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二人站在府门前两两对望,突然一队明黄仪仗不急不徐的来到门前。
禁军打前头开路,不久后,上百宫人来到侯府门前,仪态端庄队形整齐的分列两边。
沈曜微眯着眼看来人,一队宣旨太监来到他面前。
为首的太监态度恭敬的客套了两句,便让小太监递上圣旨。
皇帝是何圣旨,从宣旨太监的态度便能窥见一二,显然不是降罪旨意。
沈瑜放下心,跪在沈曜侧后方,本还十分有兴致的听古代圣旨宣读,谁知这圣旨的内容竟然是奖赏她的!
她听的一脸懵,怎么她给人泼屎还泼出什么贤淑啊,什么典范来了?
更魔幻的是,赵荆楚也给了她一道懿旨,同样是奖赏的意思。
她心里顿时五味杂陈,特别是拜首谢恩的时候。
不过也没膈应多久,毕竟圣旨和懿旨宣读完后,二三十个宫女捧着御赐之物上前,展示皇恩浩荡。
嗯…虽然跪谢赵荆楚很不得劲,但想到赵荆楚明明看不惯她,还要写懿旨为她正名,还赏了那么多东西。
两人都不开心,那就等于没有不开心。
………
旭阳高升,文武百官陆续进入金銮殿。
原本不用上朝的禁军统领沈曜,今日一身红色麒麟补子武官服,大摇大摆的上殿。
众臣工纷纷侧头看去,只见沈曜一脸桀骜的站到先前宁远侯上朝的位置。
朝堂上气氛逐渐微妙起来,毕竟昨日之事几乎是全城皆知。
若太师和那沈家女的艳闻只有官宦人家知晓,那礼部尚书和亲女乱伦的谣言,则是朝野流传。
礼部尚书脸色铁青的站在前列,众人眼观鼻息。
今日表面上是礼部尚书和沈世子的纠纷,实则是王首辅和崔太师两党的第二次正面较量。
上一次还是圣上刚登基时,两党争论圣上何时亲政。
不多时,太监唱喝声起,正统帝稳步走上御座。
十二毓冕晃动,很快便寻到底下的沈世子。正统帝嘴角抽了抽,这人还嫌今日事儿闹不大么?
朝堂之上,再怎么暗潮汹涌,众臣工还是得先陈述政务。
再过三日,礼部就要主持春闱,礼部尚书张攀出列陈述各项安排,并目光凛凛的望着上方的正统帝,直把皇帝看的有些坐立难安。
到了未时三刻,众臣工已经无人再出列陈事,金銮殿内气氛愈发凝重,弥漫着一股风雨欲来的压迫感。
正统帝到了这时,突然霍然起身,语速快而急的说道:“退朝!” 随即脚下一刻没耽误的走下御阶。
本来今日他已经做好了舌战群儒的准备,可临了他还是有些怯了,想着赶紧退朝离开金銮殿。
这些人总不能拦住他,不让他走。
“圣上!!”
只见站在另一边的左督御史李衡几个大跨步冲到正统帝面前,脸色怒红,额头青筋暴起。
他看着正统帝,眼含热泪神情激动,把正统帝唬了一大跳,心道还是躲不掉。
“李爱卿…莫要御前失仪…”
李衡横眉冷目,神情激愤道:“圣上何故装聋作哑?昨日张尚书秉公直谏,圣上为着什么,无视张尚书的谏言?”
“圣上可还记得先帝托付江山,是要圣上做个盛世明君,广开言路,威加海内?圣上今日急着退朝,又为着什么?”
“昨日沈世子罔顾国法,带人围了张尚书府邸。暴力殴打,辱骂朝臣还不够,竟然还做出泼粪等市井刁民之举!!”
“他眼里可还有礼法?这等狂妄背礼之徒,圣上不加以严惩,是要放任国朝礼乐崩坏么?”
六部除兵部和工部外,其余四部近一半官员蜂拥而至,将正统帝团团围住,连他的贴身内侍都被挤的差点摔倒。
正统帝勉力维持帝王仪态,目视群臣:“众爱卿公忠体国,昨日之事,朕也略有耳闻…”
卫惠德挤开众人,慷慨激昂道:“圣上!!昨日张尚书弹劾太师纵奴行恶,差点驾马撞死人,可有错?”
“长街那么多百姓都看到了,如何还能颠倒黑白?沈家女先前私奔太师至连州,后又夜宿太师府,张尚书参太师私德不修,又有何错?”
“圣上不加以责夺申饬,反倒像无事发生般,莫不是圣上私昵太师,任人唯亲?”
这一番谏言几乎是直唾帝面。
正统帝呼吸乱了几分,没想到自个儿还体验了一把前朝仁宗的待遇。
大臣直谏,他不能怒发天子之威,让人诟病不贤。
正统帝抬袖抹了把脸,又叹口气,沉声道:“诸卿冷静,朕并非闭目塞听,忠言逆耳之君,也并非是不纳谏。”
“太师府的奴仆冲撞街市,太师有御下不严之过,朕定会严厉申饬。”
“只是沈家女虽仪态懒散,性子跳脱,可到底是功臣之后,又是闺阁弱女子,诸位公卿丈夫,岂能没有证据,就侮人清白,逼人去死?”
“朕已下旨证明她清白,君无戏言,诸位不必再揪着那沈家女不放。”
王首辅面容沉肃,缓缓踱步走来,声音不大,却让激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圣上,沈家女本就无关紧要,可沈曜身为宁远侯世子,又兼任禁军统领。”
“昨日在城中闹出的事儿,让那么多百姓知晓我大靖的勋贵,为着私仇,武力恐吓官僚,肆意妄为,致使朝野人心惶惶。”
“朝廷大官都被罔顾国法欺辱,何况布衣草民?太祖太宗皇帝皆明言礼重文臣,可臣等文臣清誉,忠贤脊梁,皆被昨日之事踩在脚下。”
“圣人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众大臣翘首以盼圣上的英明决断,还请圣上摒弃私念,还张尚书一个公道。”
正统帝紧抿着唇,尚且青涩的少年面庞浮现无措的薄红。
他并非积威已久乾刚独断的皇帝,今日才真正的体会到被权臣掣肘的滋味。
崔昀野一言不发,蹙着眉眼神清冷的望着那边的争吵,有心想给那猖狂的兄妹一个教训。
可眼见皇帝就要顶不住松口了,他还是一个眼神给去兵部侍郎魏翰远。
余光看到沈曜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又黑脸嗤了一声。
禁军打前头开路,不久后,上百宫人来到侯府门前,仪态端庄队形整齐的分列两边。
沈曜微眯着眼看来人,一队宣旨太监来到他面前。
为首的太监态度恭敬的客套了两句,便让小太监递上圣旨。
皇帝是何圣旨,从宣旨太监的态度便能窥见一二,显然不是降罪旨意。
沈瑜放下心,跪在沈曜侧后方,本还十分有兴致的听古代圣旨宣读,谁知这圣旨的内容竟然是奖赏她的!
她听的一脸懵,怎么她给人泼屎还泼出什么贤淑啊,什么典范来了?
更魔幻的是,赵荆楚也给了她一道懿旨,同样是奖赏的意思。
她心里顿时五味杂陈,特别是拜首谢恩的时候。
不过也没膈应多久,毕竟圣旨和懿旨宣读完后,二三十个宫女捧着御赐之物上前,展示皇恩浩荡。
嗯…虽然跪谢赵荆楚很不得劲,但想到赵荆楚明明看不惯她,还要写懿旨为她正名,还赏了那么多东西。
两人都不开心,那就等于没有不开心。
………
旭阳高升,文武百官陆续进入金銮殿。
原本不用上朝的禁军统领沈曜,今日一身红色麒麟补子武官服,大摇大摆的上殿。
众臣工纷纷侧头看去,只见沈曜一脸桀骜的站到先前宁远侯上朝的位置。
朝堂上气氛逐渐微妙起来,毕竟昨日之事几乎是全城皆知。
若太师和那沈家女的艳闻只有官宦人家知晓,那礼部尚书和亲女乱伦的谣言,则是朝野流传。
礼部尚书脸色铁青的站在前列,众人眼观鼻息。
今日表面上是礼部尚书和沈世子的纠纷,实则是王首辅和崔太师两党的第二次正面较量。
上一次还是圣上刚登基时,两党争论圣上何时亲政。
不多时,太监唱喝声起,正统帝稳步走上御座。
十二毓冕晃动,很快便寻到底下的沈世子。正统帝嘴角抽了抽,这人还嫌今日事儿闹不大么?
朝堂之上,再怎么暗潮汹涌,众臣工还是得先陈述政务。
再过三日,礼部就要主持春闱,礼部尚书张攀出列陈述各项安排,并目光凛凛的望着上方的正统帝,直把皇帝看的有些坐立难安。
到了未时三刻,众臣工已经无人再出列陈事,金銮殿内气氛愈发凝重,弥漫着一股风雨欲来的压迫感。
正统帝到了这时,突然霍然起身,语速快而急的说道:“退朝!” 随即脚下一刻没耽误的走下御阶。
本来今日他已经做好了舌战群儒的准备,可临了他还是有些怯了,想着赶紧退朝离开金銮殿。
这些人总不能拦住他,不让他走。
“圣上!!”
只见站在另一边的左督御史李衡几个大跨步冲到正统帝面前,脸色怒红,额头青筋暴起。
他看着正统帝,眼含热泪神情激动,把正统帝唬了一大跳,心道还是躲不掉。
“李爱卿…莫要御前失仪…”
李衡横眉冷目,神情激愤道:“圣上何故装聋作哑?昨日张尚书秉公直谏,圣上为着什么,无视张尚书的谏言?”
“圣上可还记得先帝托付江山,是要圣上做个盛世明君,广开言路,威加海内?圣上今日急着退朝,又为着什么?”
“昨日沈世子罔顾国法,带人围了张尚书府邸。暴力殴打,辱骂朝臣还不够,竟然还做出泼粪等市井刁民之举!!”
“他眼里可还有礼法?这等狂妄背礼之徒,圣上不加以严惩,是要放任国朝礼乐崩坏么?”
六部除兵部和工部外,其余四部近一半官员蜂拥而至,将正统帝团团围住,连他的贴身内侍都被挤的差点摔倒。
正统帝勉力维持帝王仪态,目视群臣:“众爱卿公忠体国,昨日之事,朕也略有耳闻…”
卫惠德挤开众人,慷慨激昂道:“圣上!!昨日张尚书弹劾太师纵奴行恶,差点驾马撞死人,可有错?”
“长街那么多百姓都看到了,如何还能颠倒黑白?沈家女先前私奔太师至连州,后又夜宿太师府,张尚书参太师私德不修,又有何错?”
“圣上不加以责夺申饬,反倒像无事发生般,莫不是圣上私昵太师,任人唯亲?”
这一番谏言几乎是直唾帝面。
正统帝呼吸乱了几分,没想到自个儿还体验了一把前朝仁宗的待遇。
大臣直谏,他不能怒发天子之威,让人诟病不贤。
正统帝抬袖抹了把脸,又叹口气,沉声道:“诸卿冷静,朕并非闭目塞听,忠言逆耳之君,也并非是不纳谏。”
“太师府的奴仆冲撞街市,太师有御下不严之过,朕定会严厉申饬。”
“只是沈家女虽仪态懒散,性子跳脱,可到底是功臣之后,又是闺阁弱女子,诸位公卿丈夫,岂能没有证据,就侮人清白,逼人去死?”
“朕已下旨证明她清白,君无戏言,诸位不必再揪着那沈家女不放。”
王首辅面容沉肃,缓缓踱步走来,声音不大,却让激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圣上,沈家女本就无关紧要,可沈曜身为宁远侯世子,又兼任禁军统领。”
“昨日在城中闹出的事儿,让那么多百姓知晓我大靖的勋贵,为着私仇,武力恐吓官僚,肆意妄为,致使朝野人心惶惶。”
“朝廷大官都被罔顾国法欺辱,何况布衣草民?太祖太宗皇帝皆明言礼重文臣,可臣等文臣清誉,忠贤脊梁,皆被昨日之事踩在脚下。”
“圣人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众大臣翘首以盼圣上的英明决断,还请圣上摒弃私念,还张尚书一个公道。”
正统帝紧抿着唇,尚且青涩的少年面庞浮现无措的薄红。
他并非积威已久乾刚独断的皇帝,今日才真正的体会到被权臣掣肘的滋味。
崔昀野一言不发,蹙着眉眼神清冷的望着那边的争吵,有心想给那猖狂的兄妹一个教训。
可眼见皇帝就要顶不住松口了,他还是一个眼神给去兵部侍郎魏翰远。
余光看到沈曜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又黑脸嗤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