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河的询问让卫婉儿愣了一下,随即她马上回答:“我们已经和对方军方沟通了,他们对你的提议很感兴趣。”
“而且已经准备了一批状态不错的直升机,就等你下单后运输过来。”
这次轮到李清河感到意外了,没想到华夏和北极熊的动作都这么快。
看来不管是华夏还是北极熊,对赚钱都很积极。
尤其是经济不太景气的北极熊,能卖些旧装备回血自然乐见其成。
毕竟如今的北极熊早已不如从前那般强盛。
“先给我安排36架,其中24架是雌鹿,剩下的12架用运输直升机,米8就很合适。”
其实华夏也有类似的直8直升机。
但库存有限,而且性能更先进一些。
所以李清河还是决定选用米8这款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的机型更合适。
毕竟直8是八九十年代才服役的机型。
而雌鹿武装直升机是在六十年代末期才开始服役的。
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1.5吨,配备了两台输出功率为1600千瓦的涡轮轴发动机。
强劲的动力让它能达到每小时335公里的最大速度,航程也接近1000公里。
说到武器系统,米24“雌鹿”也毫不逊色。
它的短翼和机身下方共有6个挂点,总共可挂载2.85吨的弹药。
这个挂载量几乎能抵得上小鬼子两架重型轰炸机的载弹量。
就拿小鬼子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来说,最大载弹量才1吨左右。
即便是战争后期的轰炸机,载弹量最多也就2.5吨,仍然不如米24雌鹿。
此外,米24还配备了一挺12.7毫米口径的四管加特林机枪。
如果需要,也可以换成23毫米双管机炮。
另外一点,也是他选择“雌鹿”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之前也提过。
它不仅能作为武装直升机使用,还能携带八名士兵执行战斗任务。
这一点反倒更契合那里的战场环境。
若部署二十四架“雌鹿”,一次性能运输一个连的兵力,对夺取某个战略据点来说至关重要。
再加上还有十二架米-8直升机。
米-8虽然已经退役多年,且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机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落后不堪。
这员“老将”依旧实力不减当年。
依靠两台各1500千瓦功率的发动机,米-8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十二吨。
其内部载重可达四吨,外部也可挂载三吨物资。
航程确实略短,仅有六百公里左右,但对直升机来说,这已经足够使用。
而且米-8虽然主打运输功能,也具备一定的自卫火力。
机头配备了一挺12.7毫米口径机枪,机身外还有六个挂点。
若六个挂点全部挂载57毫米火箭弹,也具备相当可观的打击能力。
目前李清河认为,这两型直升机最适合用于组建陆航部队。
卫婉儿听完这个数量,觉得还可以,不算多也不算少。
“那我待会儿就联系他们,让他们尽快安排运输,按照他们的效率,估计至少要二十天。”
听到这个数字,李清河皱了皱眉头。
他可没那么多时间耗,那边的人正等着装备到位。
“不行,时间太长了,让他们直接安排运输机空运,所有费用我来出,不计成本。”
好吧,还是你阔。
卫婉儿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点头表示明白。
李清河拿到装备后,立刻返回了“亮剑”世界。
这次他只离开了两天。
刚一回到左云县,李云龙便一脸狡黠地找上门来。
一见面,李云龙搓了搓手,装作随意地问:“老弟,你怎么两天就回来了?”
“不是说有急事要处理吗?我们这边没事,你可以先忙你的。”
听他这么一说,李清河就知道他打什么主意了。
他笑了笑,故意卖了个关子:“这次回去不是处理什么急事,而是去联系送货那边,让他们安排运输。”
“运输?”
李云龙一听这两个字,眼神立刻亮了。
去联系送货?送什么货?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李云龙故作恍然,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老弟你这边安排得如何?”
“要是需要帮忙,千万别跟我老李客气,就是让我亲自搬货也行。”
“我老李虽然没文化,但力气还是有的。”
李清河看了他一眼,笑着摇头:“你怕是搬不动,行了,不跟你兜圈子了,叫上赵刚,去机场那边。”
“对了,我离开前交代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要是没办好,这批货今天也运不过来。”
提到这个,李云龙来了精神。
李清河离开前,曾让人转告李云龙。
让他在三屯乡军用机场旁再建一个临时基地。
至于用途,并未明说。
因为这个基地是由深蓝警备队监督建造的,具体要建成什么样、用途为何,也只有他们清楚。
别看深蓝警备队现在和独立团已有一部分融合。
但事实上,李云龙这个军分区司令根本没有权限调动这支部队。
这支部队只听命于李清河,这也是对他过往贡献的一种特殊待遇。
为了建设这个临时基地,李云龙直接调动了工程兵营,昼夜赶工,仅用一天时间便完成。
毕竟只是一个简易的直升机临时停靠点,一天完成已经算是慢了。
三人驱车赶往三屯乡军用机场。
相较于一两个月前,三屯乡军用机场已有了些许变化。
机库的数量增加了,这是为了日后扩充战机规模做准备。
在过去的这两三个月里,八路军的飞行员们拿出了全部精力来训练。
除了吃饭和睡觉,他们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学习。
因为他们心中清楚,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蓝天的安宁需要他们来扞卫,他们没有一分钟是可以浪费的。
毕竟敌人还在他们的土地上肆虐,一天不把敌人赶出去,就还会有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但飞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理论知识,身体各项指标也必须达标才行。
目前他们依旧使用初教六进行训练。
相比起刚上手时的笨拙,如今他们的飞行水平已经进步不少。
一些有天赋的飞行员已经可以平稳操控飞机,完成一些中等难度的飞行动作了。
不过,距离驾驶歼教五还有一定距离。
他们要想真正驾驶歼五喷气式战机升空作战,至少还得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如果要具备实战能力,再加两个月也不为过,总共大约五个月。
而这已经是压缩了训练周期的结果了。
如果是正常流程的话,
光是初级教练机的飞行时间就需要三个月,
而高级教练机则要半年到九个月不等。
等到正式服役之后,还要花大约三个月时间熟悉作战机型,才能勉强算是个合格的新手飞行员。
要知道,歼五可是喷气式战斗机,不是老式的螺旋桨战机。
“而且已经准备了一批状态不错的直升机,就等你下单后运输过来。”
这次轮到李清河感到意外了,没想到华夏和北极熊的动作都这么快。
看来不管是华夏还是北极熊,对赚钱都很积极。
尤其是经济不太景气的北极熊,能卖些旧装备回血自然乐见其成。
毕竟如今的北极熊早已不如从前那般强盛。
“先给我安排36架,其中24架是雌鹿,剩下的12架用运输直升机,米8就很合适。”
其实华夏也有类似的直8直升机。
但库存有限,而且性能更先进一些。
所以李清河还是决定选用米8这款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的机型更合适。
毕竟直8是八九十年代才服役的机型。
而雌鹿武装直升机是在六十年代末期才开始服役的。
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1.5吨,配备了两台输出功率为1600千瓦的涡轮轴发动机。
强劲的动力让它能达到每小时335公里的最大速度,航程也接近1000公里。
说到武器系统,米24“雌鹿”也毫不逊色。
它的短翼和机身下方共有6个挂点,总共可挂载2.85吨的弹药。
这个挂载量几乎能抵得上小鬼子两架重型轰炸机的载弹量。
就拿小鬼子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来说,最大载弹量才1吨左右。
即便是战争后期的轰炸机,载弹量最多也就2.5吨,仍然不如米24雌鹿。
此外,米24还配备了一挺12.7毫米口径的四管加特林机枪。
如果需要,也可以换成23毫米双管机炮。
另外一点,也是他选择“雌鹿”的原因之一,这一点之前也提过。
它不仅能作为武装直升机使用,还能携带八名士兵执行战斗任务。
这一点反倒更契合那里的战场环境。
若部署二十四架“雌鹿”,一次性能运输一个连的兵力,对夺取某个战略据点来说至关重要。
再加上还有十二架米-8直升机。
米-8虽然已经退役多年,且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机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落后不堪。
这员“老将”依旧实力不减当年。
依靠两台各1500千瓦功率的发动机,米-8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十二吨。
其内部载重可达四吨,外部也可挂载三吨物资。
航程确实略短,仅有六百公里左右,但对直升机来说,这已经足够使用。
而且米-8虽然主打运输功能,也具备一定的自卫火力。
机头配备了一挺12.7毫米口径机枪,机身外还有六个挂点。
若六个挂点全部挂载57毫米火箭弹,也具备相当可观的打击能力。
目前李清河认为,这两型直升机最适合用于组建陆航部队。
卫婉儿听完这个数量,觉得还可以,不算多也不算少。
“那我待会儿就联系他们,让他们尽快安排运输,按照他们的效率,估计至少要二十天。”
听到这个数字,李清河皱了皱眉头。
他可没那么多时间耗,那边的人正等着装备到位。
“不行,时间太长了,让他们直接安排运输机空运,所有费用我来出,不计成本。”
好吧,还是你阔。
卫婉儿没说什么,只是默默点头表示明白。
李清河拿到装备后,立刻返回了“亮剑”世界。
这次他只离开了两天。
刚一回到左云县,李云龙便一脸狡黠地找上门来。
一见面,李云龙搓了搓手,装作随意地问:“老弟,你怎么两天就回来了?”
“不是说有急事要处理吗?我们这边没事,你可以先忙你的。”
听他这么一说,李清河就知道他打什么主意了。
他笑了笑,故意卖了个关子:“这次回去不是处理什么急事,而是去联系送货那边,让他们安排运输。”
“运输?”
李云龙一听这两个字,眼神立刻亮了。
去联系送货?送什么货?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李云龙故作恍然,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老弟你这边安排得如何?”
“要是需要帮忙,千万别跟我老李客气,就是让我亲自搬货也行。”
“我老李虽然没文化,但力气还是有的。”
李清河看了他一眼,笑着摇头:“你怕是搬不动,行了,不跟你兜圈子了,叫上赵刚,去机场那边。”
“对了,我离开前交代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要是没办好,这批货今天也运不过来。”
提到这个,李云龙来了精神。
李清河离开前,曾让人转告李云龙。
让他在三屯乡军用机场旁再建一个临时基地。
至于用途,并未明说。
因为这个基地是由深蓝警备队监督建造的,具体要建成什么样、用途为何,也只有他们清楚。
别看深蓝警备队现在和独立团已有一部分融合。
但事实上,李云龙这个军分区司令根本没有权限调动这支部队。
这支部队只听命于李清河,这也是对他过往贡献的一种特殊待遇。
为了建设这个临时基地,李云龙直接调动了工程兵营,昼夜赶工,仅用一天时间便完成。
毕竟只是一个简易的直升机临时停靠点,一天完成已经算是慢了。
三人驱车赶往三屯乡军用机场。
相较于一两个月前,三屯乡军用机场已有了些许变化。
机库的数量增加了,这是为了日后扩充战机规模做准备。
在过去的这两三个月里,八路军的飞行员们拿出了全部精力来训练。
除了吃饭和睡觉,他们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学习。
因为他们心中清楚,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蓝天的安宁需要他们来扞卫,他们没有一分钟是可以浪费的。
毕竟敌人还在他们的土地上肆虐,一天不把敌人赶出去,就还会有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但飞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理论知识,身体各项指标也必须达标才行。
目前他们依旧使用初教六进行训练。
相比起刚上手时的笨拙,如今他们的飞行水平已经进步不少。
一些有天赋的飞行员已经可以平稳操控飞机,完成一些中等难度的飞行动作了。
不过,距离驾驶歼教五还有一定距离。
他们要想真正驾驶歼五喷气式战机升空作战,至少还得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如果要具备实战能力,再加两个月也不为过,总共大约五个月。
而这已经是压缩了训练周期的结果了。
如果是正常流程的话,
光是初级教练机的飞行时间就需要三个月,
而高级教练机则要半年到九个月不等。
等到正式服役之后,还要花大约三个月时间熟悉作战机型,才能勉强算是个合格的新手飞行员。
要知道,歼五可是喷气式战斗机,不是老式的螺旋桨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