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归来-《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辽捕一零七”拖着伤痕累累的躯体,如同一个精疲力尽的伤兵,在逐渐减弱但余威尚存的风浪中,艰难地向着海岸线的方向跋涉。来时破浪的决绝,已被一种沉重而缓慢的疲惫取代。马达的轰鸣声显得异常沉闷,仿佛每一次转动都在透支着这条老船最后的生命力。船体在浪涛的推搡下,发出各种令人不安的“吱嘎”声,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程立秋瘫在冰冷湿滑的甲板上,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极度的精神紧绷和体力透支过后,是排山倒海般的虚脱。寒冷如同无数根细针,穿透湿透的棉衣,刺入他的骨髓,让他控制不住地剧烈颤抖,牙齿磕碰发出清晰的“咯咯”声。但他没有动弹,也没有睁眼,只是大口大口地喘息着,贪婪地呼吸着这劫后余生的、带着海腥味的冰冷空气。

  他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反复闪现着刚才在“鬼见愁”礁群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滔天的巨浪、狰狞的礁石、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亲人、还有那只神秘出现又悄然隐去的硕大玳瑁……这一切,都像一场光怪陆离又无比真实的噩梦。而掌心那被粗糙缆绳磨破皮肉、此刻被海水浸泡得刺痛钻心的伤口,又在提醒他,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耳边传来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哭泣声,那是被救上来的三个年轻船员。劫后余生的狂喜过后,失去同伴的悲痛以及对之前恐怖经历的恐惧,如同迟来的潮水,终于将他们淹没。他们蜷缩在甲板角落,互相依偎着,像三只受惊的雏鸟,身体依旧在不自主地颤抖。

  大姐夫程大海没有哭。他靠坐在船舷边,身上裹着马四海从驾驶舱找出来的一条干硬发霉的旧毯子,脸色青白,嘴唇乌紫,一双因为长期缺乏睡眠和极度疲惫而深陷的眼睛,失神地望着远处灰蒙蒙的海平面。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获救的喜悦,也没有明显的悲伤,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空洞。但那双紧紧攥住毯子边缘、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的大手,暴露了他内心绝非平静。朝夕相处的兄弟,有两个永远留在了那片冰冷的礁石上,这种痛,沉重得让他一时无法言语,只能用沉默来对抗。

  马四海老爷子依旧坚守在驾驶舱里,双手死死把着舵轮,不敢有丝毫松懈。虽然风浪渐小,但返航的路依旧充满变数。他时不时剧烈地咳嗽几声,每一次咳嗽都让他佝偻的身躯剧烈颤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却依旧锐利,像一头守护着幼崽的老狼,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和海况。老蔫和水旺则强打着精神,一个在舱门口警戒,一个拿着破旧的水瓢,不断地将渗进船舱底部的海水舀出去,每一次弯腰都显得异常艰难。

  没有人说话。沉重的气氛如同实质,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救援成功了,但代价是惨重的,过程是惊险的,以至于胜利的喜悦都被冲刷得如此淡薄,只剩下疲惫、后怕和挥之不去的哀伤。

  时间在沉默和煎熬中缓慢流逝。天际的灰色渐渐变淡,透出一种惨白的亮光,预示着黎明终于挣扎着到来了。海平面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那条墨绿色的、代表着陆地的线条,如同希望的灯塔,出现在视野的尽头。

  “看到岸了!”老蔫沙哑着嗓子,第一个喊了出来,声音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哽咽。

  这一声呼喊,仿佛给死气沉沉的船只注入了些许活力。甲板上蜷缩的年轻船员们抬起了头,程大海空洞的眼神也微微动了一下,望向那片越来越近的陆地。

  程立秋也终于挣扎着,用那双麻木僵硬的手臂,支撑起仿佛有千斤重的身体,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他扶着冰冷的船舷,极目远眺。家乡的海岸线,熟悉的渔村轮廓,在晨曦微光中显得如此亲切,又如此遥远。他的归来,带回了生的希望,也带回了死的讯息。

  “辽捕一零七”的速度似乎也加快了一些,马达的轰鸣声仿佛都带上了一丝急切。随着距离的拉近,码头上的景象也逐渐清晰起来。让程立秋有些意外的是,码头上聚集的人,远比他们昨天凌晨出发时要多得多!黑压压的一片,几乎全村能动弹的人都来了。他们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喧哗,而是静静地站着,翘首以盼,如同一片沉默的礁石。

  当“辽捕一零七”那独特而疲惫的引擎声由远及近,当船只那破旧却无比熟悉的身影冲破晨雾,缓缓驶入人们的视野时,码头之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了一阵无法抑制的、混杂着惊呼、哭泣和呐喊的喧腾!

  “回来了!是四海叔的船!”

  “看到了吗?甲板上有人!不止一个!”

  “是大海!我看到大海了!”

  “立秋!立秋也在!”

  “老天爷开眼啊!真的救回来了!”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向码头边缘,伸长脖子,努力辨认着船上那一个个劫后余生的身影。女人们捂着嘴,喜极而泣;男人们则用力挥舞着胳膊,大声呼喊着船上亲人的名字;孩子们被这气氛感染,也跟着又叫又跳。

  船缓缓靠向码头。抛缆绳,固定,搭跳板……一系列动作在众人七手八脚的帮助下完成得异常迅速。

  程立秋是第一个踏上跳板的。他的脚踩在坚实、甚至有些晃动的木质跳板上时,竟然产生了一种轻微的不真实感,仿佛还在随着海浪起伏。他深吸了一口岸上熟悉的、混合着泥土、炊烟和人气的空气,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让他的鼻腔一阵发酸。

  他没有去看欢呼涌来的人群,目光第一时间就投向了人群的最前方。那里,大姐程立春在魏红的搀扶下,正死死地盯着跳板的方向。当她的目光与程立秋接触,又越过他,看到跟在他身后、被两个年轻船员搀扶着、踉跄走下跳板的大姐夫程大海时,她整个人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双腿一软,就要瘫倒在地,幸好被魏红和旁边眼疾手快的邻居死死扶住。

  “大海……大海!”她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蕴藏了太多痛苦与期盼的哭喊,挣脱了搀扶,像疯了一样跌跌撞撞地扑向程大海。

  程大海看到妻子,那麻木的脸上终于出现了裂痕,嘴唇剧烈地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发不出来,只是张开双臂,将扑过来的妻子紧紧、紧紧地搂在怀里。这个憨厚寡言的汉子,此刻再也无法抑制,将头埋在妻子的肩头,发出了如同受伤野兽般的、沉闷而压抑的呜咽声。夫妻二人抱头痛哭,那哭声里,有失而复得的狂喜,有历经生死的后怕,也有对逝去同伴的哀恸。周围的人群看到这一幕,无不为之动容,纷纷抹起了眼泪。

  魏红站在一旁,看着相拥哭泣的大姐和大姐夫,又看向独自站在跳板旁、浑身湿透、脸色苍白、身影显得格外孤寂却挺拔的丈夫,她的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她没有立刻扑过去,只是静静地流着泪,看着程立秋,那目光里充满了心疼、骄傲,以及一种难以言述的、夫妻间才懂的复杂情感。

  程立秋感受到了妻子的目光,他转过头,与魏红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他看到了她眼中的泪光,也看到了她努力想挤出的、安慰他的笑容。他微微动了动嘴角,想给她一个回应,却发现自己连扯动嘴角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只是对着她,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这时,马四海、老蔫、水旺以及另外三名获救船员也相继下了船。码头上顿时更加混乱,找到亲人的抱在一起又哭又笑,询问着、安慰着;没有找到亲人的,则急切地围着马四海和获救船员,打听着自己家男人的消息。

  当从获救船员带着哭腔的叙述中,确认有两人永远留在了海上时,人群中顿时响起了两声凄厉无比的哀嚎!那是遇难者的妻子和母亲,她们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当场哭晕了过去,引得周围一片手忙脚乱,哭声、劝慰声、叹息声混杂在一起,码头上刚刚升起的喜悦气氛,瞬间又被浓浓的悲伤所笼罩。

  程立秋看着这悲喜交加、如同炼狱又似人间的一幕,心头像是压了一块巨石,沉甸甸的,让他喘不过气来。他默默地穿过人群,没有理会那些投向他的、混杂着感激、敬佩、同情和探究的目光。他的脚步有些虚浮,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

  他走到相拥哭泣的大姐和大姐夫身边,伸出手,用力地、沉沉地拍了拍大姐夫剧烈颤抖的后背,又看了看哭得几乎昏厥的大姐,声音沙哑干涩地说道:“姐,大姐夫,先回家……洗个热水澡,换身干衣服……吃点东西……”

  程立春听到弟弟的声音,抬起泪眼朦胧的脸,猛地抓住程立秋的手臂,泣不成声:“立秋……立秋……姐……姐谢谢你……谢谢你不顾死活地去……去找你大姐夫……要不是你……要不是你……”她的话语再次被汹涌的泪水淹没。

  程大海也抬起头,用那双布满血丝和泪水的眼睛看着程立秋,这个平日里讷于言辞的汉子,嘴唇翕动了半天,最终只重重地、带着无尽感激和复杂情绪地,喊了一声:“立秋!” 一切尽在不言中。

  程立秋摇了摇头,想说点什么,却觉得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他再次用力拍了拍大姐夫的肩膀,然后对魏红使了个眼色。

  魏红会意,连忙和几个邻居一起,搀扶着情绪激动的大姐和大姐夫,分开人群,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程立秋没有立刻跟上。他站在原地,目光再次扫过混乱的码头,扫过那些悲恸的面孔,扫过那条静静停泊着、船身上增添了许多新创痕的“辽捕一零七”,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人群外围,那两个一直缩着脖子、试图降低存在感的身影上——程立夏和程立冬。

  他们显然也来了,但只敢远远地站着,不敢靠近这悲喜的中心。程立夏低着头,眼神躲闪,根本不敢与程立秋的目光对视。程立冬则垂着手,面无表情,但微微抿紧的嘴唇显示他内心并不平静。

  当程立秋那冰冷、疲惫却又带着无形压力的目光扫过他们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瑟缩了一下,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程立秋没有走过去,也没有说什么。他只是用那种目光,冷冷地看了他们几秒钟。那目光里,没有愤怒,没有斥责,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失望和一种近乎漠然的冰冷。这种无声的审判,比任何疾言厉色的痛骂,都更让程立夏和程立冬感到无地自容,感到一种刺骨的寒意。

  程立秋缓缓地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就好像那两个人只是两团毫无意义的空气一般,完全不值得他再多看一眼。他慢慢地转过身去,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异常沉重,仿佛双腿被灌满了铅一样,难以挪动。

  他艰难地拖着这双沉重的腿,紧紧地跟在魏红和大姐她们的身后,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每一步都走得异常缓慢,但却异常坚定,似乎在这缓慢的步伐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阳光渐渐升起,驱散了最后的一丝黑暗,将金红色的光芒洒向了大地和海面。这温暖的阳光也照亮了码头上的人们,照亮了他们脸上的泪水、悲伤、感激和疲惫。

  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但有些东西却已经永远地改变了。程立秋的归来,不仅仅带回了四条鲜活的生命,更是带回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及对人性、对亲情更深层次的审视。

  他的猎人之旅,在经历了山林的收获和海洋的洗礼之后,似乎又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的阶段。然而,此时此刻,他什么都不想去想,只想赶快回到那个能给他温暖和短暂安宁的家,然后好好地睡上一觉,让自己疲惫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充分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