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系统的成功运行,如同在黑暗的战场上点亮了一盏摇曳但持续的灯,照亮了方舟周边有限的区域,却也让更远处的黑暗显得更加深邃和危机四伏。荆无棣能清晰地“看”到,更多的鸭首人单位正在从城市各个角落,如同被无形磁力吸引般,向方舟区域汇聚。那个庞大的母巢“心跳”也变得更加有力,仿佛一头巨兽正在苏醒,将目光投向了这个敢于窥探它秘密的小小据点。
被动防御和有限预警,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种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在一次气氛凝重的战略会议上,荆无棣的手指划过“灵犀”屏幕上那些不断增多的红色光点,声音低沉却清晰地指出:“它们在下一次总攻到来前,会不断测试、挤压我们的防御,寻找‘灵犀’的盲点和极限。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看见它们,我们需要……让它们‘看不见’我们,或者,让它们‘看错’我们。”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焦虑而信赖的面孔,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瞬间屏息的大胆设想:“我们需要让‘灵犀’不仅能看,还要能‘骗’。主动制造虚假信号,嵌入它们的网络,欺骗它们的感知,误导它们的判断。”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个想法太过超前,也太过冒险。这无异于在悬崖边上跳舞,一旦失足,便是万劫不复。然而,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荆无棣,是那个一次次带领他们从绝境中觅得生路的人。
技术员出身的王工推了推眼镜,喃喃道:“这…这相当于要逆向工程并伪造它们的生物通信协议…难度和风险都…”
他的话没说完,但担忧显而易见。然而,另一种情绪很快在众人心中蔓延开来——那是对荆无棣近乎本能的信任,以及被绝境逼出的破釜沉舟的勇气。
小李猛地一拍桌子,虽然声音还带着点年轻人的紧张,却异常坚定:“棣哥说行,我就觉得能行!总比坐在这里等死强!”
“没错!它们把我们当猎物,我们也不能让它们好过!”另一位队员附和道。
众人纷纷点头,目光中的犹豫逐渐被决绝取代。他们越发敬佩这位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带领大家一次次创造奇迹的队长。一个原本平凡的技术员,在这末世熔炉中,竟淬炼出如此非凡的胆识和担当,仿佛他体内早已埋藏的英雄种子,直到这至暗时刻才破土而出。
穆婉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爱人。她的目光复杂,既有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冷静评估,更有作为妻子的深切担忧与无比自豪。过去她深爱着丈夫的踏实与善良,却从未想过,那个平日里甚至会为小事纠结的荆无棣,有一天会变得如此果决、锐利,让她心生仰慕。他的侧脸在屏幕微光的映照下,线条坚毅,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虚妄。此生有他,纵然此次在劫难逃,亦无憾矣……这样的情绪,在她心中温柔却汹涌地流淌着。
这样的情绪,在众人心中只是一瞬间的闪现,很快便被拉回到严峻的现实。大家正色继续倾听荆无棣阐述他大胆的构想。
随之,一个被命名为 “镜盾计划” 的详细方案被正式提出。
核心思想在于:利用“灵犀”系统对鸭首人生物信号网络的深入理解,主动制造虚假信号,欺骗、误导甚至瘫痪敌人的感知和指挥系统。
穆婉茹深吸一口气,率先表态:“理论上有可行性,但执行层面挑战空前巨大。”她迅速进入状态,眼神恢复了技术专家的锐利,“这不再是简单的干扰,而是要进行复杂的‘信号伪造’。我们需要模仿不同级别鸭首人单位的信号特征,模拟出根本不存在的巡逻队、伪造遭遇战的求救信号、甚至尝试向敌方单位发送错误的指令。这需要极其精确的模型和对它们通信规则最深层的理解。”
荆无棣再次成为关键。他需要极其精确地感知和描述不同型号鸭首人单位信号的独特“指纹”——其脉冲频率、能量波动、信息素编码的细微特征。这要求他长时间处于高度专注状态,将异变的手臂仿佛最精密的传感器般运用到了极致,捕捉并记忆着那些非人的、充满侵略性的通信模式。
接下来的日子,是无数次失败和调整的循环。最初尝试发出的虚假信号漏洞百出,要么瞬间被识破,引来更严厉的试探性攻击(一次模拟攻击甚至导致外部防御工事被重点扫描,险些暴露薄弱点);要么模仿度不够,无法引发敌方单位的任何反应,白白浪费能量。
最惊险的一次,他们尝试模拟一个“高级军官”的指令,意图让两支巡逻队产生混乱。指令发出后,目标区域的两支鸭首人小队果然信号剧烈波动,发生了短暂的对峙和行为冲突,指挥室内众人几乎要欢呼起来!然而,仅仅十几秒后,一股更宏大、更冰冷的意志(很可能是区域指挥官或母巢本身)介入,发出了强力的纠正指令,瞬间平息了混乱。紧接着,一股强大的定向扫描波束就朝着虚假信号的发射源大致方向扫来,方舟险些因此彻底暴露。那一次,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然而,每一次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穆婉茹带领技术团队熬夜分析数据,不断调整算法、加密方式和信号注入时机。荆无棣则不断修正自己的感知模型,努力理解敌方信号中那些代表身份、优先级和上下文关系的隐藏信息。他们发现,越是模仿低级别、执行简单重复任务的单位信号,成功率越高;而越复杂的指令,越容易被母巢的宏观调控层迅速覆盖和纠正。
经过无数次近乎绝望的尝试和优化,“镜盾”的第一个实战应用模块——“幽灵巡逻队”——终于被开发出来。
系统可以在“灵犀”地图上选定区域,生成一支完全虚拟的鸭首人巡逻队信号。这支“幽灵巡逻队”会按照预设路线移动,其信号特征与真实低阶单位无异,甚至会与真实单位的信号发生符合规则的简单交互(如收到问询信号时发出“一切正常”的响应,遇到高级别单位信号时模拟出“避让”行为)。
决定性的测试时刻到来。当一支真实的鸭首人巡逻队按照其固有路线,即将进入方舟外围警戒区时,“镜盾”系统悄然启动。一支“幽灵巡逻队”的信号被精准投射到真实巡逻队的前方路径上,模拟出“该区域已被另一单位覆盖巡逻”的状态。
真实巡逻队的行动立刻出现了迟滞。它们的信号流显示出明显的“困惑”和“路径重新规划”的模式。它们在原地徘徊、扫描了片刻,似乎在确认这突如其来的“友军”状态。最终,在持续了令人窒息的半分钟后,它们竟真的按照鸭首人信号网络中的规则逻辑,改变了路线,转向了系统为它们“安排”的另一个“空缺”区域!
方舟指挥室内,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带着巨大释放感的欢呼!成功了!他们第一次主动地、成功地欺骗了敌人,兵不血刃地化解了一次逼近的危机!
虽然每个人都清楚,“镜盾”目前只能应对低强度、规则简单的巡逻队,且无法持久(时间过长或频率过高容易被更高层级系统检测出异常),但这无疑是零的突破。它证明了鸭首人的生物信号网络并非无懈可击,存在着利用其自身规则进行欺骗和操纵的可能性!
荆无棣疲惫却欣慰地闭上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穆婉茹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那只异变却此刻显得无比可靠的手臂,眼中充满了敬佩与爱意。他的能力,终于从单纯的“躲避”和“预警”,进化到了初步的“操纵”与“欺诈”。尽管这操纵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但他知道,这是绝境中人类必须掌握、必须学会使用的技能。这面以智慧和勇气铸就的“镜盾”,将成为他们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活下去的新依仗。
被动防御和有限预警,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种无形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在一次气氛凝重的战略会议上,荆无棣的手指划过“灵犀”屏幕上那些不断增多的红色光点,声音低沉却清晰地指出:“它们在下一次总攻到来前,会不断测试、挤压我们的防御,寻找‘灵犀’的盲点和极限。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看见它们,我们需要……让它们‘看不见’我们,或者,让它们‘看错’我们。”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焦虑而信赖的面孔,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瞬间屏息的大胆设想:“我们需要让‘灵犀’不仅能看,还要能‘骗’。主动制造虚假信号,嵌入它们的网络,欺骗它们的感知,误导它们的判断。”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个想法太过超前,也太过冒险。这无异于在悬崖边上跳舞,一旦失足,便是万劫不复。然而,提出这个想法的是荆无棣,是那个一次次带领他们从绝境中觅得生路的人。
技术员出身的王工推了推眼镜,喃喃道:“这…这相当于要逆向工程并伪造它们的生物通信协议…难度和风险都…”
他的话没说完,但担忧显而易见。然而,另一种情绪很快在众人心中蔓延开来——那是对荆无棣近乎本能的信任,以及被绝境逼出的破釜沉舟的勇气。
小李猛地一拍桌子,虽然声音还带着点年轻人的紧张,却异常坚定:“棣哥说行,我就觉得能行!总比坐在这里等死强!”
“没错!它们把我们当猎物,我们也不能让它们好过!”另一位队员附和道。
众人纷纷点头,目光中的犹豫逐渐被决绝取代。他们越发敬佩这位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带领大家一次次创造奇迹的队长。一个原本平凡的技术员,在这末世熔炉中,竟淬炼出如此非凡的胆识和担当,仿佛他体内早已埋藏的英雄种子,直到这至暗时刻才破土而出。
穆婉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爱人。她的目光复杂,既有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冷静评估,更有作为妻子的深切担忧与无比自豪。过去她深爱着丈夫的踏实与善良,却从未想过,那个平日里甚至会为小事纠结的荆无棣,有一天会变得如此果决、锐利,让她心生仰慕。他的侧脸在屏幕微光的映照下,线条坚毅,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虚妄。此生有他,纵然此次在劫难逃,亦无憾矣……这样的情绪,在她心中温柔却汹涌地流淌着。
这样的情绪,在众人心中只是一瞬间的闪现,很快便被拉回到严峻的现实。大家正色继续倾听荆无棣阐述他大胆的构想。
随之,一个被命名为 “镜盾计划” 的详细方案被正式提出。
核心思想在于:利用“灵犀”系统对鸭首人生物信号网络的深入理解,主动制造虚假信号,欺骗、误导甚至瘫痪敌人的感知和指挥系统。
穆婉茹深吸一口气,率先表态:“理论上有可行性,但执行层面挑战空前巨大。”她迅速进入状态,眼神恢复了技术专家的锐利,“这不再是简单的干扰,而是要进行复杂的‘信号伪造’。我们需要模仿不同级别鸭首人单位的信号特征,模拟出根本不存在的巡逻队、伪造遭遇战的求救信号、甚至尝试向敌方单位发送错误的指令。这需要极其精确的模型和对它们通信规则最深层的理解。”
荆无棣再次成为关键。他需要极其精确地感知和描述不同型号鸭首人单位信号的独特“指纹”——其脉冲频率、能量波动、信息素编码的细微特征。这要求他长时间处于高度专注状态,将异变的手臂仿佛最精密的传感器般运用到了极致,捕捉并记忆着那些非人的、充满侵略性的通信模式。
接下来的日子,是无数次失败和调整的循环。最初尝试发出的虚假信号漏洞百出,要么瞬间被识破,引来更严厉的试探性攻击(一次模拟攻击甚至导致外部防御工事被重点扫描,险些暴露薄弱点);要么模仿度不够,无法引发敌方单位的任何反应,白白浪费能量。
最惊险的一次,他们尝试模拟一个“高级军官”的指令,意图让两支巡逻队产生混乱。指令发出后,目标区域的两支鸭首人小队果然信号剧烈波动,发生了短暂的对峙和行为冲突,指挥室内众人几乎要欢呼起来!然而,仅仅十几秒后,一股更宏大、更冰冷的意志(很可能是区域指挥官或母巢本身)介入,发出了强力的纠正指令,瞬间平息了混乱。紧接着,一股强大的定向扫描波束就朝着虚假信号的发射源大致方向扫来,方舟险些因此彻底暴露。那一次,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然而,每一次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穆婉茹带领技术团队熬夜分析数据,不断调整算法、加密方式和信号注入时机。荆无棣则不断修正自己的感知模型,努力理解敌方信号中那些代表身份、优先级和上下文关系的隐藏信息。他们发现,越是模仿低级别、执行简单重复任务的单位信号,成功率越高;而越复杂的指令,越容易被母巢的宏观调控层迅速覆盖和纠正。
经过无数次近乎绝望的尝试和优化,“镜盾”的第一个实战应用模块——“幽灵巡逻队”——终于被开发出来。
系统可以在“灵犀”地图上选定区域,生成一支完全虚拟的鸭首人巡逻队信号。这支“幽灵巡逻队”会按照预设路线移动,其信号特征与真实低阶单位无异,甚至会与真实单位的信号发生符合规则的简单交互(如收到问询信号时发出“一切正常”的响应,遇到高级别单位信号时模拟出“避让”行为)。
决定性的测试时刻到来。当一支真实的鸭首人巡逻队按照其固有路线,即将进入方舟外围警戒区时,“镜盾”系统悄然启动。一支“幽灵巡逻队”的信号被精准投射到真实巡逻队的前方路径上,模拟出“该区域已被另一单位覆盖巡逻”的状态。
真实巡逻队的行动立刻出现了迟滞。它们的信号流显示出明显的“困惑”和“路径重新规划”的模式。它们在原地徘徊、扫描了片刻,似乎在确认这突如其来的“友军”状态。最终,在持续了令人窒息的半分钟后,它们竟真的按照鸭首人信号网络中的规则逻辑,改变了路线,转向了系统为它们“安排”的另一个“空缺”区域!
方舟指挥室内,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带着巨大释放感的欢呼!成功了!他们第一次主动地、成功地欺骗了敌人,兵不血刃地化解了一次逼近的危机!
虽然每个人都清楚,“镜盾”目前只能应对低强度、规则简单的巡逻队,且无法持久(时间过长或频率过高容易被更高层级系统检测出异常),但这无疑是零的突破。它证明了鸭首人的生物信号网络并非无懈可击,存在着利用其自身规则进行欺骗和操纵的可能性!
荆无棣疲惫却欣慰地闭上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穆婉茹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那只异变却此刻显得无比可靠的手臂,眼中充满了敬佩与爱意。他的能力,终于从单纯的“躲避”和“预警”,进化到了初步的“操纵”与“欺诈”。尽管这操纵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但他知道,这是绝境中人类必须掌握、必须学会使用的技能。这面以智慧和勇气铸就的“镜盾”,将成为他们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活下去的新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