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唐尔衮入主帝都-《大明贞德传》

  “1644”年六月,帝都北京。

  牛金星喝得醉眼朦胧,躺在后宫某妃嫔的床上正在激情奋战,却听到宫门外亲兵慌张地敲门。

  牛金星虽然有些愤怒,有些扫兴,但还是立刻扔下了身下压着的女人,迅速穿上了衣服,走出了宫门。

  不管怎么说,奸淫前朝嫔妃,对于牛金星这种身份来说,都是大罪一条,要是让李自成知道了,恐怕也不会轻易饶了他,因为你今天敢奸淫皇帝的女人,那就说明你有想当皇帝的野心。

  所以这种事情,必须做得相当谨慎,不仅需要亲信把守宫门,在李自成回北京之前,自己宠幸过的女人也必须被“处理”掉,以防她们向李自成告状。

  亲兵附耳向牛金星说了些什么,牛金星瞬间大惊失色,连忙骑上马,朝宫门外飞驰而去。

  原来,是清兵攻到北京城外了!

  这他娘的什么情况?

  大王不是带着二十万大军和清军在山海关对峙吗?怎么清军攻到北京了?

  难道是山海关一战,大王兵败了?

  可是这也不对啊,就算战败了,也总该有溃兵先撤退回北京城啊?

  难道说大顺二十万大军,被清军全歼了?

  这怎么可能?这也不符合大王的性格啊!

  闯王闯王,什么是闯王?

  门里面一匹马,打不过就跑嘛!

  这些年来,李自成打过多少败仗,为什么能够屡败屡战,不就是因为他善于逃跑嘛!

  难道是清军绕过山海关,从喜峰口古北口偷袭北京?

  那也不对啊,对这些关隘,李自成早有安排,也不可能这么轻易被突破啊!

  这事情有些诡异,等等,有没有可能,是李自成故意把清军放进来,想要来一场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戏码呢?

  牛金星一拍大腿,作为李自成麾下第二狗头军师,他迅速想明白了,必定是如此了。

  可是,既然是给清军布下的陷阱,为什么没有提前通知自己呢?

  “相国大人,清军距离北京城已经不足十里,咱们是守城还是……”一旁的亲信急忙询问道。

  牛金星内心焦急地权衡着利弊,他不确定李自成的大军到底是什么情况。

  如果自己坚守北京城,而李自成的大军已经被歼灭的话,那北京城不出几日必定被清军攻破。自己也只有死路一条。

  那如果自己逃跑,或者向清军投降呢?也不行,因为一旦这是一个陷阱,李自成大军还在的话,那么李自成事后也绝对不会放过自己。

  可恶啊,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啊!

  牛金星不想赌,他还没有尝够皇帝的女人的滋味,他还不想现在就这么死了。

  “妈的!大王生死不明,北京城内前明余孽骚动,北京城不可守!传令各营,跑!”

  最终,牛金星选择了跑路。

  跑吧!反正对顺军来说,打不过就跑是很正常的,保存实力嘛!他们和明朝官军打仗,一向是这么玩的,也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1644”年六月,唐尔衮不费一兵一卒,攻占了北京城。

  唐山,李自成大营。

  “报~禀报大王,前方斥候来报,清军已经攻破北京城,牛相国不战而逃!”

  李自成拳头往桌子上重重地一砸。

  这个牛老狗,守都没守一下就这么跑了,该杀!

  李过低头叹了口气,掏出腰间的红宝石匕首,递给了诸葛灵,这是他和诸葛灵打赌输掉的。

  原来,当初制定了以北京城做诱饵,把清军放进中原关门打狗的战略时,诸葛灵力主不通知留守北京的牛金星。

  这么做有三个目的。

  其一,试探牛金星的忠诚和能力。

  其二,故意把北京让给唐尔衮。

  虽然制定了围剿清军的战略,但清军以骑兵为主,想要在平原上围剿骑兵,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骑兵的速度太快了。

  那么要想困住骑兵,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骑兵进城。

  把北京城让给唐尔衮,等清军主力进了城,大顺军再以优势兵力消灭城外的清军,然后围困北京城,这样就能实现围歼骑兵的可能性。

  其三,把北京城内的前明官员,包括吴三桂等明军将士的家属,送给唐尔衮。

  对于这第三条,李自成一开始是不解的,怎么能把这些人送到唐尔衮手里呢?那要是唐尔衮以这些人做人质,要挟吴三桂等前明的军队反叛大顺呢?

  诸葛灵狡黠地一笑,她这个人,就是喜欢不按套路出牌。

  诸葛灵反问李自成道:“当初吴三桂的家属在大顺手里,吴三桂不也反叛了吗?”

  李自成摸了摸脑袋,觉得好像有道理,但又没想明白。

  诸葛灵解释道:

  “吴三桂为什么反叛?不是因为他愚蠢,恰恰相反,他很聪明。

  我打个比方,好比人质在劫匪手上,让你放下武器,你敢放下武器吗?

  等你放下了武器,没有抵抗能力了,那么你和人质都会成为砧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而你不放下武器,劫匪反而不敢伤害人质,才能真正保住你自己和人质的性命!”

  李自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就算把人质送给唐尔衮,吴三桂也不敢投降清军,因为他没办法肯定,唐尔衮不会卸磨杀驴!

  相反,如果清军招降吴三桂不成,一怒之下杀了他的家眷,那么从此吴三桂便和清军结下了死仇,再也不可能降清了!

  这就好像历史上,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抓了刘邦的父母妻儿,威胁要煮了刘邦的家人那样。

  当时刘邦投降了吗?没有,刘邦反而说,煮好了分我一碗!

  你们看,这就是刘邦的聪明之处,如果当时刘邦真的投降了,不仅保不住自己的家人,反而连自己也会性命不保。

  而拒绝威胁,项羽反而不敢杀刘邦的家人,道理很简单,你真的杀了,除了泄愤以外,对你并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和刘邦结下死仇,再无和谈的可能。

  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事情,只有蠢人才会去做。

  老实说,诸葛灵的这一套歪理,其实并没有完全说服李自成,不过李自成还是选择信任她,因为当初吴三桂就是她收服回来的。

  “1644”年,七月初三,夜。

  大顺军针对唐尔衮的包围圈,借着夜幕悄悄地展开了。

  人衔叶,马衔枚,二十万大顺军,带着铁锹、锄头,悄悄地抵近帝国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