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昆仑之约与星火之志-《异界降临:末世之重建文明新秩序》

  幽光城与“昆仑”基地的首次加密通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星火同盟的每一个角落。当苏瑾长老和穆婉茹将“昆仑”的存在及其强势的“合作”要求,在核心层会议上公布时,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

  “这是最后的国家力量!我们必须服从‘昆仑’的协调,集中力量才能度过难关!”一位原守备军高级将领激动地表示,旧日的纪律和等级观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服从?他们躲在安全的地下,现在却要出来摘桃子?星火是我们一点一滴在废墟中建立的!凭什么要听他们的命令?”一位来自民间抵抗组织、在血与火中成长为小队长的年轻人愤然反驳。

  “技术共享是好事,但交出节点信息和荆无棣的数据?这等于把我们的命脉交出去!谁能保证‘昆仑’没有别的想法?”负责情报安全的官员忧心忡忡。

  “可他们确实有卫星数据,有重型装备……如果能换来这些,我们的生存几率会大增啊。”负责资源调配的长老则持务实态度。

  会议室内,支持“有限合作”与坚持“独立自主”的两派意见尖锐对立,气氛一度十分紧张。星火同盟自下而上、基于共识的协作模式,首次面临来自上层权威的严峻挑战。

  穆婉茹冷静地聆听着各方意见,直到争论稍歇,她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

  “诸位,‘昆仑’的出现,意味着旧世界的秩序并未完全消亡。他们的力量和资源是真实的,但他们的思维模式,很可能还停留在灾变前。我们与他们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是否合作,而在于以何种方式共建新文明。”

  她站起身,走到显示着全球残存光点的地图前。

  “星火同盟之所以能存在,不是因为某个强大的中央指令,而是因为每一个据点、每一个人,都在为生存和希望而战,我们共享信息,协同互助,但保持自主。这是血与火中淬炼出的模式。”

  她指向地图上稀疏但顽强闪烁的光点。

  “如果我们现在向‘昆仑’完全敞开大门,交出所有底牌,或许能换来一时的强大,但很可能失去的是选择的自由和未来的多样性。‘昆仑’的方案,是重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体,而这,真的是我们经历这一切后,想要的最终结果吗?”

  她的话引起了深思。很多人都想起了灾变前世界的种种弊端,以及末世中挣扎求生的不易和宝贵的人性光辉。

  “那我们该如何回应?”苏瑾长老问道,眼中带着赞许。

  “平等合作,但划清边界。”穆婉茹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可以接受技术交换和情报共享,甚至在特定任务上接受战术协调。但星火同盟的组织原则、决策机制、以及核心资产(如荆无棣的状况、与‘沟通者’的联系)必须由我们自己掌控。我们要让‘昆仑’明白,我们不是下属单位,而是平等的战略伙伴,是他们在新世界必须学会打交道的新的政治实体。”

  这一立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经过又一轮详细讨论,一份最终回复方案被确定下来。

  致“昆仑”基地的正式回复要点:

  1. 认可与定位: 认可“昆仑”基地作为重要文明存续力量的地位,愿意建立平等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

  2. 合作范围: 同意在 (1)共享非核心星火节点信息(用于物资调剂和紧急救援);(2)特定科技项目联合研发(如针对“沉睡者”的稳定技术);(3)针对共同威胁(如高原边缘鸭首人)的联合军事行动 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3. 核心底线: 荆无棣的详细数据、与“第七守望站”及“沟通者”的深层接触记录、星火同盟内部决策机制,属于高度机密,暂不纳入共享范围。

  4. 提议建立联合协调小组: 由双方派出代表,建立定期加密通讯渠道,负责协调具体合作事宜,解决分歧。

  这份回复,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合作诚意,也明确划定了红线。

  加密信号发出后,幽光城高层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回应。这一次的等待,关乎星火同盟未来的道路。

  数小时后,“昆仑”的回复抵达。出乎意料,对方的语气似乎缓和了许多,少了几分命令的口吻,多了几分务实的考量:

  【收到幽光城回复。理解贵方立场。】

  【同意‘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原则同意合作范围提议。】

  【关于核心数据,尊重贵方考量,但希望在未来合作取得互信基础上,逐步开放相关领域交流,以应对共同危机。】

  【同意建立联合协调小组。我方将派出技术、军事代表各一名。首次协调会议建议在24标准时后于加密频道进行。议程:1. 共享高原边缘鸭首人活动情报;2. 商讨联合清剿方案;3. 探讨卫星数据共享技术细节。】

  【随信发送首批共享数据包:近期的卫星扫描图(显示高原边缘鸭首人部队集结情况)。】

  “昆仑”的让步和务实态度,让幽光城众人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感到一丝意外。看来,“昆仑”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或许也存在务实派,认识到与星火同盟硬碰硬并非最佳选择,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

  首次“昆仑-星火”联合协调会议在加密频道如期举行。会议气氛谨慎而专业。双方代表就鸭首人的威胁、联合行动细节、数据交换格式等进行了具体磋商。过程虽然不乏争论,但总体在向着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合作的大门,以一种相对平等的方式,艰难地开启了一条缝隙。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后续的具体合作中,理念的碰撞、利益的博弈将会层出不穷。星火同盟能否在获得“昆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核心价值,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医疗舱内的荆无棣,在“幽光之心”的全力维持和穆婉茹不惜代价的“意识锚定”方案作用下,其与“共鸣之核”的连接虽然依旧脆弱,但暂时稳定了下来。他仿佛沉浸在一个无尽的、由星球记忆和远古知识构成的梦境中,偶尔会有极其微弱的意识波动传出,被精密仪器捕捉到,转化为一些断断续续的、关于地脉流向、“沉睡者”情绪碎片以及……某种深沉的悲伤与期待交织的复杂信息。

  穆婉茹在忙碌的协调工作之余,始终守在他的身边。她感觉到,丈夫正在经历的,或许是一场远比外部政治博弈更加宏大、也更加危险的旅程。他感知到的东西,可能才是真正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

  幽光城,在外部强援介入和内部英雄沉睡的双重背景下,步入了一个新的、更加复杂的发展阶段。星火之志,能否在昆仑之约的框架下,继续独立而顽强地燃烧,照亮通往新文明的道路?答案,将在未来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合作与博弈中,逐渐揭晓。

  而深水之下,“沟通者”的命运,以及那遥远格陵兰的“第七守望站”的最终目的,依旧笼罩在迷雾之中,等待着下一次机遇或危机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