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幸灾乐祸的温阁老和钱阁老!-《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不仅如此,就连山海关这个大明的北大门,也要被英国公张之极掌握在手中了,自此之后,辽东将门的日子难过了...”

  “臣,张之极接旨,谢陛下隆恩!”

  “臣定然不辜负陛下和太子殿下嘱托!”

  早就知道了结果的英国公张之极,立刻上前双膝跪地接下了圣旨;并朝着龙椅上的崇祯皇帝三拜九叩之后,就转身离开了皇极门;

  看英国公的样子,恐怕离开皇极殿之后,立刻就会率领两万京营将士开拔,前往山海关...

  “谢陛下体谅臣,臣刘肇基领着谢恩!”

  英国公张之极刚刚起身就要离开,刚刚已经从崇祯皇帝脸上看到杀意的刘肇基立刻跪地表明立场的说道!

  刘肇基所在的刘家虽然是辽东将门,但是其家族无论是从底蕴还是从实力上来说,都比辽东将门之中的李家(李成梁所在的李家),祖家,吴家等家族根深蒂固;

  而且,历年朝廷拨给辽东的将近七百万两白银的辽饷,也没有多少能到他刘家的手中;因此,刘肇基所在的刘家才不会和其他辽东将门一条路走到黑;

  说破大天,如今的辽东将门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儿,否则的话这个时候辽东将门也不用再看朝廷的脸色行事了;

  历史上,直到松锦大战明军战败之后,辽东将门算是彻底听调不听宣了;甚至皇帝下旨调动辽东军阵的将士,辽东将门都敢直接开口管崇祯皇帝要银子;

  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破宁武关之后,崇祯皇帝就曾召见吴三桂他老爹吴襄,想让吴襄给当时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写信,让其率兵入京勤王;

  可是吴襄又是怎么说的呢?

  吴襄当即就表示,想要让吴三桂出兵可以,但是朝廷要出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军饷才行;而当时大明朝廷的国库才仅有不四十万两白银;

  根本就拿不出吴三桂父子所要的一百万两白银,因此手握精兵的吴三桂最终根本就没鸟崇祯皇帝...

  “什么?”

  吴三桂听到了刘肇基的说辞之后,立刻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睛,看向了同为辽东将门出身的刘肇基;

  他不明白,他们二人只要回到辽东,就是辽东土皇帝一般的人物;这个时候他刘肇基不想办法和自己一同据理力争,怎么直接就跪了呢?

  可惜,现在刘肇基不想也不能告诉吴三桂,刚刚皇帝陛下看他吴三桂的眼神之后充满了杀意..

  果然,听完了刘肇基的话之后,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看向他的眼神都和煦了许多!

  “刘爱卿,对于太子因为你率兵在窦店支援不利,将你贬为游击将军的事儿,朕都知道了;”

  “这样吧,既然刘爱卿你不用回山海关了,那么早朝结束之后,你就去卢卿军中报到,在宣大历练几年吧;倘若刘爱卿你果真是个将才,朕日后定当重用!”

  崇祯皇帝打了一个巴掌之后,立刻开始给刘肇基开始喂甜枣了;但是,刘肇基却并没有感觉到这枣子有多甜...

  因为刚刚崇祯皇帝说的很清楚,要他本人去宣大军中报到,至于他手下的一万关宁铁骑,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连提都没提...

  “臣领旨谢恩!”

  即便嘴里的枣子不甜,刘肇基也只能当做很甜的样子咽了下去!

  “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事情需要上奏?”

  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了两万关宁铁骑,并直接让京营接替了关宁铁骑镇守山海关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开始了此次早朝的正餐;问出这句话的同时,还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好大儿,太子朱慈烺;

  那眼神之中表达的意思非常简单:“来吧,好大儿,轮到你上了;请开始你的表演...”

  收到自己便宜老爹的眼神示意之后,咱们的太子爷根本就不给其他人开口的机会,直接出班上奏的同时再次将那道被十几个人看过的奏折再次高高的捧了起来!

  “启禀父皇,儿臣有要事启奏!”

  “自从崇祯二年,贼酋皇太极绕道蒙古,攻破喜峰口...”

  接下来,咱们的太子爷开始长篇大论;内容也很直接,就是北直隶卫所制度崩坏,他提议崇祯皇帝直接取缔北直隶境内的卫所制度,改用募兵制代替卫所制...

  当太子爷朱慈烺还在滔滔不绝的说着他的建议和观点的时候,内阁首辅温体仁和礼部尚书钱谦益二人同时睁开了眼睛,满脸揶揄的看向了此时以定国公徐允帧为首的一众顺天府勋贵们!

  “跟着太子爷继续蹦跶啊?”

  “怎么不蹦跶了?”

  “这次太子爷拿你们这些勋贵开刀,看你们怎么办?”

  没错,这就是此时作为阉党头头儿和东林党大佬二人看勋贵们幸灾乐祸的原因!

  “嘿嘿,也不知道即将点兵离开京城的英国公张之极,在知道了他离开朝堂之后,皇太子就朝着他们这些勋贵们的钱袋子下手这个消息之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钱谦益幸灾乐祸的看了一眼定国公徐允帧之后,在心里歪歪着张之极得知这件事儿之后的表情!

  北直隶卫所军制之中的那些腌臜事儿,作为内阁首辅和内阁阁臣的温体仁和钱谦益二人自认是清楚的,所以此时二人看着被开刀的勋贵们,眼神之中充满了喜闻乐见!

  最好,皇太子殿下因为此事,失去了顺天府勋贵们的支持,然后在朝堂上变成一个光杆司令才好呢!

  可惜,无论是温体仁还是钱谦益,以及他们身后的阉党和东林党大臣们脸上的幸灾乐祸的表情都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当朱慈烺当着满朝文武,用长篇大论讲述出了十几条北直隶卫所制的弊病,龙椅上的崇祯皇帝不断的用眼神观察着群臣们的反应,定国公徐允帧等提前知道此事的勋贵们都听的有些困了的时候,太子爷终于结束了他的长篇大论!

  “启禀陛下,臣认为太子殿下所提出的建议非常可行;”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