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第一场雪来得悄无声息,清晨推开木屋门时,营地上已经铺了层薄薄的白霜,远处的木栅栏和种植园的稻草人都裹着细碎的雪粒,像撒了层糖霜。陈默裹紧了粗布外套,揣着暖手的草药包,还是习惯性地先往康复区走——他的记录本里,新添了“冬季特殊护理”的页码,今天要重点观察低温对恢复期丧尸的影响。
康复区的小木屋里烧着炭火,暖意融融。阿婆正坐在窗边缝香囊,手里的针线比上个月稳了不少,薰衣草干花从布包里漏出来一点,香得清润。“阿婆,今天雪天,手没冻着吧?”陈默凑过去看她指尖,没有往年冬天常见的红肿。阿婆抬头笑,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不冻!张姐给熬的生姜红枣茶,喝着浑身暖,针线也拿得稳了。”陈默低头在本子上写:“阿婆,11月18日,手部灵活性恢复至末世前水平,冬季保暖措施有效,可独立完成香囊缝制。”
窗外忽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是小雅和瑶瑶正牵着新痊愈的小丧尸阿斌在雪地里踩脚印。阿斌上个月还虚弱得站不稳,如今已经能跟着跑跳,只是动作稍慢。他踩着瑶瑶的脚印往前走,雪粒沾在头发上,像撒了把碎钻。陈默隔着窗户指给阿婆看:“您看阿斌,恢复得多快,再过阵子就能进种植小队了。”阿婆停下针线,望着窗外笑:“好啊,都是好孩子,都该好好的。”
苏一此时在草药园的暖棚里,哈着白气翻看记录册。张老正用手摸蒲公英的叶片,眉头微蹙:“雪天降温快,暖棚得再加层草帘,不然蒲公英叶子容易冻蔫,药性会打折扣。”苏一点头,在本子上划了道重点:“11月18日,蒲公英暖棚需加固保暖,建议晚间覆盖双层草帘;生姜、当归库存充足,可加大冬季驱寒汤膳用量。”他刚合上本子,就见老陈扛着捆草帘从雪地里走来,裤脚沾着雪沫:“早想着暖棚的事了,种植小队的小伙子们已经在加固蔬菜棚,这就来帮草药棚加草帘!”
训练区的雪被扫出片空地,林薇和大块头正带着队员练“雪地防御”。阿明和阿哲拿着木质盾牌,练习抵挡“突袭”——大块头扮演的“变异丧尸”从雪堆后窜出,阿明立刻举盾挡住,阿哲趁机从侧面用木棍“攻击”其腿部,动作比上个月的切磋熟练了不止一点。“注意脚下!雪地里容易滑!”林薇喊着,扔给阿明一块粗布,“绑在鞋底,增加摩擦力。”阿明弯腰绑布时,林薇瞥见他后腰——上次切磋时总露破绽的位置,如今防守姿势做得稳稳当当。
炊事班的烟囱冒着滚滚白烟,张姐正带着人炖“三暖汤”:暖棚刚摘的白菜、家养的土鸡,再加上张老给的干姜和枸杞,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裹着热气从门缝里钻出去,引得路过的队员都忍不住探头。“雪天就得喝这汤,暖身又暖胃,还能补力气。”张姐给刚巡逻回来的张强盛了碗,“你们在外头雪地里走,可得多喝点驱驱寒。”张强捧着碗汤,喝得额头冒热汗:“张姐这手艺,比火炉还管用!”
午后雪停了,陈默抱着记录本去找苏一汇总。两人坐在篝火旁翻本子,陈默的册子里,“阿斌可独立行走300米”“新丧尸阿峰能辨认两种草药”的字迹越来越多;苏一的册子里,“黄芪鸡汤适配高强度训练”“生姜羊肉汤改善畏寒症状”的搭配方案也添了新页。翻到阿明的记录时,苏一笑了:“你看,三个月前他还只会说单字,现在不仅能当小队长,切磋时都能守稳破绽了。”陈默点头,指尖划过本子上的字迹:“这些记录,就是他们从‘丧尸’变回‘人’的路啊。”
夕阳把雪地染成金红色时,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喝三暖汤。阿明给阿婆盛汤,阿斌帮张姐添柴火,小雅和瑶瑶在旁边唱着周姑娘教的歌。苏一望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最初在临时营地时,只有几十只丧尸蜷缩在废弃工厂里,连口热粥都难保证。而现在,三百只丧尸在营地里各得其所,有训练的、有种植的、有护理的,每个人都在努力活着,努力守护这个家。
陈默把最后一页记录写完,合上本子时,篝火的光映在封皮上,“痊愈者追踪日志”六个字显得格外温暖。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又会有新的字迹添进本子里,又会有新的蜕变在营地里发生——而这初雪日的暖意,和记录册上的每一笔,都是末世里最踏实的希望。
康复区的小木屋里烧着炭火,暖意融融。阿婆正坐在窗边缝香囊,手里的针线比上个月稳了不少,薰衣草干花从布包里漏出来一点,香得清润。“阿婆,今天雪天,手没冻着吧?”陈默凑过去看她指尖,没有往年冬天常见的红肿。阿婆抬头笑,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不冻!张姐给熬的生姜红枣茶,喝着浑身暖,针线也拿得稳了。”陈默低头在本子上写:“阿婆,11月18日,手部灵活性恢复至末世前水平,冬季保暖措施有效,可独立完成香囊缝制。”
窗外忽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是小雅和瑶瑶正牵着新痊愈的小丧尸阿斌在雪地里踩脚印。阿斌上个月还虚弱得站不稳,如今已经能跟着跑跳,只是动作稍慢。他踩着瑶瑶的脚印往前走,雪粒沾在头发上,像撒了把碎钻。陈默隔着窗户指给阿婆看:“您看阿斌,恢复得多快,再过阵子就能进种植小队了。”阿婆停下针线,望着窗外笑:“好啊,都是好孩子,都该好好的。”
苏一此时在草药园的暖棚里,哈着白气翻看记录册。张老正用手摸蒲公英的叶片,眉头微蹙:“雪天降温快,暖棚得再加层草帘,不然蒲公英叶子容易冻蔫,药性会打折扣。”苏一点头,在本子上划了道重点:“11月18日,蒲公英暖棚需加固保暖,建议晚间覆盖双层草帘;生姜、当归库存充足,可加大冬季驱寒汤膳用量。”他刚合上本子,就见老陈扛着捆草帘从雪地里走来,裤脚沾着雪沫:“早想着暖棚的事了,种植小队的小伙子们已经在加固蔬菜棚,这就来帮草药棚加草帘!”
训练区的雪被扫出片空地,林薇和大块头正带着队员练“雪地防御”。阿明和阿哲拿着木质盾牌,练习抵挡“突袭”——大块头扮演的“变异丧尸”从雪堆后窜出,阿明立刻举盾挡住,阿哲趁机从侧面用木棍“攻击”其腿部,动作比上个月的切磋熟练了不止一点。“注意脚下!雪地里容易滑!”林薇喊着,扔给阿明一块粗布,“绑在鞋底,增加摩擦力。”阿明弯腰绑布时,林薇瞥见他后腰——上次切磋时总露破绽的位置,如今防守姿势做得稳稳当当。
炊事班的烟囱冒着滚滚白烟,张姐正带着人炖“三暖汤”:暖棚刚摘的白菜、家养的土鸡,再加上张老给的干姜和枸杞,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裹着热气从门缝里钻出去,引得路过的队员都忍不住探头。“雪天就得喝这汤,暖身又暖胃,还能补力气。”张姐给刚巡逻回来的张强盛了碗,“你们在外头雪地里走,可得多喝点驱驱寒。”张强捧着碗汤,喝得额头冒热汗:“张姐这手艺,比火炉还管用!”
午后雪停了,陈默抱着记录本去找苏一汇总。两人坐在篝火旁翻本子,陈默的册子里,“阿斌可独立行走300米”“新丧尸阿峰能辨认两种草药”的字迹越来越多;苏一的册子里,“黄芪鸡汤适配高强度训练”“生姜羊肉汤改善畏寒症状”的搭配方案也添了新页。翻到阿明的记录时,苏一笑了:“你看,三个月前他还只会说单字,现在不仅能当小队长,切磋时都能守稳破绽了。”陈默点头,指尖划过本子上的字迹:“这些记录,就是他们从‘丧尸’变回‘人’的路啊。”
夕阳把雪地染成金红色时,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喝三暖汤。阿明给阿婆盛汤,阿斌帮张姐添柴火,小雅和瑶瑶在旁边唱着周姑娘教的歌。苏一望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最初在临时营地时,只有几十只丧尸蜷缩在废弃工厂里,连口热粥都难保证。而现在,三百只丧尸在营地里各得其所,有训练的、有种植的、有护理的,每个人都在努力活着,努力守护这个家。
陈默把最后一页记录写完,合上本子时,篝火的光映在封皮上,“痊愈者追踪日志”六个字显得格外温暖。他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又会有新的字迹添进本子里,又会有新的蜕变在营地里发生——而这初雪日的暖意,和记录册上的每一笔,都是末世里最踏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