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录制进入了外景阶段。导演组别出心裁,将地点选在了一个热闹的开放式艺术街区。人行道宽敞,阳光也好,各色行人来来往往。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思雅的好奇心已经被路边一个用彩色粉笔在地上画卡通的年轻人吸引住了。她拽着林枫的手,不肯离开。
“爸爸,你看!他画的皮卡丘!在地上!”思雅兴奋地指着。
那个年轻画手面前放着一个打开的粉笔盒,旁边零散地扔着几张纸币和硬币。
林枫看着女儿发亮的眼睛,又看了看脚下灰扑扑的地砖。
“思雅,”他蹲下身,“想不想看爸爸也画一个?”
“想!”思雅立刻响应。
思清也凑了过来,审视着地面材质。“石灰岩地砖,表面粗糙,有利于粉笔附着。但耐久性差,易受天气影响。”
林枫从那个年轻画手那里买来一整盒粉笔,颜色很全。他没有选择卡通形象,而是在一片相对平整的空地上坐了下来。
他没有打草稿,直接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开始勾勒线条。
最初,路人只是匆匆一瞥。渐渐地,有人放慢了脚步。
那线条并非平面的图案,而是带着强烈的透视和阴影。随着林枫手指的飞舞,粉笔灰簌簌落下,一个看似深不见底的、断裂的楼梯井在地面上“出现”了。井口边缘破碎,仿佛真的可以踏空坠入。井壁的砖石纹理、阴暗角落的青苔,都被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细腻地渲染出来。
最精妙的是,他利用视觉错觉,使这个“楼梯井”只有一个特定的角度观看时,才呈现出完美的立体效果。
“我的天……这是画出来的?”
“太像了!我差点不敢走过去!”
“快看快看!地上有个洞!”
惊呼声引来了更多人。围观的人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里三层外三层,举着手机拍照录像的胳膊森林般竖起。闪光灯此起彼伏。
思雅可骄傲了。她站在“楼梯井”旁边,挺着小胸脯,对每一个驻足观看的人大声宣布。
“这是我爸爸画的!厉害吧!”
有个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看得目瞪口呆,对着思雅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中文说。“你爸爸,魔法师!”
思雅更得意了,小脸兴奋得通红。
思清则完全沉浸在技术分析里。他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小卷尺,蹲在画作边缘,小心翼翼地测量着不同部分的比例,又在平板电脑上飞快地计算着。
“透视角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阴影渐变符合光源一致性原理。爸爸利用了人类视觉系统的先天缺陷进行欺骗……”他喃喃自语,仿佛在解构一个极其精密的科学实验。
苏清雅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被围在中央的丈夫和孩子,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阳光洒在那些绚烂的粉笔色上,也洒在林枫专注的侧脸和孩子们自豪的表情上。
林枫画完了最后一点细节,将一支用秃的蓝色粉笔放下,拍了拍手上的灰。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口哨声。那个卖他粉笔的年轻画手看得眼睛发直,半晌,才把自己装钱的帽子清空,默默放到了林枫脚边。
林枫笑了笑,没有去拿那些钱。他站起身,对思雅和思清伸出手。
“走吧。”
他们挤出意犹未尽的人群,将那个震撼了整条街的“楼梯井”留在身后。它会在几场雨后被冲刷干净,但此刻,它存在于无数人的手机相册和惊叹的记忆里。
走在回去的路上,思清还在回味。“爸爸,你的创作将短暂的材料赋予了超乎寻常的视觉价值。这涉及到感知心理学和几何光学的深层应用。”
思雅则叽叽喳喳地说着那个外国叔叔的话。“爸爸,他说你是魔法师耶!”
林枫一手牵着儿子,一手牵着女儿,听着他们完全不同风格的反馈。
系统的提示悄然浮现。
【公共艺术创作引发广泛情感共鸣】
【“家的堡垒”影响力渗透至社会公共空间】
【获得临时状态“城市印记”……】
这一次,他的画布不再是舞台上的宣纸,而是城市的一角。他的观众,不再是节目现场的粉丝,而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
艺术走出了象牙塔,落在了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变成了一个能让女儿挺起胸膛骄傲宣告的奇迹,一个能让儿子埋头计算科学原理的谜题,一个能让陌生路人停下匆忙脚步、发出由衷惊叹的……地上的彩虹。
这感觉,不坏。
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思雅的好奇心已经被路边一个用彩色粉笔在地上画卡通的年轻人吸引住了。她拽着林枫的手,不肯离开。
“爸爸,你看!他画的皮卡丘!在地上!”思雅兴奋地指着。
那个年轻画手面前放着一个打开的粉笔盒,旁边零散地扔着几张纸币和硬币。
林枫看着女儿发亮的眼睛,又看了看脚下灰扑扑的地砖。
“思雅,”他蹲下身,“想不想看爸爸也画一个?”
“想!”思雅立刻响应。
思清也凑了过来,审视着地面材质。“石灰岩地砖,表面粗糙,有利于粉笔附着。但耐久性差,易受天气影响。”
林枫从那个年轻画手那里买来一整盒粉笔,颜色很全。他没有选择卡通形象,而是在一片相对平整的空地上坐了下来。
他没有打草稿,直接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开始勾勒线条。
最初,路人只是匆匆一瞥。渐渐地,有人放慢了脚步。
那线条并非平面的图案,而是带着强烈的透视和阴影。随着林枫手指的飞舞,粉笔灰簌簌落下,一个看似深不见底的、断裂的楼梯井在地面上“出现”了。井口边缘破碎,仿佛真的可以踏空坠入。井壁的砖石纹理、阴暗角落的青苔,都被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细腻地渲染出来。
最精妙的是,他利用视觉错觉,使这个“楼梯井”只有一个特定的角度观看时,才呈现出完美的立体效果。
“我的天……这是画出来的?”
“太像了!我差点不敢走过去!”
“快看快看!地上有个洞!”
惊呼声引来了更多人。围观的人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里三层外三层,举着手机拍照录像的胳膊森林般竖起。闪光灯此起彼伏。
思雅可骄傲了。她站在“楼梯井”旁边,挺着小胸脯,对每一个驻足观看的人大声宣布。
“这是我爸爸画的!厉害吧!”
有个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看得目瞪口呆,对着思雅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中文说。“你爸爸,魔法师!”
思雅更得意了,小脸兴奋得通红。
思清则完全沉浸在技术分析里。他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小卷尺,蹲在画作边缘,小心翼翼地测量着不同部分的比例,又在平板电脑上飞快地计算着。
“透视角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阴影渐变符合光源一致性原理。爸爸利用了人类视觉系统的先天缺陷进行欺骗……”他喃喃自语,仿佛在解构一个极其精密的科学实验。
苏清雅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被围在中央的丈夫和孩子,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阳光洒在那些绚烂的粉笔色上,也洒在林枫专注的侧脸和孩子们自豪的表情上。
林枫画完了最后一点细节,将一支用秃的蓝色粉笔放下,拍了拍手上的灰。
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口哨声。那个卖他粉笔的年轻画手看得眼睛发直,半晌,才把自己装钱的帽子清空,默默放到了林枫脚边。
林枫笑了笑,没有去拿那些钱。他站起身,对思雅和思清伸出手。
“走吧。”
他们挤出意犹未尽的人群,将那个震撼了整条街的“楼梯井”留在身后。它会在几场雨后被冲刷干净,但此刻,它存在于无数人的手机相册和惊叹的记忆里。
走在回去的路上,思清还在回味。“爸爸,你的创作将短暂的材料赋予了超乎寻常的视觉价值。这涉及到感知心理学和几何光学的深层应用。”
思雅则叽叽喳喳地说着那个外国叔叔的话。“爸爸,他说你是魔法师耶!”
林枫一手牵着儿子,一手牵着女儿,听着他们完全不同风格的反馈。
系统的提示悄然浮现。
【公共艺术创作引发广泛情感共鸣】
【“家的堡垒”影响力渗透至社会公共空间】
【获得临时状态“城市印记”……】
这一次,他的画布不再是舞台上的宣纸,而是城市的一角。他的观众,不再是节目现场的粉丝,而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
艺术走出了象牙塔,落在了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变成了一个能让女儿挺起胸膛骄傲宣告的奇迹,一个能让儿子埋头计算科学原理的谜题,一个能让陌生路人停下匆忙脚步、发出由衷惊叹的……地上的彩虹。
这感觉,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