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小皇帝南迁-《出狱后,她成为权臣表哥的报应》

  虎牙还是没理她,她又喂了一小勺,越发起劲:“叫娘亲!”

  “虎牙!!”

  虎牙还未奶声奶气的说话,门口便传来一声尖利的女声。

  沈瑜吓一跳。

  原是她太过专注的逗虎牙,没听到外面李氏进来时,门边丫鬟请安行礼的声音。

  李氏脚步飞快,脸上虽端着笑容,眼神却很有些凌厉。

  周身气势,完全不像平日里的温婉不冒头。

  沈瑜瞧着愣了一下,又很快,她莫名有些心虚。

  她刚刚在教虎牙叫自己娘亲,怕是被李氏听到了吧?

  被人家真正的娘亲堵了个正着…

  李氏没有提起刚刚看到沈瑜教自己儿子叫娘亲的事,而是先行李问安,笑着说:“大嫂,我起的早,想着今日来您这儿玩会儿,没有冒昧吧?”

  沈瑜尴尬的笑了笑:“没有。”

  李氏在桌边坐下,看着用膳的场景,又说道:“刚巧我也没有用早膳,大嫂不介意多我一人吧?”

  沈瑜微笑摇头:“不会的,一起吃吧。”

  虎牙看到熟悉的人,立马开心的叫娘亲。

  李氏笑的温柔,没有应这一声娘亲,也没有纠正虎牙。

  她拿过桌上的蛋羹,开始喂了起来。

  沈瑜虽然不是那种长袖善舞的人,但她对人的情绪捕捉,还是很敏锐的。

  她知道李氏是做给自己的看的,也是暗戳戳的表明,自己不愿过继孩子给她。

  她倒不觉得难过冒犯,而是拿起勺子,喝着自己面前的燕窝粥。

  心里好笑地想着,昨天昀哥哥那么雷厉风行的把孩子抱过来。

  就好像他想过继谁的孩子,别人就会心甘情愿的让出孩子一样。

  结果等他一走,李氏就过来宣示主权了。

  用完早膳后,李氏一直呆在檀皎院。

  时不时挑剔一下风荷带来的嬷嬷,照顾的不对。

  又在听到虎牙没有住的屋子,而是睡在大哥夫妻中间后,沉了脸色。

  沈瑜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神色,该逗孩子就逗孩子,李氏嘱咐什么她就听着。

  她觉得,虎牙不叫娘亲,叫伯母也是一样的。

  日落西山后,李氏就借口告辞了。

  沈瑜心里腻歪的想着,她是不是在避着昀哥哥?

  毕竟都待这儿一整天了,等吃了晚膳再走也没什么。

  虎牙这一天都没怎么哭,便是李氏走了,也没有追着要娘亲。

  因为沈瑜没有想要强逼着他,戒断自己的亲娘,且哄着他说娘亲有事,明天再来。

  虎牙便乖乖的待在这里了。

  李氏走后没多久,崔昀野便一身官服的回来了。

  见沈瑜抱着孩子,玩的很融洽。

  他唇角微微上扬,眸光如水般温柔。

  沈瑜见他回来了,先是惊喜的叫了声昀哥哥,然后就把虎牙放下了。

  她跑过去,一把抱住昀哥哥,浑身透着喜悦。

  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也每天见到,但她就是每一次见到昀哥哥都很开心。

  崔昀野却是简单相拥后,就推了她去看虎牙。

  他将虎牙抱在臂弯上,问道:“今天有没有教虎牙叫人?叫爷父亲。”

  沈瑜心里一咯噔。

  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她没有将李氏今天在他们院子里待了一整天的事情说出来。

  而是说:“虎牙都没学会叫我娘亲,更加不会叫昀哥哥父亲了。”

  崔昀野嗔怪的白她一眼:“那阿奴就上点心,先教虎牙叫父亲.”

  沈瑜心里委屈,他说的倒简单。

  可到底是别人家的孩子,人家父母健在,凭什么就叫他们父母?

  夜幕降临后,虎牙早早的睡去了,这回沈瑜主动把虎牙放在最里侧。

  她实在不想和昀哥哥中间,还隔了个小孩。

  长夜漫漫,原以为昀哥哥还要去书房看看写写的。

  结果他却是拉着自己,去到白天待的外间。

  沈瑜坐在椅子上,仰头问昀哥哥:“有什么事情吗?你是怕虎牙听到吗?他还小,听不懂的。”

  崔昀野微笑,眸光向下的盯着她,狭长的眼眸里,盛着氤氲缱绻的光,直把沈瑜看得心酥麻麻的,想入非非。

  她娇娇的说:“昀哥哥,到底要做什么?”

  崔昀野直言:“阿奴从月信到现在,爷已经有八九日不曾沾阿奴的身子了,阿奴今晚可得好好伺候爷。”

  沈瑜已经沐浴过了,纯白交襟领口因着动作扯开了些,露出里面白的发粉的肌肤。

  她羞羞的道:“可是现在屋里有虎牙,我没有办法伺候昀哥哥…”

  崔昀野:“虎牙已经睡着了,咱们不去榻间就是。”

  沈瑜又羞的缩了缩双腿:“可是这种事情,不在榻上…怎么弄?”

  崔昀野哼笑,眸光暧昧流转,声线轻慢磁性:“阿奴在装什么?这屋里的角角落落,在哪一处,爷没弄过阿奴?”

  沈瑜仰着羞红的小脸,一双翦水秋瞳浮现撩人的水光,红唇微张着,呼吸逐渐急促。

  崔昀野俯下身亲了亲她的脸颊,嘴唇游移到她的耳旁:“阿奴等会儿小点声,不要吵到儿子。”

  ………………

  小皇帝的护送军队,在鄞州边界的邑水县止步不前,皆因着百里外有离军和反贼张兴的动向。

  他们这一个月来,不仅遭到了张兴部下的追杀,还与游击的离军碰撞过。

  此地离鄞州那么近,鄞州真正的掌权人曹昂却不派军队过来接应,属实有异心。

  禁军蒋涵和锦衣卫严昭都不敢擅自过去。

  既然疑心,那便是被两面夹击的情况。

  他们停留在邑水县,已有半月。

  所备粮草辎重也逐渐难以为继,军队和皇室都节衣缩食。

  一些没法守卫部署的文臣,为了大靖体统,以屋为殿,和两位太后以及小皇帝在屋里上朝。

  每日时辰不长,就一个时辰,而后就外出寻些能吃能喝的东西,自给自足,还要照顾几位皇室。

  除了太后和小皇帝,其他人都要想办法寻找吃食。

  小皇帝在这饥荒破败中,迎来了三岁生辰。

  因着武昭帝平日里的教导,小皇子幼而早慧。

  虽不能理解透彻现在的局势,却也知道自己身怀重器。

  正面对着重重危险,所有人都在尽全力的保护他。

  这日早晨,他认真的听着大学士的讲课。

  可渐渐的,外面突然乱了起来,太后和西太后以及小皇子都来了这里。

  惶惶不安的度过了几个时辰后,直到黄昏将近时。

  严昭浑身染血,脚步匆忙的进来抱起小皇帝,去到外面的空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