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仁心杀心
地窖的阴冷与血腥气仿佛还附着在衣衫上。回到地面,雨水带来的湿冷空气反而显得清新。老嬷嬷沉默地递上两碗刚煎好的驱寒汤药,目光在林雪身上短暂停留,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顾清风接过药碗,看向林雪,方才地窖中那冷酷如冰、手段狠戾的身影,与眼前这个沉默喝药的女子几乎无法重叠。“我会安排人盯住陈记香烛铺,若有消息,立刻通知你。”
林雪“嗯”了一声,将空碗放下。药汁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却让她因失血和疲惫而有些昏沉的头脑清醒了不少。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拍打声,夹杂着孩童带着哭腔的呼喊:“嬷嬷!嬷嬷!救命啊!我娘…我娘她不行了!”
老嬷嬷脸色一变,快步上前开门。只见一个浑身湿透、约莫七八岁的男孩站在门外,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满是惊恐。
“栓子,别急,慢慢说,你娘怎么了?”嬷嬷拉住男孩冰冷的小手。
“娘…娘咳血了…喘不上气…浑身滚烫……”男孩语无伦次,“王大夫…王大夫说他也没法子,让…让准备后事……”
嬷嬷眉头紧锁,看向顾清风,面带难色:“顾先生,这…栓子娘是巷尾的绣娘,寡妇带着孩子,平日身子就弱,这鬼天气……”
顾清风看向林雪。他虽通些医理,但于这等急症重症,并无把握。
林雪站起身,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淡淡道:“带路。”
嬷嬷和栓子都是一愣。
“林姑娘,你……”顾清风也有些意外。
“略懂岐黄。”林雪言简意赅,已当先向外走去。
栓子家就在两条巷子外,一间低矮潮湿的棚屋里。还未进门,便能听到里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和艰难的喘息。屋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贫苦人家特有的霉味与一股浓重的血腥气。
一个面色蜡黄、骨瘦如柴的妇人蜷缩在破旧的床榻上,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咳嗽都带出暗红色的血沫,眼神已经涣散,进气多出气少。
“娘!”栓子扑到床前,哭声凄厉。
嬷嬷探了探妇人的额头,触手滚烫,再看那血色,脸色更加沉重:“这…这是肺痨重症,邪毒壅盛,怕是……”
林雪没有说话,走到床边,无视那可能传染的痨病,伸手搭上妇人枯瘦的手腕。指尖传来的脉象浮紧数急,乱如麻线,已是危在旦夕之象。
她掀开妇人眼皮看了看,又凑近闻了闻她咳出的血沫气味。
“不是普通肺痨。”林雪收回手,语气肯定,“是受了极重的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毒火攻心,闭阻肺络。寻常方药,药力难达。”
“那…那可怎么办?”嬷嬷急道。
林雪没有回答,再次取出了那个装着玄铁细针的皮囊。
顾清风眼神一凝。又是那针?这次她要……
只见林雪指尖拈起一枚乌黑细针,在油灯上迅速掠过,算是消毒。她出手如风,第一针,直刺妇人眉心印堂穴,针入三分,轻轻捻动!
妇人浑身一颤,剧烈的咳嗽竟奇迹般地缓和了刹那。
紧接着,第二针,刺向胸口膻中穴!第三针,第四针……林雪下针又快又准,分别落在妇人肺经、心包经要穴,那乌黑的细针在她指尖,仿佛拥有了生命,或浅刺,或深探,或轻捻,或微颤。
她的神情专注而冷静,与方才地窖中用刑时一般无二,只是眼神深处,少了几分杀意,多了几分洞察幽冥的锐利。
顾清风屏息凝神地看着。他认得其中几个穴位,皆是凶险无比之处,稍有差池,立时毙命。但这玄铁细针,似乎有着某种奇异的特性,能轻易穿透因邪毒而滞涩的经络,引导着那股狂暴的病气。
随着针尖的颤动,妇人喉咙里的痰鸣音渐渐减弱,急促的喘息也开始平复,蜡黄的脸色竟透出一丝微弱的血色。
最后一针,林雪刺向妇人脚底涌泉穴。针入的瞬间,妇人猛地张开嘴,“哇”地一声吐出一大口浓稠黑血,腥臭扑鼻!
“娘!”栓子吓得大叫。
然而,吐出这口淤血后,妇人胸膛的起伏明显变得平稳悠长,虽然依旧虚弱,但那致命的窒息感已然消失。她缓缓睁开眼睛,迷茫地看着眼前陌生的女子。
林雪迅速起针,十二枚玄铁细针依次收回皮囊,乌光隐没。
“邪毒暂泄,肺络已通。”她声音依旧平淡,对嬷嬷道,“按这个方子抓药,连服三日。”
她走到屋内唯一的破桌旁,拿起一支秃笔,在一张废纸上写下几味药材,剂量、煎法标注得清清楚楚。
嬷嬷接过药方,看着上面娟秀却力透纸背的字迹,又看看床上呼吸已然平稳的妇人,激动得嘴唇哆嗦:“多谢…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栓子也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就要磕头。
林雪侧身避开,没有受礼。“举手之劳。”她看了一眼窗外依旧连绵的雨丝,“我累了,回去休息。”
说完,不再理会屋内的千恩万谢,径直走入雨幕之中。
顾清风默默跟上,看着前方那在雨中显得有些单薄,却又挺得笔直的背影。
地窖之中,她以玄铁针施以酷刑,冷酷如阎罗;陋室之内,她以玄铁针救人性命,精准如神医。
杀心与仁心,竟能如此诡异地并存于一人之身,存在于那细如发丝的玄铁寒芒之上。
他忽然发现,自己对这个名叫林雪的女子,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和肩头,她却浑然未觉,只是微微抬起手,看着指尖——那曾捻动生死之针的指尖。
玄铁针,可杀人,亦可活人。
正如她这条路,以杀止杀,以血还血,只为在那无尽黑暗的尽头,寻回一丝属于林家的公道与天光。
地窖的阴冷与血腥气仿佛还附着在衣衫上。回到地面,雨水带来的湿冷空气反而显得清新。老嬷嬷沉默地递上两碗刚煎好的驱寒汤药,目光在林雪身上短暂停留,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顾清风接过药碗,看向林雪,方才地窖中那冷酷如冰、手段狠戾的身影,与眼前这个沉默喝药的女子几乎无法重叠。“我会安排人盯住陈记香烛铺,若有消息,立刻通知你。”
林雪“嗯”了一声,将空碗放下。药汁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却让她因失血和疲惫而有些昏沉的头脑清醒了不少。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拍打声,夹杂着孩童带着哭腔的呼喊:“嬷嬷!嬷嬷!救命啊!我娘…我娘她不行了!”
老嬷嬷脸色一变,快步上前开门。只见一个浑身湿透、约莫七八岁的男孩站在门外,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满是惊恐。
“栓子,别急,慢慢说,你娘怎么了?”嬷嬷拉住男孩冰冷的小手。
“娘…娘咳血了…喘不上气…浑身滚烫……”男孩语无伦次,“王大夫…王大夫说他也没法子,让…让准备后事……”
嬷嬷眉头紧锁,看向顾清风,面带难色:“顾先生,这…栓子娘是巷尾的绣娘,寡妇带着孩子,平日身子就弱,这鬼天气……”
顾清风看向林雪。他虽通些医理,但于这等急症重症,并无把握。
林雪站起身,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淡淡道:“带路。”
嬷嬷和栓子都是一愣。
“林姑娘,你……”顾清风也有些意外。
“略懂岐黄。”林雪言简意赅,已当先向外走去。
栓子家就在两条巷子外,一间低矮潮湿的棚屋里。还未进门,便能听到里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和艰难的喘息。屋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贫苦人家特有的霉味与一股浓重的血腥气。
一个面色蜡黄、骨瘦如柴的妇人蜷缩在破旧的床榻上,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咳嗽都带出暗红色的血沫,眼神已经涣散,进气多出气少。
“娘!”栓子扑到床前,哭声凄厉。
嬷嬷探了探妇人的额头,触手滚烫,再看那血色,脸色更加沉重:“这…这是肺痨重症,邪毒壅盛,怕是……”
林雪没有说话,走到床边,无视那可能传染的痨病,伸手搭上妇人枯瘦的手腕。指尖传来的脉象浮紧数急,乱如麻线,已是危在旦夕之象。
她掀开妇人眼皮看了看,又凑近闻了闻她咳出的血沫气味。
“不是普通肺痨。”林雪收回手,语气肯定,“是受了极重的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毒火攻心,闭阻肺络。寻常方药,药力难达。”
“那…那可怎么办?”嬷嬷急道。
林雪没有回答,再次取出了那个装着玄铁细针的皮囊。
顾清风眼神一凝。又是那针?这次她要……
只见林雪指尖拈起一枚乌黑细针,在油灯上迅速掠过,算是消毒。她出手如风,第一针,直刺妇人眉心印堂穴,针入三分,轻轻捻动!
妇人浑身一颤,剧烈的咳嗽竟奇迹般地缓和了刹那。
紧接着,第二针,刺向胸口膻中穴!第三针,第四针……林雪下针又快又准,分别落在妇人肺经、心包经要穴,那乌黑的细针在她指尖,仿佛拥有了生命,或浅刺,或深探,或轻捻,或微颤。
她的神情专注而冷静,与方才地窖中用刑时一般无二,只是眼神深处,少了几分杀意,多了几分洞察幽冥的锐利。
顾清风屏息凝神地看着。他认得其中几个穴位,皆是凶险无比之处,稍有差池,立时毙命。但这玄铁细针,似乎有着某种奇异的特性,能轻易穿透因邪毒而滞涩的经络,引导着那股狂暴的病气。
随着针尖的颤动,妇人喉咙里的痰鸣音渐渐减弱,急促的喘息也开始平复,蜡黄的脸色竟透出一丝微弱的血色。
最后一针,林雪刺向妇人脚底涌泉穴。针入的瞬间,妇人猛地张开嘴,“哇”地一声吐出一大口浓稠黑血,腥臭扑鼻!
“娘!”栓子吓得大叫。
然而,吐出这口淤血后,妇人胸膛的起伏明显变得平稳悠长,虽然依旧虚弱,但那致命的窒息感已然消失。她缓缓睁开眼睛,迷茫地看着眼前陌生的女子。
林雪迅速起针,十二枚玄铁细针依次收回皮囊,乌光隐没。
“邪毒暂泄,肺络已通。”她声音依旧平淡,对嬷嬷道,“按这个方子抓药,连服三日。”
她走到屋内唯一的破桌旁,拿起一支秃笔,在一张废纸上写下几味药材,剂量、煎法标注得清清楚楚。
嬷嬷接过药方,看着上面娟秀却力透纸背的字迹,又看看床上呼吸已然平稳的妇人,激动得嘴唇哆嗦:“多谢…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栓子也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就要磕头。
林雪侧身避开,没有受礼。“举手之劳。”她看了一眼窗外依旧连绵的雨丝,“我累了,回去休息。”
说完,不再理会屋内的千恩万谢,径直走入雨幕之中。
顾清风默默跟上,看着前方那在雨中显得有些单薄,却又挺得笔直的背影。
地窖之中,她以玄铁针施以酷刑,冷酷如阎罗;陋室之内,她以玄铁针救人性命,精准如神医。
杀心与仁心,竟能如此诡异地并存于一人之身,存在于那细如发丝的玄铁寒芒之上。
他忽然发现,自己对这个名叫林雪的女子,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和肩头,她却浑然未觉,只是微微抬起手,看着指尖——那曾捻动生死之针的指尖。
玄铁针,可杀人,亦可活人。
正如她这条路,以杀止杀,以血还血,只为在那无尽黑暗的尽头,寻回一丝属于林家的公道与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