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祁同伟项目带千万就业-《名义:格局打开,全部抓起来!》

  “还不是祁同伟一个电话打给华龙集团的戴天,才有的结果。”

  “不然,这笔钱从天上掉下来的?”

  崔秘说不出话来。

  叶继新接着问:

  “东山电视台知道我来的消息了吧?”

  崔秘赶紧答:

  “我确认过了,东山电视台已经用大篇幅播放了您和祁处同框的画面。”

  叶继新满意一笑:

  “很好。”

  “咱们也该回去了,有些事要提前布置。”

  崔秘小心翼翼地说:

  “老板,我们是不是还要等海棠小院那边的答复?”

  叶继新摆摆手:

  “海棠小院一定会批的。”

  “如果没批,只有一个可能——有人在和我争。”

  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狰狞笑意:

  “我还真想看看,谁有这个胆子和我争!”

  崔秘明智地选择了沉默,心中却只有一句话:“老板真霸气!”

  而在千里之外的海棠小院,老爷子正兴致勃勃地对首相与副相说道:

  “看看这三份报告。”

  “咱们那个小家伙,真不简单。”

  首相和副相连连点头。

  “那个即时通讯软件,我还不清楚前景如何——毕竟东风集团的操作系统里也有类似的工具。”

  东风集团的桌面操作系统中确实有一套即时通讯系统,偏重办公场景。

  “但这份新能源电动车的方案,真的让我眼前一亮!”

  副相笑着鼓掌:

  “的确难得。”

  “如果这份计划真的落地,我们大汉的整体科技水平会再上一个台阶。”

  “还能创造千万级的就业机会。”

  “我们又找到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机会。”

  老爷子开口问:

  “是那个千万级别的就业计划吗?”

  副相认真地点头:

  “没错,整整千万级的岗位,绝无半点虚言。”

  “按这么说,一般的工业类高校,未必能覆盖整车制造的全部技术链条。”

  “汽车可是工业领域的明珠,这话一点不夸张。”

  老爷子笑着一拍大腿:

  “我就说嘛,小祁一定行。”

  首相也笑着说:

  “总有人对我们为小祁特设职务有意见。”

  “但他们根本没看到小祁对国家的贡献。”

  “别的不说,”

  “光是他本职工作上的成绩,李唐都多次夸过他。”

  李唐现在走路都带风,几乎要昂首阔步了。

  部里是个职能非常关键的单位,但管辖面太广,想出彩并不容易。

  祁同伟横空出世,接连办了几起大案要案。

  让部里一下子成了焦点。

  公检法三家,部里是起点,任务最重,只要这关过得好,后面两家也轻松。

  部里干得利索,后面两家处理起来也顺利。

  祁同伟接手的案子,基本都是铁案——梁群峰的案子就是个例子。

  李唐这么得意,也有道理——要是谁手下都有个祁同伟,谁都能这么走!

  副相继续说道:

  “祁同伟同志的工作方式灵活,特别适合他的岗位。”

  “各地一把手也都出了不少力。”

  “他们都尽职尽责。”

  三人听了,都笑了。

  老爷子缓缓说道:

  “他们也都做得不错。”

  “把务实的精神真正放在了心上。”

  “马振邦开了个好头,其他人也都跟着干出了成绩,收获也很大。”

  “彩虹集团、东风集团、中西部开发战略,还有如今南疆的两个项目。”

  他顿了顿,指着报告继续说,

  “那家做即时通讯的企业,我当初也没想到能做这么大,但我清楚一点……”

  “它会在通讯领域起到关键作用。”

  “小祁提交的网络监管方案,你们要高度重视。”

  首相和副相都点头答应。

  大汉人口太多,如果不加管理,什么信息都会冒出来,必须要有方向地引导。

  老爷子又指着另一份文件:

  “这份关于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计划,正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他意味深长地说:

  “从小祁一参加工作,他就在为超越西方国家努力。”

  三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

  当年红色联苏解体,不少国家趁机捞了不少,大汉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连北方的毛熊也在悄悄被大汉吸收资源。

  红色联苏曾是两极之一,底子厚实,大汉因此也提升了多个领域的技术水平。

  老人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轻松:

  “我没找到任何反对的理由,你们呢?”

  首相和副相同时摇头——这样的方案对大汉太有利了,没人会拒绝。

  林耀东盯着东山市的新闻画面,神色越来越冷。

  他弟弟,塔寨的副主任林耀华凑过来问:

  “哥,这新闻有啥好看的?”

  “你看看香江的tV台,那边正播选美呢。”

  林耀东淡淡扫了他一眼。

  “你要是有本事,那种漂亮姑娘随便挑。”

  “我不感兴趣。”

  林耀华干笑两声。

  “我是觉得tV台节目好看,东山台的新闻哪有啥意思?”

  林耀东没应声,只是看着屏幕问:

  “你跟我看了这么久,就没看出点门道?”

  林耀华摇头:

  “没看出啥。”

  “反正都是些官场的事,我只想搞钱。”

  林耀东点点头:

  “你说得没错,我也想搞钱。”

  “但要在大汉赚钱,必须按照国家的路子来。”

  林耀华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哥哥:

  “那咱们现在干的事,是不是有点背道而驰?”

  林耀东立刻反驳:

  “胡扯!”

  “塔寨什么时候干过违背政策的事?”

  “别忘了,我们可是东山市为数不多的禁毒模范村!”

  林耀华听出点味道来了:

  “哥,您的意思是……”

  林耀东继续说道,不带一点情绪:

  “在大汉做生意,必须靠政策。”

  “不按政策走的,迟早完蛋。”

  “而政策是谁定的?”

  “公务员!”

  “我们必须争取他们的支持。”

  “不然,我们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甚至,寸步难行。”

  林耀华终于明白了:

  “所以,您早就和上面的人搭上线了?”

  林耀东点头:

  “没错。”

  “他们是我们最重要的靠山。”

  “哪怕花再多的钱,也得把他们伺候好。”

  “否则,你以为塔寨能跟整个东山市对着干?”

  “那是找死!”

  林耀华刚才那点得意早已消失,他低声问:

  “哥,刚才新闻到底说了啥?”

  林耀东冷冷地看了弟弟一眼,眼神像刀子一样。

  林耀华顿时头皮发紧。

  过了好一会儿,林耀东才开口:

  “别老盯着那些花边新闻!”

  “新闻早就说了,省里头号人物叶继新前两天来过东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