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不按常理出牌!-《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赵刚面对李云龙的询问,点头回答:“是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

  “在大同、怀仁、朔州、宁武、忻口等地已经发现了日军主力师团的踪迹。”

  “而且这些日子,同蒲铁路上日军的军列往来频繁,情况明显不寻常。”

  “这些迹象都表明,日军要对我们在晋西北的根据地动手了。”

  李云龙冷哼一声,嘴角微微扬起:“看来小鬼子终于忍不住了,再不来我都快等不及了。”

  “现在总算能放开手脚了,要不是为了维持根据地的对外贸易,我早就打到太原去了。”

  赵刚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李云龙能安稳这么久,确实不容易。

  要是放在以前,半个月不打仗他就要闹出点动静来。

  但这也说明这段时间的思想教育起了一定作用,他在处事上比以前稳重了许多。

  “来人,去把丁伟和孔捷叫来,告诉他们有任务了。”

  “是!”

  不到两个小时,丁伟和孔捷便一起赶了过来。

  一进门,孔捷就急不可待地喊道:“老李,你说有任务?什么任务?”

  李云龙招呼他们坐下,语气平静地说道:“小鬼子要对我们下手了。”

  “什么?小鬼子终于要来了?”

  一听这个消息,孔捷不但没紧张,反而显得有些激动,跃跃欲试的样子。

  这也难怪他如此表现。

  自从任务下达以来,作为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独立团换装,他们也多少分到了一些装备支援。

  毕竟新一团和新二团,都是独立团的外围支援力量。

  一旦开打,他们也能够出上一份力。

  这段时间,他们的装备水平确实有了显着提升。

  以眼下三个团中新二团的情况为例。

  作为成立时间最晚的团,新二团也是新兵比例最高的一个团。

  虽然整体人数暂时还比不上独立团,但如今兵力已经达到了三千人左右。

  而丁伟领导的新一团,兵力更是突破了五千人大关。

  此前限制他们扩军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武器和弹药的短缺。

  但自从跟上了独立团和李清河的步伐,这些资源问题迎刃而解,部队的发展自然也迅速跟了上来。

  现在的新二团,全团都配备了完整的轻武器系统。

  所谓完整,指的是56式自动步枪、56式轻机枪、80式通用机枪、54式重机枪,还有40毫米火箭筒。

  除此之外,60毫米、82毫米、120毫米迫击炮也已经下放到连级单位。

  此外,还有82毫米无后坐力炮、14.5毫米高射机枪以及37毫米双管高射炮等。

  这些装备,有些是独立团更新换代下来的,有些则是李云龙主动支援的。

  但这些还不算真正的重头戏。

  如今新二团也配备了正式的炮兵营。

  这个炮营可不是以前用几门迫击炮拼凑出来的,而是标准编制的炮兵单位。

  装备的是541式122毫米榴弹炮和六六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

  这些火炮都来自独立团的淘汰更新。

  毕竟现在的独立团早已换装了自行火炮。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装备,再加上弹药供应充足,孔捷才敢如此自信。

  李云龙眯着眼看着孔捷,说道:“老孔,你最近有点膨胀了,你知道这次要面对多少敌人吗?”

  这个词是他从李清河那儿学来的,用在孔捷身上恰到好处。

  孔捷大大咧咧地坐在那里,敲了敲手中的烟杆说:“管他这次来多少敌人,来一个我干掉一个。”

  “天塌下来也有高个子顶着,更何况我们新二团也不是吃干饭的,打鬼子我们也有一拼之力。”

  一旁的丁伟笑着没说话,随后开口道:“老李,这次部队都归你指挥,可别再说我们不讲义气。”

  “我这个新一团可是五千人马,战斗力如何你心里有数,这可都是你以前的老底子。”

  “不过我们愿意交出指挥权,也不是没有一点条件的。”

  李云龙笑了笑,点头说道:“我就知道你们两个不会白白把部队交出来,说吧,李老弟也在,听听你们有什么想法。”

  不用他们开口,李云龙也知道,他们八成是想在这次战斗中分一杯羹。

  上次尝到了甜头,这次肯定还想再来一份。

  不过这次要面对的是大量敌军。

  虽然装备上优势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压倒性的。

  但新部队训练时间不长,刚具备初步战斗力,实战经验几乎为零。

  如果能将新一团和新二团纳入指挥,等于多了八千人马,作战难度自然也会降低。

  孔捷和丁伟对视一眼,孔捷冲丁伟使了个眼色。

  丁伟这才开口说道:“我们也知道这次战斗,我们两个团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所以要求也不高。”

  “我们只要三成的战利品分成,你可别嫌我们胃口大,这次我们可是把部队的指挥权都交出来了,命都交到你手里了,要这么点回报不过分吧。”

  李云龙转了转眼珠,三成确实不算少,但要是能换来八千兵力的支持,倒也值得。

  再说了,多余的战利品本来也要上交,与其如此,不如分给自家兄弟。

  毕竟大家都是生死之交,这种交换也不吃亏。

  “行,三成就三成,我拍板了。

  接下来我可就要开始部署了。”

  听到李云龙爽快答应,丁伟和孔捷不由大喜。

  孔捷当即拍着胸脯保证:“你尽管指挥,让你往东,我们绝不往西。”

  李云龙走到沙盘前,指着左云县城说道:“你们还记得我们刚拿下左云县时,鬼子围攻我们的那一仗吗?”

  孔捷双眼一瞪,立刻说道:“这我记得一清二楚,大同煤矿就是我带人拿下的。”

  “这也是我打仗这么多年以来,打得最痛快的一仗,还解救了不少老百姓。”

  丁伟则眯着眼睛,盯着沙盘来回打量,似乎在思索什么。

  “老李,你该不会是想把当年那一仗再打一遍吧?”

  李云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一听这话,急性子的孔捷忍不住了,语气急躁地问道:“到底是还是不是?”

  这时,李清河笑眯眯地开口:“孔团长别着急,让我来解释吧。”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这次小鬼子到底会派多少兵力来对付我们。”

  “但从目前他们在大同及周边地区的兵力部署来看,总兵力恐怕不会少于五万人,甚至可能达到七八万人。”

  通常来说,对付八路军两万多人,派一个联队都算是重视了。

  可独立团从来不按常理出牌。

  以往的战斗已经证明,如果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根本别想从独立团手中占到便宜。

  更别说要将其歼灭了。

  所以这次小鬼子出动的兵力只会比上次更多,装备也会更加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