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窗棂时,林骁正蹲在院角修理那辆二八大杠。车链条刚上了油,泛着浅亮的光,他用抹布细细擦着车座,皮革上的裂纹里还嵌着去年的泥垢,擦了半天也没完全擦掉,倒把手指染得发黑。
“这破车早该扔了。”母亲端着淘米水从厨房出来,往菜畦里浇时,余光瞥见他手里的活计,忍不住念叨,“你爹也是,非要留着当念想,占地方不说,修起来还费力气。”
林骁笑了笑,没接话。这自行车是父亲年轻时跑供销社用的,车把上还留着他小时候换牙时磕出的坑。去年冬天父亲摔了一跤后,就再没骑过,车胎早就瘪了,链条也锈成了暗红色。可前几日父亲坐在藤椅上晒太阳,指着墙角说“骁儿,把车修修吧,晚晴丫头走路来太费脚”时,眼里的光像落了星子,他怎么能说“扔”。
“阿叔阿婶早啊!”院门口传来清脆的招呼声,晚晴挎着竹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刚蒸的玉米饼,热气腾腾的,“我娘说让我送来给阿叔当早饭,软和。”
母亲笑着迎上去:“快进来,刚熬了小米粥,正好配着吃。”
晚晴放下篮子,一眼看见林骁手里的自行车,眼睛亮了亮:“这就是阿叔常说的那辆‘功勋车’?”她蹲到林骁身边,手指轻轻碰了碰车把上的坑,“林大哥,这是你磕的?”
“嗯,”林骁有点不好意思,“换牙时嘴馋,追着卖糖葫芦的跑,一头撞在车把上,门牙都磕松了。”
晚晴捂着嘴笑:“阿婶跟我说过,说你小时候总爱偷骑这车,摔了好几次还不肯停。”
两人正说着,屋里传来父亲的咳嗽声。母亲赶紧进去扶他:“慢点起,早饭在锅里温着呢。”林骁和晚晴对视一眼,也跟着走进屋。
父亲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炕沿上,正由母亲帮着系鞋带。他的手抖得厉害,鞋带在手里绕来绕去,总也系不上,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没用了……连双鞋带都系不好了……”父亲喘着气,声音里带着点懊恼。
“谁说的?”晚晴走过去,轻轻接过父亲手里的鞋带,“阿叔是昨天帮我修篱笆累着了,歇两天就好。”她的动作很轻,指尖灵活地一绕一系,蝴蝶结就系好了,“您看,多精神。”
父亲看着脚上的鞋带,笑了:“还是晚晴丫头手巧。”
早饭时,父亲没什么胃口,喝了两口粥就放下了碗。母亲想劝,被林骁用眼神拦住了。他知道父亲的性子,越劝越不肯吃。“爹,”林骁忽然说,“下午天气好,我骑车带您去河边转转?我把车座垫加厚了,不硌得慌。”
父亲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我这身子……”
“没事,”晚晴帮着说,“我娘说,多晒晒太阳对身子好,我也去,我帮您扶着车后座。”
母亲也笑着说:“去吧去吧,我把毯子缝厚点,裹着不冷。”
父亲终于点了点头,拿起玉米饼小口吃了起来。
午后的阳光果然很好,金黄金黄的,晒在身上暖融融的。林骁把修好的自行车推到门口,车后座绑了厚厚的棉垫,还垫了个靠枕。母亲给父亲裹了件旧棉袄,晚晴扶着父亲慢慢坐上后座,自己则坐在父亲旁边,小心地护住他的胳膊。
“坐稳了。”林骁跨上自行车,脚蹬子轻轻一踩,链条发出顺滑的“咔嗒”声。车开得很慢,像散步一样。父亲的咳嗽少了许多,嘴里哼着年轻时的调子,时不时指点着路边的庄稼:“你看那片麦子,今年准是好收成……”
晚晴跟着应和,偶尔帮父亲拢一拢被风吹散的围巾。林骁听着身后的声音,心里像被晒化的糖,甜丝丝的。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就是这样骑着自行车带他去镇上,车后座的他总爱揪父亲的衣角,父亲就会笑着说:“坐稳喽,要加速啦!”
路过河边的老槐树时,林骁停下车。父亲和晚晴坐在树下的石头上晒太阳,他则蹲在河边洗毛巾。河水清清的,映着三人的影子,像幅温吞的画。
“阿叔,您给我讲讲林大哥小时候的事呗?”晚晴托着腮帮,眼里满是好奇。
父亲来了精神,打开了话匣子:“他啊,小时候皮得很!偷邻居家的黄瓜,被追得满村跑;把鞭炮拴在狗尾巴上,吓得全村狗都追他……”
林骁在河边听着,脸都红了,却忍不住笑。晚晴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混着父亲的咳嗽声,在阳光里荡开。母亲说得对,这旧自行车是该扔,可修一修,载着亲人的笑声,倒比新自行车更珍贵。
傍晚回家时,父亲的精神好了很多,还能自己慢慢走回家。母亲迎出来,看见父亲脸上的红晕,眼眶一热:“看来还是晚晴有办法,你说多少次带他出去,他都不肯。”
晚晴笑着说:“是阿叔自己想通了,他还说,明天要去看李大爷下棋呢。”
晚饭时,父亲吃了满满一碗饭。母亲悄悄对林骁说:“你看,人啊,就怕憋着,得走动,得有人陪着说说话。”
林骁看着晚晴给父亲夹菜的样子,又看了看母亲欣慰的笑容,忽然明白,所谓“修”,从来不止是修物件,更是修人心。父亲的老毛病治不好,但陪着他晒晒太阳,听听他念叨过去的事,让他觉得自己还“有用”,这比任何药都管用。
夜里,林骁在灯下给自行车链条上油,晚晴坐在旁边帮他递工具。“林大哥,”晚晴忽然说,“我娘说,等秋收后,就让我搬过来住吧,正好帮着照顾阿叔阿婶。”
林骁的手顿了顿,抬头看见晚晴泛红的脸颊,心跳忽然快了几拍。他点点头,声音有点哑:“好啊,西厢房我都收拾好了,炕也修过了,不塌。”
晚晴笑着低下头,手里的抹布在车把上擦来擦去,把那坑洼的地方擦得锃亮。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落在那辆旧自行车上,像撒了层银粉。
林骁想,有些东西确实会老,会旧,会跟不上日子。但只要用心修一修,加点爱当黏合剂,加点陪伴当润滑油,就能载着日子,慢慢往前挪。就像这辆二八大杠,车圈锈了,车座破了,可只要链条还能转,就能载着亲人的笑声,一直走下去。
“这破车早该扔了。”母亲端着淘米水从厨房出来,往菜畦里浇时,余光瞥见他手里的活计,忍不住念叨,“你爹也是,非要留着当念想,占地方不说,修起来还费力气。”
林骁笑了笑,没接话。这自行车是父亲年轻时跑供销社用的,车把上还留着他小时候换牙时磕出的坑。去年冬天父亲摔了一跤后,就再没骑过,车胎早就瘪了,链条也锈成了暗红色。可前几日父亲坐在藤椅上晒太阳,指着墙角说“骁儿,把车修修吧,晚晴丫头走路来太费脚”时,眼里的光像落了星子,他怎么能说“扔”。
“阿叔阿婶早啊!”院门口传来清脆的招呼声,晚晴挎着竹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刚蒸的玉米饼,热气腾腾的,“我娘说让我送来给阿叔当早饭,软和。”
母亲笑着迎上去:“快进来,刚熬了小米粥,正好配着吃。”
晚晴放下篮子,一眼看见林骁手里的自行车,眼睛亮了亮:“这就是阿叔常说的那辆‘功勋车’?”她蹲到林骁身边,手指轻轻碰了碰车把上的坑,“林大哥,这是你磕的?”
“嗯,”林骁有点不好意思,“换牙时嘴馋,追着卖糖葫芦的跑,一头撞在车把上,门牙都磕松了。”
晚晴捂着嘴笑:“阿婶跟我说过,说你小时候总爱偷骑这车,摔了好几次还不肯停。”
两人正说着,屋里传来父亲的咳嗽声。母亲赶紧进去扶他:“慢点起,早饭在锅里温着呢。”林骁和晚晴对视一眼,也跟着走进屋。
父亲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炕沿上,正由母亲帮着系鞋带。他的手抖得厉害,鞋带在手里绕来绕去,总也系不上,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没用了……连双鞋带都系不好了……”父亲喘着气,声音里带着点懊恼。
“谁说的?”晚晴走过去,轻轻接过父亲手里的鞋带,“阿叔是昨天帮我修篱笆累着了,歇两天就好。”她的动作很轻,指尖灵活地一绕一系,蝴蝶结就系好了,“您看,多精神。”
父亲看着脚上的鞋带,笑了:“还是晚晴丫头手巧。”
早饭时,父亲没什么胃口,喝了两口粥就放下了碗。母亲想劝,被林骁用眼神拦住了。他知道父亲的性子,越劝越不肯吃。“爹,”林骁忽然说,“下午天气好,我骑车带您去河边转转?我把车座垫加厚了,不硌得慌。”
父亲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去:“我这身子……”
“没事,”晚晴帮着说,“我娘说,多晒晒太阳对身子好,我也去,我帮您扶着车后座。”
母亲也笑着说:“去吧去吧,我把毯子缝厚点,裹着不冷。”
父亲终于点了点头,拿起玉米饼小口吃了起来。
午后的阳光果然很好,金黄金黄的,晒在身上暖融融的。林骁把修好的自行车推到门口,车后座绑了厚厚的棉垫,还垫了个靠枕。母亲给父亲裹了件旧棉袄,晚晴扶着父亲慢慢坐上后座,自己则坐在父亲旁边,小心地护住他的胳膊。
“坐稳了。”林骁跨上自行车,脚蹬子轻轻一踩,链条发出顺滑的“咔嗒”声。车开得很慢,像散步一样。父亲的咳嗽少了许多,嘴里哼着年轻时的调子,时不时指点着路边的庄稼:“你看那片麦子,今年准是好收成……”
晚晴跟着应和,偶尔帮父亲拢一拢被风吹散的围巾。林骁听着身后的声音,心里像被晒化的糖,甜丝丝的。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父亲就是这样骑着自行车带他去镇上,车后座的他总爱揪父亲的衣角,父亲就会笑着说:“坐稳喽,要加速啦!”
路过河边的老槐树时,林骁停下车。父亲和晚晴坐在树下的石头上晒太阳,他则蹲在河边洗毛巾。河水清清的,映着三人的影子,像幅温吞的画。
“阿叔,您给我讲讲林大哥小时候的事呗?”晚晴托着腮帮,眼里满是好奇。
父亲来了精神,打开了话匣子:“他啊,小时候皮得很!偷邻居家的黄瓜,被追得满村跑;把鞭炮拴在狗尾巴上,吓得全村狗都追他……”
林骁在河边听着,脸都红了,却忍不住笑。晚晴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混着父亲的咳嗽声,在阳光里荡开。母亲说得对,这旧自行车是该扔,可修一修,载着亲人的笑声,倒比新自行车更珍贵。
傍晚回家时,父亲的精神好了很多,还能自己慢慢走回家。母亲迎出来,看见父亲脸上的红晕,眼眶一热:“看来还是晚晴有办法,你说多少次带他出去,他都不肯。”
晚晴笑着说:“是阿叔自己想通了,他还说,明天要去看李大爷下棋呢。”
晚饭时,父亲吃了满满一碗饭。母亲悄悄对林骁说:“你看,人啊,就怕憋着,得走动,得有人陪着说说话。”
林骁看着晚晴给父亲夹菜的样子,又看了看母亲欣慰的笑容,忽然明白,所谓“修”,从来不止是修物件,更是修人心。父亲的老毛病治不好,但陪着他晒晒太阳,听听他念叨过去的事,让他觉得自己还“有用”,这比任何药都管用。
夜里,林骁在灯下给自行车链条上油,晚晴坐在旁边帮他递工具。“林大哥,”晚晴忽然说,“我娘说,等秋收后,就让我搬过来住吧,正好帮着照顾阿叔阿婶。”
林骁的手顿了顿,抬头看见晚晴泛红的脸颊,心跳忽然快了几拍。他点点头,声音有点哑:“好啊,西厢房我都收拾好了,炕也修过了,不塌。”
晚晴笑着低下头,手里的抹布在车把上擦来擦去,把那坑洼的地方擦得锃亮。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落在那辆旧自行车上,像撒了层银粉。
林骁想,有些东西确实会老,会旧,会跟不上日子。但只要用心修一修,加点爱当黏合剂,加点陪伴当润滑油,就能载着日子,慢慢往前挪。就像这辆二八大杠,车圈锈了,车座破了,可只要链条还能转,就能载着亲人的笑声,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