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沐阳从断崖边缘缓缓走到不远处的晶石之上,而后盘坐下来,掌心血痕尚未凝固,指节因持续紧握而泛白。**那道自眉心漩涡逸出的银光仍在心脉周围游走,如同细链缠绕,将每一次呼吸间涌入的异样波动死死压制。
他没有睁眼。
识海深处,逆源破禁诀残余的规则之力正以极慢节奏循环运转,每一次推演都像在刀锋上行走。先前那团液态光所释放的本源气息并未彻底消散,反而如细沙般渗入经脉,在混沌体的本能牵引下蠢蠢欲动。稍有松懈,便是万劫不复。
指尖微动,一道微弱指令自神魂底层发出。
鸿蒙神墟系统在沉寂中轻颤,仅余一丝微光回应。时间加速空间开启,十倍流速启动,能量消耗降至最低阈值。意识沉入其中,王沐阳开始模拟吸收过程——不是吞噬,而是截取本源光团外围逸散的游离粒子,如同从奔腾江河中汲取一滴清泉。
第一轮纳气,仅取三成。
源混沌力在经脉中震荡,银蓝纹路自手臂蔓延至肩胛,皮肤下传来细微的灼痛。他不动,任那痛感蔓延,以之为锚,稳住神志。规则之力悄然铺展,在丹田外围构筑起一道无形屏障,将吸入的能量层层过滤,剔除躁动杂质。
当第一缕纯净本源之力沉入金丹,丹田内响起一声极轻的嗡鸣。
一枚拇指大小的源印成形,纹路古拙,边缘尚有不稳的波动。王沐阳未停,继续以相同节奏进行第二轮吸收。每一次纳气,神识如刀细细淬炼能量;每一次停息,如静水沉淀去浊存清,直至能量与自身灵力彻底融合。
外界混沌风暴的余波仍未平息,裂穹谷上空的云层翻涌不休,偶有电蛇撕裂天幕。风暴带来的能量潮涌穿透空间屏障,使得本源之地边缘的游离粒子浓度骤然提升。寻常修者遇此机缘,必会全力吸纳,借势冲关。
王沐阳却反其道而行。
他主动收缩灵力场域,关闭七成经脉通道,仅留三处微小入口,缓慢引流。系统模拟功能在识海中推演出三种吸收方案:疾速吞纳、均衡吸纳、节律缓取。他选择最后一种,执行“三停两吸”节奏,将每一次呼吸都变成一次精炼。
金丹表面,细密的鸿蒙纹路缓缓浮现,非扩张,非膨胀,而是向内压缩,密度不断提升。光芒不再外放,反而愈发内敛,如同深潭之下潜藏的暗流,静而有力。
第七轮吸收完成。
第七枚源印凝成,落于丹田深处。就在其纹路稳定刹那,眉心漩涡微微一震,两者之间竟生出一丝微弱共鸣,仿佛有无形丝线轻轻拨动。王沐阳察觉异样,却未惊动,只是将这变化记下,继续闭关。
他已明白,真正的掌控,不在吞得多,而在化得稳。
第八轮起,吸收节奏更加缓慢。每完成一次循环,他便以规则之力在源印表面刻下一道封印纹,标记进度,也防止能量反噬。体内的源混沌力逐渐由狂躁转为有序,银蓝纹路不再游走不定,而是沿着特定经脉缓缓流转,形成稳定的运行轨迹。
外界天色渐暗,断崖上的风势却未减。
王沐阳忽地抬起左手,指尖划过右掌旧伤,鲜血再度渗出。痛感瞬间刺入神识,驱散一丝难以察觉的倦怠。那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思维深处悄然滋生的错觉——仿佛已达成目标,可暂歇片刻。
他知这是本源之力潜藏的“惰性规则”在作祟。
非攻击,非诱惑,而是无声诱导,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松懈。前六位混沌体或许正是在此刻失守,一步踏入万劫不复。
“非不取,而知止。”他低语,声音几不可闻,“非不进,而循道。”
话音落,神识再度清明。
他不再依赖系统模拟,而是以自身意志主导吸收节奏。三十六轮循环,整整三十六次精炼,直至体内最后一丝游离本源之力被彻底炼化。
十倍时间流速悄然关闭。
系统能量几近枯竭,界面依旧黯淡,但那缕银光仍在心脉周围盘旋,守护着刚刚建立的平衡。
王沐阳缓缓睁眼。
眸光沉静,无喜无怒,气息如渊底寒潭,不见波澜,却蕴着不可测之力。他未动,仅抬手轻抚丹田,七枚源印静静悬浮,纹路稳定,与金丹共鸣。那金丹已非昔日模样,表面鸿蒙纹路交织成网,每一丝灵力都凝练如铁,密度提升数倍。
这不是爆发式的跃迁,而是根基的彻底夯实。
他缓缓起身,衣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却不再被气流掀起。周身灵力场已与环境达成微妙平衡,不再外溢,也不再受扰。远处,本源之地深处那团液态光依旧悬浮,无声无息,仿佛从未有过任何波动。
可就在他起身刹那,脚下的晶石地面,一道极细的裂痕自本源光团方向延伸而来,无声蔓延,直至他盘坐之处边缘,停住。
王沐阳低头,目光落在那道裂痕上。
它极细,几乎难以察觉,却真实存在。裂痕边缘,浮现出与源印同源的微光,一闪即逝。
他未言,只将右手缓缓抬起,掌心血痕仍在渗出,一滴鲜血坠落,正正砸在裂痕起点。
血珠未散,反而如被某种力量牵引,沿着裂痕缓缓爬行,如同活物。
他没有睁眼。
识海深处,逆源破禁诀残余的规则之力正以极慢节奏循环运转,每一次推演都像在刀锋上行走。先前那团液态光所释放的本源气息并未彻底消散,反而如细沙般渗入经脉,在混沌体的本能牵引下蠢蠢欲动。稍有松懈,便是万劫不复。
指尖微动,一道微弱指令自神魂底层发出。
鸿蒙神墟系统在沉寂中轻颤,仅余一丝微光回应。时间加速空间开启,十倍流速启动,能量消耗降至最低阈值。意识沉入其中,王沐阳开始模拟吸收过程——不是吞噬,而是截取本源光团外围逸散的游离粒子,如同从奔腾江河中汲取一滴清泉。
第一轮纳气,仅取三成。
源混沌力在经脉中震荡,银蓝纹路自手臂蔓延至肩胛,皮肤下传来细微的灼痛。他不动,任那痛感蔓延,以之为锚,稳住神志。规则之力悄然铺展,在丹田外围构筑起一道无形屏障,将吸入的能量层层过滤,剔除躁动杂质。
当第一缕纯净本源之力沉入金丹,丹田内响起一声极轻的嗡鸣。
一枚拇指大小的源印成形,纹路古拙,边缘尚有不稳的波动。王沐阳未停,继续以相同节奏进行第二轮吸收。每一次纳气,神识如刀细细淬炼能量;每一次停息,如静水沉淀去浊存清,直至能量与自身灵力彻底融合。
外界混沌风暴的余波仍未平息,裂穹谷上空的云层翻涌不休,偶有电蛇撕裂天幕。风暴带来的能量潮涌穿透空间屏障,使得本源之地边缘的游离粒子浓度骤然提升。寻常修者遇此机缘,必会全力吸纳,借势冲关。
王沐阳却反其道而行。
他主动收缩灵力场域,关闭七成经脉通道,仅留三处微小入口,缓慢引流。系统模拟功能在识海中推演出三种吸收方案:疾速吞纳、均衡吸纳、节律缓取。他选择最后一种,执行“三停两吸”节奏,将每一次呼吸都变成一次精炼。
金丹表面,细密的鸿蒙纹路缓缓浮现,非扩张,非膨胀,而是向内压缩,密度不断提升。光芒不再外放,反而愈发内敛,如同深潭之下潜藏的暗流,静而有力。
第七轮吸收完成。
第七枚源印凝成,落于丹田深处。就在其纹路稳定刹那,眉心漩涡微微一震,两者之间竟生出一丝微弱共鸣,仿佛有无形丝线轻轻拨动。王沐阳察觉异样,却未惊动,只是将这变化记下,继续闭关。
他已明白,真正的掌控,不在吞得多,而在化得稳。
第八轮起,吸收节奏更加缓慢。每完成一次循环,他便以规则之力在源印表面刻下一道封印纹,标记进度,也防止能量反噬。体内的源混沌力逐渐由狂躁转为有序,银蓝纹路不再游走不定,而是沿着特定经脉缓缓流转,形成稳定的运行轨迹。
外界天色渐暗,断崖上的风势却未减。
王沐阳忽地抬起左手,指尖划过右掌旧伤,鲜血再度渗出。痛感瞬间刺入神识,驱散一丝难以察觉的倦怠。那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思维深处悄然滋生的错觉——仿佛已达成目标,可暂歇片刻。
他知这是本源之力潜藏的“惰性规则”在作祟。
非攻击,非诱惑,而是无声诱导,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松懈。前六位混沌体或许正是在此刻失守,一步踏入万劫不复。
“非不取,而知止。”他低语,声音几不可闻,“非不进,而循道。”
话音落,神识再度清明。
他不再依赖系统模拟,而是以自身意志主导吸收节奏。三十六轮循环,整整三十六次精炼,直至体内最后一丝游离本源之力被彻底炼化。
十倍时间流速悄然关闭。
系统能量几近枯竭,界面依旧黯淡,但那缕银光仍在心脉周围盘旋,守护着刚刚建立的平衡。
王沐阳缓缓睁眼。
眸光沉静,无喜无怒,气息如渊底寒潭,不见波澜,却蕴着不可测之力。他未动,仅抬手轻抚丹田,七枚源印静静悬浮,纹路稳定,与金丹共鸣。那金丹已非昔日模样,表面鸿蒙纹路交织成网,每一丝灵力都凝练如铁,密度提升数倍。
这不是爆发式的跃迁,而是根基的彻底夯实。
他缓缓起身,衣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却不再被气流掀起。周身灵力场已与环境达成微妙平衡,不再外溢,也不再受扰。远处,本源之地深处那团液态光依旧悬浮,无声无息,仿佛从未有过任何波动。
可就在他起身刹那,脚下的晶石地面,一道极细的裂痕自本源光团方向延伸而来,无声蔓延,直至他盘坐之处边缘,停住。
王沐阳低头,目光落在那道裂痕上。
它极细,几乎难以察觉,却真实存在。裂痕边缘,浮现出与源印同源的微光,一闪即逝。
他未言,只将右手缓缓抬起,掌心血痕仍在渗出,一滴鲜血坠落,正正砸在裂痕起点。
血珠未散,反而如被某种力量牵引,沿着裂痕缓缓爬行,如同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