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日的晨光穿透薄雾,落在营地关押区域的铁栏杆上时,苏一正弯腰查看“247号”的状态——这个十天前还需要专人喂食的少年,此刻正蹲在墙角,用一根光滑的树枝在地上临摹瑶瑶教他写的“人”字,笔尖划过泥土的痕迹工整又认真。
“苏一姐。”少年听见脚步声,抬起头,眼睛亮得像盛了清晨的光,“我昨天跟着小宇哥认了五个字,今天想多写几遍,记牢点。”
苏一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他写的字:“写得很好,等会儿去问问张老师,愿不愿意收你当学生。”话音刚落,陈默拿着厚厚的记录本快步走来,纸页在他手里微微晃动,能看出他难掩的激动。
“苏一,统计完了!”陈默翻开本子,指着最新一页的汇总表,“这十天,剩下的60个丧尸里,有52个达到完全苏醒状态——能清晰交流、自主行动,甚至能回忆起大部分过往经历;剩下8个虽然还不能长时间专注,但基本生活能自理,情绪也稳定,跟着其他人做些简单活计完全没问题。”
苏一接过记录本,目光扫过一个个熟悉的编号和名字:“201号”林晓,那个爱喝鸡汤的小姑娘,如今能跟着瑶瑶一起给更小的孩子梳辫子;“215号”王木匠,不仅能完整说出自己的木匠铺地址,还找出了营地仓库里藏着的半袋刨花,说要“先练练手,给孩子们做小凳子”;“230号”陈阳,虽然说话还不算流利,却对草药有着莫名的敏感,昨天老陈晒远志时,他居然能准确指出哪几株晒得太干、哪几株还带着潮气。
“召集所有完全苏醒的人,到营地中央的空地上集合吧。”苏一合上本子,眼底满是期待,“该让他们自己选选,以后想做些什么了。”
半个时辰后,52个苏醒者整齐地站在空地上,穿着洗得干净的旧衣服,脸上带着刚脱离迷茫的鲜火。苏一站在台阶上,看着眼前这些重获新生的人,声音温和却清晰:“过去四十多天,你们从需要被照顾的‘患者’,变成了能自主思考的幸存者。现在,营地有不同的活儿等着人做,没有高低之分,全看你们自己的心意——喜欢做饭的,能跟着张姐、王姐去炊事班,学做治愈餐,也给大家做日常饭菜;想做后勤和护理的,周姑娘和张老一直在负责营地的卫生和简单护理,跟着他们能帮着照顾还没完全恢复的人,也能学些基础的护理知识。”
她顿了顿,看向人群里眼睛发亮的陈阳:“老陈的草药园子最近缺人手,要种新采的石菖蒲和益智仁,还得晒药、磨粉,喜欢跟草木打交道的,可以跟着他学认草药、打理园子;林薇、张强和大块头他们每天都会组织训练,教大家基本的体能锻炼和自保技巧,想让自己更强壮、能保护别人的,就去找他们。”
“还有陈峰,他之前是机械厂的师傅,现在在营地角落搭了个小作坊,要做弓箭、木盾,还想试着修修破损的工具,会点木工、铁器活,或者对这些感兴趣的,跟着他能学门手艺;张老师带着瑶瑶、小宇、小雅在教营地的孩子读书写字,要是喜欢跟孩子相处、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的,就去教学组帮忙。”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响起了小声的议论。林晓第一个举起手,声音清脆:“苏一姐,我想跟着张老师他们教孩子!我以前在学校当过志愿者,喜欢跟小朋友待在一起。”王木匠也往前站了一步:“我这辈子就会做木工,陈峰师傅要是不嫌弃,我想跟着他做东西,给孩子们做桌椅,给营地修修门窗。”
陈阳攥着衣角,犹豫了几秒,还是鼓起勇气开口:“我……我想跟着老陈学草药,昨天闻着远志的味道,觉得很亲切。”他话音刚落,旁边几个苏醒者也跟着附和,有说想做饭的,有说想训练的,还有两个曾经是护士的大姐,主动提出要跟着周姑娘做后勤护理。
苏一看着大家踊跃的样子,笑着朝陈默点头。陈默立刻拿出纸笔,挨个登记每个人的选择,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是在谱写一首关于新生的歌。阳光渐渐升高,空地上的人影被拉得越来越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终于不再是被命运推着走的人,而是能主动选择自己人生方向的幸存者。
“苏一姐。”少年听见脚步声,抬起头,眼睛亮得像盛了清晨的光,“我昨天跟着小宇哥认了五个字,今天想多写几遍,记牢点。”
苏一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他写的字:“写得很好,等会儿去问问张老师,愿不愿意收你当学生。”话音刚落,陈默拿着厚厚的记录本快步走来,纸页在他手里微微晃动,能看出他难掩的激动。
“苏一,统计完了!”陈默翻开本子,指着最新一页的汇总表,“这十天,剩下的60个丧尸里,有52个达到完全苏醒状态——能清晰交流、自主行动,甚至能回忆起大部分过往经历;剩下8个虽然还不能长时间专注,但基本生活能自理,情绪也稳定,跟着其他人做些简单活计完全没问题。”
苏一接过记录本,目光扫过一个个熟悉的编号和名字:“201号”林晓,那个爱喝鸡汤的小姑娘,如今能跟着瑶瑶一起给更小的孩子梳辫子;“215号”王木匠,不仅能完整说出自己的木匠铺地址,还找出了营地仓库里藏着的半袋刨花,说要“先练练手,给孩子们做小凳子”;“230号”陈阳,虽然说话还不算流利,却对草药有着莫名的敏感,昨天老陈晒远志时,他居然能准确指出哪几株晒得太干、哪几株还带着潮气。
“召集所有完全苏醒的人,到营地中央的空地上集合吧。”苏一合上本子,眼底满是期待,“该让他们自己选选,以后想做些什么了。”
半个时辰后,52个苏醒者整齐地站在空地上,穿着洗得干净的旧衣服,脸上带着刚脱离迷茫的鲜火。苏一站在台阶上,看着眼前这些重获新生的人,声音温和却清晰:“过去四十多天,你们从需要被照顾的‘患者’,变成了能自主思考的幸存者。现在,营地有不同的活儿等着人做,没有高低之分,全看你们自己的心意——喜欢做饭的,能跟着张姐、王姐去炊事班,学做治愈餐,也给大家做日常饭菜;想做后勤和护理的,周姑娘和张老一直在负责营地的卫生和简单护理,跟着他们能帮着照顾还没完全恢复的人,也能学些基础的护理知识。”
她顿了顿,看向人群里眼睛发亮的陈阳:“老陈的草药园子最近缺人手,要种新采的石菖蒲和益智仁,还得晒药、磨粉,喜欢跟草木打交道的,可以跟着他学认草药、打理园子;林薇、张强和大块头他们每天都会组织训练,教大家基本的体能锻炼和自保技巧,想让自己更强壮、能保护别人的,就去找他们。”
“还有陈峰,他之前是机械厂的师傅,现在在营地角落搭了个小作坊,要做弓箭、木盾,还想试着修修破损的工具,会点木工、铁器活,或者对这些感兴趣的,跟着他能学门手艺;张老师带着瑶瑶、小宇、小雅在教营地的孩子读书写字,要是喜欢跟孩子相处、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的,就去教学组帮忙。”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响起了小声的议论。林晓第一个举起手,声音清脆:“苏一姐,我想跟着张老师他们教孩子!我以前在学校当过志愿者,喜欢跟小朋友待在一起。”王木匠也往前站了一步:“我这辈子就会做木工,陈峰师傅要是不嫌弃,我想跟着他做东西,给孩子们做桌椅,给营地修修门窗。”
陈阳攥着衣角,犹豫了几秒,还是鼓起勇气开口:“我……我想跟着老陈学草药,昨天闻着远志的味道,觉得很亲切。”他话音刚落,旁边几个苏醒者也跟着附和,有说想做饭的,有说想训练的,还有两个曾经是护士的大姐,主动提出要跟着周姑娘做后勤护理。
苏一看着大家踊跃的样子,笑着朝陈默点头。陈默立刻拿出纸笔,挨个登记每个人的选择,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是在谱写一首关于新生的歌。阳光渐渐升高,空地上的人影被拉得越来越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终于不再是被命运推着走的人,而是能主动选择自己人生方向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