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炉烟袅袅煨残岁,梅蕊盈盈孕早春。
剑匣尘封藏冷月,茶瓯香烬记前尘。
曾驱雾霭开星路,今伴风霜守故茵。
最是人间堪慰处,灯前相对两闲人。
一、炉烟绕岁
小寒的风裹着雪沫子,在院墙上打了个旋。林骁蹲在堂屋的炭炉前,用铁钎拨着炉膛里的梅枝炭,火星子溅在炉边的铜盆上,发出细碎的响,像当年“启明号”引擎预热时的轻颤。炉上的砂壶正煨着星蓝花酒,酒气混着梅香漫出来,在窗纸上凝了层薄霜,霜花的纹路竟与砂壶上的缠枝纹重合,像把岁月的脉络冻在了玻璃上。
“别拨太勤,”苏约端着盘刚蒸好的糯米糕进来,瓷盘边缘缠着圈红绳,是小丫头用自己的红头绳编的,“这炭跟你当年在战俘营藏的一样,得慢慢焐着才出味。”她把盘子放在炉边的矮几上,指尖拂过砂壶上的刻痕——那是林骁用能量匕首刻的“共暖”二字,笔画里还卡着点去年的酒渍,是苏约倒酒时洒的,说“要让字也尝尝醉的滋味”。
砂壶的壶嘴缺了个小口,是林骁去年碰的,他用金缮补了朵小小的星蓝花,说“破了才更像咱们的日子”。壶盖的提梁上缠着圈旧布条,是从“启明号”的军旗上剪的,布角绣着颗星,是阿澈的手笔,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执拗。“这壶比星港的恒温酒壶还懂人心,”苏约往两个粗瓷碗里倒酒,酒液在碗里晃出细碎的光,“你总说‘热酒要烫到指尖发麻才够味’,其实是怕我冻着手。”
矮几的抽屉里藏着个铁皮盒,里面是些褪色的酒票,是星历37年在黑渊星港用的,票面上印着“守界者特供”,边缘被摩挲得发亮。其中一张票根上有个小小的牙印,是苏约当年饿极了咬的,林骁说“要留着当年想”,一留就是四十多年。“那时你总把省下来的酒票给我,”苏约拿起票根对着光看,牙印在灯光里像个小小的月牙,“自己却喝掺了星核水的烈酒,说‘这才够劲’。”
林骁往炉里添了块新炭,是今年的梅枝烧成的,炭心还泛着红,像颗小小的太阳。“毅骁昨天发讯说,星港的孩子们在学煨酒,”他看着酒液在碗里泛起细泡,“小远总爱往酒里扔梅瓣,说‘像奶奶那样’,结果酒洒了半炉,把炭都浇灭了。”
炉烟从烟囱里漫出来,绕着院中的梅树打了个圈,像条温柔的丝带。苏约往林骁碗里又添了些酒,轻声说:“你看这烟,多像当年在‘启明号’的医务室,你给我暖手时呵出的气,绕着绕着就缠成了团。”
二、梅蕊藏春
午后的雪稍歇,阳光透过云缝落在梅枝上,把积雪照得发亮,像铺了层碎银。苏约站在梅树下,用竹篮接着飘落的花瓣,篮底垫着块星蓝花布,是她从旧旗袍上剪的,布角绣着个小小的“春”字,是林骁去年绣的,针脚粗得像麻绳。
“别接太多,”林骁扛着把扫帚过来,扫帚柄是用“启明号”的旧栏杆改的,上面刻着“约约的花扫”,是他亲手凿的,笔画深峻,倒比当年在战俘营刻的“平安”二字更见力道,“去年的花干还在匣子里呢,你总说‘留着泡茶’,结果泡了三回还剩大半。”他把扫起的雪堆在树根,雪堆里埋着几颗星蓝花籽,是小丫头昨天塞进去的,说“要让梅花和星星当邻居”。
梅枝上的花苞鼓鼓囊囊的,像藏着无数个小春天。苏约踮脚摘下朵半开的,花瓣上还沾着雪沫,她小心地放进篮里,与去年的干花摆在一起,新花的粉与旧花的褐,在布上晕成幅安静的画。“这花比当年在云雾山采的野梅精神,”她忽然指着最高处的枝头,那里有朵全开的梅花,被雪压得低垂,却依旧挺着花萼,“像你当年在蚀能者的包围圈里,明明受了伤,还笑着说‘没事’。”
树下的青石台上,摆着个旧陶罐,里面装着些梅酱,是去年用花瓣熬的,罐口盖着块粗布,是从林骁的旧军大衣上剪的,布上还留着他的体温。“你总说这酱比星核糖还甜,”苏约用小勺舀了点尝尝,梅的酸混着糖的甜漫开来,“其实是
炉烟袅袅煨残岁,梅蕊盈盈孕早春。
剑匣尘封藏冷月,茶瓯香烬记前尘。
曾驱雾霭开星路,今伴风霜守故茵。
最是人间堪慰处,灯前相对两闲人。
一、炉烟绕岁
小寒的风裹着雪沫子,在院墙上打了个旋。林骁蹲在堂屋的炭炉前,用铁钎拨着炉膛里的梅枝炭,火星子溅在炉边的铜盆上,发出细碎的响,像当年“启明号”引擎预热时的轻颤。炉上的砂壶正煨着星蓝花酒,酒气混着梅香漫出来,在窗纸上凝了层薄霜,霜花的纹路竟与砂壶上的缠枝纹重合,像把岁月的脉络冻在了玻璃上。
“别拨太勤,”苏约端着盘刚蒸好的糯米糕进来,瓷盘边缘缠着圈红绳,是小丫头用自己的红头绳编的,“这炭跟你当年在战俘营藏的一样,得慢慢焐着才出味。”她把盘子放在炉边的矮几上,指尖拂过砂壶上的刻痕——那是林骁用能量匕首刻的“共暖”二字,笔画里还卡着点去年的酒渍,是苏约倒酒时洒的,说“要让字也尝尝醉的滋味”。
砂壶的壶嘴缺了个小口,是林骁去年碰的,他用金缮补了朵小小的星蓝花,说“破了才更像咱们的日子”。壶盖的提梁上缠着圈旧布条,是从“启明号”的军旗上剪的,布角绣着颗星,是阿澈的手笔,针脚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执拗。“这壶比星港的恒温酒壶还懂人心,”苏约往两个粗瓷碗里倒酒,酒液在碗里晃出细碎的光,“你总说‘热酒要烫到指尖发麻才够味’,其实是怕我冻着手。”
矮几的抽屉里藏着个铁皮盒,里面是些褪色的酒票,是星历37年在黑渊星港用的,票面上印着“守界者特供”,边缘被摩挲得发亮。其中一张票根上有个小小的牙印,是苏约当年饿极了咬的,林骁说“要留着当年想”,一留就是四十多年。“那时你总把省下来的酒票给我,”苏约拿起票根对着光看,牙印在灯光里像个小小的月牙,“自己却喝掺了星核水的烈酒,说‘这才够劲’。”
林骁往炉里添了块新炭,是今年的梅枝烧成的,炭心还泛着红,像颗小小的太阳。“毅骁昨天发讯说,星港的孩子们在学煨酒,”他看着酒液在碗里泛起细泡,“小远总爱往酒里扔梅瓣,说‘像奶奶那样’,结果酒洒了半炉,把炭都浇灭了。”
炉烟从烟囱里漫出来,绕着院中的梅树打了个圈,像条温柔的丝带。苏约往林骁碗里又添了些酒,轻声说:“你看这烟,多像当年在‘启明号’的医务室,你给我暖手时呵出的气,绕着绕着就缠成了团。”
二、梅蕊藏春
午后的雪稍歇,阳光透过云缝落在梅枝上,把积雪照得发亮,像铺了层碎银。苏约站在梅树下,用竹篮接着飘落的花瓣,篮底垫着块星蓝花布,是她从旧旗袍上剪的,布角绣着个小小的“春”字,是林骁去年绣的,针脚粗得像麻绳。
“别接太多,”林骁扛着把扫帚过来,扫帚柄是用“启明号”的旧栏杆改的,上面刻着“约约的花扫”,是他亲手凿的,笔画深峻,倒比当年在战俘营刻的“平安”二字更见力道,“去年的花干还在匣子里呢,你总说‘留着泡茶’,结果泡了三回还剩大半。”他把扫起的雪堆在树根,雪堆里埋着几颗星蓝花籽,是小丫头昨天塞进去的,说“要让梅花和星星当邻居”。
梅枝上的花苞鼓鼓囊囊的,像藏着无数个小春天。苏约踮脚摘下朵半开的,花瓣上还沾着雪沫,她小心地放进篮里,与去年的干花摆在一起,新花的粉与旧花的褐,在布上晕成幅安静的画。“这花比当年在云雾山采的野梅精神,”她忽然指着最高处的枝头,那里有朵全开的梅花,被雪压得低垂,却依旧挺着花萼,“像你当年在蚀能者的包围圈里,明明受了伤,还笑着说‘没事’。”
树下的青石台上,摆着个旧陶罐,里面装着些梅酱,是去年用花瓣熬的,罐口盖着块粗布,是从林骁的旧军大衣上剪的,布上还留着他的体温。“你总说这酱比星核糖还甜,”苏约用小勺舀了点尝尝,梅的酸混着糖的甜漫开来,“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