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成浩:“我以往都觉得你比寻常的妇道人家,更为聪明利落。”
“怎么到了这大事儿上,反而糊涂起来了?”
“皇帝要崔家嫡女入宫,你有多大的脸敢阳奉阴违?仗着崔昀野在陵江势大?”
“崔昀野也不是万事大吉,官场博弈,一着不慎就要满盘皆输。”
“倒时树倒猢狲散,你和你整个崔家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不过就是个女儿,咱们安抚住京城那边,才是正经事!你还有崔昀霆和刚出生的孙子呢!”
大太太惶惶落泪:“那南嘉呢?我的南嘉呢?”
霍成浩语气冷酷:“她自在宫里当贵妃!”
大太太:“宫里那是什么地方?南嘉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她连那个女人都斗不过,怎么和宫里的那些人斗?”
霍成浩皱眉,知道她说的那个女人是谁。
事以秘成,他不想跟妇道人家说天下局势,也不想去了解那些后院争斗。
崔昀野外面的事情做的很好,屋里那些事情,他不在乎。
“崔南嘉进宫的意义,绝不是当一个争宠的妃子,只要咱们不轻举妄动,皇帝自然会善待崔南嘉,你不必多虑!”
只是以后的事情,就不确定了。
那么多人跟在崔昀野身后干,自然是想把事情做到最稳妥。
不过一个女儿罢了,有什么舍不得的?
他再次严肃的说:“必须得是崔南嘉进宫,脸上有瑕疵也没关系,她代表了你们崔家的荣誉,皇帝绝对会善待她的,你不必担心!”
大太太哭的不能自已:“你怎么能这样?你是我的亲哥哥啊!是南嘉的亲舅舅啊!”
“是不是崔昀野跟你说了什么?明明事情都快定下了,怎么突然就变卦了?”
“一定是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吹了枕头风!”
原以为自己的哥哥是来帮自己的,结果比那没良心的儿子还要诛心。
霍成浩皱眉:“跟崔昀野屋里那位不相干,一切以家族荣誉为重,不可以私心乱大局!”
大太太哭喊:“什么大局小局?明明就是你们变卦了!”
霍成浩:“不能让那些太监在陵州待太久,你早些准备!”
………………
得知东府被打砸一通,崔南嘉在自己屋里又哭又喊,崔心兰便知事情已经成了。
当即便让那些煽风点火的下人都闭嘴,她也不会再去崔南嘉面前洋洋得意。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低调的等崔南嘉离开陵州。
………………
崔南嘉进宫的决定,已经板上钉钉。
崔昀野和舅舅霍成浩商议,自己亲自送崔南嘉上京城。
然而霍成浩拒绝。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这个娘舅亲自去送,已经够了。
崔昀野叹息:“这番决定,我已经没有面目再见母亲和妹妹了,一切请舅舅多上心。”
崔家长辈开了崔家的库房,给崔南嘉准备了丰厚的嫁妆,长辈姊妹还各添了一份。
送嫁的船只挤满了河道,可谓十里红妆。
离开陵州那日,城外的渡口被清场,只有送嫁队伍和崔家人站在岸边。
宫里这回是带了贵妃的赐服来的。
此时,一身贵妃宫装的崔南嘉站在岸上,听着崔家众人祝福的话语。
她脸上扯不出一丝笑意
好半晌,她抬眸扫视对面的家人。
崔心兰和沈瑜自觉站在后排不露脸。
站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大老爷大太太,和崔昀野崔昀霆。
大太太眼含热泪,两位婶婶也跟着抹眼角。
大老爷和崔家兄弟都只是面色感慨不舍,就如寻常送家里女儿出嫁般。
崔南嘉冷笑,目光定在崔昀野的脸上。
众人也随着她的目光噤声。
崔南嘉红唇轻启,用崔家人都听得到的声音说道:“大哥如今抛弃了我,将我送去那不得见人的地方,想来这辈子也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我今日便要说一句,我崔南嘉,从今以后,与你崔昀野恩断义绝!”
“以后是好是坏,是生是死,都不用你崔昀野管,也不用你崔昀野掉一滴泪!”
大太太崩溃的冲过去,惊慌的捂住她的嘴,低声道:“我的儿!你怎么这么糊涂?”
“如今已经成了这个局面,你当着太监的面,说和你大哥恩断义绝,岂不是更要陷自己于不利?”
崔南嘉推开她的手,眼神还是冷:“娘自己保重好,别让人像算计我一样,给算计了!”
崔南嘉的话,不只是怨怪家里兄弟,还对皇家说了不敬的话。
大老爷一着急,也跑到她身边斥道:“不许胡言乱语!”
“接你入宫是圣上的旨意,与你大哥有什么关系?”
“进了宫要好好侍奉皇帝,不可再是这样胡搅蛮缠的性子!”
崔南嘉不想再听这些人的训斥,转身便上了船,背影决绝冷傲。
陪嫁嬷嬷和丫鬟也尽数跟上。
后面的太监神色如常,刚要上船,大太太就递上几大托盘的金银递给他们。
霍成浩已经上了送嫁船,见崔南嘉已经上船,没有多说废话,马上在船头指挥着其他船只开始进发。
随着船只缓缓移动,大太太哭的肝肠寸断。
崔昀野走过去,扶住她的手臂:“母亲回家去吧!”
大太太转头看向他,眼里悲痛失望怨恨,复杂到极致,猝然晕了过去。
崔南嘉进京城,国舅爷带着皇后仪仗等在城门口,以皇后之礼迎她入城。
崔南嘉坐在凤撵上,看着被拦道清场的京城,和翘首围观的百姓,心里涌上一股异样的感觉。
她离开了崔家,离开了父母,奔赴了她自己的前路。
她愈发端正了坐姿,仪态端庄的接受百姓们的仰视。
到了宫门口,武昭帝身着皇帝冠冕,亲自迎她入宫。
崔南嘉一路低沉的心,在看到那道明皇身影时,瞬间提了起来。
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情全部清空,她开始正视自己的身份。
关雎宫离乾清宫非常近,仅次于凤仪宫。
崔贵妃一入宫便得盛宠,一连十日,武昭帝都与她同吃同住。
还让她进养心殿,侍奉笔墨。
皇后贤德,只抱着太子,认真管理好后宫。
“怎么到了这大事儿上,反而糊涂起来了?”
“皇帝要崔家嫡女入宫,你有多大的脸敢阳奉阴违?仗着崔昀野在陵江势大?”
“崔昀野也不是万事大吉,官场博弈,一着不慎就要满盘皆输。”
“倒时树倒猢狲散,你和你整个崔家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不过就是个女儿,咱们安抚住京城那边,才是正经事!你还有崔昀霆和刚出生的孙子呢!”
大太太惶惶落泪:“那南嘉呢?我的南嘉呢?”
霍成浩语气冷酷:“她自在宫里当贵妃!”
大太太:“宫里那是什么地方?南嘉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她连那个女人都斗不过,怎么和宫里的那些人斗?”
霍成浩皱眉,知道她说的那个女人是谁。
事以秘成,他不想跟妇道人家说天下局势,也不想去了解那些后院争斗。
崔昀野外面的事情做的很好,屋里那些事情,他不在乎。
“崔南嘉进宫的意义,绝不是当一个争宠的妃子,只要咱们不轻举妄动,皇帝自然会善待崔南嘉,你不必多虑!”
只是以后的事情,就不确定了。
那么多人跟在崔昀野身后干,自然是想把事情做到最稳妥。
不过一个女儿罢了,有什么舍不得的?
他再次严肃的说:“必须得是崔南嘉进宫,脸上有瑕疵也没关系,她代表了你们崔家的荣誉,皇帝绝对会善待她的,你不必担心!”
大太太哭的不能自已:“你怎么能这样?你是我的亲哥哥啊!是南嘉的亲舅舅啊!”
“是不是崔昀野跟你说了什么?明明事情都快定下了,怎么突然就变卦了?”
“一定是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吹了枕头风!”
原以为自己的哥哥是来帮自己的,结果比那没良心的儿子还要诛心。
霍成浩皱眉:“跟崔昀野屋里那位不相干,一切以家族荣誉为重,不可以私心乱大局!”
大太太哭喊:“什么大局小局?明明就是你们变卦了!”
霍成浩:“不能让那些太监在陵州待太久,你早些准备!”
………………
得知东府被打砸一通,崔南嘉在自己屋里又哭又喊,崔心兰便知事情已经成了。
当即便让那些煽风点火的下人都闭嘴,她也不会再去崔南嘉面前洋洋得意。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低调的等崔南嘉离开陵州。
………………
崔南嘉进宫的决定,已经板上钉钉。
崔昀野和舅舅霍成浩商议,自己亲自送崔南嘉上京城。
然而霍成浩拒绝。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这个娘舅亲自去送,已经够了。
崔昀野叹息:“这番决定,我已经没有面目再见母亲和妹妹了,一切请舅舅多上心。”
崔家长辈开了崔家的库房,给崔南嘉准备了丰厚的嫁妆,长辈姊妹还各添了一份。
送嫁的船只挤满了河道,可谓十里红妆。
离开陵州那日,城外的渡口被清场,只有送嫁队伍和崔家人站在岸边。
宫里这回是带了贵妃的赐服来的。
此时,一身贵妃宫装的崔南嘉站在岸上,听着崔家众人祝福的话语。
她脸上扯不出一丝笑意
好半晌,她抬眸扫视对面的家人。
崔心兰和沈瑜自觉站在后排不露脸。
站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大老爷大太太,和崔昀野崔昀霆。
大太太眼含热泪,两位婶婶也跟着抹眼角。
大老爷和崔家兄弟都只是面色感慨不舍,就如寻常送家里女儿出嫁般。
崔南嘉冷笑,目光定在崔昀野的脸上。
众人也随着她的目光噤声。
崔南嘉红唇轻启,用崔家人都听得到的声音说道:“大哥如今抛弃了我,将我送去那不得见人的地方,想来这辈子也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我今日便要说一句,我崔南嘉,从今以后,与你崔昀野恩断义绝!”
“以后是好是坏,是生是死,都不用你崔昀野管,也不用你崔昀野掉一滴泪!”
大太太崩溃的冲过去,惊慌的捂住她的嘴,低声道:“我的儿!你怎么这么糊涂?”
“如今已经成了这个局面,你当着太监的面,说和你大哥恩断义绝,岂不是更要陷自己于不利?”
崔南嘉推开她的手,眼神还是冷:“娘自己保重好,别让人像算计我一样,给算计了!”
崔南嘉的话,不只是怨怪家里兄弟,还对皇家说了不敬的话。
大老爷一着急,也跑到她身边斥道:“不许胡言乱语!”
“接你入宫是圣上的旨意,与你大哥有什么关系?”
“进了宫要好好侍奉皇帝,不可再是这样胡搅蛮缠的性子!”
崔南嘉不想再听这些人的训斥,转身便上了船,背影决绝冷傲。
陪嫁嬷嬷和丫鬟也尽数跟上。
后面的太监神色如常,刚要上船,大太太就递上几大托盘的金银递给他们。
霍成浩已经上了送嫁船,见崔南嘉已经上船,没有多说废话,马上在船头指挥着其他船只开始进发。
随着船只缓缓移动,大太太哭的肝肠寸断。
崔昀野走过去,扶住她的手臂:“母亲回家去吧!”
大太太转头看向他,眼里悲痛失望怨恨,复杂到极致,猝然晕了过去。
崔南嘉进京城,国舅爷带着皇后仪仗等在城门口,以皇后之礼迎她入城。
崔南嘉坐在凤撵上,看着被拦道清场的京城,和翘首围观的百姓,心里涌上一股异样的感觉。
她离开了崔家,离开了父母,奔赴了她自己的前路。
她愈发端正了坐姿,仪态端庄的接受百姓们的仰视。
到了宫门口,武昭帝身着皇帝冠冕,亲自迎她入宫。
崔南嘉一路低沉的心,在看到那道明皇身影时,瞬间提了起来。
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情全部清空,她开始正视自己的身份。
关雎宫离乾清宫非常近,仅次于凤仪宫。
崔贵妃一入宫便得盛宠,一连十日,武昭帝都与她同吃同住。
还让她进养心殿,侍奉笔墨。
皇后贤德,只抱着太子,认真管理好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