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寄情旧物-《出狱后,她成为权臣表哥的报应》

  朝堂上的忠臣贤能无法立足,请辞的请辞,病退的病退。留下的,自有一套为官之道。

  今日朝堂有人提出各地雪灾严重,需要马上赈灾,可又在国库空虚,无力赈灾的声音中,按下不表。

  ………

  陵州总督府。

  崔昀野端坐议事厅主位,身旁坐着的幕僚执笔写下的的安排。两侧案牍坐着陵江两州的知府和州官,皆眉眼沉肃的提笔写着公文。

  陵江两州也是受雪灾严重的地区,崔昀野身为总督,总揽两州的军政大权,除了领导指挥两州的军队,还总理两州民政,包括户簿,赋税,赈灾等事宜。

  今日召集上下官员就是为着赈灾一事。

  比起去年负责京城和北部五州的赈济,陵江富庶,他又政治清明,府银和粮仓都满满当当,只需安排官府放粮即可。

  直到下午,风雪停了些,今日政务才安排妥当。

  丁允鹤送走今日来督府议事的大人们,而后回到议事厅。

  看着神情有些劳累疲倦,微垂着头闭目养神的大爷,他走过去唤了声。

  崔昀野自那次重伤,体格始终没养回来,清瘦的脸庞看起来比以前还年轻了些。

  唯一不变的是深沉的眼神,和眉宇间的威仪冷厉。

  丁允鹤恭敬的递上一盏热茶,在大爷抿了口后,抽空说道:“老太太派周管事来询问,离过年只五日了,大爷何时归家。”

  崔昀野动作轻缓的刮着茶盖,狭长而深邃的眼眸掠过一抹无奈。

  自他因年底公务冗繁,而食言于老太太后,几乎每隔一日,府里的管事就来督府询问。

  或是问他身子可好,或是问他伺候的人可还满意。无论问什么,都暗含催促之意。

  他是不能理解,为何老太太对他这个理事的爷们儿看的这么紧。

  并非他不想回去住,而是他确实忙的脱不开身。

  朝廷这些时日发生的事,大大脱离了他的预料,满朝文武谁不道一声皇帝疯了?

  如今皇帝穷兵黩武,他这个乖顺的总督也不能将军务落下。

  他垂眸看向案上的信件,从京城传来的消息,雪灾如此严重下,朝廷不说开仓赈灾,连边军都要趁机掣肘,户部还要加重明年的税收,一副横征暴敛之像。

  归、通两州的粮仓早已打开,只是不见粮食去了何处。

  他放下茶盏,收回思绪,拿出案上被压在最底下的一封信。

  目光打信封的署名上看了会儿,而后拆开了看。

  只一遍就收起,和另一封相同署名的信件放到一起,准备积压不理。

  这两封信件他看过后便压了下来,是来自北疆宁国公的信件。

  自他失忆以来,十天前他头一次收到这个宁国公的信件,或者说,是先前的宁远侯,他的姑父。

  今日看的是第二封。

  除了这两封,从以往的信中内容也可以看出,自己先前与宁国公来往颇为密切。

  这两次寄信过来,都是为了向他求助。北疆少粮,夷族又穷凶极恶。

  指望着他走粮马道,送些粮食物资过去。

  宁国公自去年去到北疆后的军需,都是他帮忙调度的。

  只是自他回到陵州,这宁国公便没有再与他通信。

  可以猜测,这宁国公先前看他失势被打回陵州,便与他断了来往。

  这般不仗义的盟友,他没有必要为之劳神。

  况且,一想起这宁国公,他就想到自己重伤遭的罪。

  他也想大度些,可一想到满朝文武都知道自己因为宁国公的庶女,失了智般被动挨打,他就觉着丢人。

  甚至在看到宁国公的信后,不住的猜想,这宁国公不会是故意派女儿来勾引自己,为他办事的吧?

  这般浅显的美人计,之前的自己为何会看不懂?

  他深叹了口气道:“告诉周管事,爷后天便回府去,让老太太放宽心。”

  丁允鹤点头:“是,大爷”

  说罢就要往外走。

  “等会儿!”

  崔昀野淡淡的出声,丁允鹤站回他身边,等着他吩咐。

  “去库房寻些女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