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推荐人选!-《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可河南省可就不一样了;除了被闯贼李自成给害了的福王殿下之外,在开封还有周王府;南阳还有唐王府;卫辉还有潞王府;汝宁还有崇王府!”

  “朝廷一旦要实行摊丁入亩,这些藩王们真的会乖乖配合吗?”最后杨嗣昌将自己最担忧的事儿说了出来!

  “啧~~”

  听完了杨嗣昌的说辞之后,崇祯皇帝又开始嘬牙花子了!

  没错,杨嗣昌说的很有道理,有道理到崇祯皇帝刚刚听完他的这番说辞,就感觉到头疼,连带着脚后跟都疼...

  摊丁入亩经过在山西省今年的验证之后,已经非常直白的证明了它对国朝的好处;

  这样的治国良策,崇祯皇帝做梦都想在河南也复制出来;可是,他们老朱家的那些藩王们会答应吗?

  崇祯皇帝还真的没啥信心;和宗室的这些藩王们打过这么多年的交道,要是连那些藩王们贪财 好色 懒惰等特性都不知道,它崇祯皇帝也就没资格当这大明帝国的皇帝了...

  “烺儿,此事你怎么看?”

  嘬了好一会儿牙花子,也没想到什么好主意的崇祯皇帝,终于再次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好大儿!

  其实,对于河南还剩下的四位藩王,朱慈烺还是有些了解的;至少,他对唐王朱聿键和周王朱恭枵这二位王爷并不陌生!

  (pS:这里说明一下,在本书的故事情节之中,崇祯九年以阿济格为主帅,杨古利 阿巴泰为副帅,号称十万大军的建奴军队;

  在涿州 昌平 等地被咱们的太子爷率领的腾镶左卫等军队,打的抱头鼠窜,所以,也就没有了唐王朱聿键私自募兵北上勤王的事儿,所以,当下唐王还是朱聿键!)

  在朱慈烺的印象当中,历史上的唐王朱聿键还算是个比较正派的人物;在崇祯九年建奴大军入侵北直隶的时候,唐王朱聿键便上疏请求率军北上勤王;

  可惜,崇祯皇帝是个疑心病非常重的帝王,面对没有得到自己允许,便率军北上勤王的唐王朱聿键,崇祯皇帝直接一道圣旨将其贬为庶人,并囚禁在凤阳监狱;

  同时,唐王的爵位也被崇祯皇帝册封给了朱聿键的弟弟朱聿鏼(zong);就算到了南明隆武时期,隆武帝朱聿键也被南明朝廷普遍认为,其是一位励精图治,有志向恢复大明的帝王...

  至于周王朱恭枵,更是明末藩王之中,少有的积极参与抗清、承担责任的藩王。

  崇祯十四年 崇祯十五年,闯贼李自成曾两次率领大军围攻周王封地开封之时,多数藩王在战乱中或逃或避;

  周王朱恭枵却选择坚守;他不仅拿出王府私财犒赏士兵、修缮城墙,还亲自登城鼓舞士气,甚至将王府粮食分给军民,稳定人心。

  正是因为有了周王朱恭枵的支持,使得李自成面对开封城无计可施,始终都没有攻克开封城!

  他的抵抗态度与多数藩王的“自保避战”形成鲜明对比,被时人视为“忠勇”。

  不仅如此,明末的藩王,多以搜刮民财、兼并土地为常;

  朱恭枵却相对体恤封地百姓;除战乱中捐粮捐钱外,平时也较少苛待军民,在开封一带百姓中口碑不错。

  所以,咱们的太子爷以为,只要能让唐王朱聿键和周王朱恭枵这两位王爷同意摊丁入亩的国策,那么剩下的崇王朱由樻和潞王朱常淓二人,即便不同意,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爹,儿臣以为,可以先从唐王朱聿键和周王朱恭枵两位藩王身上寻找突破口!”想通这一切之后,朱慈烺立刻给崇祯皇帝建议道!

  “哦?说说你的想法?”听到自己好大儿的说辞之后,崇祯皇帝又来精神了;

  在崇祯皇帝的印象之中,他的好大儿还从来不干没有把握的事儿,所以,他既然说先从二王身上寻找突破口,就一定有这么做的理由!

  “爹,儿臣听说在崇祯九年建奴大军在阿济格 阿巴泰 扬古利等三人率领,兵分三路入侵我大明的时候,唐王朱聿键便上疏请求率兵北上勤王?”

  “既然这唐王朱聿键在国朝遭遇建奴大军入侵的时候,还能想着北上勤王,足可见其一片赤诚之心;”

  “至于周王朱恭枵,儿臣听说其在开封府的百姓们之中口碑甚好;更是数次在流贼大军进攻到开封的时候,主动拿出周王府的钱粮,帮助朝廷军队驻守开封城!”

  “哦???”

  听完了朱慈烺的说辞,崇祯皇帝顿时好奇的惊疑一声,然后仿佛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般的说道:

  “呀,经过烺儿这么一提醒,朕好像记起来了!”

  “去年六月,建奴大军入寇北直隶的时候,唐王朱聿键好像的确给朕上过奏疏,请求其率军北上勤王!”

  “嗯,看来我大明的藩王们之中,也有心系国朝,愿意为国朝分忧的人,既然如此...”

  说到这儿,崇祯皇帝的眼神开始在地图上观察了一会,然后对着王承恩吩咐道:

  “王承恩,传旨,令唐王朱聿键 周王朱恭枵二王接到圣旨之后即刻北上入京,二位王爷必须在正旦之前必须到京!”

  下达完让二王入京觐见的圣旨之后,崇祯皇帝又想到了应该用哪些官员来治理河南省,总不能让他这个皇帝或者他的好大儿父子二人留一个在河南,收拾烂摊子吧?

  “烺儿,杨卿,既然已经定下了如何治理河南一省,那么要任用哪些官员呢?”

  “陛下,臣推荐右佥都御史,宣府巡抚陈新甲,担任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听到崇祯皇帝让自己推荐人选之后,杨嗣昌毫不客气的立刻向崇祯皇帝,推荐了陈新甲这个自己的铁杆小弟!

  “不可!”

  哪知道,杨嗣昌的话音刚刚说完,还没等崇祯皇帝又什么表示,一旁的太子爷朱慈烺率先表示不妥!

  “启禀父皇,这陈新甲儿臣还是知道一些的;他是万历三十六年的举人,中举之后在定州担任知州将近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