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初步的应对计划!-《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看到陈旅长有些心动,李清河轻声一笑:“现在油料供应还不足,等以后我打通了供应线,可以给你送几门同类型的轮式火箭炮。”

  “虽然那款八二式自行火箭炮只有十公里射程,但机动性足以弥补这点差距。”

  陈旅长自然不会推辞,连连点头:“那太好了,我先谢谢你了,李顾问。

  改天有空,一定要来我们司令部坐坐。”

  “现在我们军分区,不少人可都盼着见你一面,想当面感谢你呢。”

  两人寒暄几句后,陈旅长忽然想起了站在一旁的李云龙。

  他回头指了指那些还在伸头打量八五式火箭炮的年轻士兵:“李云龙,这些是延安方面专门给你独立团调配的技术兵。”

  “别看他们年纪轻,像新兵蛋子,但他们可和其他新兵不一样,都是有文化底子的。”

  “总部考虑到你团里缺技术人才,才特地给你争取来的。

  你得好好带,不能浪费这些好苗子。”

  “这也是总部对你收复左云、打通根据地交通线的奖励。”

  李云龙听了,顿时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心中既激动又感激。

  他连忙说道:“谢谢首长对我们独立团的照顾。”

  然后,他眼睛发亮地看向那些年轻士兵。

  有了这批新力量加入,独立团掌握新装备的速度无疑会大大提升。

  普通的战斗兵他不缺,最缺的就是这些经过专业训练的技术兵。

  别看人不多,但一人能带两人,两人能带四人。

  用不了两年,独立团就再也不用为技术兵发愁了。

  装备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人来操作。

  就像独立团的新兵训练一样——新兵必须完成500发子弹实弹射击,才能正式编入连队。

  这要放在以前,500发子弹够一个兵打好几年了,没人敢这么用。

  一群人沿着县城的街道慢慢走着。

  陈旅长习惯性地握着马鞭,走在前头,李云龙则跟在他身后半步。

  尽管两人军衔只差半级,但即便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云龙,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李云龙,你拿下的左云县,让根据地和晋绥地区连成了一片,这份功劳,总部记你头上了。”

  “可小鬼子那边就炸锅了。

  你不仅歼灭了一个联队,拿下县城,还毁了大同煤矿。”

  “你可知道,为了收拾你,小鬼子调了多少兵力过来?”

  李云龙因为有李清河提供的情报,自然清楚敌军动向。

  听到这话,脸色也凝重了几分。

  “旅长,这个我确实知道。

  小鬼子出动了战车第三师团、第十四师团、第一一三师团和第一一六师团。”

  “还真是瞧得起我,一口气来了四个师团,五万多人来围剿我。”

  陈旅长略显惊讶地望了李清河一眼,开口说道:“这份情报恐怕是李顾问提供的吧?没想到李顾问的情报能力如此出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掌握如此详尽的信息。”

  他们自己搜集的情报甚至连敌人的具体番号都没能确认,只知道敌人兵力至少有两个师团以上。

  现在这份情报精确到了具体部队番号,也只有李清河才有这个渠道获取。

  李清河微微一笑,谦逊地回应:“这些情报也是偶然得来的,不算什么特别的本事。”

  陈旅长见李清河不愿多说,便不再深究,转而继续对李云龙发问。

  “既然你已经掌握情况,那你应该清楚你和丁伟、孔捷三人即将面对的局势了吧?说说看,你有没有什么应对的策略?”

  李云龙点了点头,回答道:“我们几个人已经商议过,有了初步的应对计划。

  旅长,还请您随我回指挥部,我再给您详细讲解一下。”

  不久后,一行人便来到了指挥部院落。

  参谋人员已经在大堂中布置了一个颇为精细的沙盘,用红、蓝、白三色旗标示了敌我双方的布防情况。

  看到眼前的沙盘,陈旅长不禁有些惊讶。

  没想到这个独立团竟有如此专业的参谋队伍。

  要完成这样的沙盘,必须依赖详实的资料与情报支撑。

  他心中暗想,这大概又是李清河的手笔。

  李云龙走到沙盘前,指着左云县的位置说道:“旅长,您看看左云县这一带的地形。”

  “十里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吕梁山,在这里冲积出一片平原,左云县城就建在这片平原之上。”

  “通往左云县的路线一共有三条。”

  “第一条是从大同出发,沿十里河向西南进入吕梁山区,顺着河道即可直达。”

  “第二条则是从大同煤矿方向开辟出的一条道路。”

  “第三条是通往陕甘宁边区的朔平方向,那里是我们第五军分区的老根据地。”

  “所以日军若要进攻左云县,只能选择十里河方向或大同煤矿一线。”

  “十里河村是我们独立团的驻地,很可能是日军主攻方向之一。”

  “此前我打算将独立团主力部署在此设立防线,逐层抵抗日军攻势,依靠地形优势重创敌军。”

  “但现在看来,已经不必了。”

  陈旅长若有所思地问道:“你是打算用那批火箭炮封锁道路?”

  李云龙听后立刻恭维道:“旅长,您果然料事如神,我这点想法刚一开口就被您看穿了。”

  “没错,在这里布置30辆自行火箭炮,再辅以数千兵力,足以抵挡日军十倍兵力的进攻。”

  “我估计,日军第十四师团很可能会担任这一路的主攻,还会有另一个师团配合行动。”

  “至于第二条路,我也已经开始安排。”

  “这一带地势开阔,还有一条通向左云的大路,正适合敌人的装甲部队推进。”

  “因此,这一路的进攻主力将是他们的战车第三师团,外加一到两个步兵师团。”

  “四七四高地地形十分适合打阻击战。”

  “我打算集中新一团、新二团和独立团主力在那里设立防线……”

  “同时,把坦克连和大部分反坦克火力也调过来部署在这一带。”

  “只要敌人的坦克部队一靠近,我保证让他们全部变成一堆废铁。”

  听完李云龙的部署,陈旅长满意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