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雨欲来——清军压境与襄城布防-《中国古代奇闻录》

  明崇祯十五年,中原大地烽火连天。李自成的农民军与明军厮杀正酣,关外的清军却趁虚而入,铁蹄踏破长城防线,如潮水般涌向中原腹地。襄城这座千年古城,因地处要冲,成为清军必争之地。

  时值深秋,寒风萧瑟。襄城守将傅汝城伫立在城楼上,凝望着远方卷起的漫天尘土。他年约四旬,面容刚毅,身披铁甲,腰佩长剑,正是东汉襄城名将傅俊的后人。傅家世代镇守襄城,至今已历十七代。

  “报——”探马飞奔上城,“清军先锋距城已不足三十里!”

  傅汝城眉头紧锁,沉声问道:“敌军兵力几何?”

  “漫山遍野,望不到尽头,至少十万之众!”

  傅汝城挥手让探马退下,转身对副将道:“传令各门,立即关闭城门,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襄城自春秋时期始建,历经千年修缮。明代万历年间,城墙由土墙改建为砖墙,墙高四丈,基厚三丈,护城河宽达五丈,堪称中原最坚固的城池之一。傅汝城麾下有八万将士,粮草充足,足以长期固守。

  然而此刻,站在城楼上的傅汝城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他自幼熟读兵书,历经战阵,从未有过如此不安的感觉。

  “父亲。”一个年轻将领走上城楼,正是傅汝城的独子傅昌国。他年方二十,却已屡立战功,是襄城军中公认的后起之秀。

  “昌国,你来得正好。”傅汝城指着远方的烟尘,“清军此次来势汹汹,必是志在必得。”

  傅昌国凝目远望,轻声道:“父亲可记得三个月前的那场怪事?”

  傅汝城神色一凛。三个月前,一支明军在与清军交战中全军覆没,无一生还。诡异的是,战后清军竟然将明军将士的尸首全部带走,不知意欲何为。

  “你怀疑这些清军与此事有关?”傅汝城问道。

  傅昌国点头:“孩儿听闻,清军中有精通邪术的萨满巫师,能驱尸为兵。若真如此,此战恐怕...”

  “休得胡言!”傅汝城打断儿子的话,“妖邪之术岂能动摇我军心?速去整顿兵马,准备迎敌!”

  傅昌国欲言又止,最终行礼退下。

  傅汝城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心中的不安越发强烈。他何尝没有听过那些传闻?只是作为一军主帅,他必须稳定军心,不能显露丝毫动摇。

  日落时分,清军主力抵达襄城城外,开始安营扎寨。只见旌旗蔽空,营帐连绵数十里,将襄城围得水泄不通。清军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而是有条不紊地修建工事,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夜幕降临,傅汝城巡视城防。城墙上的火把如繁星点点,守军将士严阵以待,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将军可听到了?”一个老兵突然问道。

  傅汝城凝神细听,寒风中似乎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哭泣声,时断时续,若有若无。

  “是风声罢了。”傅汝城淡然道,但心中却是一震。他确实听到了那声音,如泣如诉,令人毛骨悚然。

  “不只是哭声,”另一个士兵接口道,“昨晚守夜时,我好像看到城外有些影子在晃动,像是人影,但又飘忽不定...”

  “休得蛊惑军心!”傅汝城厉声呵斥,“再有多言者,军法处置!”

  士兵们噤若寒蝉,但恐惧的眼神却无法掩饰。

  傅汝城继续巡视,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回到府邸时,已是深夜。他召来几名心腹将领,密议军情。

  “清军围而不攻,必有所图。”傅汝城分析道,“我军粮草充足,固守半年不成问题。但若长期围困,民心难免动摇。”

  副将王琛道:“将军所言极是。今日军中已有流言,说清军会妖法,能召唤阴兵助战。虽已严令禁止传言,但恐难以彻底杜绝。”

  傅汝城沉吟片刻:“明日选派精锐探马,务必摸清清军虚实。尤其是...”他顿了顿,“查清清军是否真有驱尸邪术。”

  众将领命而去。傅汝独坐厅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凝重面容。窗外风声呜咽,仿佛真的有无数冤魂在哭泣。

  “昌国,”傅汝城轻声自语,“但愿你我只是多虑了。”

  然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襄城攻防战尚未正式开始,一场超乎想象的灵异危机已经悄然降临。这座千年古城即将面临的,不仅是十万清军铁骑,还有来自幽冥世界的恐怖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