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芒宽-《重生凯洛伦,开局半艘至高无上号》

  这里是一片灰烬之地。

  潘多拉,这颗星球上最炽热的心脏之一,就在这片土地之下下搏动。

  如远古传说中神只的骸骨般的巨大火山锥耸入远方硫磺色的天空,其峰峦表面遍布醒目而纤细的“血管”——那是被永恒的、缓慢流淌的熔岩河勾勒出刺目的金红轮廓。

  大地不是泥土,而是冷却后龟裂、泛着金属光泽的黑色玄武岩平原,覆盖着厚厚一层灰烬,如同宇宙倾倒了无尽的黑色骨粉。每一次沉重的脚步落下,都会扬起细密的尘埃。

  稀薄、灼热的空气本身也饱含着硫磺的刺鼻气息,那些山脉之中遍布的硫磺洞所喷射出的浓烟,与远处熔岩湖沉闷的翻滚轰鸣声交织,构成这片土地沉闷的脉搏。

  当然,正应了那句至理哲言——【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区域,上次火山爆发带来的熔岩早已冷却,而低海拔下沉淀的火山土、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以及温暖的气候让无数顽强的生命在这片灰烬之地中找到了立足之地。

  纳威人也不例外。

  越过嶙峋的火山岩,一颗巨大的黝黑之物突兀立于缝隙之中。

  任何一名来自森林或海洋部落的纳威人只要看到此物,即便其身形早已扭曲,也都能立刻辨认出来:这不是家园树吗?

  但确切地说在那荒地中矗立的——是家园树的遗骸。

  曾经庇护整个氏族的巨树,如今只剩下半截焦黑、炭化的主干,扭曲着指向天空,仿佛一个巨大的、痛苦的问号。

  熔岩曾如愤怒巨兽的舌头舔舐过它,将原本盘根错节的根部化为狰狞的、流淌后又凝固的黑色玻璃状物质;树皮早已焚尽,露出内部被高温瞬间碳化的木质纹理,像暴露在外的巨大伤疤;残存的巨大枝桠断裂、扭曲,指向四面八方,在硫磺烟雾中投下如鬼爪般张牙舞爪的影子。

  这里曾是生命与灵魂的图腾,如今只剩下沉默的焦炭,成为这片灰烬之地上最巨大、最触目惊心的伤痕——一个被火山之怒强行刻下的、永恒的疮疤。

  而在这道代表某个氏族曾经最为重要之物的“伤疤”周围,赫然还存在着数十座房屋。

  这些由枯草与某些不知名材料所搭建的简易茅屋互相“依偎”、以一种紧密但错落的排列坐落在巨树遗迹周围几块平整的天然火山岩峭壁之上。

  虽然只有数十之数,但显然这是一个村落,且是一个有人生活的村落。

  这里,是灰烬村。

  ——

  两名衣着干练、因消瘦而看起来身材过分修长的纳威人从各自的夜灵(注释1)坐骑上跃下。那两匹坐骑的厚重鳞甲上还沾着远方带来的、颜色更深的火山灰,鼻孔喷出灼热的白气,显然经历了一番艰苦的跋涉。

  侦察兵无视了坐骑的疲惫,快步跑向村落中央那座最为坚固、由巨大黑曜石板块和冷却熔岩块垒砌而成的崭新建筑——族长的居所,也是氏族的议事大厅。

  他们穿过由粗粝岩石堆砌的高大门洞,单膝跪在一道头戴夸张头冠、身披彩色长袍的背影跟前,年长的纳威人,脸上刻着风霜与硫磺熏染的痕迹,喘息未定便开口,声音低沉而急促:

  “托拉克.莫克托(Toruk Makto 的变体,意为火山/灰烬之魅影骑士,此处可理解为族长尊称),情况确定了。”

  他取下一个明显是来自于天空人样式的布包,将所藏之物拿出,双手奉上,那是一小块边缘锋利、扭曲焦黑的残破碎片,仿佛刚从地狱的核心剥落。

  “‘天火之怒’……比我们预想的更近,也更猛烈。”

  “可以确信,天空人的飞船遭到毁灭,森林深处还有更大的残骸。”

  背影转过身,多彩长袍两侧迎风而动,露出女性纳威人优雅矫健的身姿,女族长低下头,头上如花冠般的头饰微微抖动。

  她细细地看着侦察勇士手中的“证据”,那画满符号、棱角分明的脸上露出了些许了然却又有些茫然的神色:“所以,她是对的...那个女天空人的预言是真的......”

  族长一把夺过勇士手中的碎片,紧攥在手中,丝毫不顾及碎片那锋利的边缘有可能划伤自己的手掌:“做得好,下去休息吧我的勇士们,氏族不会忘记你们的奉献。”,继而快步向外走去,身后传来两人激动的宣誓口号——

  “为了芒宽的复兴!为了火灵的荣耀!”

  在身后数名卫队的簇拥下,听到身后动静的族长一边疾步向前,一边在心中感叹:是啊,为了芒宽的复兴......自与那个伪神切断联系之后,整个氏族上下,历经岁月的残忍磨砺,战天斗地、十几代人的牺牲,不正是为了这一个目标吗?

  每一名芒宽人在幼年时期都会被带到村落中央的那棵巨树废墟——他们曾经的家园树面前,教授氏族的历史。

  那是在初代“灰烬魅影骑士”尚行走于大地之上的时候。

  曾经的芒宽氏族也和其他纳威人一样,信仰着自然之母——“伊娃”,他们全身心地拥抱自然,将氏族融入整个生态的“和谐”循环之中,并怀着虔诚的心、一丝不苟地按照“伊娃三法”(注释2)生活着......

  直到那一天来临。

  那一天,毫无预警地,遮天蔽日的尘埃与炽热的岩浆从世代居住的高山中喷涌而出,以无上威势扑向欣欣向荣的村落。那不是短暂的地脉震动,而是山体本身的崩裂——燃烧着的巨石被爆炸性的力量抛向天空,像神灵愤怒投下的火流星,裹挟着毁灭的飓风,精准而残忍地命中了村落的心脏——家园树“卡拉特·莫克”(Karat Mok,意为“生命之根”)。

  那棵承载了无数代宽芒族人记忆、歌声、祈祷与灵魂连接的巨树,在震耳欲聋的撞击和随之而来的滔天烈焰中碳化、崩裂,那曾经流淌着伊娃低语的根须神经网络,在熔岩的舔舐下发出滋滋的悲鸣,然后彻底断绝。

  家园树,这信仰与庇护的图腾,在宽芒族人绝望的祈祷与哀嚎中轰然倒塌,随之倒塌的,还有信仰的基石......

  后来的历史细节,在祭司们口口相传之中早已变得模糊晦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那时的族长,也即后来的初代“灰烬魅影骑士”率先打破常规、团结了幸存者们,利用金属矿石与火的伟力积极展开自救,终于在火山沉寂之后,重建了村落。

  而在幸存者们冰冷的眼眸中,那对伊娃的虔诚信仰、那曾经连接万物的“和谐”真理,已与他们焦土般的家园一样被撕裂、焚毁,一同埋葬。

  他们活了下来,但灵魂的一部分,连同他们的家园树和对“母亲”的信任,永远留在了那场名为“背叛”的滔天烈焰之中......

  传承至今,当代表氏族权力的桂冠落到她——瓦朗的头上之时,芒宽氏族已经在这片被火焰彻底改变的土地延续了数百年。

  而这数百年间,脱离了“伊娃”指引、自我切断了自然联系的族人们虽然因受到生态排斥而无法再回到过去的生存方式,但在那火山伟力的启发下,他们找到了新的信仰——“火灵之力”。

  火长期以来代表着毁灭,代表着伊娃的对立面,但失去伊娃庇护的芒宽人却渐渐发现,在这被火山灰覆盖的灰土中,地脉之火的能量却能带来温暖与生机。

  于是在几代人内,象征着希望和力量的“火灵”信仰被建立了起来,而“伊娃”崇拜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和谐”思想被视为“软弱”、“虚伪”。

  当传承来到今天,芒宽族已经利用火与地脉的热量,学会了开凿矿物、冶炼金属以及不依赖神经连接而驯服动物,尽管如此,但与森林和海洋环境相比显得贫瘠得多的土地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族人们仍然时不时要忍受饥寒的折磨,直到——

  直到那个天空人的到来。

  回想起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女族长瓦朗仍然不由心头一凛:当那头暴虐的灰烬岩龙(注释3)趁捕猎队外出而闯入村中,预备大快朵颐之时,那个女人,就这样神秘而不知来由地突兀出现在峭壁之上。

  并在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地,毅然跃下,凭借她手中那柄不可思议的“火神之矛”(注释4)单枪匹马就杀掉了猛兽、挽救了村庄。

  在目睹那一切之后,瓦朗就有一股奇异的预感:这会是个预兆,天空人是火灵之神派来拯救村庄的神使。

  随后的交流也证明了她的预感。

  这名神使自称来自天外,哦,是天空人。

  天空人瓦朗和她的族人们并非没有见过,曾几何时他们刚到达这里时瓦朗还期待着和这些同样不接受“伊娃”的异乡人们学习交流,然而,她实在是低估了这些天空人的贪婪。

  在几次充满着欺骗与冲突的接触后,瓦朗杀死了村落中的部分天空人,并永久地驱逐了其余的人——他们曾誓言报复,但好在与森林人的战争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而神使,她与她所宣称的所有同族都不相同,而后也通过她自己的口中确认了这一点——他们来自不同的天空。

  神使到来的这数年间,热情无私地帮助着村庄,她倾囊相授的技术显着缓解了氏族的粮食、水源以及冶金和住所方面的问题,而她自身那火神赋予的神奇力量在帮助村子抵御猛兽袭击的同时,还能够治愈疾病!

  可以说,这几年的芒宽,才真正有了复兴之势...而现在,神使的预言真的应验了!那些贪婪的天空人遭遇了毁灭!

  必须将这一消息赶快告知于她!

  这么想着,瓦朗与她的卫队终于抵达了村庄边缘。

  这是一座不显眼的小屋,但其样式却明显与当地纳威人的茅草屋与石头屋有所区别,在那些常规的建筑材料之外,各种明显是人类科技产物的残骸与电路管线以奇异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而在那铁皮屋顶,一架同样是明显由废气破烂攒成的蝶形天线就这样大大咧咧立于其上,直直对着天穹。

  ...

  瓦朗做好准备,深呼一口气平复了心情,随后便单膝下跪,手中碎片高举过头顶,喊道:“火灵之力护佑!神使大人!您的预言应验了!!”

  没让她等多久,小屋那明显是从什么飞行器上拆下的金属门被拉开,一名年轻人类女子快步走出,简单扎起的秀发随着步伐在脑后晃动。

  “快起来!说了多少次”,明快的嗓音似乎带着一股鲜活的生命力:“别再叫我什么‘神使大人’,我有名字,你记得的。”

  说罢,女子便将瓦朗一把扶起,“看着我,试着说说看瓦朗女士。”

  瓦朗有些仓皇地抬起头,对上了神使那绽放的笑容,她有些惶恐,但鬼使神差地,她紧握着神使托举住她胳膊的手臂,喃喃应道:“是的,蕾...蕾伊...大人。”

  ————

  注释1:夜灵(Nightwraith)一种四翅飞行生物,被芒宽部落的灰烬族纳威人当做坐骑,有着与女妖兽相媲美的飞行能力。

  注释2:伊娃三法(Three Laws of Eywa)也称为 Navi Way,是支配纳威人生活方式的规则。目前尚不清楚 伊娃何时、为何以及如何将这些法律颁布给纳威人,但有传言说,甚至在纳美人社会最早的史诗《第一首歌》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翻译如下:你不可在石头上放置石头;你也不要使用转动的轮子;也不要使用地面的金属。因此纳威人才会对人类这种“完全不依赖于与其他物种相互依存”的文明如此抵触,而有人类学者也推测这种对自然的崇拜法则也是纳威人种族长期停留在新石器时代技术的原因。

  注释3:灰烬岩龙,一种身披坚硬石灰铠甲的六足猛兽,多生活于火山及地热充沛地区,本书原创生物。

  注释4:火神之矛,纳威人的冶炼技术让他们还没有“剑”的概念,故而将光剑当做“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