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十日已过。
皇城政和堂内,身着明黄常服的正统帝高坐龙椅,听着下方内阁官员商议如今的雪情。
先是京城和外围归、汀、连、冀四州一入冬便下雪,再到如今一连半月雨雪昼夜不停,如今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大雪平地厚数尺,中原靠北的幽州,以及北疆则更甚。
今年是个大灾年。
正统帝一脸阴郁的望着底下的众官员,他登基元年,便出现如此重大的天灾,他如何能泰然处之?
卫惠德望着上方的正统帝道:“圣上,京城和外围四州民多冻饿而死,民间粮价飞涨,当即刻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正统帝往后仰了仰身子,皱眉道:“义仓自然该用于灾情,可今年这雪情也太早了些,还不知何时才能停寒停冻,若现在一股脑的放了,恐怕撑不过多久时日”
王首辅肃声道:“今年灾情险重,又是圣上登基元年,朝廷不能无所作为,当早日开仓赈灾!”
崔昀野站出,却是反对现在就大开粮仓:“去年也是天灾频繁,各地粮仓年头应该都空贫,今年南方又多水患,不是个丰收年,户部应该知道各地粮仓都不丰。今年这雪下的怪异,恐灾情持久,最少再等半月,视情况再放粮渡过为妥”
正统帝点头:“承盛七年的那场雪灾,一直持续到了开春三月,不得不为长久计啊!”
王首辅叹口气,仍是严肃道:“今年十一月初各地便开始下雪,距今已有一个多月,雪地不知埋骨多少。圣上刚登基,当施恩天下百姓,后续哪怕灾情再持久,也是天灾,与圣上无关。可圣上现在不赈灾,便是有人力而不为,坐视百姓疾苦!”
正统帝眉头紧皱,这点他也在犹豫,偏偏是他登基后的头一年。
太师早前便与他私下合计,不得太早放粮,因着各地义仓肯定都是储粮不丰,若早早放了粮,后续灾情扩大或持久,朝廷便要调取归州粮仓和通州粮仓。
这两处粮仓是大靖储粮最多的粮仓,但这两处主要是用于军备,北疆的军民和西洲的边防将士未来都需要这两处粮仓补给。
王首辅神情悲悯道:“圣上,当早做决断!”
正统帝看着他,好半晌才道:“便如此吧!”
继位这几个月,他终于知道名声何其重要。
……
今日肆市热闹非常,特别是各家粮铺,全都挤满了人。皆因京城义仓平价投粮进民间,粮价恢复到往日的价格,平民百姓都抢着多购囤些粮米。
沈瑜受文月瑶之邀,也来到肆市,往日琳琅满目的商铺,现如今只粮米吃食和衣料布匹在售卖。
小厮在前边开路,她们两个带着丫鬟跟在后面,一路上见到的百姓多面黄肌瘦,裹紧衣裳。
她们来到一间粮铺,看着里面售卖的米,颜色驳杂,一看就是新米和陈米掺杂着卖的。
但又想到,如今粮价便宜,生活又艰难,肯定也没人挑拣,只会拿出家里存银,尽可能的多买点粮。
沈瑜捻着几粒米,说道:“我买二百两的米,你呢?”
她们俩今日都衣着朴素,但因着衣料和面容不像穷苦百姓,所以引来很多人注目,文月瑶瞧着周围的视线,皱眉道:“我也买二百两的,先定下,等人少的时候,我们再让小厮推车拉回去!”
沈瑜点头:“嗯!我们走吧,这里没什么好看的了”
她们家里都不缺粮,之所以来买粮,是因为现在粮价便宜,她们多买点,想着回去还可以施粥。
毕竟普通百姓还有钱买粮,而一些乞丐和非常穷的人,即使粮价跌了,他们也买不起。
她们离开肆市后,带着丫鬟来到京城最大的珠宝首饰铺子,玲珑阁。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
因为她们不经常出门,所以趁着今日出来买粮,特意先看看肆市,再逛逛首饰铺子,就当出门散心了。
玲珑阁富丽堂皇,物品奢华昂贵,所以来往的客人都非富即贵。
沈瑜挽着文月瑶的手臂,来到一面头冠展示墙。
该说不说,没人会不
皇城政和堂内,身着明黄常服的正统帝高坐龙椅,听着下方内阁官员商议如今的雪情。
先是京城和外围归、汀、连、冀四州一入冬便下雪,再到如今一连半月雨雪昼夜不停,如今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大雪平地厚数尺,中原靠北的幽州,以及北疆则更甚。
今年是个大灾年。
正统帝一脸阴郁的望着底下的众官员,他登基元年,便出现如此重大的天灾,他如何能泰然处之?
卫惠德望着上方的正统帝道:“圣上,京城和外围四州民多冻饿而死,民间粮价飞涨,当即刻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正统帝往后仰了仰身子,皱眉道:“义仓自然该用于灾情,可今年这雪情也太早了些,还不知何时才能停寒停冻,若现在一股脑的放了,恐怕撑不过多久时日”
王首辅肃声道:“今年灾情险重,又是圣上登基元年,朝廷不能无所作为,当早日开仓赈灾!”
崔昀野站出,却是反对现在就大开粮仓:“去年也是天灾频繁,各地粮仓年头应该都空贫,今年南方又多水患,不是个丰收年,户部应该知道各地粮仓都不丰。今年这雪下的怪异,恐灾情持久,最少再等半月,视情况再放粮渡过为妥”
正统帝点头:“承盛七年的那场雪灾,一直持续到了开春三月,不得不为长久计啊!”
王首辅叹口气,仍是严肃道:“今年十一月初各地便开始下雪,距今已有一个多月,雪地不知埋骨多少。圣上刚登基,当施恩天下百姓,后续哪怕灾情再持久,也是天灾,与圣上无关。可圣上现在不赈灾,便是有人力而不为,坐视百姓疾苦!”
正统帝眉头紧皱,这点他也在犹豫,偏偏是他登基后的头一年。
太师早前便与他私下合计,不得太早放粮,因着各地义仓肯定都是储粮不丰,若早早放了粮,后续灾情扩大或持久,朝廷便要调取归州粮仓和通州粮仓。
这两处粮仓是大靖储粮最多的粮仓,但这两处主要是用于军备,北疆的军民和西洲的边防将士未来都需要这两处粮仓补给。
王首辅神情悲悯道:“圣上,当早做决断!”
正统帝看着他,好半晌才道:“便如此吧!”
继位这几个月,他终于知道名声何其重要。
……
今日肆市热闹非常,特别是各家粮铺,全都挤满了人。皆因京城义仓平价投粮进民间,粮价恢复到往日的价格,平民百姓都抢着多购囤些粮米。
沈瑜受文月瑶之邀,也来到肆市,往日琳琅满目的商铺,现如今只粮米吃食和衣料布匹在售卖。
小厮在前边开路,她们两个带着丫鬟跟在后面,一路上见到的百姓多面黄肌瘦,裹紧衣裳。
她们来到一间粮铺,看着里面售卖的米,颜色驳杂,一看就是新米和陈米掺杂着卖的。
但又想到,如今粮价便宜,生活又艰难,肯定也没人挑拣,只会拿出家里存银,尽可能的多买点粮。
沈瑜捻着几粒米,说道:“我买二百两的米,你呢?”
她们俩今日都衣着朴素,但因着衣料和面容不像穷苦百姓,所以引来很多人注目,文月瑶瞧着周围的视线,皱眉道:“我也买二百两的,先定下,等人少的时候,我们再让小厮推车拉回去!”
沈瑜点头:“嗯!我们走吧,这里没什么好看的了”
她们家里都不缺粮,之所以来买粮,是因为现在粮价便宜,她们多买点,想着回去还可以施粥。
毕竟普通百姓还有钱买粮,而一些乞丐和非常穷的人,即使粮价跌了,他们也买不起。
她们离开肆市后,带着丫鬟来到京城最大的珠宝首饰铺子,玲珑阁。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
因为她们不经常出门,所以趁着今日出来买粮,特意先看看肆市,再逛逛首饰铺子,就当出门散心了。
玲珑阁富丽堂皇,物品奢华昂贵,所以来往的客人都非富即贵。
沈瑜挽着文月瑶的手臂,来到一面头冠展示墙。
该说不说,没人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