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宇将刘医生留下的纸条对着煤油灯反复端详,纸条边缘的毛边沾着些许冻土碎屑,墨迹里混着极淡的朱砂——这是阴槐教教徒常用的标记方式,用来传递密信时防伪。
“‘骨笛是钥匙,也是锁’……这话说得没头没尾。”赵刚蹲在炕边,手里转着个空酒瓶子,“那假医生要是真心示警,咋不把地宫位置说清楚?我看八成是陷阱,想引咱们再往长白山钻。”
杨浩宇没接话,指尖划过纸条上的箭头标记。箭头指向长白山主峰西北侧,那里正是老马头地图上标注的“黑风口余脉”,当年阴槐教挖骨笛时留下的矿洞就在那片区域。他忽然想起红袍老者消失时的场景——对方跳进石缝的瞬间,骨笛曾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当时只当是煞气冲撞,现在想来,或许是触发了某种机关。
“明天再去趟临江镇。”杨浩宇将纸条折好藏进《参谱》,“找林业队的人问问黑风口余脉的矿洞,说不定能查出些眉目。”
赵刚皱眉:“还去?小石头的事干了,再往山里钻,王书记怕是不答应。”
“就说去核实矿洞安全,防止有人误入。”杨浩宇吹灭煤油灯,“刘医生敢留下纸条,就肯定有后手。咱们不去查,等阴槐教把地宫的东西弄出来,麻烦就大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树枝的影子,像极了地宫入口的轮廓。杨浩宇攥紧了怀里的骨笛碎片,碎片上传来微弱的震颤,仿佛在地底深处有什么东西正与它呼应。
次日清晨,两人借了辆自行车,顶着寒风往临江镇赶。林业队的老郑听说他们要查矿洞,连连摆手:“那矿洞早封了!前几年塌方埋了三个勘探队员,之后就没人敢靠近,再说那地方邪乎得很,一到晚上就有哭声从地底下冒出来。”
“哭声?”杨浩宇追问,“什么样的哭声?”
“像是女人哭,又像是风刮过矿道的声儿。”老郑往灶膛里添了把柴,“有回我跟老张去巡山,远远看见矿洞口站着个穿红衣裳的,喊了一声就没影了,吓得我们连夜跑回来,再也没敢往那边去。”
红衣裳?杨浩宇心里一动,想起锁龙谷里的“背身婆”。那些枉死者的怨气若被地宫煞气吸引,很可能在矿洞周围形成新的邪祟。他从背包里掏出老马头的云纹符:“郑师傅,能不能借辆雪地摩托?我们就去矿洞门口看看,不进去。”
老郑盯着符纸看了半晌,忽然叹口气:“你们是为了小石头的事吧?那矿洞确实得弄清楚。我跟你们去,那地方我熟,闭着眼睛都能摸到。”
雪地摩托在林海雪原里颠簸了两个时辰,终于抵达黑风口余脉。矿洞口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只露出半截锈迹斑斑的铁栅栏,栅栏上挂着的“禁止入内”木牌早已被风刮得只剩个角。
杨浩宇拨开栅栏旁的积雪,发现地面有新翻动的痕迹,泥土里混着几根黑色的纤维——是阴槐教黑袍上的布料。
“他们来过。”赵刚握紧步枪,往矿洞深处望去。洞口黑漆漆的,像只张开的巨兽嘴,隐约能听到风穿过矿道的呜咽声,确实像女人的哭声。
老郑从背包里掏出个防风灯,点燃后往里照:“这矿洞深着呢,当年挖了足有三里地,据说挖到岩层就停了,后来才塌的。”
杨浩宇将云纹符贴在栅栏上,符纸瞬间亮起淡金色的光,哭声戛然而止。他侧身钻进栅栏,脚刚落地就踩到个硬东西,弯腰捡起一看,是枚青铜哨子,和之前跟踪他们的黑影手里的一模一样。
“是阴槐教的联络哨。”杨浩宇吹响哨子,哨音尖锐刺耳,矿洞深处传来一阵模糊的回声,“里面有人!”
赵刚立刻举枪戒备,老郑也握紧了腰间的柴刀。三人借着防风灯的光往里走,矿道两侧的岩壁上还留着当年开采的痕迹,偶尔能看到嵌在石缝里的矿灯,玻璃罩上积着厚厚的灰。
走了约莫半里地,前方出现一道岔路口,左侧的矿道被塌方的碎石堵死,右侧的通道口散落着几个空罐头盒,上面印着的生产日期是上个月——显然有人最近在这里待过。
“往这边走。”杨浩宇指着右侧通道,他手里的骨笛碎片正在发烫,震颤的频率越来越快。
通道尽头豁然开朗,竟是个人工开凿的石室。石室中央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和骨笛上一样的纹路,碑前的石台上摆着三个烛台,烛火还在微微跳动,散发着一股奇异的香味。
“这是……阴槐教的祭坛!”杨浩宇盯着石碑上的纹路,“不对,这纹路是反的,他们在这儿设的是‘镇煞阵’,不是聚阴阵!”
赵刚凑近石碑,发现碑底刻着几行小字,是用利器硬生生凿出来的:“红袍惑众,以笛为钥,实则引煞,地宫为牢……”
“红袍指的是大祭司!”杨浩宇瞬间明白过来,“刘医生没说谎!红袍老者根本不是要放黑煞出来,是想用地宫当牢笼,把黑煞困在里面,再用骨笛吸收它的煞气!”
正说着,石台上的烛火突然变成绿色,石碑开始震动,地面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下方深不见底的黑暗。一股浓郁的血腥味从缝隙里涌上来,混杂着阴槐木的腥气,比锁龙谷的煞气还要精纯。
“不好!他们启动阵法了!”杨浩宇将骨笛碎片按在石碑上,碎片与纹路严丝合缝,石碑的震动骤然停止,“这石碑是地宫的机关锁,骨笛果然是钥匙!”
缝隙里传来一阵沉闷的咆哮,像是有巨兽在底下冲撞。赵刚往缝隙里扔了块石头,半天没听到落地声,只传来一阵刮擦声,像是爪子在岩壁上抓挠。
“下面真有东西!”赵刚脸色发白,“咱们赶紧撤吧,这地方要塌了!”
杨浩宇却盯着石碑上的纹路不放,这些纹路倒过来看,竟然和老马头云纹符上的图案重合。他忽然想起刘医生纸条上的话——“骨笛是钥匙,也是锁”,难道……
“赵刚,借你的匕首用用!”杨浩宇接过匕首,蘸着自己的血,在石碑上沿着纹路画出云纹符的图案。血珠落在石碑上,瞬间被纹路吸收,石碑发出一阵金光,缝隙开始缓缓合拢。
“管用了!”老郑惊喜地喊道。
就在缝隙即将闭合的刹那,一只青黑色的爪子突然从里面伸出来,死死抓住了杨浩宇的脚踝!爪子上覆盖着鳞片,指甲缝里还沾着暗红色的黏液,腥臭味直冲鼻腔。
“是地缚煞!”杨浩宇认出这爪子的形状,与锁龙谷见到的一模一样,只是体型小了一圈,“不对,是幼煞!”
他挥起匕首砍向爪子,匕首却被鳞片弹开。赵刚举枪射击,子弹打在爪子上,只留下个白印。爪子猛地用力,将杨浩宇往缝隙里拖,他的膝盖磕在石碑上,疼得眼前发黑。
“按住他!”赵刚扑过来抱住杨浩宇的腰,老郑也死死拽住他的胳膊。三人合力往后拉,爪子却纹丝不动,反而越收越紧,鳞片几乎要嵌进杨浩宇的肉里。
杨浩宇感觉体内的灵力正在被爪子吸走,眼前阵阵发黑。他瞥见石台上的烛火,突然想起阴槐木怕火,尤其是参须灰混合的火焰!
“烛台!把烛火往爪子上泼!”
赵刚立刻反应过来,抓起一个烛台,将燃烧的烛油狠狠泼在爪子上。烛油里果然掺了参须灰,接触到鳞片的瞬间就燃起幽蓝色的火焰,爪子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终于松开了杨浩宇的脚踝,缩回了缝隙里。
缝隙“砰”地一声合拢,地面恢复了平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石台上的烛火还在跳动,散发着幽蓝的光。
杨浩宇瘫坐在地上,脚踝上留下五个深可见骨的血洞,伤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黑。他赶紧掏出灵泉水倒在伤口上,滋滋的响声中,黑痕才渐渐褪去。
“这幼煞是红袍老者养的。”杨浩宇喘着气,“他想用地宫的煞气培育新的地缚煞,再用骨笛控制,难怪说骨笛是锁……”
老郑指着石碑,声音发颤:“你们看,碑上的字变了!”
三人抬头望去,只见碑底的小字不知何时变成了一行新的字:“三月初三,骨笛共鸣,地宫大开,煞锁同碎……”
“三月初三是清明,阴气最重的时候。”杨浩宇的心沉了下去,“还有一个月,红袍老者肯定会再来,到时候他要是集齐骨笛,不光能放出黑煞,还能控制所有幼煞……”
赵刚一拳砸在石碑上:“那咱们现在就把骨笛砸了,让他凑不齐!”
“不行。”杨浩宇摇头,“骨笛也是锁,砸了它,地宫的封印会提前松动,黑煞可能会自己跑出来。”他扶着石碑站起来,“咱们得在三月初三之前找到红袍老者的藏身地,在他启动阵法前阻止他。”
他将骨笛碎片小心收好,又把云纹符贴在石碑上:“这符能暂时压制阵法,争取点时间。老郑师傅,麻烦你回镇后组织人守着矿洞,千万别让任何人靠近。”
老郑连连点头,看着石碑的眼神充满敬畏:“放心,我这就回去报信,让场部派军队来守着!”
三人顺着矿道往外走,来时的呜咽声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脆的鸟鸣,阳光透过矿洞口照进来,在雪地上洒下温暖的光。
杨浩宇回头望了一眼黑漆漆的矿洞,脚踝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他知道,红袍老者就在长白山的某个角落盯着他们,这场较量还远没结束。但他心里却生出一股底气——有老马头留下的云纹符,有灵泉水,还有身边的赵刚和乡亲们,就算面对再可怕的邪祟,他也不会退缩。
自行车行驶在返回连队的路上,寒风依旧凛冽,杨浩宇却觉得怀里的骨笛碎片不再冰冷,反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像是无数双守护这片土地的眼睛,正在黑暗中注视着他,给他前行的力量。
“‘骨笛是钥匙,也是锁’……这话说得没头没尾。”赵刚蹲在炕边,手里转着个空酒瓶子,“那假医生要是真心示警,咋不把地宫位置说清楚?我看八成是陷阱,想引咱们再往长白山钻。”
杨浩宇没接话,指尖划过纸条上的箭头标记。箭头指向长白山主峰西北侧,那里正是老马头地图上标注的“黑风口余脉”,当年阴槐教挖骨笛时留下的矿洞就在那片区域。他忽然想起红袍老者消失时的场景——对方跳进石缝的瞬间,骨笛曾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当时只当是煞气冲撞,现在想来,或许是触发了某种机关。
“明天再去趟临江镇。”杨浩宇将纸条折好藏进《参谱》,“找林业队的人问问黑风口余脉的矿洞,说不定能查出些眉目。”
赵刚皱眉:“还去?小石头的事干了,再往山里钻,王书记怕是不答应。”
“就说去核实矿洞安全,防止有人误入。”杨浩宇吹灭煤油灯,“刘医生敢留下纸条,就肯定有后手。咱们不去查,等阴槐教把地宫的东西弄出来,麻烦就大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树枝的影子,像极了地宫入口的轮廓。杨浩宇攥紧了怀里的骨笛碎片,碎片上传来微弱的震颤,仿佛在地底深处有什么东西正与它呼应。
次日清晨,两人借了辆自行车,顶着寒风往临江镇赶。林业队的老郑听说他们要查矿洞,连连摆手:“那矿洞早封了!前几年塌方埋了三个勘探队员,之后就没人敢靠近,再说那地方邪乎得很,一到晚上就有哭声从地底下冒出来。”
“哭声?”杨浩宇追问,“什么样的哭声?”
“像是女人哭,又像是风刮过矿道的声儿。”老郑往灶膛里添了把柴,“有回我跟老张去巡山,远远看见矿洞口站着个穿红衣裳的,喊了一声就没影了,吓得我们连夜跑回来,再也没敢往那边去。”
红衣裳?杨浩宇心里一动,想起锁龙谷里的“背身婆”。那些枉死者的怨气若被地宫煞气吸引,很可能在矿洞周围形成新的邪祟。他从背包里掏出老马头的云纹符:“郑师傅,能不能借辆雪地摩托?我们就去矿洞门口看看,不进去。”
老郑盯着符纸看了半晌,忽然叹口气:“你们是为了小石头的事吧?那矿洞确实得弄清楚。我跟你们去,那地方我熟,闭着眼睛都能摸到。”
雪地摩托在林海雪原里颠簸了两个时辰,终于抵达黑风口余脉。矿洞口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只露出半截锈迹斑斑的铁栅栏,栅栏上挂着的“禁止入内”木牌早已被风刮得只剩个角。
杨浩宇拨开栅栏旁的积雪,发现地面有新翻动的痕迹,泥土里混着几根黑色的纤维——是阴槐教黑袍上的布料。
“他们来过。”赵刚握紧步枪,往矿洞深处望去。洞口黑漆漆的,像只张开的巨兽嘴,隐约能听到风穿过矿道的呜咽声,确实像女人的哭声。
老郑从背包里掏出个防风灯,点燃后往里照:“这矿洞深着呢,当年挖了足有三里地,据说挖到岩层就停了,后来才塌的。”
杨浩宇将云纹符贴在栅栏上,符纸瞬间亮起淡金色的光,哭声戛然而止。他侧身钻进栅栏,脚刚落地就踩到个硬东西,弯腰捡起一看,是枚青铜哨子,和之前跟踪他们的黑影手里的一模一样。
“是阴槐教的联络哨。”杨浩宇吹响哨子,哨音尖锐刺耳,矿洞深处传来一阵模糊的回声,“里面有人!”
赵刚立刻举枪戒备,老郑也握紧了腰间的柴刀。三人借着防风灯的光往里走,矿道两侧的岩壁上还留着当年开采的痕迹,偶尔能看到嵌在石缝里的矿灯,玻璃罩上积着厚厚的灰。
走了约莫半里地,前方出现一道岔路口,左侧的矿道被塌方的碎石堵死,右侧的通道口散落着几个空罐头盒,上面印着的生产日期是上个月——显然有人最近在这里待过。
“往这边走。”杨浩宇指着右侧通道,他手里的骨笛碎片正在发烫,震颤的频率越来越快。
通道尽头豁然开朗,竟是个人工开凿的石室。石室中央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和骨笛上一样的纹路,碑前的石台上摆着三个烛台,烛火还在微微跳动,散发着一股奇异的香味。
“这是……阴槐教的祭坛!”杨浩宇盯着石碑上的纹路,“不对,这纹路是反的,他们在这儿设的是‘镇煞阵’,不是聚阴阵!”
赵刚凑近石碑,发现碑底刻着几行小字,是用利器硬生生凿出来的:“红袍惑众,以笛为钥,实则引煞,地宫为牢……”
“红袍指的是大祭司!”杨浩宇瞬间明白过来,“刘医生没说谎!红袍老者根本不是要放黑煞出来,是想用地宫当牢笼,把黑煞困在里面,再用骨笛吸收它的煞气!”
正说着,石台上的烛火突然变成绿色,石碑开始震动,地面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下方深不见底的黑暗。一股浓郁的血腥味从缝隙里涌上来,混杂着阴槐木的腥气,比锁龙谷的煞气还要精纯。
“不好!他们启动阵法了!”杨浩宇将骨笛碎片按在石碑上,碎片与纹路严丝合缝,石碑的震动骤然停止,“这石碑是地宫的机关锁,骨笛果然是钥匙!”
缝隙里传来一阵沉闷的咆哮,像是有巨兽在底下冲撞。赵刚往缝隙里扔了块石头,半天没听到落地声,只传来一阵刮擦声,像是爪子在岩壁上抓挠。
“下面真有东西!”赵刚脸色发白,“咱们赶紧撤吧,这地方要塌了!”
杨浩宇却盯着石碑上的纹路不放,这些纹路倒过来看,竟然和老马头云纹符上的图案重合。他忽然想起刘医生纸条上的话——“骨笛是钥匙,也是锁”,难道……
“赵刚,借你的匕首用用!”杨浩宇接过匕首,蘸着自己的血,在石碑上沿着纹路画出云纹符的图案。血珠落在石碑上,瞬间被纹路吸收,石碑发出一阵金光,缝隙开始缓缓合拢。
“管用了!”老郑惊喜地喊道。
就在缝隙即将闭合的刹那,一只青黑色的爪子突然从里面伸出来,死死抓住了杨浩宇的脚踝!爪子上覆盖着鳞片,指甲缝里还沾着暗红色的黏液,腥臭味直冲鼻腔。
“是地缚煞!”杨浩宇认出这爪子的形状,与锁龙谷见到的一模一样,只是体型小了一圈,“不对,是幼煞!”
他挥起匕首砍向爪子,匕首却被鳞片弹开。赵刚举枪射击,子弹打在爪子上,只留下个白印。爪子猛地用力,将杨浩宇往缝隙里拖,他的膝盖磕在石碑上,疼得眼前发黑。
“按住他!”赵刚扑过来抱住杨浩宇的腰,老郑也死死拽住他的胳膊。三人合力往后拉,爪子却纹丝不动,反而越收越紧,鳞片几乎要嵌进杨浩宇的肉里。
杨浩宇感觉体内的灵力正在被爪子吸走,眼前阵阵发黑。他瞥见石台上的烛火,突然想起阴槐木怕火,尤其是参须灰混合的火焰!
“烛台!把烛火往爪子上泼!”
赵刚立刻反应过来,抓起一个烛台,将燃烧的烛油狠狠泼在爪子上。烛油里果然掺了参须灰,接触到鳞片的瞬间就燃起幽蓝色的火焰,爪子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终于松开了杨浩宇的脚踝,缩回了缝隙里。
缝隙“砰”地一声合拢,地面恢复了平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石台上的烛火还在跳动,散发着幽蓝的光。
杨浩宇瘫坐在地上,脚踝上留下五个深可见骨的血洞,伤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黑。他赶紧掏出灵泉水倒在伤口上,滋滋的响声中,黑痕才渐渐褪去。
“这幼煞是红袍老者养的。”杨浩宇喘着气,“他想用地宫的煞气培育新的地缚煞,再用骨笛控制,难怪说骨笛是锁……”
老郑指着石碑,声音发颤:“你们看,碑上的字变了!”
三人抬头望去,只见碑底的小字不知何时变成了一行新的字:“三月初三,骨笛共鸣,地宫大开,煞锁同碎……”
“三月初三是清明,阴气最重的时候。”杨浩宇的心沉了下去,“还有一个月,红袍老者肯定会再来,到时候他要是集齐骨笛,不光能放出黑煞,还能控制所有幼煞……”
赵刚一拳砸在石碑上:“那咱们现在就把骨笛砸了,让他凑不齐!”
“不行。”杨浩宇摇头,“骨笛也是锁,砸了它,地宫的封印会提前松动,黑煞可能会自己跑出来。”他扶着石碑站起来,“咱们得在三月初三之前找到红袍老者的藏身地,在他启动阵法前阻止他。”
他将骨笛碎片小心收好,又把云纹符贴在石碑上:“这符能暂时压制阵法,争取点时间。老郑师傅,麻烦你回镇后组织人守着矿洞,千万别让任何人靠近。”
老郑连连点头,看着石碑的眼神充满敬畏:“放心,我这就回去报信,让场部派军队来守着!”
三人顺着矿道往外走,来时的呜咽声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脆的鸟鸣,阳光透过矿洞口照进来,在雪地上洒下温暖的光。
杨浩宇回头望了一眼黑漆漆的矿洞,脚踝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他知道,红袍老者就在长白山的某个角落盯着他们,这场较量还远没结束。但他心里却生出一股底气——有老马头留下的云纹符,有灵泉水,还有身边的赵刚和乡亲们,就算面对再可怕的邪祟,他也不会退缩。
自行车行驶在返回连队的路上,寒风依旧凛冽,杨浩宇却觉得怀里的骨笛碎片不再冰冷,反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像是无数双守护这片土地的眼睛,正在黑暗中注视着他,给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