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报恩”的传说,像长了翅膀的海风,不仅在程立秋的船上传得沸沸扬扬,也很快吹遍了小小的渔村。接连几天惊人的鱼获是实实在在的,由不得人不信。村民们看程立秋一家的眼神,又多了几分羡慕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敬畏,连带着对程老爹和程家兄弟的态度也热络了些许。毕竟,能得“海神”眷顾的人家,总归是有些气运的。
这气运,像一剂强效的催化药,迅速发酵了程立夏心底那颗名为“贪婪”的种子。
渔船再次满载而归。夕阳下,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过秤、记账、搬箱、装车,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鱼腥味和收获的喜悦。程立秋和马老四在一旁与收鲜货的老客低声交谈着价格,时不时响起爽朗的笑声。这一船的收获,尤其是那几箱肥美的石斑和大量优质黄鱼,又卖了个好价钱。
程立夏和程立冬作为船员,也分到了自己当日结算的工钱。程立冬依旧是那一块五,他默默把钱揣进裤兜,擦了把汗,就主动去帮着冲洗甲板,收拾缆绳,仿佛那钱只是顺手而为,他的重心还在脚下的船和手里的活计上。
而程立夏,捏着那几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的毛票,感觉格外烫手。他的目光,却死死盯在程立秋手里那个鼓鼓囊囊的、专门用来收鱼款的帆布包上。看着老客将一沓沓大团结(十元纸币)点数给程立秋,听着那哗啦啦的、诱人的纸币摩擦声,程立夏的眼睛都直了,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一块五?一天累死累活,腰都快断了,才一块五!而老二呢?轻轻松松,这一船就是几百上千块!凭什么?就凭他是船主?可这船……这运气……程立夏的心像被猫爪子挠过一样,又痒又痛。他不自觉地摸了摸脸上已经淡去的淤青,想起在老家如过街老鼠般的日子,一种强烈的不甘和嫉妒几乎要将他吞噬。
“看啥呢?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旁边一个船员看他那副样子,半开玩笑地揶揄道。
程立夏猛地回过神,脸上挤出一丝难看的笑:“没……没啥,就是看今天鱼真多。”
“那可不,托立秋和立冬的福,救了玳瑁大王,咱都跟着沾光!”那船员乐呵呵地说着,扛起一箱冰鲜鱼走了。
“玳瑁大王……”程立夏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神闪烁不定。是啊,这好运,说起来,还是老三第一个看见那破海龟,老二动手救的……跟他程立夏有半毛钱关系?他非但没沾上光,反而因为之前的偷懒和抱怨,在船上越来越被边缘化。就连他亲爹,最近看老三的眼神,都好像多了点别的东西。
一种即将被彻底抛弃的恐慌,混合着对巨额财富的渴望,在他心里疯狂滋长。
卸完货,结清账,程立秋照例请所有船员在码头边的小摊上吃了碗热乎乎的鱼汤面,算是慰劳。热汤下肚,驱散了海上的寒气和疲惫,大家说说笑笑,气氛融洽。唯独程立夏,食不知味,脑子里全是那帆布包里的钱和“单干”的念头。
回到那个拥挤的小院,夜色已经降临。魏红和程立春早就做好了晚饭,简单的玉米粥、窝头、咸菜,还有一小碟炒鸡蛋,算是给辛苦一天的男人加点营养。小石头已经睡下,屋里点着煤油灯,昏黄的光线映照着几张心思各异的脸。
饭桌上,程老爹罕见地没有先动筷子,而是看着程立秋,脸上堆着笑,语气带着刻意的讨好:“立秋啊,今天……又卖了不少钱吧?爹看你那包,鼓鼓囊囊的。”
程立秋喝了口粥,头也没抬:“嗯,还行,赶上好鱼汛了。”
“是啊是啊,这鱼汛……真是……真是那个玳瑁带来的福气啊!”程老爹搓着手,话题引向了关键处,“说起来,这事还得亏了立冬眼尖,要不是他先看见……”
程立冬正埋头啃窝头,听到说自己,茫然地抬起头。
程立夏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紧张地看着程老爹。
程老爹话锋一转,叹了口气,目光落在程立夏身上,带着一种“怒其不争”的无奈:“老大啊,你看看你弟弟立冬,踏实肯干,连海里的灵物都帮衬他。你呢?也得加把劲啊!不能总这么……这么混日子。”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教训程立夏,实则是在程立秋面前给他递话头,铺垫情绪。
程立夏立刻领会,放下筷子,脸上做出羞愧又委屈的表情:“爹,我知道我没用……可我……我也想出力气啊!在老二船上,我……我这不是一直学着嘛?就是……就是总觉得使不上劲,挣这点钱,啥时候是个头?连个媳妇都说不上……”他说着,还偷偷瞟了程立秋一眼。
程立秋依旧慢条斯理地吃着饭,仿佛没听见他们的双簧。
程老爹见老二不接茬,只好把话挑得更明些,他转向程立秋,语气更加卑微:“立秋啊,你看……你现在这光景是越来越好了,船上的活儿也顺当。你大哥……他虽说以前有不对的地方,可毕竟是亲兄弟,血浓于水。你能不能……能不能也拉他一把?让他……让他也能真正立起来?”
魏红和程立春在旁边听着,脸色都沉了下来。程立春更是忍不住想开口,被魏红在桌子底下轻轻拉住了手。
程立秋终于吃完了最后一口粥,放下筷子,拿起毛巾擦了擦嘴,目光平静地看向程老爹和一脸期待的程立夏。
“爹,你想让我怎么拉他一把?”他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情绪。
程老爹一看有门,赶紧说:“你看……你现在就一条船,忙不过来。这鱼汛这么好,一条船也捕不过来。能不能……能不能帮你大哥也……也弄条船?不用新的,旧的就行!让他自己也试试?挣多挣少,都是他自己的本事,总比在你船上打零工强啊!”
终于说出来了!程立夏的心怦怦直跳,眼睛死死盯着程立秋的嘴,生怕他说出个“不”字。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煤油灯芯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程立秋看着父亲那充满算计和期待的眼神,又看看大哥那几乎掩饰不住的贪婪,心里一片冰冷。果然,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才看到一点甜头,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多了。而且,想要的是船——这海上讨饭吃的根本!
他沉默了几秒钟,这短暂的沉默让程立夏和程老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然后,程立秋缓缓开口,语气依旧没有什么波澜:“爹,买船不是小事。一条旧船,再便宜也得大几百上千块。还得修,还得买网具、柴油,都是钱。我现在看着是挣了点,可开销也大,船要保养,伙计要开工钱,家里要开销,剩下的还得攒着应对风浪,手里也没多少余钱。”
程立夏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程老爹急忙道:“不用你全出!你……你帮衬点,剩下的让老大自己想办法!或者……或者算你入股也行啊!”
程立秋摇了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程立夏:“大哥,不是我舍不得钱,也不是不信你。海上吃饭,靠的不是一条船,是经验,是胆识,是责任心。你现在连在我船上当学徒都时不时想偷懒,遇到风浪就往后缩,真让你自己掌一条船,碰上事怎么办?船毁了是钱的事,人要是有个好歹,谁担得起?”
这话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程立夏头上,也戳破了程老爹的幻想。程立秋的话句句在理,字字诛心,把他那点不堪和能力不足赤裸裸地摊开在了桌面上。
程立夏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羞愤交加,猛地站起来:“老二!你……你就是看不起我!你就是怕我起来了超过你!”
“坐下!”程立秋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眼神冷冽如刀,“我是不是看不起你,你自己心里清楚。要想让人看得起,先得做出让人看得起的事!船,我现在不会给你买。你要还想在海上干,就老老实实在我船上学,什么时候我觉得你行了,什么时候再说。要是觉得委屈,门在那儿,不送。”
说完,他不再看那两人,起身对魏红说:“我出去走走。”
他推开屋门,走进了夜色中。屋里,只剩下脸色铁青的程立夏、唉声叹气的程老爹、沉默的程立冬和一脸解气的程立春与魏红。
程立夏拳头攥得死死的,指甲几乎掐进肉里。程立秋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他脸上,也彻底打碎了他不劳而获的幻想。但同时,一种更加偏执的念头也在他心底滋生:你不给,我就没办法了吗?等着瞧!
程立秋走在村中小路上,夜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他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人心的贪婪,果然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不过,这样也好,早点亮出底线,也省得他们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接下来的戏,该怎么唱,他得好好想想了。那条他们渴望的船,或许会成为一块试金石,也或许,会成为一个陷阱。
这气运,像一剂强效的催化药,迅速发酵了程立夏心底那颗名为“贪婪”的种子。
渔船再次满载而归。夕阳下,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过秤、记账、搬箱、装车,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鱼腥味和收获的喜悦。程立秋和马老四在一旁与收鲜货的老客低声交谈着价格,时不时响起爽朗的笑声。这一船的收获,尤其是那几箱肥美的石斑和大量优质黄鱼,又卖了个好价钱。
程立夏和程立冬作为船员,也分到了自己当日结算的工钱。程立冬依旧是那一块五,他默默把钱揣进裤兜,擦了把汗,就主动去帮着冲洗甲板,收拾缆绳,仿佛那钱只是顺手而为,他的重心还在脚下的船和手里的活计上。
而程立夏,捏着那几张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的毛票,感觉格外烫手。他的目光,却死死盯在程立秋手里那个鼓鼓囊囊的、专门用来收鱼款的帆布包上。看着老客将一沓沓大团结(十元纸币)点数给程立秋,听着那哗啦啦的、诱人的纸币摩擦声,程立夏的眼睛都直了,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一块五?一天累死累活,腰都快断了,才一块五!而老二呢?轻轻松松,这一船就是几百上千块!凭什么?就凭他是船主?可这船……这运气……程立夏的心像被猫爪子挠过一样,又痒又痛。他不自觉地摸了摸脸上已经淡去的淤青,想起在老家如过街老鼠般的日子,一种强烈的不甘和嫉妒几乎要将他吞噬。
“看啥呢?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旁边一个船员看他那副样子,半开玩笑地揶揄道。
程立夏猛地回过神,脸上挤出一丝难看的笑:“没……没啥,就是看今天鱼真多。”
“那可不,托立秋和立冬的福,救了玳瑁大王,咱都跟着沾光!”那船员乐呵呵地说着,扛起一箱冰鲜鱼走了。
“玳瑁大王……”程立夏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神闪烁不定。是啊,这好运,说起来,还是老三第一个看见那破海龟,老二动手救的……跟他程立夏有半毛钱关系?他非但没沾上光,反而因为之前的偷懒和抱怨,在船上越来越被边缘化。就连他亲爹,最近看老三的眼神,都好像多了点别的东西。
一种即将被彻底抛弃的恐慌,混合着对巨额财富的渴望,在他心里疯狂滋长。
卸完货,结清账,程立秋照例请所有船员在码头边的小摊上吃了碗热乎乎的鱼汤面,算是慰劳。热汤下肚,驱散了海上的寒气和疲惫,大家说说笑笑,气氛融洽。唯独程立夏,食不知味,脑子里全是那帆布包里的钱和“单干”的念头。
回到那个拥挤的小院,夜色已经降临。魏红和程立春早就做好了晚饭,简单的玉米粥、窝头、咸菜,还有一小碟炒鸡蛋,算是给辛苦一天的男人加点营养。小石头已经睡下,屋里点着煤油灯,昏黄的光线映照着几张心思各异的脸。
饭桌上,程老爹罕见地没有先动筷子,而是看着程立秋,脸上堆着笑,语气带着刻意的讨好:“立秋啊,今天……又卖了不少钱吧?爹看你那包,鼓鼓囊囊的。”
程立秋喝了口粥,头也没抬:“嗯,还行,赶上好鱼汛了。”
“是啊是啊,这鱼汛……真是……真是那个玳瑁带来的福气啊!”程老爹搓着手,话题引向了关键处,“说起来,这事还得亏了立冬眼尖,要不是他先看见……”
程立冬正埋头啃窝头,听到说自己,茫然地抬起头。
程立夏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紧张地看着程老爹。
程老爹话锋一转,叹了口气,目光落在程立夏身上,带着一种“怒其不争”的无奈:“老大啊,你看看你弟弟立冬,踏实肯干,连海里的灵物都帮衬他。你呢?也得加把劲啊!不能总这么……这么混日子。”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教训程立夏,实则是在程立秋面前给他递话头,铺垫情绪。
程立夏立刻领会,放下筷子,脸上做出羞愧又委屈的表情:“爹,我知道我没用……可我……我也想出力气啊!在老二船上,我……我这不是一直学着嘛?就是……就是总觉得使不上劲,挣这点钱,啥时候是个头?连个媳妇都说不上……”他说着,还偷偷瞟了程立秋一眼。
程立秋依旧慢条斯理地吃着饭,仿佛没听见他们的双簧。
程老爹见老二不接茬,只好把话挑得更明些,他转向程立秋,语气更加卑微:“立秋啊,你看……你现在这光景是越来越好了,船上的活儿也顺当。你大哥……他虽说以前有不对的地方,可毕竟是亲兄弟,血浓于水。你能不能……能不能也拉他一把?让他……让他也能真正立起来?”
魏红和程立春在旁边听着,脸色都沉了下来。程立春更是忍不住想开口,被魏红在桌子底下轻轻拉住了手。
程立秋终于吃完了最后一口粥,放下筷子,拿起毛巾擦了擦嘴,目光平静地看向程老爹和一脸期待的程立夏。
“爹,你想让我怎么拉他一把?”他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情绪。
程老爹一看有门,赶紧说:“你看……你现在就一条船,忙不过来。这鱼汛这么好,一条船也捕不过来。能不能……能不能帮你大哥也……也弄条船?不用新的,旧的就行!让他自己也试试?挣多挣少,都是他自己的本事,总比在你船上打零工强啊!”
终于说出来了!程立夏的心怦怦直跳,眼睛死死盯着程立秋的嘴,生怕他说出个“不”字。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煤油灯芯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程立秋看着父亲那充满算计和期待的眼神,又看看大哥那几乎掩饰不住的贪婪,心里一片冰冷。果然,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才看到一点甜头,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多了。而且,想要的是船——这海上讨饭吃的根本!
他沉默了几秒钟,这短暂的沉默让程立夏和程老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然后,程立秋缓缓开口,语气依旧没有什么波澜:“爹,买船不是小事。一条旧船,再便宜也得大几百上千块。还得修,还得买网具、柴油,都是钱。我现在看着是挣了点,可开销也大,船要保养,伙计要开工钱,家里要开销,剩下的还得攒着应对风浪,手里也没多少余钱。”
程立夏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程老爹急忙道:“不用你全出!你……你帮衬点,剩下的让老大自己想办法!或者……或者算你入股也行啊!”
程立秋摇了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程立夏:“大哥,不是我舍不得钱,也不是不信你。海上吃饭,靠的不是一条船,是经验,是胆识,是责任心。你现在连在我船上当学徒都时不时想偷懒,遇到风浪就往后缩,真让你自己掌一条船,碰上事怎么办?船毁了是钱的事,人要是有个好歹,谁担得起?”
这话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程立夏头上,也戳破了程老爹的幻想。程立秋的话句句在理,字字诛心,把他那点不堪和能力不足赤裸裸地摊开在了桌面上。
程立夏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羞愤交加,猛地站起来:“老二!你……你就是看不起我!你就是怕我起来了超过你!”
“坐下!”程立秋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眼神冷冽如刀,“我是不是看不起你,你自己心里清楚。要想让人看得起,先得做出让人看得起的事!船,我现在不会给你买。你要还想在海上干,就老老实实在我船上学,什么时候我觉得你行了,什么时候再说。要是觉得委屈,门在那儿,不送。”
说完,他不再看那两人,起身对魏红说:“我出去走走。”
他推开屋门,走进了夜色中。屋里,只剩下脸色铁青的程立夏、唉声叹气的程老爹、沉默的程立冬和一脸解气的程立春与魏红。
程立夏拳头攥得死死的,指甲几乎掐进肉里。程立秋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他脸上,也彻底打碎了他不劳而获的幻想。但同时,一种更加偏执的念头也在他心底滋生:你不给,我就没办法了吗?等着瞧!
程立秋走在村中小路上,夜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他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人心的贪婪,果然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不过,这样也好,早点亮出底线,也省得他们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接下来的戏,该怎么唱,他得好好想想了。那条他们渴望的船,或许会成为一块试金石,也或许,会成为一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