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薛家田庄-《穿越红楼收金钗》

  当日上午,冯渊留下两名护卫看守府邸,亲自带着贾芸,倪二,以及六名护卫赶往了神京城北郊的一处农庄。

  北郊农庄大概有三百余亩,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薛家曾派了一位姓郑的管事在这里经营。可是自从薛公死后,薛家老小又居住在千里之外的金陵城。这郑管事便动了贪念,将这座京郊的田庄据为己有,过上了滋润的生活。

  薛管事原本的老婆只是薛家的一名婢女,容貌并不出众。为此他还用田庄的银子纳了两房妾室,生了三个女儿。一个个过上了绫罗绸缎,穿金戴银,富家小姐的生活。

  由于薛姨妈丢了田庄的地契,无法证明对田庄的所有权,所以纵然亲自带着薛管家前来讨要。这位郑管事也是毫不客气,甚至还聚集了十几名农庄壮汉进行武力威胁,将薛姨妈和薛管家赶走。

  中午时分,倪二熟练的驾着马车,载着众人,下了宽阔平坦的官道,沿着乡间的小路行走不久,便来到了田庄的大门前。

  这是一个用青砖垒砌起来的院落,颇为宽敞,院中盖着数间大瓦房,在乡村这种宅院已经是难得一见的豪宅了。

  农庄正面是一条宽阔的官道,另外三面,则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如今在冬日里,被茫茫大雪所覆盖,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积雪下是嫩绿的小麦幼苗,只等到了春天,吸饱了雨水茁壮成长。

  冯渊与众兄弟们踩着道路上的积雪,来到大门前敲响了院门。

  不一会儿大门打开,出来了一位身着破烂棉衣的农庄庄丁。此人身形瘦高,体格健壮,是典型的农民打扮。他望着眼前的八名年轻人,感觉来者不善,当即一脸警惕的问:“各位,不知您要找谁?”

  冯渊开门见山的说:“郑管事在吗?”

  那守门的庄丁迟疑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冯渊口中的郑管事就是他们农庄的主子。不由疑惑的问:“您是说我们郑老爷吧?他正在二姨娘的房中休息呢,您先等会儿,小的这就进去通报,不知公子是何人?也好让我跟老爷禀报。”

  冯渊向倪二使了个眼色,倪二毫不客气的推开那名守门的庄丁,带着众人,气势汹汹的走进了大院。

  在进入府中的同时,倪二还专门安排了两外护卫守在农庄的大门口,警惕的注意着四周的情况,以便及时通报意外情况的发生。

  这座农庄大院并没有隔开的院落,所以院门口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整座农庄的注意。

  一时间,十数名农庄的庄丁最先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他们一个个看起来衣衫褴褛,浑身脏污,有的手中还持着锄头棍棒之类的农具。

  倪二站在大院中大声喊道:“各位,没你们的事,站在旁边看热闹就行。郑管事,给我出来。”

  这时那名守门的庄丁也反应了过来,匆匆跑进了北屋的一间偏房。

  冯渊心中冷笑,看来郑管事应该就在那个房间了,当即毫不犹豫的跟了进去,倪二和贾芸也随后跟随。

  推开房门,房间里烧着火炉,温暖如春。房间不大,最里面是一只通铺大炕,占据了房间三分之一的面积,上面铺着厚实的棉被。一名中年人正在搂着一名美貌少妇亲热。

  那名刚刚跑进来的庄丁还没等说什么就被倪二一把推出了房间。大声询问:“你就是郑管家?”

  郑管家这才从温柔乡里反应过来,连忙放开怀中的美貌女子,一边匆忙的穿着衣服,一边愤怒的质问:“你们是谁,为什么来我的农庄?”

  冯渊冷笑一声:“郑管事,什么是你的农庄了?这明明是薛家的农庄,怎么就成了你的?”

  郑管事听到冯渊提到薛家,不由的一惊,连忙穿上衣服走下床来,忌惮的问:“你们是谁?”

  冯渊伸手从怀中拿出一张契约,在郑管事的面前晃了晃:“看到了吗?这是薛家二小姐签下的田庄转让契约,早在五年前这座田庄就已经被本公子买下了,现在是我的。”

  郑管事接过契约扫了一眼,果然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将北郊农庄转让给公子冯渊的内容,而且纸张明显不是新的,像是存在着很多年的样子,布满了折痕。

  其实这是冯渊有意让薛宝钗用废旧的纸张书写,便于他进行做旧处理。

  郑管事看着契约上的内容,不由的心中暗惊,他思索了一番才说:“薛姑娘又如何,纵然是薛夫人来了,本管事也不怕,有本事就让他把田庄的地契拿出来,否则你们就给我滚。”

  冯渊哈哈一笑:“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你霸占着这座田庄,何时又有过地契了。既然来硬的,那本公子就让你尝尝厉害。”说着,给倪二使了个眼色。

  身材魁梧的倪二走到郑管事面前,冷酷的笑了笑,然后将他像拖死狗一样拉到农庄的大院里,在众目睽睽之下,挥舞着铁拳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郑管事很快就鼻血长流,鼻青脸肿的躺倒在地上。他的一妻两妾和三个女儿都震惊的望着这边,纷纷向他围拢了过来。

  与此同时,忠心郑管事的三名农庄护院也纷纷手持着棍棒锄头,向倪二等人攻了过来。然而更多的是对郑管事心怀不满的农人,都站在一旁袖手旁观,甚至心中暗暗拍手称快。

  那三名农庄大汉实在太弱,与武功高强的倪二相比,没几招,就被全都打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了。

  郑管事失去了最后的筹码只能连连求饶。冯渊一脸冷峻的说:“郑管事,本公子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既然五年前,薛姑娘就已经将这田庄转让给了我,那你是不是要把这五年的收益归还给本公子呢?然后再给我滚出这座农庄。”

  郑管事望着旁边倪二的铁拳,一脸无奈的说:“是是是,公子说的对,我这就把这五年的收益都给您,然后再离开这里。”

  说着对身旁容貌平平的妻子陆氏说:“快给这位冯公子拿一百两银子,咱们这就收拾东西离开农庄。”

  陆氏一脸不情愿的小声与郑管事耳语:“咱们真的要离开这里啊?”

  郑管事小声的对陆氏嘀咕:“没办法,咱们打不过人家。不过你不用担心,拿好你藏在墙根下的银票,咱们去城里买房子住,也能吃喝不愁。”

  陆氏这才转忧为喜,答应一声走进屋里,她从钱柜里拿出一百两银票,回到院子一脸心不甘,情的愿的递给冯渊:“冯公子,这是农庄这五年来的收益,您请收好。”

  冯渊冷笑一声:“贾芸,带着几名兄弟把农庄的账本给我找出来,然后核算一下这五年来的农庄收益。”

  贾芸答应一声,带着两名护卫开始各个屋子挨个搜查。

  急得一旁的郑管事大惊失色,想要阻止,却被倪二看的死死的,动弹不得。

  一刻钟后,贾芸拿着账本,来到冯渊近前:“冯公子,这是农庄历年的收支账本,属下已经算过了,这五年农庄的收益总计是四千七百五十三两银子。”

  冯渊望着郑管事微微一笑:“郑管事,听到了吗?这五年你入帐了近五千两银子,竟然只拿出一百两银子来打发本公子。是你蠢,还是我蠢?”

  郑管事大惊失色,脸色苍白的望着冯渊:“我……我哪里会有那么多银子,那些钱我……我都发了工钱。”

  冯渊戏谑一笑:“各位农庄的庄丁仆妇,你们真的有那么高的工钱吗?五年发了数千两银子的工钱?”

  此言一出,农庄里的所有人全都哗然,大骂钱管事不是东西,自己富的流油,却让大家忍饥挨饿。

  这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年庄丁,悲苦的说:“冯公子,不瞒您说,从八年前开始,我们每年领到的工钱就越来越少了,今年一年更是只有几百文钱,连一两银子都不到。”

  其余庄丁也纷纷诉苦,一时间吵吵嚷嚷,议论声不断。郑管事脸无人色,心中惶恐,暗叫不好。

  冯渊似笑非笑的对郑管事说:“看起来郑管事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所有人的痛苦上了。不过这些本公子不关心,本公关心的是你究竟欠我多少钱。”

  说罢,转身对贾芸说:“芸兄,拿着账本把农庄这五年来的各项正常开支都扣除掉,计算一下还剩余多少钱。”

  贾芸领命,到刚才二姨娘住的房间一阵写写画画,这一次用了半个时辰,才来到冯渊近前低声禀报道:“公子,属下发现这本账目有问题,存在着虚报,瞒报的情况。”

  冯渊“哦”了一声,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脸色更加苍白的郑管事,随意的说:“你直接说吧。”

  贾芸拿出账本的记录说道:“这五年的正常开销是八百三十六两银子,另外还有高达一千二百五十六两银子的非正常支出。”

  站在一旁长相平庸的陆氏这下坐不住了,大声喊道:“好啊,原来你还藏了许多私房钱,都拿出来。”

  郑管事此时辩解也无意义,只得如实说道:“什么私房钱,你每月给我的那点钱哪里够花?兄弟们要吃吃喝喝,还要到春香楼嫖姑娘,我身边的两个小妾也需要胭脂水粉、珠宝首饰,那一样不花钱。”

  陆氏还要大骂,冯渊却冷冷的打断了话头:“郑管事,现在账本已经很清晰了,你这五年的收益是四千七百五十三两,正常支出是八百三十六两,应该欠我三千九百一十九两银子。拿来吧。”

  郑管事一脸无奈的说:“冯公子,我真的没有那么多钱,这几年我纳了两房小妾,和兄弟们吃吃喝喝,夜宿花楼,花钱大手大脚,真的没钱了。”

  冯渊冷笑一声:“你一个小小管事,拿着主子的钱中饱私囊,当成自己的钱来享受,现在钱花完了,就想算了,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说罢扭头对一旁的倪二吩咐:“带领兄弟们把他们全家,房中的所有的财物,连同他们自己身上的财物,全都抄下来。”

  接着又转头对贾芸吩咐:“把抄到的财物统计一下,一定要凑齐三千九百两银子,凑不齐的让他写借条。”

  两人恭敬的答应一声,带着兄弟们前去执行任务。

  半个时辰后,郑管事一家都被洗劫一空,就连身上的衣服鞋帽,金银首饰,也全被扒光。只穿着身上的内衣,在寒风中被冻的瑟瑟发抖。

  贾芸拿着账本来到冯渊面前汇报:“冯公子,一共从郑家人身上搜出了各种金票银锭,金银首饰,各种财物,属下统计了一下,大概价值一千二百两银子左右。”

  冯渊点了点头道:“那你算算现在郑管事欠咱们多少钱?”

  贾芸略一思索,回答道:“禀公子,郑管事现在还欠咱们两千七百一十九两银子。”

  郑管事听到这个天文数字,一脸的不可置信,震惊的说:“怎么会这么多?”

  冯渊望着郑管事,意味深长的说:“不是你的东西,强行拿走,迟早是要还的。你曾经享受过的每一天,都会用十倍的代价来奉还的。”

  说罢,转身对倪二吩咐:“倪二,把零头抹了,让郑管事写张两千七百两银子的欠条,签字画押,以后一点一点的慢慢还。”

  早就习惯在赌场收账的倪二兴奋的答应了一声,强迫郑管事写下了一张两千七百两银子的欠条,再按上手红。倪二小心的将欠条收好,以后每隔几日就要找郑管事收一次账,这将变成他长久以后的乐趣。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

  一切办理完毕后,冯渊戏谑的对郑管事说:“好了,现在这个农庄是本公子的领地,你们一家可以离开了。”

  郑管事为难的望着自己的一妻二妾三个女儿,包括他自己在内,个个只穿着单薄的内衣,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能让他们到哪里去?只得厚着脸皮说:“冯公子,我们一家现在身无分文,你看能不能留在这里暂住几日。”

  冯渊冷酷的摇了摇头:“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背叛过主子的奴才,连做奴才的资格也没有了。本公子怕身边养了个白眼狼,将来会反噬主子。”

  郑管事羞赧的垂下了头,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这样冰天雪地的环境,他们一家又身无分文,很可能会被冻死在路边。

  冯渊望了一眼站在郑管事身边的那两名姿色不错的小妾,她们二人,一个面若桃花,一个柳眉弯弯,虽略显惊慌,却也难掩其天生丽质。

  不由嘴角勾起了一抹玩味的笑容:“这农庄也需要丫鬟打理伺候。你的老婆貌丑就不必留了。你把这两个美貌小妾卖给本公子当丫鬟如何?也算是物尽其用,每个我可以给你二十两银子。”

  郑管事一听喜出望外,连忙谄媚的问:“公子此言当真。小的这两个贱妾,能入得了公子的法眼,那是她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冯渊轻蔑的一笑,懒得与他多费口舌。随手取出四只十两重的银元宝放在桌上,漫不经心的说:“银子就在这里,写下她们两个的身契,你就可以拿着银子滚蛋了。”

  郑管事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就像看到了活路,连忙迫不及待的拿起桌上的毛笔,蘸饱了墨汁,就要书写两名美妾的身契。

  “老爷!您不能写啊!”就在这时,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响了起来。说话的是其中一名叫做小翠的妾室。她泪眼婆娑的望着郑管事,哀求道:“老爷,妾身已经是您的人了,您怎么能把妾身卖给别人呢?您走了让妾身以后可怎么活啊!”

  郑管事听到小翠的哭诉,心中也略有不忍。但想到他现在身无分文,带着一家老小离开这里,恐怕连活下去都困难。与其大家一起饿死,不如牺牲两个小妾,换取一些银两,至少能保住他和家人的性命。

  他焦急的看了小翠一眼,语气敷衍的解释道:“如今这天寒地冻的,咱们身无分文的离开这里,结果就是个死。卖了你,我有钱了能活着,你留在这里有饭吃,也能活着。这样总比咱们一起饿死要强吧!”

  说罢,不再理会小翠的哭诉,匆忙的写下了两个小妾的卖身文书,然后颤抖着签上自己的名字,并按下了手印。他拿起身契,双手递给冯渊,动作非常的爽快,仿佛生怕冯渊会改变主意一般。

  冯渊接过那两个小妾的卖身文书,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这才挥了挥手,示意郑管事可以离开了。

  郑管事见冯渊收下了身契,这才放心的拿起桌上的四十两银锭,然后带着自己的老婆和三个女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他脚步匆忙而慌乱,生怕走慢了,冯渊会突然改变主意。

  冯渊望着郑管事一家五口远去的身影,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笑容。他对身旁的倪二说:“三天以后,派人去找郑管事收帐。记住,要保证他饿不死,但也别让他活得太舒服了。”

  倪二心领神会,连忙躬身道:“小的明白。”

  冯渊又一指正惊恐的望着他的,那三名郑管事的铁杆跟班,说道:“倪二,把这三个人打断一条腿,然后扔出农庄,永不录用。”

  那三人听了冯渊的命令大惊失色,就要逃出大院,却被倪二后来居上,只听三声惨叫,这三人已经痛苦的倒在地上哀嚎。

  倪二挥了挥手,顿时几名护卫将这三人抬出农庄,扔在大路上,任其自生自灭。

  农庄的大门缓缓合上,冯渊扫视了一眼院中衣衫褴褛的众人,大声喊道:“各位,都站到院子里来,今天本公子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众人面面相觑,开始还有些犹豫,很快又全都纷纷涌到了农庄的大院中。

  冯渊望向站在自己身边的两名美貌女人,她们是郑管事的两名侍妾,如今被他买来当做丫鬟,两人中一个叫小翠,一个叫红霞。此时她们只穿着单薄的内衣,在寒风中被冻的瑟瑟发抖。

  冯渊从这次抄家的物品中找到了两件普通的女人衣服,毫不客气的扔给两人,随意的吩咐道:“穿上衣服,也站到那边的人群中。”

  小翠和红霞早就被冻得瑟瑟发抖,哪里还顾得上衣服是否合身,是否配得上自己的身份,连忙接过衣物,迫不及待的套在身上,总算感觉好受了许多。

  她们不敢违抗冯渊的命令,只得不情不愿的挪动着脚步,站在那群农人旁边。傲娇的样子似乎比他们高人一等似的。

  冯渊见所有人都已到齐,便不再浪费时间,提高嗓门大声宣布:“诸位,本公子冯渊,早在五年前就买下了这座农庄,是这座农庄真正的主人。只不过当时本公子不在京城中,才让郑管事钻了空子,霸占了这座农庄整整五年。”

  说着,他语气中带着愤怒和无奈:“如今本公子回来了,就是要夺回属于我的一切,你们以后都是我的人了……”

  冯渊一番侃侃而谈,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让所有农庄的仆人都明白他才是农庄真正的主人。

  最后冯渊郑重其事的宣布:“从今天开始,农庄将步入正轨,本公子会改变这里的一切,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从本月开始,每名庄丁月底都能领到五百文钱的工钱,各位觉得如何?”

  此言一出,一个个衣衫褴褛的庄丁兴奋的交头接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五百文钱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足以让他们一家人吃饱穿暖,不再挨饿受冻。

  一位饱经风霜、满脸皱纹的老农充满渴望和期待的问:“冯公子,您说的是真的吗?我们真的能领到五百文工钱?”

  冯渊言辞恳切的说:“那是自然,本公子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好好干活,每月都能领到五百文工钱,绝不食言。”

  冯渊对贾芸吩咐道:“芸掌柜,这农庄的事务便交给你打理了。每月二十五日务必准时发放,每人五百文工钱。”

  贾芸连忙躬身回答:“公子放心,属下一定把事情办好。”

  众人听了顿时一片欢欣鼓舞。一个个充满了干劲。

  就这样,冯渊拿下了京城第一份产业。

  回府的路上,冯渊对同坐一车的倪二和贾芸吩咐道:“今日咱们夺回了北郊农庄,也算开了个好头,但还有城南的农庄和三家店铺需要夺回,这几日你们两个一起去办一下吧。”说着将这四处产业的转让契约交给了贾芸。

  贾芸接过那四张转让契约,扫视了一眼,确定没有问题后,这才恭敬的说:“属下明白,我们两个一定将这四处产业拿到手。”

  冯渊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二位尽管放心去做,若是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本公子再和你们一起去。”

  就这样,五天后,倪二和贾芸率领兄弟们,凭借着强大的武力,将城南的五百亩农庄,京城中的一家酒楼、一家布庄、一家药店先后接管了过来。

  冯渊还将其中大量的不可靠人员清理出去,重新招募了一批忠心可靠,能力出众的人员。他牢牢的把控着这五处产业,成为了发家致富的第一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