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搅乱局势!-《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更可怕的是,他们可能在关键时刻临阵倒戈,搅乱局势。

  简直就像一颗暗藏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所以他真正能依靠的,还是这9个师团的曰军。

  眼下捌陆军全线发动,对同蒲铁路展开了大规模破坏作战,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小战果。

  曰军在同蒲铁路沿线的控制力大幅削弱。

  现在当务之急,已不再是围剿晋西北的捌陆军。

  而是先要重新夺回同蒲铁路的控制权。

  只有保障交通线畅通无阻,物资、武器和人员的调动才能顺利进行。

  他们对铁路的依赖极重,一旦失去这条交通大动脉,晋西北与太原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切断。

  届时,他们在整个山西的统治都将受到严重冲击。

  这个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现在我命令各部队全线出击,务必夺回同蒲铁路的控制权,把捌陆军赶回吕梁山去!”

  现在的他,已经不敢再夸下海口说什么全歼晋西北捌陆军了。

  因为他心里清楚,那根本不可能实现。

  但把捌陆军赶回吕梁山区域,应该还是可行的。

  “那独立团那边怎么办?”一个军官提出的问题,让朝香宫鸠彦王一时语塞。

  他沉思许久,终于做出了决定。

  “命令战车第一师团、第8师团、第36师团、第14混成旅团,继续猛攻大峪口关。”

  “同时,命令第37师团绕道十里河,向左云县发起进攻。”

  “独li团主力目前都在大峪口关,左云防守空虚。”

  “如果我们拿下左云,往西可直逼捌陆军的陕甘宁边区,往南则可威胁吕梁山南部的捌陆军指挥中枢。”

  “到那时,捌陆军只能回防,我们的压力自然就减轻了。”

  四个师团加一个混成旅团,合计兵力约8万人。

  而独li团最多不过两万人。

  只要把他们的主力牵制在大峪口关,左云的战局就有很大把握。

  这才是这场战役的核心所在。

  也是朝香宫鸠彦王为何坚持主攻左云的关键原因。

  起初曰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现在他们终于回过神来,开始组织大规模反扑。

  进攻,才是曰军一贯的作战风格;防守,不过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晋西北这片土地,终于迎来了全面混战的序幕。

  然而在这场大战拉开的初期,一支意料之外的力量悄然登场。

  十里河村如今已被丁伟与孔捷打造成了一座坚固堡垒。

  两个团以十里河为中心,构筑起密集的防御阵地,甚至动用了钢筋水泥加强防御工事。

  毕竟他们要面对的是数万曰军的猛攻,工事越牢固,自身的伤亡就越小。

  这是丁伟和孔捷换装之后首次联手作战。

  虽然敌军兵力众多,但两人对这一战都信心十足。

  如今的新一团与新二团早已今非昔比,装备精良,连炮兵部队都有了自己的编制。

  再加上地形和防御优势。

  如果还挡不住曰军攻势,他们二人也真没脸再带兵了。

  当大峪口关那边战事一开,丁伟便立刻意识到,小鬼子很快就会对十里河发起进攻。

  因为在曰本人看来,独li团主力已经全部调往大峪口关。

  左云必然空虚。

  他们只要沿着十里河推进,就能轻松打到左云。

  当然,他们也知道捌陆军在十里河村设有大量防御工事。

  毕竟曰军的侦察部队又不是瞎子,这么庞大的防御体系,根本藏不住。

  但只要不是正面对上独立团的主力,他们还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所以丁伟基本可以确定,曰军一定会把他们这里当作突破口,发动猛烈进攻。

  可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出现却让他们颇感意外。

  “楚云飞带着他的358团朝我们这边来了?现在离我们还有多远?”

  “报告副司令,他们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二十公里了。”

  孔捷皱了皱眉,转头看向丁伟说道:“老丁,你说楚云飞这个时候过来,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丁伟听了,眼神也沉了下来,似乎在思索什么。

  他对楚云飞这个人并不陌生,虽谈不上深交,但也曾有过几次接触。

  关于他的一些传闻,丁伟也有所耳闻。

  先不说别的,这人从不在背后搞小动作,为人正直,做事光明磊落,是个真性情的汉子。

  而且他性格高傲,不屑于耍阴谋诡计。

  因此丁伟推测,楚云飞这次率358团前来,目的应该也是为了阻击曰军。

  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

  “传令下去,集合一营,随我去迎接楚团长。”

  “同时通知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一旦358团有任何异动,立刻采取行动。”

  丁伟果断地下达了命令。

  358团是阎长官手下的精锐,装备精良,编制超过五千人,是一个加强团。

  但如今新一团的装备和战斗力早已今非昔比,对付一个358团并不困难。

  当然,前提是他们真的有敌意。

  在十里河村西南方向约五公里的一条公路上,丁伟率领一个营早早等候在此。

  这条路正是通往十里河村的唯一通道。

  如果358团确实是奔十里河而来,就一定会经过这里。

  不久之后,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出现在了丁伟视野中。

  领头的正是楚云飞和他的参谋长方立功。

  楚云飞骑着一匹高大白马,缓缓来到骑着普通战马的丁伟面前。

  他手持马鞭,拱手行礼:“丁团长,别来无恙?”

  丁伟嘴角微微一扬,也回了一礼:“楚团长果然记性好,不知道你率军前来,是有什么要事?”

  “这可是我们捌陆军的防区,按理说,楚团长不该出现在这里吧。”

  楚云飞微微一笑,语气从容:“丁团长此言差矣,你我皆属中央正府,谈何谁的地盘之说。”

  “大峪口那边已爆发激战,左云兵力空虚,曰军必会将主攻方向放在十里河村,并且这次规模不小。”

  “我这次带兵前来,就是为了在十里河挡住曰军。”

  “据我掌握的情报,贵军目前驻守此地的兵力不过两个团,六七千人。”

  “而这次曰军投入的兵力至少有两个师团。”

  “如果加上我们358团的支援,才有可能挡住敌军。”

  “如今我已把部队带过来了,不知贵军是否愿意接纳?”

  看着楚云飞诚恳的眼神,丁伟略作沉吟后说道:“既然楚团长是来打鬼子的,我们捌陆军自然欢迎。”

  “但若有什么别样的想法,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楚云飞只是笑了笑,显然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自己这支部队可不是捌陆军两个团就能轻易应付的。

  显然,他还不了解新一团和新二团真正的实力。

  这次他前来,确实如他所说,是为了共同抗日而来。

  因为一旦左云县失守,358团的防区也将直接暴露在曰军面前。