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毛球成功制造出合格叙事《分享》的成就感,如同最顶级的燃料,瞬间点燃了它心中那名为“制造可食用美梦”的庞大工程。它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微型叙事练习,它将这次创作视为里程碑式的突破,认为自已已经掌握了“叙事”的核心奥义(虽然楚歌认为它只是刚会爬)。
于是,一项被粉毛球内部命名为“终极饱腹美梦计划”的宏大项目,在未经研究院管理层(特指楚歌)正式批准的情况下,悄然上马了。
项目总工程师:粉毛球(自封)。
项目顾问:灰白涂鸦球(被动)。
项目潜在风险承担者:研究院全体成员及附属设施。
项目目标:创造一个结构完整、细节真实、情感充沛的,关于“球球终于吃到了亮丹丹并且吃饱了”的超级美梦叙事,并将其成功具现化为可食用的现实!
直播间的观众通过粉毛球那几乎不加掩饰的、如同全频道广播般的兴奋意念,第一时间获悉了这一“喜讯”,顿时议论纷纷:
“来了来了!崽崽要搞大的了!”
“《论如何用故事喂饱自己》”
“预感研究院即将迎来史诗级能源危机……”
“董事长知道这个计划吗?(手动狗头)”
楚歌当然知道。粉毛球那点心思,根本瞒不过他冰冷道心的感知。但他这次没有立刻制止,而是选择了静观其变。他想看看,在初步掌握了叙事技巧后,这饿崽能做到什么程度,又会引发何种新的现象。当然,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早已准备就绪。
粉毛球开始了它严谨(自认为)的准备工作。它首先对目标——“亮丹丹”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数据化分析。它调动金色呆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对着瑶池资源包里仅存的几颗低级灵丹投影(真的不敢再用实物了),以及记忆中百草仙子那枚仙丹投影的残留印象,疯狂采集数据。
“……光泽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香气浓度……爆表!……能量纯度……未知……口感……假设为……入口即化……爆浆流心……回味无穷……”
它甚至试图分析和量化“饱腹感”这种抽象概念,将之定义为“能量填充率达到百分之百且满足感阈值持续超过标准线一炷香时间”。
它把这些杂乱无章、夹杂着大量主观臆测和夸张修辞的“数据”,用抽象线条和扭曲符号记录在研究院的墙壁上、地板上、甚至几个倒霉的活化手办身上,搞得研究院像是被抽象派数学家袭击过的案发现场。
孤辰魔祖看着一个被画满了各种箭头和百分比符号的丹丹手办,嗡嗡吐槽:“……本座当年炼制混沌魔兵,都没这么啰嗦……”
玄都大法师则试图从那些扭曲符号中解读天机,结果算得头晕眼花,连呼“无量丹丹”。
在完成了(自以为)详尽的“需求分析”后,粉毛球开始了核心的“叙事架构”阶段。它决定,这个超级美梦叙事不能是简单的“找到丹丹-吃掉”,那样太单调,缺乏“故事性”。它要设计一个波澜起伏、最终功德圆满的剧本!
它构思了一个三幕剧:
第一幕:《绝望的寻觅》(渲染饥饿感和寻找的艰辛)
第二幕:《奇迹的降临》(丹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制造惊喜)
第三幕:《酣畅的盛宴》(详细描绘吃的全过程和极致的满足感)
它还为这个叙事设定了关键的“真实感细节”,比如丹丹在嘴里融化的具体温度,咽下去时喉咙的感觉,以及吃饱后打嗝的声音(它决定设计成一个带着金色小星星的悦耳嗝)。
整个叙事架构充满了粉毛球式的浪漫(?)与执着,逻辑感人,细节……丰富得有点过头。
接着,它开始调动能量,进行“场景搭建”和“角色塑造”。它没有直接动用魅惑净化炉,而是先利用自身能量和那些被它画满“数据”的墙壁、地板,试图先构建出叙事的“舞台”。
它让代表“绝望”的暗色线条在墙壁上蔓延,让代表“奇迹”的金色光点在空中无序闪烁,还试图塑造一个“丹丹精灵”作为第二幕的关键角色(一个长着翅膀的、会飞的亮丹丹)。
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它对“绝望”的理解,主要来源于“饿肚子”和“爸爸不给丹丹”,导致渲染出的“绝望”场景,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饿崽在撒泼打滚的现场还原,悲壮感不足,喜剧感拉满。
它设计的“丹丹精灵”,因为对“精灵”缺乏概念,最终弄出来的像一个长了鸡翅膀的、咧着嘴傻笑的汤圆,毫无仙气,只有一股憨憨的气息。
最麻烦的是,当它试图同时维持“绝望寻觅”、“奇迹降临”以及部分“盛宴”场景的能量结构时,那刚刚入门的控制力立刻捉襟见肘。不同的能量结构相互干扰,不同的情感意念彼此冲突,导致构建出的“舞台”极其不稳定,光影乱闪,意念杂音刺耳,仿佛一个即将崩溃的劣质全息投影。
直播间的观众看得又好笑又担心:
“崽崽,咱要不还是从《分享》那种小清新开始练吧?”
“这场景……看得我密恐犯了。”
“丹丹精灵好像那个过年吃的福娃馒头成精了……”
“能量波动好乱,感觉要炸!”
粉毛球也感觉到了吃力。它发现,同时驾驭多种复杂情绪和庞大场景,远比它想象的要困难。它那引以为傲的“强大力量”,在精细操作面前,显得如此笨拙。
就在它的“美梦舞台”摇摇欲坠,即将再次上演能量失控的戏码时,一直安静旁观的灰白涂鸦球,再次飘了过来。
这一次,它没有投射完整的叙事,而是将一股关于“结构”、“平衡”、“留白”的古老意念,缓缓渡入粉毛球混乱的意识中。这股意念如同清凉的溪流,冲刷着那些狂乱的线条和冲突的能量,引导它们找到各自的位置,学会共存与呼应。
同时,楚歌那冰冷的道意也如同定海神针般介入,强行稳定了最狂暴的能量节点,并抹去了几个明显冗余和冲突的“细节设计”(比如那个带着金色星星的嗝)。
在内外辅助下,粉毛球那濒临崩溃的“美梦舞台”终于勉强稳定下来。虽然依旧显得杂乱、拥挤,充满了用力过猛的痕迹,但至少……没有炸。
粉毛球累得金色呆毛都黯淡了,它看着眼前这个粗糙、混乱但确实包含了它所有构思的“半成品”,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创造一个“大故事”,是多么消耗心神的一件事。
它原本以为有了力量就能为所欲为,现在才知道,技巧和控制同样重要。
“……好……难……”它瘫在地上,传递出虚弱而真实的感慨。
楚歌看着它那副被掏空的样子,知道这次挫折来得正是时候。他走到它身边,淡淡道:“现在明白了?叙事,不仅是力量的宣泄,更是精密的编织。你的计划没有错,但你的能力,还撑不起你的野心。”
粉毛球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呆毛。它看着那个需要依靠爸爸和涂鸦球帮忙才没散架的“舞台”,终于认清了现实。
“终极饱腹美梦计划”……看来是个长期工程了。
它决定,还是先老老实实,多做一些《分享》那样的小叙事,把基础打牢再说。
至于那个粗糙的“美梦舞台”,就让它先留在那里,作为一个……激励?(或者警示?)
研究院的众成员看着终于消停下来的粉毛球,都暗暗松了口气。
只有那个被临时征用为“数据记录板”的丹丹手办,还在角落里散发着混杂了“光泽度99.9%”和“绝望线条”的诡异意念,诉说着刚才那场虎头蛇尾的宏大计划。
楚歌看着那混乱的舞台,眼中数据流闪过。虽然这次实践失败了,但粉毛球在过程中展现出的“架构能力”和“细节追求”,以及灰白涂鸦球那神奇的“平衡”意念,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样本。
他感觉,距离真正破解“叙事”权柄的秘密,似乎又近了一步。
而粉毛球的食欲,依旧是推动这一切的最强引擎。只是不知道,下一次它积蓄够力量后,又会捣鼓出什么惊天动地的“项目”来。
于是,一项被粉毛球内部命名为“终极饱腹美梦计划”的宏大项目,在未经研究院管理层(特指楚歌)正式批准的情况下,悄然上马了。
项目总工程师:粉毛球(自封)。
项目顾问:灰白涂鸦球(被动)。
项目潜在风险承担者:研究院全体成员及附属设施。
项目目标:创造一个结构完整、细节真实、情感充沛的,关于“球球终于吃到了亮丹丹并且吃饱了”的超级美梦叙事,并将其成功具现化为可食用的现实!
直播间的观众通过粉毛球那几乎不加掩饰的、如同全频道广播般的兴奋意念,第一时间获悉了这一“喜讯”,顿时议论纷纷:
“来了来了!崽崽要搞大的了!”
“《论如何用故事喂饱自己》”
“预感研究院即将迎来史诗级能源危机……”
“董事长知道这个计划吗?(手动狗头)”
楚歌当然知道。粉毛球那点心思,根本瞒不过他冰冷道心的感知。但他这次没有立刻制止,而是选择了静观其变。他想看看,在初步掌握了叙事技巧后,这饿崽能做到什么程度,又会引发何种新的现象。当然,必要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早已准备就绪。
粉毛球开始了它严谨(自认为)的准备工作。它首先对目标——“亮丹丹”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数据化分析。它调动金色呆毛,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对着瑶池资源包里仅存的几颗低级灵丹投影(真的不敢再用实物了),以及记忆中百草仙子那枚仙丹投影的残留印象,疯狂采集数据。
“……光泽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香气浓度……爆表!……能量纯度……未知……口感……假设为……入口即化……爆浆流心……回味无穷……”
它甚至试图分析和量化“饱腹感”这种抽象概念,将之定义为“能量填充率达到百分之百且满足感阈值持续超过标准线一炷香时间”。
它把这些杂乱无章、夹杂着大量主观臆测和夸张修辞的“数据”,用抽象线条和扭曲符号记录在研究院的墙壁上、地板上、甚至几个倒霉的活化手办身上,搞得研究院像是被抽象派数学家袭击过的案发现场。
孤辰魔祖看着一个被画满了各种箭头和百分比符号的丹丹手办,嗡嗡吐槽:“……本座当年炼制混沌魔兵,都没这么啰嗦……”
玄都大法师则试图从那些扭曲符号中解读天机,结果算得头晕眼花,连呼“无量丹丹”。
在完成了(自以为)详尽的“需求分析”后,粉毛球开始了核心的“叙事架构”阶段。它决定,这个超级美梦叙事不能是简单的“找到丹丹-吃掉”,那样太单调,缺乏“故事性”。它要设计一个波澜起伏、最终功德圆满的剧本!
它构思了一个三幕剧:
第一幕:《绝望的寻觅》(渲染饥饿感和寻找的艰辛)
第二幕:《奇迹的降临》(丹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制造惊喜)
第三幕:《酣畅的盛宴》(详细描绘吃的全过程和极致的满足感)
它还为这个叙事设定了关键的“真实感细节”,比如丹丹在嘴里融化的具体温度,咽下去时喉咙的感觉,以及吃饱后打嗝的声音(它决定设计成一个带着金色小星星的悦耳嗝)。
整个叙事架构充满了粉毛球式的浪漫(?)与执着,逻辑感人,细节……丰富得有点过头。
接着,它开始调动能量,进行“场景搭建”和“角色塑造”。它没有直接动用魅惑净化炉,而是先利用自身能量和那些被它画满“数据”的墙壁、地板,试图先构建出叙事的“舞台”。
它让代表“绝望”的暗色线条在墙壁上蔓延,让代表“奇迹”的金色光点在空中无序闪烁,还试图塑造一个“丹丹精灵”作为第二幕的关键角色(一个长着翅膀的、会飞的亮丹丹)。
然而,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它对“绝望”的理解,主要来源于“饿肚子”和“爸爸不给丹丹”,导致渲染出的“绝望”场景,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饿崽在撒泼打滚的现场还原,悲壮感不足,喜剧感拉满。
它设计的“丹丹精灵”,因为对“精灵”缺乏概念,最终弄出来的像一个长了鸡翅膀的、咧着嘴傻笑的汤圆,毫无仙气,只有一股憨憨的气息。
最麻烦的是,当它试图同时维持“绝望寻觅”、“奇迹降临”以及部分“盛宴”场景的能量结构时,那刚刚入门的控制力立刻捉襟见肘。不同的能量结构相互干扰,不同的情感意念彼此冲突,导致构建出的“舞台”极其不稳定,光影乱闪,意念杂音刺耳,仿佛一个即将崩溃的劣质全息投影。
直播间的观众看得又好笑又担心:
“崽崽,咱要不还是从《分享》那种小清新开始练吧?”
“这场景……看得我密恐犯了。”
“丹丹精灵好像那个过年吃的福娃馒头成精了……”
“能量波动好乱,感觉要炸!”
粉毛球也感觉到了吃力。它发现,同时驾驭多种复杂情绪和庞大场景,远比它想象的要困难。它那引以为傲的“强大力量”,在精细操作面前,显得如此笨拙。
就在它的“美梦舞台”摇摇欲坠,即将再次上演能量失控的戏码时,一直安静旁观的灰白涂鸦球,再次飘了过来。
这一次,它没有投射完整的叙事,而是将一股关于“结构”、“平衡”、“留白”的古老意念,缓缓渡入粉毛球混乱的意识中。这股意念如同清凉的溪流,冲刷着那些狂乱的线条和冲突的能量,引导它们找到各自的位置,学会共存与呼应。
同时,楚歌那冰冷的道意也如同定海神针般介入,强行稳定了最狂暴的能量节点,并抹去了几个明显冗余和冲突的“细节设计”(比如那个带着金色星星的嗝)。
在内外辅助下,粉毛球那濒临崩溃的“美梦舞台”终于勉强稳定下来。虽然依旧显得杂乱、拥挤,充满了用力过猛的痕迹,但至少……没有炸。
粉毛球累得金色呆毛都黯淡了,它看着眼前这个粗糙、混乱但确实包含了它所有构思的“半成品”,第一次深切地体会到,创造一个“大故事”,是多么消耗心神的一件事。
它原本以为有了力量就能为所欲为,现在才知道,技巧和控制同样重要。
“……好……难……”它瘫在地上,传递出虚弱而真实的感慨。
楚歌看着它那副被掏空的样子,知道这次挫折来得正是时候。他走到它身边,淡淡道:“现在明白了?叙事,不仅是力量的宣泄,更是精密的编织。你的计划没有错,但你的能力,还撑不起你的野心。”
粉毛球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呆毛。它看着那个需要依靠爸爸和涂鸦球帮忙才没散架的“舞台”,终于认清了现实。
“终极饱腹美梦计划”……看来是个长期工程了。
它决定,还是先老老实实,多做一些《分享》那样的小叙事,把基础打牢再说。
至于那个粗糙的“美梦舞台”,就让它先留在那里,作为一个……激励?(或者警示?)
研究院的众成员看着终于消停下来的粉毛球,都暗暗松了口气。
只有那个被临时征用为“数据记录板”的丹丹手办,还在角落里散发着混杂了“光泽度99.9%”和“绝望线条”的诡异意念,诉说着刚才那场虎头蛇尾的宏大计划。
楚歌看着那混乱的舞台,眼中数据流闪过。虽然这次实践失败了,但粉毛球在过程中展现出的“架构能力”和“细节追求”,以及灰白涂鸦球那神奇的“平衡”意念,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样本。
他感觉,距离真正破解“叙事”权柄的秘密,似乎又近了一步。
而粉毛球的食欲,依旧是推动这一切的最强引擎。只是不知道,下一次它积蓄够力量后,又会捣鼓出什么惊天动地的“项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