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祭过后,总坛的地脉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通脉藤的光带里,开始流淌着清晰的“脉语”——那是地脉自己的声音,有时像溪流潺潺,有时像松涛阵阵,仔细听,竟能分辨出不同地域的特色:观潮台的脉语带着咸湿的浪声,焚天谷的脉语裹着硫磺的灼热,雪域的脉语则像冰棱碰撞般清脆。
石敢当正蹲在镇星石旁,用耳朵贴着晶石表面,听着里面星核的搏动:“它在哼歌呢!跟我小时候在镇沙堡听的地脉小调一个调调,就是多了点星星的味道。”
水灵儿则拿着玉梳,轻轻梳理承脉苗的叶片,叶片上的星图纹路在梳齿下流转,光带中浮现出九阁守脉人学习脉语的画面——观星台的老守阁人正对着藤条点头,嘴里念叨着“原来地脉高兴时是这声儿”;静心庵的老尼闭着眼,手指跟着脉语的节奏轻敲石桌,像是在打禅定的节拍。
“星核在教大家说脉语。”水灵儿的声音带着笑意,“它说,以后不用口诀也能沟通,听声音就知道地脉是饿了、累了,还是在撒娇。”
陈默站在莲池边,看着水中星核的倒影,陨骨在掌心微微发烫。他能感觉到,星核正在将自己的力量分送给九阁的地脉节点,每个节点都长出了类似承脉苗的侧芽,带着星芒纹路,像一个个小型的星核分身。
“这是星核的馈礼。”苏清月递给他一片刚从承脉苗上落下的枯叶,叶片虽枯,星纹却依旧闪亮,“白长老说,这些枯叶能做成‘脉语符’,带在身上就能听懂地脉的话,就算不是守脉人也能用。”
疯和尚正把脉语符串成串,挂在通脉藤的节点上:“给来往的商队和村民也发点,让他们知道哪片山不能挖,哪片水不能污染,比咱们苦口婆心劝管用多了。”他举着一串符,对着路过的药农晃了晃,“老乡,这符戴着,山里的地脉要是不乐意,它就会给你唱‘警告调’!”
阿木则在编写《脉语大典》,把不同的脉语对应的含义记录下来:“你看这条,‘哗啦啦带点颤’,是地脉在说‘快下雨了,赶紧收东西’;‘嗡嗡嗡带着闷’,是提醒‘下面有暗河,别随便挖坑’……比玄山公手札里的记载详细十倍。”
一日午后,通脉藤的光带突然发出急促的“咚咚”声,像敲小鼓似的。水灵儿立刻竖起耳朵,脸色微变:“是南岭的方向!脉语里带着疼,好像有山体滑坡的迹象!”
石敢当抓起工兵铲就要往外冲,却被陈默拦住:“等等,你听。”
光带的“咚咚”声渐渐变缓,夹杂着“沙沙”的轻响。水灵儿仔细听了片刻,松了口气:“是地脉自己在加固!它说刚才是吓了一跳,现在用根须把松动的石头绑住了,还让南岭的守脉人别担心,晚饭前就能搞定。”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光带中就传来南岭守脉人的笑声:“真没事!地脉自己把石头捆得比麻绳还结实,还嫌我来晚了,哼了声‘瞎操心’!”
守脉亭的风铃在午后的阳光下轻响,与脉语的节奏合在一起,像首热闹的民谣。石敢当和水灵儿正对着藤条,学唱星核哼的那首地脉小调,少年的嗓音粗旷,少女的声音清亮,虽然跑调,光带中的星核却很给面子,搏动声都跟着欢快了几分。
陈默望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星核带来的不仅是沟通的便利,更是一种平等——地脉不再是沉默的背景,而是能说话、有情绪的伙伴,人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支配者,而是需要倾听和尊重的邻居。
灰棱叼着片脉语符,跑到莲池边,把符扔进水里,水面立刻泛起“咕噜噜”的轻响,是地脉在跟它打招呼。小家伙歪着头,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回应,像是在跟地脉聊天。
属于脉语的夏天,才刚刚开始。当九州的人们都能听懂地脉的歌声,当每片土地的喜怒哀乐都被珍视,这片土地的生机,定会像承脉苗的叶片一样,在星芒的照耀下,永远鲜亮,永远蓬勃。
脉语还在继续,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流淌在通脉藤的光带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耳朵里,也流淌在这片被守护的土地深处。
石敢当正蹲在镇星石旁,用耳朵贴着晶石表面,听着里面星核的搏动:“它在哼歌呢!跟我小时候在镇沙堡听的地脉小调一个调调,就是多了点星星的味道。”
水灵儿则拿着玉梳,轻轻梳理承脉苗的叶片,叶片上的星图纹路在梳齿下流转,光带中浮现出九阁守脉人学习脉语的画面——观星台的老守阁人正对着藤条点头,嘴里念叨着“原来地脉高兴时是这声儿”;静心庵的老尼闭着眼,手指跟着脉语的节奏轻敲石桌,像是在打禅定的节拍。
“星核在教大家说脉语。”水灵儿的声音带着笑意,“它说,以后不用口诀也能沟通,听声音就知道地脉是饿了、累了,还是在撒娇。”
陈默站在莲池边,看着水中星核的倒影,陨骨在掌心微微发烫。他能感觉到,星核正在将自己的力量分送给九阁的地脉节点,每个节点都长出了类似承脉苗的侧芽,带着星芒纹路,像一个个小型的星核分身。
“这是星核的馈礼。”苏清月递给他一片刚从承脉苗上落下的枯叶,叶片虽枯,星纹却依旧闪亮,“白长老说,这些枯叶能做成‘脉语符’,带在身上就能听懂地脉的话,就算不是守脉人也能用。”
疯和尚正把脉语符串成串,挂在通脉藤的节点上:“给来往的商队和村民也发点,让他们知道哪片山不能挖,哪片水不能污染,比咱们苦口婆心劝管用多了。”他举着一串符,对着路过的药农晃了晃,“老乡,这符戴着,山里的地脉要是不乐意,它就会给你唱‘警告调’!”
阿木则在编写《脉语大典》,把不同的脉语对应的含义记录下来:“你看这条,‘哗啦啦带点颤’,是地脉在说‘快下雨了,赶紧收东西’;‘嗡嗡嗡带着闷’,是提醒‘下面有暗河,别随便挖坑’……比玄山公手札里的记载详细十倍。”
一日午后,通脉藤的光带突然发出急促的“咚咚”声,像敲小鼓似的。水灵儿立刻竖起耳朵,脸色微变:“是南岭的方向!脉语里带着疼,好像有山体滑坡的迹象!”
石敢当抓起工兵铲就要往外冲,却被陈默拦住:“等等,你听。”
光带的“咚咚”声渐渐变缓,夹杂着“沙沙”的轻响。水灵儿仔细听了片刻,松了口气:“是地脉自己在加固!它说刚才是吓了一跳,现在用根须把松动的石头绑住了,还让南岭的守脉人别担心,晚饭前就能搞定。”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光带中就传来南岭守脉人的笑声:“真没事!地脉自己把石头捆得比麻绳还结实,还嫌我来晚了,哼了声‘瞎操心’!”
守脉亭的风铃在午后的阳光下轻响,与脉语的节奏合在一起,像首热闹的民谣。石敢当和水灵儿正对着藤条,学唱星核哼的那首地脉小调,少年的嗓音粗旷,少女的声音清亮,虽然跑调,光带中的星核却很给面子,搏动声都跟着欢快了几分。
陈默望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星核带来的不仅是沟通的便利,更是一种平等——地脉不再是沉默的背景,而是能说话、有情绪的伙伴,人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支配者,而是需要倾听和尊重的邻居。
灰棱叼着片脉语符,跑到莲池边,把符扔进水里,水面立刻泛起“咕噜噜”的轻响,是地脉在跟它打招呼。小家伙歪着头,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回应,像是在跟地脉聊天。
属于脉语的夏天,才刚刚开始。当九州的人们都能听懂地脉的歌声,当每片土地的喜怒哀乐都被珍视,这片土地的生机,定会像承脉苗的叶片一样,在星芒的照耀下,永远鲜亮,永远蓬勃。
脉语还在继续,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流淌在通脉藤的光带里,流淌在每个人的耳朵里,也流淌在这片被守护的土地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