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续脉传心,秋语寄情-《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承脉苗的侧芽长得飞快,不过半月就舒展成了完整的叶片,叶片上果然浮现出淡金色的纹路,正是“守脉诀”的片段。石敢当把口诀抄在羊皮卷上,小心地收进木盒,与望岳花的种子盒放在一起。

  “这字比玄山公手札里的好认多了,”他对着水灵儿比划,“你看这句‘顺脉而走,逆邪而守’,跟陈默前辈说的一模一样。”

  水灵儿正用小刷子给侧芽清理叶片上的尘土,闻言笑道:“地脉知道我们年轻,特意把口诀写得简单些呢。”她忽然侧耳倾听,“它还说,等下个月霜降,会教我们怎么用守脉诀安抚躁动的地脉。”

  陈默站在守脉亭外,看着两个年轻人对着叶片研究口诀,手腕上的地脉印记传来一阵熟悉的暖意。苏清月端着刚熬好的药汤走过来,汤里飘着几朵地脉花:“这是用承脉苗周围的地脉花熬的,能稳固印记的感应,给石敢当他们送去吧。”

  灰棱跟着跑过去,嘴里叼着块从归墟带回来的星屑,放在承脉苗的根部。星屑接触到土壤的瞬间,化作一道金光融入根须,侧芽的叶片顿时亮了几分,上面的口诀纹路愈发清晰。

  “这小家伙越来越懂地脉的心思了。”苏清月笑着摸了摸灰棱的头,“当年在昆仑,它还只是只跟着跑的小狼崽呢。”

  疯和尚从总坛的库房里拖出个旧木箱,里面装着些生锈的工具:“这是前几任守陵人用过的家伙,石敢当不是想学怎么修补地脉标记吗?这些可比我那把斧头趁手。”

  木箱里有把磨得发亮的工兵铲,铲柄上刻着“镇沙堡”三个字;还有个铜制的罗盘,盘面的刻度虽已模糊,却能隐约看到观潮台的潮汐纹。石敢当拿起工兵铲,入手沉甸甸的,仿佛能感受到前人握着它劳作的力道。

  “谢谢疯和尚前辈!”少年的眼睛亮得像星,“我一定好好用它,不辜负这铲子的心意。”

  水灵儿则拿起那只旧罗盘,指尖拂过盘面的纹路,罗盘竟微微颤动起来,与她手腕上的印记产生共鸣:“它说,以前跟着观潮台的老守阁人记录过七十二次通天潮,还认识去悬空寺的路呢。”

  阿木蹲在一旁,给两人讲解工具的用法:“这工兵铲得顺着地脉的走向下铲,不能硬撬;罗盘的指针会跟着地脉灵气转,指向最需要修补的地方……”

  夕阳西下时,守脉亭的风铃被染成了金色。陈默望着那株承脉苗,主苗与侧芽在风中相依相偎,根须在地下悄悄蔓延,与总坛的地脉泉连成一片。他忽然明白,所谓“续脉传心”,不只是延续地脉的灵气,更是延续那些藏在工具里、口诀里、甚至一草一木里的守护之心。

  白长老拄着拐杖站在亭外,看着这一幕,缓缓道:“玄山公当年说,守脉者最要紧的不是力气,是心意。你对土地用心,土地自然会对你交心。现在看来,他说得一点没错。”

  陈默点头,目光落在石敢当和水灵儿身上——少年正用旧工兵铲给承脉苗松土,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少女则捧着旧罗盘,低声哼唱着观潮台的歌谣,歌声与风铃的响声交织在一起,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灰棱趴在苗边,尾巴搭在根须上,与地脉的跳动同频。守脉亭的檐角下,新旧风铃的响声渐渐融合,像一首跨越了时光的歌,诉说着一个简单的道理:所谓守护,不过是把前人的心意,变成自己的行动,再把这份心意,悄悄传给后来的人。

  夜色渐深,承脉苗的叶片上凝结了细小的露珠,在月光下闪着光。石敢当和水灵儿小心地给苗搭好防雨棚,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陈默最后看了一眼那株新苗,侧芽的叶片上,“守脉诀”的最后一句正隐隐浮现:“心若向土,脉自绵延。”

  他笑了笑,转身往总坛走去。守脉亭的风铃还在响,檐下的旧铃与亭前的新芽,在秋夜里静静地相守,像在等待着下一个春天,也等待着更多年轻的脚步,踏上这片需要守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