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无棣在深度昏迷中传递出的信息——“审判”是“归零与重启的程序”,生机在于“修复共鸣”——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幽光城决策者们心头的重重迷雾。这不再是单纯的生存战争,而是关乎星球命运和文明存在意义的终极课题。
“南极联邦”的介入,以及他们冰冷而高效的援助,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不像“北极星堡”那样执着于控制,也不像“北辰”那样疯狂于毁灭,他们更像是一群遵循着古老“契约”的“守望者”,其首要目标是维护某种根本性的平衡。
穆婉茹站在指挥中心巨大的星图前,目光深邃。星图上,代表不同势力的光点与能量流交织成一幅复杂得令人窒息的画卷。太平洋上,“深渊之眼”如同溃烂的伤口,持续散发着恶意的波动;北美冰原下,“北极星堡”约束的“蚀骨星芒”如同被囚禁的猛兽,暗流汹涌;而遥远的南极,那个新出现的、代表“南极联邦”的湛蓝色光点,则散发着冷静而神秘的气息。
“我们之前的战略,是基于‘抵御’和‘清除’。”穆婉茹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中心响起,清晰而坚定,“但现在看来,这或许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审判’是星球自我修复的‘程序’,那么单纯地阻止它,就像试图阻止发烧的病人出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甚至……我们之前的行动,可能无意中加剧了‘程序’的混乱。”
她调出了“深渊之眼”受创后的能量监测数据,那变得更加狂暴和不可预测的波动模式,似乎正印证着她的担忧。
“你的意思是,”苏瑾长老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我们需要改变目标?从‘阻止审判’转变为……‘引导审判’,或者至少,修复引发‘审判’的错误?”
“更准确地说,是修复‘共鸣’。”穆婉茹指向星图,“荆无棣的状态,南极联邦的存在,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共鸣之核’。它是‘播火者’留下的,用于与星球意志(沉睡者)沟通和协调的关键。‘北辰’的‘业火’亵渎并扭曲了这种共鸣,才导致了‘程序’的错乱和极端化。我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修复这种共鸣,让星球的修复程序能以更温和、更可控的方式进行,而不是现在这种毁灭性的‘归零’。”
这个想法的颠覆性,让所有人都陷入沉思。这意味着一场根本性的战略转向:从对抗自然(哪怕是极端的自然现象)转变为理解自然、并与自然合作。
“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获得更强大的、关于‘共鸣’的知识和能力。”秦戬守备官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南极联邦可能掌握着关键,但他们会分享吗?荆无棣是唯一的桥梁,但他的状态极不稳定。而且,‘北极星堡’和‘北辰’会坐视我们这么做吗?”
“所以,我们需要多线并行,但优先级必须清晰。”穆婉茹快速梳理着思路,
“第一优先: 利用南极联邦提供的弱点数据,对‘深渊之眼’执行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目标不是彻底摧毁(那可能引发更剧烈的能量反噬),而是瘫痪其核心能量循环,暂时隔离其与‘沉睡者’的扭曲共鸣,为后续修复争取时间。这需要‘昆仑’舰队和我们的‘净炎’小队最精密的配合。”
“第二优先: 立即与‘南极联邦’建立更深入的对话。不仅要获取技术援助,更要尝试理解他们的‘契约’和‘程序’的具体含义,探询合作修复‘共鸣’的可能性。这需要最高级别的外交努力和技术交流。”
“第三优先: 加强对荆无棣状态的维护和研究。他是我们理解‘共鸣’的关键。尝试与南极联邦共享(部分)关于他的非核心数据,看是否能获得他们的解读或帮助。”
“第四优先: 对‘北极星堡’保持警惕性接触。既要防止他们因误解而采取过激行动,也要警惕他们可能对‘蚀骨星芒’采取的冒险举动。同时,继续搜寻并打击‘北辰’的残余势力。”
这是一个极其宏大且冒险的战略调整,将人类文明的命运押注在对一个古老谜题的理解和与一个陌生势力的合作上。
“我同意这个方向。”苏瑾长老最终拍板,苍老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旧世界的路已经走到尽头。新文明的秩序,必须建立在与孕育我们的星球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这或许是我们唯一的生路。”
命令迅速下达。幽光城和“昆仑”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朝着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的方向缓缓转向。
太平洋战线:“断眸”行动升级版——“净弦”行动启动。
联合舰队不再寻求毁灭性轰炸,而是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团队,根据南极联邦提供的“能量经络图”,小心翼翼地调动舰只,部署特制的、能够产生局部“共鸣干扰场”的深潜装置,逐步切割和封锁“深渊之眼”与深海地脉的能量连接。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任何失误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能量爆发。进展缓慢,但每一次成功的节点隔离,都让那片海域的狂暴能量出现一丝微弱的、趋于平缓的迹象。
南极接触线:代号“融冰”的外交与技术对话秘密开启。
穆婉茹亲自通过加密频道,与“南极联邦”的代表(一个代号为“冰川”的、声音毫无波动的AI或个体)进行了首次深度交流。对方的态度依旧超然,但对于“修复共鸣”的概念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他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星球程序”运行原理的基础理论模型(其复杂程度让幽光城的科学家们瞠目结舌),并同意派遣一支小型技术顾问小组(非战斗人员)前往“昆仑”基地进行初步的技术对接,但明确表示不会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作为交换,他们要求获得更多关于“北辰”组织架构和“业火”技术源头的情报。
荆无棣研究线: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获得了南极联邦提供的部分关于“共鸣频率”的理论支持后,医疗团队尝试用一种极其温和的、模拟自然星光的特定频率能量场对荆无棣进行浸润式治疗。奇迹般地,荆无棣体内那躁动不安的、被暗红色侵蚀的能量流,开始出现缓慢的平复迹象!他虽然没有苏醒,但生命体征变得更加稳定,脑波活动中开始出现一些高度有序的、仿佛在进行复杂计算的模式!最令人振奋的是,监测仪器捕捉到,他的意识似乎正在无意识中,尝试着将南极联邦的理论模型与自身感知到的“共鸣之核”信息进行比对和整合!
然而,就在一切似乎向好的方向发展时,来自“北极星堡”方向的监测站传来了紧急警报!
“检测到‘蚀骨星芒’信标能量波动异常加剧!‘北极星堡’约束力场出现剧烈波动!有……有高能量物体突破约束场,向太平洋方向高速移动!”
警报声未落,另一个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截获到‘北辰’残余网络的加密通讯碎片!内容破译:‘祭品已送达……最后的仪式……即将开启……真正的审判……降临!’”
所有人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北极星堡”的约束失败了?还是……这根本就是“北辰”精心策划的阴谋?那个突破约束的高能量物体是什么?难道是一块被故意释放的、更具活性的“钥匙碎片”,旨在作为“祭品”,投向太平洋的“深渊之眼”,完成最后的“仪式”,彻底引爆“审判”?
“净弦”行动尚未完成,最危险的变数,却已抢先到来!
星火同盟和整个人类文明,再次被推到了悬崖边缘。是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精细但缓慢的“修复”,还是必须立刻采取极端手段,拦截那个可能带来终极毁灭的“祭品”?
穆婉茹看着屏幕上那个正高速掠过北太平洋上空的、散发着不祥光芒的信号,又看向医疗舱内正在与星球奥秘进行无声对话的丈夫,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
“命令‘净弦’行动部队,立刻改变任务优先级!不惜一切代价,拦截那个高能量目标!绝不能让它抵达‘深渊之眼’!”
“同时,通知‘昆仑’和‘南极联邦’,我们需要……应急预案。”
修复之路漫长而艰难,但毁灭的阴影,却已近在咫尺。人类又一次必须在绝望中,做出关乎存亡的瞬间抉择。
“南极联邦”的介入,以及他们冰冷而高效的援助,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不像“北极星堡”那样执着于控制,也不像“北辰”那样疯狂于毁灭,他们更像是一群遵循着古老“契约”的“守望者”,其首要目标是维护某种根本性的平衡。
穆婉茹站在指挥中心巨大的星图前,目光深邃。星图上,代表不同势力的光点与能量流交织成一幅复杂得令人窒息的画卷。太平洋上,“深渊之眼”如同溃烂的伤口,持续散发着恶意的波动;北美冰原下,“北极星堡”约束的“蚀骨星芒”如同被囚禁的猛兽,暗流汹涌;而遥远的南极,那个新出现的、代表“南极联邦”的湛蓝色光点,则散发着冷静而神秘的气息。
“我们之前的战略,是基于‘抵御’和‘清除’。”穆婉茹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中心响起,清晰而坚定,“但现在看来,这或许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审判’是星球自我修复的‘程序’,那么单纯地阻止它,就像试图阻止发烧的病人出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甚至……我们之前的行动,可能无意中加剧了‘程序’的混乱。”
她调出了“深渊之眼”受创后的能量监测数据,那变得更加狂暴和不可预测的波动模式,似乎正印证着她的担忧。
“你的意思是,”苏瑾长老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我们需要改变目标?从‘阻止审判’转变为……‘引导审判’,或者至少,修复引发‘审判’的错误?”
“更准确地说,是修复‘共鸣’。”穆婉茹指向星图,“荆无棣的状态,南极联邦的存在,都指向同一个核心——‘共鸣之核’。它是‘播火者’留下的,用于与星球意志(沉睡者)沟通和协调的关键。‘北辰’的‘业火’亵渎并扭曲了这种共鸣,才导致了‘程序’的错乱和极端化。我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修复这种共鸣,让星球的修复程序能以更温和、更可控的方式进行,而不是现在这种毁灭性的‘归零’。”
这个想法的颠覆性,让所有人都陷入沉思。这意味着一场根本性的战略转向:从对抗自然(哪怕是极端的自然现象)转变为理解自然、并与自然合作。
“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获得更强大的、关于‘共鸣’的知识和能力。”秦戬守备官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南极联邦可能掌握着关键,但他们会分享吗?荆无棣是唯一的桥梁,但他的状态极不稳定。而且,‘北极星堡’和‘北辰’会坐视我们这么做吗?”
“所以,我们需要多线并行,但优先级必须清晰。”穆婉茹快速梳理着思路,
“第一优先: 利用南极联邦提供的弱点数据,对‘深渊之眼’执行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目标不是彻底摧毁(那可能引发更剧烈的能量反噬),而是瘫痪其核心能量循环,暂时隔离其与‘沉睡者’的扭曲共鸣,为后续修复争取时间。这需要‘昆仑’舰队和我们的‘净炎’小队最精密的配合。”
“第二优先: 立即与‘南极联邦’建立更深入的对话。不仅要获取技术援助,更要尝试理解他们的‘契约’和‘程序’的具体含义,探询合作修复‘共鸣’的可能性。这需要最高级别的外交努力和技术交流。”
“第三优先: 加强对荆无棣状态的维护和研究。他是我们理解‘共鸣’的关键。尝试与南极联邦共享(部分)关于他的非核心数据,看是否能获得他们的解读或帮助。”
“第四优先: 对‘北极星堡’保持警惕性接触。既要防止他们因误解而采取过激行动,也要警惕他们可能对‘蚀骨星芒’采取的冒险举动。同时,继续搜寻并打击‘北辰’的残余势力。”
这是一个极其宏大且冒险的战略调整,将人类文明的命运押注在对一个古老谜题的理解和与一个陌生势力的合作上。
“我同意这个方向。”苏瑾长老最终拍板,苍老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旧世界的路已经走到尽头。新文明的秩序,必须建立在与孕育我们的星球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这或许是我们唯一的生路。”
命令迅速下达。幽光城和“昆仑”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朝着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的方向缓缓转向。
太平洋战线:“断眸”行动升级版——“净弦”行动启动。
联合舰队不再寻求毁灭性轰炸,而是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团队,根据南极联邦提供的“能量经络图”,小心翼翼地调动舰只,部署特制的、能够产生局部“共鸣干扰场”的深潜装置,逐步切割和封锁“深渊之眼”与深海地脉的能量连接。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任何失误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能量爆发。进展缓慢,但每一次成功的节点隔离,都让那片海域的狂暴能量出现一丝微弱的、趋于平缓的迹象。
南极接触线:代号“融冰”的外交与技术对话秘密开启。
穆婉茹亲自通过加密频道,与“南极联邦”的代表(一个代号为“冰川”的、声音毫无波动的AI或个体)进行了首次深度交流。对方的态度依旧超然,但对于“修复共鸣”的概念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他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星球程序”运行原理的基础理论模型(其复杂程度让幽光城的科学家们瞠目结舌),并同意派遣一支小型技术顾问小组(非战斗人员)前往“昆仑”基地进行初步的技术对接,但明确表示不会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作为交换,他们要求获得更多关于“北辰”组织架构和“业火”技术源头的情报。
荆无棣研究线: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获得了南极联邦提供的部分关于“共鸣频率”的理论支持后,医疗团队尝试用一种极其温和的、模拟自然星光的特定频率能量场对荆无棣进行浸润式治疗。奇迹般地,荆无棣体内那躁动不安的、被暗红色侵蚀的能量流,开始出现缓慢的平复迹象!他虽然没有苏醒,但生命体征变得更加稳定,脑波活动中开始出现一些高度有序的、仿佛在进行复杂计算的模式!最令人振奋的是,监测仪器捕捉到,他的意识似乎正在无意识中,尝试着将南极联邦的理论模型与自身感知到的“共鸣之核”信息进行比对和整合!
然而,就在一切似乎向好的方向发展时,来自“北极星堡”方向的监测站传来了紧急警报!
“检测到‘蚀骨星芒’信标能量波动异常加剧!‘北极星堡’约束力场出现剧烈波动!有……有高能量物体突破约束场,向太平洋方向高速移动!”
警报声未落,另一个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截获到‘北辰’残余网络的加密通讯碎片!内容破译:‘祭品已送达……最后的仪式……即将开启……真正的审判……降临!’”
所有人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北极星堡”的约束失败了?还是……这根本就是“北辰”精心策划的阴谋?那个突破约束的高能量物体是什么?难道是一块被故意释放的、更具活性的“钥匙碎片”,旨在作为“祭品”,投向太平洋的“深渊之眼”,完成最后的“仪式”,彻底引爆“审判”?
“净弦”行动尚未完成,最危险的变数,却已抢先到来!
星火同盟和整个人类文明,再次被推到了悬崖边缘。是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精细但缓慢的“修复”,还是必须立刻采取极端手段,拦截那个可能带来终极毁灭的“祭品”?
穆婉茹看着屏幕上那个正高速掠过北太平洋上空的、散发着不祥光芒的信号,又看向医疗舱内正在与星球奥秘进行无声对话的丈夫,深吸一口气,做出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
“命令‘净弦’行动部队,立刻改变任务优先级!不惜一切代价,拦截那个高能量目标!绝不能让它抵达‘深渊之眼’!”
“同时,通知‘昆仑’和‘南极联邦’,我们需要……应急预案。”
修复之路漫长而艰难,但毁灭的阴影,却已近在咫尺。人类又一次必须在绝望中,做出关乎存亡的瞬间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