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靠山屯的积雪化得干干净净,黑土地彻底敞开了怀抱,吸饱了阳光,蒸腾出湿润温热的气息。
屯子里的杨树、柳树都抽出了嫩黄的芽苞,远远望去,像笼了一层薄薄的绿烟。
家家户户都忙活着地里那点活计,铧犁翻起黝黑的泥浪,空气里弥漫着泥土苏醒的腥甜味儿。
程立秋家的小院,却比别家更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忙碌和期待。
魏红的肚子已经大得吓人,像揣了个沉甸甸的磨盘,走路得用手托着腰,一步三晃。
程立秋彻底停了进山的活儿,寸步不离地守着,恨不得一天问八百遍“难受不?”“饿不?”“渴不?”,紧张得像个第一次上阵的新兵蛋子。
魏红倒是比他还沉得住气,虽然身子沉得厉害,夜里腿脚抽筋抽得直冒冷汗,但脸上总带着一种柔和而坚定的光。她摸着滚圆的肚皮,感受着里面两个小家伙越发有力的拳打脚踢,轻声安慰丈夫:“没事儿,瓜熟蒂落,时候到了自然就来了。你别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转,转得我眼晕。”
话是这么说,程立秋哪能真不紧张?他提前好久就托人从公社请了最有经验的接生婆王姥姥,好吃好喝地在家供着,就等着随时发动。炕头上早就备好了厚实柔软的襁褓布、干净的新棉花、烤得热乎的草木灰(用来给新生儿止血消炎),灶房里温着小米粥和红糖水,连剪脐带的剪刀都放在火上反复烤过。
这天后晌,日头暖洋洋地晒着,魏红正靠在炕头眯着眼打盹,忽然眉头一皱,轻轻“哎呦”了一声。
程立秋像被针扎了似的猛地跳起来:“咋了?红儿?是不是要生了?”
魏红吸着气,感受着一阵紧似一阵的腹痛,点了点头,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好像…是了…”
程立秋脑袋“嗡”的一声,差点同手同脚地跑出去喊王姥姥。王姥姥倒是稳当,洗了手,不慌不忙地进屋,看了看情况,指挥道:“慌啥?头胎且得等呢。去,烧一大锅开水,要滚开的!把剪子、布啥的都拿进来!男人家外边等着去!”
程立秋被撵出屋,像只热锅上的蚂蚁,在当院里来回转圈,耳朵却竖得老高,捕捉着屋里任何一丝动静。魏红压抑的呻吟声像小锤子一样敲在他心上,让他坐立难安。他一会儿扒着门缝想往里看,一会儿又蹲在灶坑前拼命添柴,把火烧得旺旺的,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翻滚,蒸汽弥漫了整个灶房。
时间过得慢极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孙猛、魏建国他们听到信儿,也都跑来了,聚在院门口,探头探脑,跟着一起紧张。
“立秋哥,别慌,嫂子肯定没事!”孙猛憋了半天,挤出一句干巴巴的安慰。
程立秋胡乱点点头,眼睛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房门。
终于,在夕阳给院墙涂上一层金边的时候,屋里传来一声响亮而尖锐的婴儿啼哭!如同天籁般划破了小院的紧张气氛!
程立秋的心猛地提到嗓子眼,拳头攥得死紧。
还没等他缓过劲,紧接着,又一声稍微弱些,但同样清晰的啼哭响了起来!
“生了!生了!俩都生了!”王姥姥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恭喜啊立秋!大的闺女,小的带把儿!龙凤胎!天大的福气啊!”
龙凤胎!真的是龙凤胎!
程立秋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无法形容的狂喜猛地冲上头顶,炸得他眼前发花,耳朵里嗡嗡作响,腿一软,差点没站稳。他猛地推开房门,也顾不得什么忌讳了,冲了进去。
屋里还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魏红疲惫地躺在炕上,头发被汗水浸透,贴在苍白的脸颊上,但嘴角却带着一丝虚弱而满足的笑意。王姥姥正手脚麻利地用温水给两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肉团擦拭身子,然后用柔软的襁褓把他们包裹起来。
程立秋扑到炕沿边,先是紧紧握住魏红的手,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红儿…辛苦了…你没事吧?”
魏红摇摇头,眼神温柔地看向旁边:“快…快看看孩子…”
程立秋这才把目光投向那两个并排放在炕头的小包裹。那么小,那么软,闭着眼睛,小嘴巴微微动着,发出细弱的哼唧声。一个眉眼依稀能看出魏红的秀气,另一个则虎头虎脑,脑门倍儿亮。
这就是他的孩子?他和红儿的孩子?还是一对龙凤胎?
巨大的不真实感和幸福感交织在一起,让他喉咙发紧,眼眶发热,笨拙地伸出手指,极轻极轻地碰了碰女儿的小脸蛋,又摸了摸儿子的小拳头,那柔软的触感让他心都化了。
“瞅瞅,这当爹的,高兴傻了吧?”王姥姥笑着打趣,将包好的孩子小心地放在魏红身边,“闺女先出来的,是姐姐,小子是弟弟。母子平安,都好着呢!”
程立秋这才彻底回过神,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只会咧着嘴傻笑,看看媳妇,又看看两个孩子,反复念叨:“真好…真好…我有孩子了…还是俩…”
院外的孙猛几人听到动静,也都挤在门口恭喜:“立秋哥!恭喜啊!”
“龙凤胎!太牛了!”
程立秋赶紧出去,从灶房端出早就准备好的红糖水分给大家,又给王姥姥封了个厚厚的大红包,感激的话说了一箩筐。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飞遍了靠山屯。屯邻们纷纷赶来道喜,小院里挤满了人,看着那对罕见的龙凤胎,无不啧啧称奇,夸程立秋和魏红有福气。
程立秋忙前忙后地招呼,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初为人父的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他小心翼翼地把儿子闺女抱给相熟的长辈看,动作僵硬却又无比珍重。
魏红喝了点小米粥,精神稍好了些,看着丈夫那高兴得手足无措的样子,看着身边两个安然入睡的宝贝,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和疼痛都值了。这个家,终于彻底圆满起来了。
夜色降临,道喜的人群渐渐散去。小院终于恢复了宁静。油灯下,程立秋坐在炕沿上,一会儿看看熟睡的媳妇,一会儿瞅瞅并排躺着的两个孩子,心里那份沉甸甸的踏实感和幸福感,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轻轻哼起不知从哪听来的、调子含糊的摇篮曲,粗糙的大手极轻地拍着襁褓。
窗外,春风轻柔,新月如钩。程家小院的这一夜,被新生命的喜悦和希望,照得亮堂堂的。
屯子里的杨树、柳树都抽出了嫩黄的芽苞,远远望去,像笼了一层薄薄的绿烟。
家家户户都忙活着地里那点活计,铧犁翻起黝黑的泥浪,空气里弥漫着泥土苏醒的腥甜味儿。
程立秋家的小院,却比别家更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忙碌和期待。
魏红的肚子已经大得吓人,像揣了个沉甸甸的磨盘,走路得用手托着腰,一步三晃。
程立秋彻底停了进山的活儿,寸步不离地守着,恨不得一天问八百遍“难受不?”“饿不?”“渴不?”,紧张得像个第一次上阵的新兵蛋子。
魏红倒是比他还沉得住气,虽然身子沉得厉害,夜里腿脚抽筋抽得直冒冷汗,但脸上总带着一种柔和而坚定的光。她摸着滚圆的肚皮,感受着里面两个小家伙越发有力的拳打脚踢,轻声安慰丈夫:“没事儿,瓜熟蒂落,时候到了自然就来了。你别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转,转得我眼晕。”
话是这么说,程立秋哪能真不紧张?他提前好久就托人从公社请了最有经验的接生婆王姥姥,好吃好喝地在家供着,就等着随时发动。炕头上早就备好了厚实柔软的襁褓布、干净的新棉花、烤得热乎的草木灰(用来给新生儿止血消炎),灶房里温着小米粥和红糖水,连剪脐带的剪刀都放在火上反复烤过。
这天后晌,日头暖洋洋地晒着,魏红正靠在炕头眯着眼打盹,忽然眉头一皱,轻轻“哎呦”了一声。
程立秋像被针扎了似的猛地跳起来:“咋了?红儿?是不是要生了?”
魏红吸着气,感受着一阵紧似一阵的腹痛,点了点头,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好像…是了…”
程立秋脑袋“嗡”的一声,差点同手同脚地跑出去喊王姥姥。王姥姥倒是稳当,洗了手,不慌不忙地进屋,看了看情况,指挥道:“慌啥?头胎且得等呢。去,烧一大锅开水,要滚开的!把剪子、布啥的都拿进来!男人家外边等着去!”
程立秋被撵出屋,像只热锅上的蚂蚁,在当院里来回转圈,耳朵却竖得老高,捕捉着屋里任何一丝动静。魏红压抑的呻吟声像小锤子一样敲在他心上,让他坐立难安。他一会儿扒着门缝想往里看,一会儿又蹲在灶坑前拼命添柴,把火烧得旺旺的,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翻滚,蒸汽弥漫了整个灶房。
时间过得慢极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孙猛、魏建国他们听到信儿,也都跑来了,聚在院门口,探头探脑,跟着一起紧张。
“立秋哥,别慌,嫂子肯定没事!”孙猛憋了半天,挤出一句干巴巴的安慰。
程立秋胡乱点点头,眼睛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房门。
终于,在夕阳给院墙涂上一层金边的时候,屋里传来一声响亮而尖锐的婴儿啼哭!如同天籁般划破了小院的紧张气氛!
程立秋的心猛地提到嗓子眼,拳头攥得死紧。
还没等他缓过劲,紧接着,又一声稍微弱些,但同样清晰的啼哭响了起来!
“生了!生了!俩都生了!”王姥姥带着笑意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恭喜啊立秋!大的闺女,小的带把儿!龙凤胎!天大的福气啊!”
龙凤胎!真的是龙凤胎!
程立秋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无法形容的狂喜猛地冲上头顶,炸得他眼前发花,耳朵里嗡嗡作响,腿一软,差点没站稳。他猛地推开房门,也顾不得什么忌讳了,冲了进去。
屋里还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魏红疲惫地躺在炕上,头发被汗水浸透,贴在苍白的脸颊上,但嘴角却带着一丝虚弱而满足的笑意。王姥姥正手脚麻利地用温水给两个红彤彤、皱巴巴的小肉团擦拭身子,然后用柔软的襁褓把他们包裹起来。
程立秋扑到炕沿边,先是紧紧握住魏红的手,声音抖得不成样子:“红儿…辛苦了…你没事吧?”
魏红摇摇头,眼神温柔地看向旁边:“快…快看看孩子…”
程立秋这才把目光投向那两个并排放在炕头的小包裹。那么小,那么软,闭着眼睛,小嘴巴微微动着,发出细弱的哼唧声。一个眉眼依稀能看出魏红的秀气,另一个则虎头虎脑,脑门倍儿亮。
这就是他的孩子?他和红儿的孩子?还是一对龙凤胎?
巨大的不真实感和幸福感交织在一起,让他喉咙发紧,眼眶发热,笨拙地伸出手指,极轻极轻地碰了碰女儿的小脸蛋,又摸了摸儿子的小拳头,那柔软的触感让他心都化了。
“瞅瞅,这当爹的,高兴傻了吧?”王姥姥笑着打趣,将包好的孩子小心地放在魏红身边,“闺女先出来的,是姐姐,小子是弟弟。母子平安,都好着呢!”
程立秋这才彻底回过神,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只会咧着嘴傻笑,看看媳妇,又看看两个孩子,反复念叨:“真好…真好…我有孩子了…还是俩…”
院外的孙猛几人听到动静,也都挤在门口恭喜:“立秋哥!恭喜啊!”
“龙凤胎!太牛了!”
程立秋赶紧出去,从灶房端出早就准备好的红糖水分给大家,又给王姥姥封了个厚厚的大红包,感激的话说了一箩筐。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飞遍了靠山屯。屯邻们纷纷赶来道喜,小院里挤满了人,看着那对罕见的龙凤胎,无不啧啧称奇,夸程立秋和魏红有福气。
程立秋忙前忙后地招呼,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初为人父的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他小心翼翼地把儿子闺女抱给相熟的长辈看,动作僵硬却又无比珍重。
魏红喝了点小米粥,精神稍好了些,看着丈夫那高兴得手足无措的样子,看着身边两个安然入睡的宝贝,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和疼痛都值了。这个家,终于彻底圆满起来了。
夜色降临,道喜的人群渐渐散去。小院终于恢复了宁静。油灯下,程立秋坐在炕沿上,一会儿看看熟睡的媳妇,一会儿瞅瞅并排躺着的两个孩子,心里那份沉甸甸的踏实感和幸福感,几乎要满溢出来。
他轻轻哼起不知从哪听来的、调子含糊的摇篮曲,粗糙的大手极轻地拍着襁褓。
窗外,春风轻柔,新月如钩。程家小院的这一夜,被新生命的喜悦和希望,照得亮堂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