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风波平息后没两天,小区公告栏贴出了一张崭新的通知:为促进邻里和谐,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物业将举办“金秋邻里茶话会”,届时将有茶点供应,欢迎各位业主踊跃参加。落款是物业服务中心,还盖着红章。
通知写得四平八稳,但李清风在巡逻时看到这张通知,目光在上面多停留了几秒。在他的感知中,这张普通的A4纸上,除了淡淡的油墨味,还萦绕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组织”、“观察”意味的精神力残留。这残留并非针对特定个人,更像是一种广域、低强度的信息采集场的“余味”。
“呵,换汤不换药。”李清风心中了然。这所谓的“茶话会”,恐怕又是特殊部门的手笔,想借助这种集体活动,在更自然放松的环境下,观察小区居民,尤其是他、苏晴、林浩这几个“重点关注对象”的互动和表现。手法比之前那些试探要高明和隐蔽得多,几乎融入了日常。
茶话会当天下午,小区中心广场的凉亭和周围空地被精心布置过,摆上了长条桌,铺着干净的白桌布,上面放着水果、点心、瓜子和冒着热气的茶水、咖啡。音响里播放着轻柔的背景音乐,气氛营造得相当不错。
不少业主被吸引过来,以大爷大妈和带小孩的家长为主,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孩子们则在旁边追逐嬉戏,倒也显得其乐融融。
李清风作为保安,自然要在现场维持秩序,提供协助。他穿着笔挺的保安制服,穿梭在人群中,时而帮老人端茶,时而提醒跑闹的孩子注意安全,时而弯腰捡起掉落的垃圾,动作熟练自然,表情温和,完全融入了这社区活动的氛围。
实习生赵明也在一旁帮忙,他今天没穿工装,换了身休闲服,显得更像个普通大学生志愿者。他手里端着个果盘,眼睛却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全场,尤其是李清风、苏晴(她也受邀前来,正在给几位老人量血压)和林浩(被他妈硬拉来“感受社区温暖”,正无聊地玩手机)所在的方向。他体内那丝微弱的能量和隐藏在纽扣里的微型探测器,正全力运转着,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在李清风的感知中,整个广场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张无形而稀疏的“感知网”,这张网由多个微弱的精神力节点构成(包括赵明和几个伪装成业主或志愿者的“观察员”),正在悄无声息地采集着现场的声音、影像、乃至微弱的生物电和情绪波动。
“还真是……煞费苦心。”李清风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像个最称职的保安,走到苏晴旁边,帮她维持了一下排队量血压的秩序。
“李师傅,麻烦您了。”苏晴抬头对他笑了笑,阳光下,她周身那莹润的气息似乎更加明显,几位正在接受她检查的老人,都感觉格外舒心放松。
“应该的。”李清风点点头,目光扫过苏晴的手指,在她触碰到一位老人的手腕时,他能“看”到一丝极其淡薄、充满生机的能量,正自然而然地顺着她的指尖,温和地滋养着老人的身体。这并非苏晴主动施为,而是她体质自然散发出的效果。
这一幕,自然被赵明和他的“同事们”精准捕捉,探测器上的数据再次出现了微小而持续的波动。
李清风又溜达到正对着手机屏幕傻乐的林浩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老玩手机,多跟邻居们聊聊天。”
林浩抬起头,看到是李清风,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镇煞石”,嘿嘿一笑:“李哥,我这不是在‘神识’扫荡,看看有没有潜在的古玩卖家嘛!” 他这话本是玩笑,但听在那些“观察员”耳中,结合他之前的行为,却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意味。
李清风无奈地摇摇头,走开了。他能感觉到,林浩身上那块石头散发出的微弱“不动如山”道韵,正无形中影响着周围一小片区域,让那几个试图靠近观察林浩的“观察员”,下意识地感到一种莫名的“阻滞感”,仿佛靠近一块磁铁的同极,很难真正融入他的气场进行深度感知。
茶话会进行到一半,主持人(一位物业工作人员,但李清风感知到他也是“节点”之一)提议玩个小游戏——“邻里默契大考验”,邀请几对邻居上台,回答关于对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问题。
不出所料,主持人“随机”点到了李清风和苏晴,以及林浩和他旁边一位被临时拉来的、一脸懵的年轻女业主(实则是另一位观察员)。
台上,李清风和苏晴并排站着。主持人问苏晴:“苏医生,您知道李师傅平时最爱喝什么吗?”
苏晴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好像是……茶?我看他岗亭里有个茶杯。”
李清风配合地点点头,心里补充:“冰枸杞水也算茶的一种吧,养生茶。”
主持人又问李清风:“李师傅,您知道苏医生最
通知写得四平八稳,但李清风在巡逻时看到这张通知,目光在上面多停留了几秒。在他的感知中,这张普通的A4纸上,除了淡淡的油墨味,还萦绕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组织”、“观察”意味的精神力残留。这残留并非针对特定个人,更像是一种广域、低强度的信息采集场的“余味”。
“呵,换汤不换药。”李清风心中了然。这所谓的“茶话会”,恐怕又是特殊部门的手笔,想借助这种集体活动,在更自然放松的环境下,观察小区居民,尤其是他、苏晴、林浩这几个“重点关注对象”的互动和表现。手法比之前那些试探要高明和隐蔽得多,几乎融入了日常。
茶话会当天下午,小区中心广场的凉亭和周围空地被精心布置过,摆上了长条桌,铺着干净的白桌布,上面放着水果、点心、瓜子和冒着热气的茶水、咖啡。音响里播放着轻柔的背景音乐,气氛营造得相当不错。
不少业主被吸引过来,以大爷大妈和带小孩的家长为主,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孩子们则在旁边追逐嬉戏,倒也显得其乐融融。
李清风作为保安,自然要在现场维持秩序,提供协助。他穿着笔挺的保安制服,穿梭在人群中,时而帮老人端茶,时而提醒跑闹的孩子注意安全,时而弯腰捡起掉落的垃圾,动作熟练自然,表情温和,完全融入了这社区活动的氛围。
实习生赵明也在一旁帮忙,他今天没穿工装,换了身休闲服,显得更像个普通大学生志愿者。他手里端着个果盘,眼睛却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全场,尤其是李清风、苏晴(她也受邀前来,正在给几位老人量血压)和林浩(被他妈硬拉来“感受社区温暖”,正无聊地玩手机)所在的方向。他体内那丝微弱的能量和隐藏在纽扣里的微型探测器,正全力运转着,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在李清风的感知中,整个广场上空,仿佛笼罩着一张无形而稀疏的“感知网”,这张网由多个微弱的精神力节点构成(包括赵明和几个伪装成业主或志愿者的“观察员”),正在悄无声息地采集着现场的声音、影像、乃至微弱的生物电和情绪波动。
“还真是……煞费苦心。”李清风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像个最称职的保安,走到苏晴旁边,帮她维持了一下排队量血压的秩序。
“李师傅,麻烦您了。”苏晴抬头对他笑了笑,阳光下,她周身那莹润的气息似乎更加明显,几位正在接受她检查的老人,都感觉格外舒心放松。
“应该的。”李清风点点头,目光扫过苏晴的手指,在她触碰到一位老人的手腕时,他能“看”到一丝极其淡薄、充满生机的能量,正自然而然地顺着她的指尖,温和地滋养着老人的身体。这并非苏晴主动施为,而是她体质自然散发出的效果。
这一幕,自然被赵明和他的“同事们”精准捕捉,探测器上的数据再次出现了微小而持续的波动。
李清风又溜达到正对着手机屏幕傻乐的林浩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老玩手机,多跟邻居们聊聊天。”
林浩抬起头,看到是李清风,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镇煞石”,嘿嘿一笑:“李哥,我这不是在‘神识’扫荡,看看有没有潜在的古玩卖家嘛!” 他这话本是玩笑,但听在那些“观察员”耳中,结合他之前的行为,却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意味。
李清风无奈地摇摇头,走开了。他能感觉到,林浩身上那块石头散发出的微弱“不动如山”道韵,正无形中影响着周围一小片区域,让那几个试图靠近观察林浩的“观察员”,下意识地感到一种莫名的“阻滞感”,仿佛靠近一块磁铁的同极,很难真正融入他的气场进行深度感知。
茶话会进行到一半,主持人(一位物业工作人员,但李清风感知到他也是“节点”之一)提议玩个小游戏——“邻里默契大考验”,邀请几对邻居上台,回答关于对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问题。
不出所料,主持人“随机”点到了李清风和苏晴,以及林浩和他旁边一位被临时拉来的、一脸懵的年轻女业主(实则是另一位观察员)。
台上,李清风和苏晴并排站着。主持人问苏晴:“苏医生,您知道李师傅平时最爱喝什么吗?”
苏晴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好像是……茶?我看他岗亭里有个茶杯。”
李清风配合地点点头,心里补充:“冰枸杞水也算茶的一种吧,养生茶。”
主持人又问李清风:“李师傅,您知道苏医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