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河本就希望能与隆美尔建立联系,没想到竟在此时相遇。
而他想要接触隆美尔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北非的石油资源。
北非素有“世界油库”之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储量。
而石油的开采与提炼,无疑是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
更重要的是,他计划培养一批石油产业工人,规模不必太大,只要能满足需求即可。
等到战争结束,百业待兴之时,这些熟练工人才是真正的宝藏。
现在得到了这位北诽装甲兵团司令的友情,获取开采许可不过只是他一句话的事。
相比于从现代时空直接运来成品油,倒不如就地提炼,再经由时空之门运回国内。
第二天,施佩尔亲自到场,亲自参与此次采购谈判。
这也说明第三帝国对火箭炮确实非常重视。
“我们需要的数量非常大,初步计划将采购2000门以上,现在要看你们的诚意。”
李清河也明白,只有薄利才能多销,生意才能长久。
更何况这根本不是薄利,只是多赚与少赚的问题。
邓肯斯也直接报出了价格:
“‘管风琴’火箭炮一门三万美元,火箭弹每枚三百美元。”
听到这个报价后,施佩尔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相对于同口径的传统火炮来说,三万美元一门的价格并不算贵,他也清楚,火箭炮的制造成本远远低于常规火炮。
安布雷拉公司的报价明显虚高。
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火箭弹上。
相比起火箭炮本身,火箭弹才是真正的关键支出项。
三百美元一枚的价格,确实是偏高了。
随后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直到第三帝国承诺首批订单不少于3000门之后,才最终敲定了价格。
63式火箭炮每门两万美元,火箭弹每发100美元。
单是这两万美元一门的63式火箭炮,就已经让李清河乐开了花。
3000门就是六千万美元。
而他从种花家采购,每门也就十万元软妹币。
1942年的两万美元和2022年的十万元软妹币之间的差价,利润之大不言而喻。
至于火箭弹,第一笔就采购了五十万发。
这又是五千万美元的大单。
虽然五十万发看起来很多,但平均下来,每门火箭炮也就分配到一百六十发左右。
这点数量,也就只能打九轮不到。
以目前战争的激烈程度来看,这点火箭弹最多只能支撑几场中等规模的战役。
在初步敲定了一亿美元的订单之后,李清河心中别提有多高兴。
尽管钱对他来说早已只是数字,但他始终热爱赚钱带来的那种成就感。
这一亿美元如果放在现代时空,差不多相当于十几亿美元。
而他按最初价格从种花家采购的话:
3000门63式自行火箭炮,总价也就在三亿软妹币左右。
(火箭弹价格之前算错了,原本查到的是两万一发的现代制导火箭弹,这种普通型号其实只需要两千左右。)
而每发两千的火箭弹,五十万发也就是十亿上下。
十几亿换回几十亿,虽然只是翻了几倍,但这利润已经非常可观了。
毕竟他只是一个中间商,能赚到这么多已经算是暴利。
更别说这只是第一笔订单,按照消耗速度,一年下来至少要几百万发,光是卖火箭弹,他都能赚几百亿。
合同敲定之后,李清河便高高兴兴地回到了现代时空。
在未来一个月内,他至少要交付一千门火箭炮和二十万发以上的火箭弹。
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径直走进卫婉儿的办公室,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地说:“小婉儿,这次我给你带来一笔大单,这回该你请我吃顿豪华大餐了。”
卫婉儿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地问:“多大的单?要是超过五个亿,我就带你去全国最贵的餐厅。”
“好啊,这可是你说的,那我就不客气了。”
李清河从公文包中抽出一份合同,啪地一声拍在她桌上,笑道:“两千门63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一千门63式107毫米轻型火箭炮,火箭弹共计五十万发。
怎么样,这份订单够不够分量?”
听到他的话,卫婉儿整个人愣住了。
“等等,我先算一下。”
“十三亿?”
尽管她对自己的心算能力一向很有信心,还是拿出了计算器重新核对了一遍。
当看到显示屏中的那个数字时,她激动地喊道:“十三亿,真的是十三亿。”
李清河以往下的订单都比较零碎,加起来虽然也有几十亿了,但单笔超过十亿的却从没有过。
而且,这单生意对于保利来说都算是大单了。
更何况,这次种花家能一次性把所有库存清空,甚至还需要重新启动生产线。
而她能拿到的提成至少有五百万。
难怪她会这么兴奋。
李清河从这笔订单中大概能赚到六十亿左右。
“对了,这事说完了,我还有一笔生意想跟你们谈。”
卫婉儿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问道:“还有什么生意?”
李清河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想买下5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全套生产工艺资料,另外再订购十条生产线。”
“我还想要同口径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炮弹的生产技术,如果你们没有现成的,那就帮我设计一套,必须要有近炸引信。”
“同时,我还需要老式三坐标警戒雷达的全套生产技术,只要五十年代左右的就行,配套的生产设备也给我来一套。”
李清河已经决定要在亮剑时空那边建厂,产品就从重型高射炮和单脉冲三坐标警戒雷达开始。
这两款装备是第三帝国目前急需的。
不只是第三帝国需要,捌陆军这边也急需这类装备。
面对小鬼子来自空中的威胁,配备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加上警戒雷达,能有效压制猖獗的日军陆航。
至于配备火控雷达的高炮肯定不能大规模列装。
道理还是一样,除非等到国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科研能力。
如果大量装备先进装备,泄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到时候国外就会利用这些技术进行反制,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因此,现阶段在捌陆军中大规模列装的,主要还是五六十年代水平的装备。
而他想要接触隆美尔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北非的石油资源。
北非素有“世界油库”之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储量。
而石油的开采与提炼,无疑是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
更重要的是,他计划培养一批石油产业工人,规模不必太大,只要能满足需求即可。
等到战争结束,百业待兴之时,这些熟练工人才是真正的宝藏。
现在得到了这位北诽装甲兵团司令的友情,获取开采许可不过只是他一句话的事。
相比于从现代时空直接运来成品油,倒不如就地提炼,再经由时空之门运回国内。
第二天,施佩尔亲自到场,亲自参与此次采购谈判。
这也说明第三帝国对火箭炮确实非常重视。
“我们需要的数量非常大,初步计划将采购2000门以上,现在要看你们的诚意。”
李清河也明白,只有薄利才能多销,生意才能长久。
更何况这根本不是薄利,只是多赚与少赚的问题。
邓肯斯也直接报出了价格:
“‘管风琴’火箭炮一门三万美元,火箭弹每枚三百美元。”
听到这个报价后,施佩尔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相对于同口径的传统火炮来说,三万美元一门的价格并不算贵,他也清楚,火箭炮的制造成本远远低于常规火炮。
安布雷拉公司的报价明显虚高。
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火箭弹上。
相比起火箭炮本身,火箭弹才是真正的关键支出项。
三百美元一枚的价格,确实是偏高了。
随后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直到第三帝国承诺首批订单不少于3000门之后,才最终敲定了价格。
63式火箭炮每门两万美元,火箭弹每发100美元。
单是这两万美元一门的63式火箭炮,就已经让李清河乐开了花。
3000门就是六千万美元。
而他从种花家采购,每门也就十万元软妹币。
1942年的两万美元和2022年的十万元软妹币之间的差价,利润之大不言而喻。
至于火箭弹,第一笔就采购了五十万发。
这又是五千万美元的大单。
虽然五十万发看起来很多,但平均下来,每门火箭炮也就分配到一百六十发左右。
这点数量,也就只能打九轮不到。
以目前战争的激烈程度来看,这点火箭弹最多只能支撑几场中等规模的战役。
在初步敲定了一亿美元的订单之后,李清河心中别提有多高兴。
尽管钱对他来说早已只是数字,但他始终热爱赚钱带来的那种成就感。
这一亿美元如果放在现代时空,差不多相当于十几亿美元。
而他按最初价格从种花家采购的话:
3000门63式自行火箭炮,总价也就在三亿软妹币左右。
(火箭弹价格之前算错了,原本查到的是两万一发的现代制导火箭弹,这种普通型号其实只需要两千左右。)
而每发两千的火箭弹,五十万发也就是十亿上下。
十几亿换回几十亿,虽然只是翻了几倍,但这利润已经非常可观了。
毕竟他只是一个中间商,能赚到这么多已经算是暴利。
更别说这只是第一笔订单,按照消耗速度,一年下来至少要几百万发,光是卖火箭弹,他都能赚几百亿。
合同敲定之后,李清河便高高兴兴地回到了现代时空。
在未来一个月内,他至少要交付一千门火箭炮和二十万发以上的火箭弹。
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径直走进卫婉儿的办公室,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地说:“小婉儿,这次我给你带来一笔大单,这回该你请我吃顿豪华大餐了。”
卫婉儿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地问:“多大的单?要是超过五个亿,我就带你去全国最贵的餐厅。”
“好啊,这可是你说的,那我就不客气了。”
李清河从公文包中抽出一份合同,啪地一声拍在她桌上,笑道:“两千门63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一千门63式107毫米轻型火箭炮,火箭弹共计五十万发。
怎么样,这份订单够不够分量?”
听到他的话,卫婉儿整个人愣住了。
“等等,我先算一下。”
“十三亿?”
尽管她对自己的心算能力一向很有信心,还是拿出了计算器重新核对了一遍。
当看到显示屏中的那个数字时,她激动地喊道:“十三亿,真的是十三亿。”
李清河以往下的订单都比较零碎,加起来虽然也有几十亿了,但单笔超过十亿的却从没有过。
而且,这单生意对于保利来说都算是大单了。
更何况,这次种花家能一次性把所有库存清空,甚至还需要重新启动生产线。
而她能拿到的提成至少有五百万。
难怪她会这么兴奋。
李清河从这笔订单中大概能赚到六十亿左右。
“对了,这事说完了,我还有一笔生意想跟你们谈。”
卫婉儿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问道:“还有什么生意?”
李清河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想买下59式100毫米高射炮的全套生产工艺资料,另外再订购十条生产线。”
“我还想要同口径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炮弹的生产技术,如果你们没有现成的,那就帮我设计一套,必须要有近炸引信。”
“同时,我还需要老式三坐标警戒雷达的全套生产技术,只要五十年代左右的就行,配套的生产设备也给我来一套。”
李清河已经决定要在亮剑时空那边建厂,产品就从重型高射炮和单脉冲三坐标警戒雷达开始。
这两款装备是第三帝国目前急需的。
不只是第三帝国需要,捌陆军这边也急需这类装备。
面对小鬼子来自空中的威胁,配备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加上警戒雷达,能有效压制猖獗的日军陆航。
至于配备火控雷达的高炮肯定不能大规模列装。
道理还是一样,除非等到国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科研能力。
如果大量装备先进装备,泄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到时候国外就会利用这些技术进行反制,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因此,现阶段在捌陆军中大规模列装的,主要还是五六十年代水平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