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改良炮弹打济南-《大明贞德传》

  济南城南,马鞍山和千佛山之间,上百名士兵和工匠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铁炉。

  妶玉手里捣鼓着一个竹炮,就和小孩子们玩的那种差不多。

  “殿下……您怎么捣鼓起这小孩子的玩具来了……”小蝶疑惑道。

  “小蝶,咱们玩个游戏怎么样?咱俩一人一个竹炮,看谁把炮子射得更远!”

  “行啊!我小时候玩这个可厉害了!”

  说完,小蝶撸起了袖子,拿起竹炮用力一捅,射出了大约三尺(大约一米)远。

  妶玉随意地捅了一发,连三尺还没到。

  “耶!我赢了!”小蝶开心地蹦了起来。

  戚菡冬看她俩玩得开心,便拿起竹炮也射了一发,由于她力气大,居然射出了四尺远。

  “小蝶,你看出什么了吗?”

  “殿下,您是在用竹炮模拟将军炮?我想想啊……嗯……同样尺寸的竹炮,不同的人力气大小不一样,所以炮子射出的距离也不一样。

  如果换成大炮的话,也就是说……炮膛里面装填的火药越多,炮弹的射程越远!”

  “不错,总结得很到位!六哥,你也来试试,你可别射得还没有我们三个女人远哦!”

  六当家被妶玉这一激,便摆好了姿势,拿出了吃奶的力气,只听“嘎吱”一声,六当家用力过猛,直接把竹炮给捅裂了,炮弹最后掉在了脚边上,射程竟然是最近的。

  六当家脸憋得通红,尴尬地笑了笑。

  “……我明白了!如果力气过大,超过了竹炮的承受能力,那么不仅射不远,反而会导致炮管的损坏。

  所以说,火炮的装药量是有限制的,装药过多,反而可能会导致炸膛。”

  “没错,你再用这个炮子试试。”说罢,妶玉递给了小蝶一个圆锥形的炮子,是她刚刚用矬子矬出来的。

  小蝶用力一捅,炮子射出了比先前更远的距离。

  “咦?竟然能射的更远。”

  “这是参考了新式后膛枪弹丸的设计思路,把弹丸改成锥形,不仅可以射的更远,也能射得更准。”

  过了一会儿,妶玉又递给了小蝶一个更加奇形怪状的炮子,炮子的头部是锥形,中间有一根细长的连杆,连杆的末端连着一个像鸟的尾巴一样的东西。

  “这……这能行吗?长得这么奇怪。”

  小蝶疑惑地拿过了炮子,试着射了出去,结果出乎想象,竟然射出了五尺远。

  “俺懂了!这和流火箭的原理是一样的!”戚菡冬拍了拍手,说道,“军中有一种发信号的流火箭,可以射到很高的天上,只是流火箭通常没什么杀伤力,只能用来传递信号。”

  “没错,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给炮子加了一个尾巴,就像天上的鸟儿的那样,有了尾巴自然就可以飞得更远了!”

  妶玉铺开纸笔,依据之前测量好的将军炮的炮弹尺寸,画出了新型炮弹的图样。

  “六哥,你让工匠按照图纸的样子试着造几个炮弹出来,嗯……火药装填的方式也得改一改,就模仿后膛枪子弹定装火药的方式,炮弹的外面用油纸做一个炮弹壳,把火药装在壳子里面。”

  过了几个时辰,六当家带回了三颗新式炮弹。

  妶玉满意地看着这三颗炮弹,这和现代的炮弹外形上已经差不多了,区别只是工艺材料和火药的质量了。

  妶玉命人把这三颗炮弹运到了千佛山上,她已经事先命人把将军炮运到了马鞍山和千佛山上,建立了两座火炮阵地,虽然没有人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两座山距离济南南城墙足有五六里之远,将军炮的射程是远远打不到城墙的。

  “六哥,打一发试试!”

  六当家撸起了袖子,铁炉里忙活了半天,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六当家把炮弹装进了炮管,顺着炮眼倒进了少量火药,然后用火折子点燃了火绳。

  “滋……嘭!”

  只听“轰——”地一声巨响,炮弹射出了炮管,砸在了距离城墙一两里的地上,砸出了一个很大的坑。

  “哎呀!真可惜!怎么还是够不到城墙!”六当家惋惜道。

  妶玉蹙起了眉头,喃喃自语道:“不应该啊……六哥,你先别急……你把炮管抬高一尺,再试一试!”

  “抬高炮管?殿下,那不是朝天上打炮了吗?”

  “六弟,你就按照殿下的话试试!”戚菡冬说道。

  “行,俺再打一发试试……”

  六当家重新装填了炮弹和火药,用土袋把将军炮垫高了一尺,然后又射出了一发。

  “滋……嘭!”

  随着炮弹落地,众人惊喜地发现,这一回炮弹竟然越过了南城墙,直接打进了济南城内!

  “天啊!居然打进城里了!成功了!殿下,少寨主!咱们成功了!”

  众人弹冠相庆,新式炮弹竟然真的能够极大地增加射程!

  这样一来,攻破济南城墙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济南城内,方大猷听到两声巨响,连忙从府衙内出来,却从师爷的嘴里听到一个噩耗:“贼军居然有红夷大炮!炮弹甚至都射进了城里!”

  开什么玩笑,贼军怎么可能会有红夷大炮?这种大炮连济南城内都没有,整个八旗军,也只有几十座而已,这些从水贼起家的贼军,怎么会有红夷大炮呢?!

  “诸位莫慌……即便贼军有红夷炮,最多也不过只有一两座,济南城高墙厚,凭一两座红夷炮,想要攻破城墙,也是痴人做梦!”方大猷故作镇定地说道。

  接连三天,城外的贼军并没有发动任何攻击,就在方大猷放下了悬着的心,笃定贼军无力攻城的时候,师爷却给他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大人……不好了!围城的贼军数量大幅度增加了……之前只有两千余人,现在……”

  “你慌什么?!咱们城内有两千人,他就是增加到三千人,四千人,哪怕五千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哼!想要攻破济南城,没有几十座红夷大炮,就是来个一万人,也是做梦!”

  “……”

  “怎么啦,师爷你怎么不说话?”

  “大人……您真是料事如神……城外……真的有上万人!”

  “噗通——”一声,方大猷两腿一软,跌坐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