唐皇后的归属。武功苏氏,一时门庭若市,荣耀备至。
接下来的日子,东宫乃至整个朝廷都围绕着太子大婚高速运转起来。这场婚礼,不仅仅是一场庆典,更是国家礼制与皇家威仪的盛大展示,必须严格按照古礼“六礼”进行,不容丝毫差池。
纳采:由皇帝钦点的正使(宰相房玄龄)、副使(礼部尚书),携带象征吉祥的活雁以及丰厚的礼物,浩浩荡荡地前往苏府,正式向女方提亲,宣告皇家选定苏晨为太子妃。苏亶率合族跪迎天使,激动得老泪纵横,恭敬地收下奠雁和礼物,表示“不敢辞”。
问名:使者再次登门,恭敬地询问待嫁女子的正式姓名及生辰八字,与太子的生辰一同交由太史局进行最后的“合婚”确认,得到“大吉”的回复。
纳吉:太史局卜得吉兆后,皇家正式派使者将这一“吉兆”通知苏家,并再次送上厚礼,象征婚事已定,天意允可。
纳征:亦称“纳币”,是整个“六礼”中最为隆重的一环。皇家准备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聘礼:玄纁束帛各五匹,金五百斤,银五千斤,钱五十万贯,上等锦缎千匹,珠宝首饰无数,御马十匹,以及象征着“守节安家”的玉雁一对。礼单之长,聘礼之丰厚,尽显皇家气派和对此婚事的重视。这些聘礼由庞大的仪仗队伍护送,穿越大半个长安城,送入苏府,引得万人空巷,百姓争睹。苏府则需备好嫁妆单子,并设宴款待天使。
请期:皇家择定吉日后,由使者携礼物前往苏府,告知成婚的具体日期,并征询女方意见。
最后一步,亲迎。按古礼,新郎需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但太子身份特殊,国之储君,万金之躯,岂能轻易离宫?于是,便由“摄迎”之礼替代。
大婚当日,长安城张灯结彩,朱雀大街清水洒道,黄土垫地。东宫内外,更是装饰得如同琼楼玉宇,红绸锦缎,喜气冲天。
吉时将至,东宫正殿显德殿前,百官按品阶肃立。太子李承乾身着庄重的玄色金绣衮冕礼服,头戴九旒冕冠,在礼官的引导下,于殿内主位就坐,神情肃穆,带着一种被礼制包裹的、近乎木然的平静。他不需要亲自去接,只需在这里等待。
代替他履行“亲迎”之责的,是吴王李恪。李恪今日也穿着亲王品级的隆重礼服,气宇轩昂。他作为“摄迎使”,代表着太子的身份,率领着规模庞大、极尽奢华的皇家迎亲仪仗,浩浩荡荡,旌旗招展,鼓乐喧天,前往苏府迎娶太子妃苏晨。
当那顶由八匹纯白骏马拉着的、装饰着金凤和珠宝的翟舆在震天的鼓乐和仪仗簇拥下,缓缓驶入东宫正门承天门时,整个婚礼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李承乾在礼官的唱喏声中起身,步下丹陛。他看到了那顶象征着未来国母的华丽翟舆停下,看到了身着青色深衣、头戴繁复珠翠花钗礼冠、以团扇遮面的新娘,在两位盛装命妇的搀扶下,仪态万方地走下翟舆。
红毯铺地,礼乐庄严。在文武百官、皇室宗亲、内外命妇的注视下,李承乾依照古礼,向代表着天地宗庙的方向行揖礼,然后转身,面向他的新娘。
隔着珠帘和团扇,他看不清苏晨的容貌,只看到一个被厚重礼服包裹的、身姿挺拔的轮廓。他依照礼官的指引,对着新娘揖礼。
苏晨在命妇的引导下,盈盈还礼。
没有言语,没有眼神交流。所有的情感和期待,都被淹没在繁复到极致的礼仪流程之中。随后,便是拜天地、谒宗庙、行合卺之礼、结发之礼……
每一个步骤,都伴随着礼官洪亮悠长的唱喏,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进行。李承乾像个提线木偶,机械而精准地完成着每一个动作。他感觉自己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礼制华服之下,几乎透不过气。唯有在行合卺礼,两人靠得极近时,他透过珠帘的缝隙,隐约看到了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眸,带着一丝紧张,也带着一种与他相似的、努力维持的平静。
繁琐的礼仪终于结束。新娘被送入精心布置的洞房——东宫丽正殿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